2020年季羨林的語錄錦集59條

我在一片寂靜中,默默地坐在那裏,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綠肥、紅肥。倒影映入水中,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最後一接觸到水面,二者合而爲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裏。下面是關於季羨林的語錄59條,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年季羨林的語錄錦集59條

1、在我清醒了以後,我看到的是一個變過的世界。塵封的屋裏,沒有了黑亮的木匣子。我覺得一切都空虛寂寞。屋外的天井裏,殘留在樹上的一點浮翠也消失到不知哪兒去了。草已經都轉成黃色,聳立在牆頭上,在秋風裏打顫。牆外一片黃土的牆更黃;黃土的屋頂,黃土的街道也更黃;尤其黃的是棗林裏的一片黃霧,接連着更黃更黃的陰沉的秋的長天。但頂黃頂陰沉的卻仍然是我的心。一個對一切都感到空虛和寂寞的人,不也正該丟掉希望和幻影嗎?

2、當前政通人和海晏河清的社會狀況是空前的。

3、我靜靜地坐在那裏,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裏感到無量的喜悅,彷彿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

4、又走近了我的行期。在空虛和寂寞的心上,加上了一點兒綿綿的離情。我想到就要離開自己漂泊的心所寄託的故鄉。以後,聞不到土的香味,看不到母親住過的屋子、母親的墓,也踏不到母親曾經踏過的地。自己心裏說不出是什麼味。在屋裏覺得窒息,我只好出去走走。沿着屋後的大坑踱着。看銀耀的蘆花在過午的陽光裏閃着光,看天上的流雲,看流雲倒在水裏的影子。一切又都這樣靜。

5、一個‘真’字示人。季老說過,自己喜歡的人是這樣的: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譁衆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個人利益,而是多爲別人考慮;關鍵是一個‘真’字,是性情中人。我蹲過牛棚,說明我還不是壞人,是我畢生的驕傲。獨沒有被劃爲右派,說明我還不夠好,我認爲這是一生憾事,永遠再沒有機會來補課了。

6、但是,我從來也沒有想到,把這些輕夢或者噩夢從回憶中移到紙上來。我從來沒有感到,有這樣的需要。我只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伏在枕上,讓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斷斷續續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彷彿成了一個旁觀者,顧而樂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復歸,也用不着復歸。但是,回憶這樣的生命,意識到自己是這樣活過來的,陽關大道、獨木小橋,都走過來了,風風雨雨都經過了,一直到今天,自己還能活在世上,還能回憶往事,這難道還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嗎?

7、至於哪幾部書對我影響最大,幾十年來我一貫認爲是兩位大師的著作:在德國是亨利希·呂德斯,我老師的老師;在中國是陳寅恪先生。兩個人都是考據大師,方法縝密到神奇的程度,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個人興趣之所在。我稟性板滯,不喜歡玄之又玄的哲學。我喜歡能摸得着看得見的東西,而考據正合吾意。

8、最後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樑,中華民族大有前途。

9、富者有禮高質,貧者有禮免辱,父子有禮慈孝,兄弟有禮和睦,夫妻有禮情長,朋友有禮義篤,社會有禮祥和。

10、我蹲過牛棚,說明我還不是壞人,是我畢生的驕傲。獨沒有被劃爲右派,說明我還不夠好,我認爲這是一生憾事,永遠再沒有機會來補課了。

11、到了當代,喜愛夾竹桃的有季羨林。他寫過一篇散文《夾竹桃》,開篇就說:"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說來,它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12、是不是因爲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爲‘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爲此,我在這裏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寶"的桂冠摘下來。

13、一想到故鄉,就想到一個老婦人。我自己也覺得奇怪:幹皺的面紋,霜白的亂髮,眼睛因爲流淚多了鑲着紅腫的邊,嘴癟了進去。這樣一張面孔,看了不是很該令人不適意的嗎?爲什麼它總霸佔住我的心呢?但是再一想到,我是在怎樣的一個環境裏遇到了這老婦人,便立刻知道,她不但現在霸佔住我的心,而且要永遠地霸佔住了。

14、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15、美麗安靜的清華園也並不安靜。國共兩方的學生鬥爭激烈。此時,胡喬木(原名胡鼎新)同志正在歷史系學習,與我同班。他在進行革命活動,其實也並不怎麼隱蔽。每天早晨,我們洗臉盆裏塞上的傳單,就出自他之手。這是一個公開的祕密,盡人皆知。他曾有一次在深夜坐在我的牀上,勸說我參加他們的組織。我膽小怕事,沒敢答應。只答應到他主辦的工人子弟夜校去上課,算是聊助一臂之力,稍報知遇之恩。

16、如果一個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願意怎樣都行。可我們是處在社會中,這就要講究點人際關係。人必自愛而後人愛之。沒有禮貌是目中無人的一種表現,是自私自利的一種表現,如果這樣的人多了,必然產生與社會不協調的後果。千萬不要認爲這是個人小事而掉以輕心。

17、壞人不知道自己是壞人。

18、不要太把頭銜官銜當回事。

19、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纔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瞭解其中的意義,對已對人都有好處。對已,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

20、世人無不想走運,而決不想倒黴。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21、我非常平凡,沒有什麼了不起。如果我有優點的話,我只講勤奮。一個人幹什麼事都要有一點堅忍不拔,鍥而不捨,沒有這個勁,我看一事無成。

22、壓力來源可能有兩類:被動和主動。天災人禍,意外事件,屬於被動,這種壓力,無法預測,只有泰然處之。主動的來源於自身,自己能有所作爲。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壓力。

23、幾十年來,我已經爬出了上千萬的字。這些東西都值得爬嗎?我認爲是值得的。我爬出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讓人飛昇成仙;但是其中 絕沒有毒藥,絕沒有假冒僞劣,讀了以後,至少能讓人獲得點享受,能讓人愛國、愛鄉、愛人類、愛自然、愛兒童,愛一切美好的東西。

24、你是提倡真的。要真情、要真實、要真摯、要真切。

25、至於個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則多半起於私心雜念。解之之方,唯有消滅私心,學習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庶幾近之。

26、年齡越大,處境越坎坷,則對世態炎涼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齡越小,處境越順利,則感受越膚淺。這是一條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定理。

27、我生平要感謝的師輩和友輩,頗有幾位,儘管我對我這一生並不完全滿意,但是有了這樣的師友,我可以說是不虛此生了。但願我回憶中那一點最亮的廣點,能夠照亮我前進的道路。

28、有的學者說,佛教是無神論。有的人就義形於色地挺身起來反對:哪裏會有無神論的宗教呢?如果我們客觀地深刻地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說佛教是無神論,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

29、我對於當知識份子這個行當卻真有點談虎色變。我從來不相信什麼輪迴生死。現在,如果讓我信一回的話,我就恭肅虔誠禱告造化小兒,下一輩子無論如何也別再播弄我,千萬別再把我播弄成知識分子。

30、人在無可奈何情況下是有可能想出辦法來的。

31、個人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纔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

32、恩 師更是一位有真性情、大情懷的人。他在無數場合曾經說過:"自謂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每一粒灰也還是愛國的`。"正因爲此,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命 運等"宏大問題"也一直是恩師思考的對象。特別是到了晚年,恩師基本以解放軍301醫院爲家,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資料條件,都不允許恩師研究畢生摯愛的專 業學術問題了,他思考的"宏大問題"除了衆所周知的大國學之外,當屬"和諧說"。

3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哪一種文化可以永恆不變地主導世界。它總會衰落,讓位、退休、靠邊站,從文化的一號位置滑向配角位置!

34、我 也算是一個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歷史,也搞點佛教的義理。但是最使我感興趣的卻不是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論,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兒, 特別是對地獄的描繪。這在正經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頭傳說中更是說得活靈活現。這是中印兩國老百姓集中了他們從官兒們那裏受到的折磨與酷刑,經 過提煉,"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然後形成的,是人類幻想不可多得的傑作。誰聽了地獄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髮直豎呢?

35、到 故都以後,我走到另一個世界裏,許多新奇的事情佔據了我的心,我早把老人埋在回憶的深黑的角隅裏。第一次回家是在同一年的冬天。雖然只離開了半年,但我 想,對老人的病軀,這已經是很夠掙扎的一段長長的期間了。恐怕當時連這樣思也不曾想過。我下意識地覺得老人已經死了,墓上的衰草正在嚴冬下做着春的夢。所 以我也不問到關於他的消息。驀地想起來的時候,心裏隻影子似的飄過一片淡淡的悲哀。

36、壞人就象自然界長的毒值物,永遠對身邊的人有毒。

37、我認爲,能爲國家、爲人民、爲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爲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爲自己着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季羨林談人生》

38、綜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以"理"字爲準繩,可以分爲三個時代;絕對講理的時代,講一點理的時代,絕對不講理的時代。

39、蒙田說:我們不可能將愛情放在友誼的位置上。"我承認,愛情之火更活躍,更激烈,更灼熱。……但愛情是一種朝三暮四、變化無常的感情,它狂熱衝動,時高時低,忽冷忽熱,把我們繫於一髮之上。而友誼是一種普遍和通用的熱情。……再者,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的慾望,越是躲避的東西越要追求。……愛情一旦進入友誼階段,也就是說,進入意願相投的階段,它就會衰弱和消逝。愛情是以身體的快感爲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復存在。"《季羨林談人生》

40、然而,人能"忘",漸漸地從劇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終於只剩下一點殘痕;有人,特別是詩人,甚至愛撫這一點殘痕,寫出了動人心魄的詩篇,這樣的例子,文學史上還少嗎?

41、我交了一輩子朋友,究竟喜歡什麼樣的人呢?約略是這樣的:質樸、平易;硬骨頭,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譁衆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個人利益,而是多爲別人考慮;關鍵是個"真"字,是性情中人。

42、我年屆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幾年前,我寫過一篇短文,叫《老貓》,意思很簡明。我一生有個特點:不願意麻煩人。瞭解我的人都承認的。難道到了人生最後一段路上我就要改變這個特點嗎?不,不,不想改變。我真想學一學老貓,到了大限來臨時,鑽到一個幽暗的角落裏,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人世。

43、但是,我從來也沒有想到,把這些輕夢或者噩夢從回憶中移到紙上來。我從來沒有感到,有這樣的需要。我只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伏在枕上,讓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斷斷續續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彷彿成了一個旁觀者,顧而樂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復歸,也用不着復歸。但是,回憶這樣的生命,意識到自己是這樣活過來的,陽關大道、獨木小橋,都走過來了,風風雨雨都經過了,一直到今天,自己還能活在世上,還能回憶往事,這難道還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嗎?《一生的遠行》

44、不爲無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

45、我雖然沒有嘆息過,但嘆息卻堆在我的心裏。

46、又走近了我的行期。在空虛和寂寞的心上,加上了一點兒綿綿的離情。我想到就要離開自己漂泊的心所寄託的故鄉。以後,聞不到土的香味,看不到母親住過的屋子、母親的墓,也踏不到母親曾經踏過的地。自己心裏說不出是什麼味。在屋裏覺得窒息,我只好出去走走。沿着屋後的大坑踱着。看銀耀的蘆花在過午的陽光裏閃着光,看天上的流雲,看流雲倒在水裏的影子。一切又都這樣靜。《一花一世界》

47、‘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我覺得這首詩中就充分展現了順其自然的思想。我覺得‘順其自然’最有道理,不能去征服自然,自然不能征服,只能天人合一。要跟自然講交情、講平等,講互相尊重,不要講征服,誰征服誰,都是不對的。"

48、我不哭,但是眼淚卻流在肚子裏去了,悲哀沉重地壓在心頭,我想到了故鄉里的母親。

49、我們都要感激那個滄海,它在另一方面教育了我們。

50、"我快一百歲了,活這麼久值得。因爲儘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鄉在山東。泰山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51、黃昏真像一首詩,一支歌,一篇童話;像一片月明樓上傳來的悠揚的笛聲,一聲繚繞在長空裏殼唳的鶴鳴;像陳了幾十年的紹酒;像一切美到說不出來的東西。說不出來,只能去看;看之不 足,只能意會;意會之不足,只能讚歎。然而卻終於給人們關在門外了。 ——《黃昏》

52、這回憶像是一團絲,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錯亂而清晰。在我一生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三雙長滿老繭的手,現在似乎重疊起來化成一雙手了。——《一雙長滿老繭的手》

53、有誰沒有手呢?每個人都有兩隻手。手,已經平凡到讓人不再常常感覺到它的存在了。——《一雙長滿老繭的手》

54、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從事做學問或幹事業,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

55、我的腦筋還在,我的思想還在,我的感情還在,我的理智還在。我不甘心成爲行屍走肉,我必須乾點事情。——《八十述懷》

56、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57、"我快一百歲了,活這麼久值得。因爲儘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

58、對時勢的推移來說,每一個人的心都是一面鏡子。我的心當然也不會例外。我自認爲是一個頗爲敏感的人,我這一面心鏡,雖不敢說是纖毫必顯,然確實並不遲鈍。我相信,我的鏡子照出了世紀長達[XX]年的真實情況,是完全可以依賴的。

59、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