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詩四首》教案5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冰心詩四首》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冰心詩四首》教案5篇

《冰心詩四首》教案1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中所要抒發的感情和所蘊涵的深刻的哲理

2.學習這四首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朗讀詩歌

2.創造性地感悟詩歌,把握作者是如何來抒情和闡述哲理的。

教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母親》、《紙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配樂詩《獻給母親的歌》導入:聽完後問同學們,你們怎麼樣來讚美母親呢?同學回答後教師概括:母親是偉大的,無私的,母親的懷抱是溫暖的。先讓我們來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樣來讚美母親的?簡介作者(“愛”的哲學——自然、童貞、母愛。有關作品等)

二、學習《母親》(找一張母女相依相偎的圖片)

1.朗讀詩歌:

(1)糾正個別字的讀音。

(2)這首詩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

(3)你認爲哪些字該重點讀?

(4)文中的“躲”字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2.再讀課文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

作者用什麼方法來抒發這種感情的?

3.抽同學朗讀。

三、學習《紙船》

1.先請一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注意糾正讀錯的地方。

2.討論:

(1)這首詩作者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

(2)作者摺紙船的整個過程你能描繪一下嗎?

3.再抽讀該首詩:注意要有感情。

(1)這隻紙船母親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親爲什麼卻能在夢中看見呢?

(2)作者用什麼方法來抒情的?並區別一下這兩首詩的抒情側重點。

4.齊聲朗讀這首詩。

四、拓展訓練

以上兩首詩都是抒情短詩,它們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體事物)來抒發感情的,請你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一個事物來抒發讚美母親的感情。

五、背誦並默寫這兩首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屏幕映出兩幅畫(一幅絢麗的花,一幅科學家的畫像)

教師導入語:這幅花美嗎?你羨慕它的明豔嗎?這位科學家你熟悉嗎?你羨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榮譽嗎?好,老師對你們的回答先不做評論,先讓冰心來告訴我們這個人生的哲理吧!

二、學習《成功的花》

1.先請一名學生朗讀《成功的花》,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一聽該生朗讀的節奏,重音是否確當,讀後大家幫助糾正

2.討論問題:

(1)“驚羨”一詞什麼意思?可以換成“羨慕”嗎?“浸透”、“灑遍”分別換成“浸溼”、“灑下”好嗎?請說明理由;

(2)花的“明豔”與“淚泉”和“血雨”之間有什麼關係?

(3)花的成功歷程給了你什麼啓示?談一談自己的感想;

(4)你能舉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嗎?

3.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板書。

淚泉、血雨

芽兒——————→明豔的花

↓艱辛、犧牲

人——————→成功的人(事業成功、榮譽奪目)

4.學生在領會的基礎上,再有感情的朗讀(朗讀形式:男、女生分讀,全班齊讀)

三、學習《嫩綠的芽兒》

1.學生朗讀詩歌(提醒讀時注意停頓、重音)

2.你們能用素描速寫筆法將這三小節的意象用三幅圖畫形象地表示出來嗎?

「請一學生上黑板畫,其他學生在自己本子上畫」

3.討論問題

(1)找出詩中寫色彩的詞,體會其作用;

(2)這三小節能否調換位置,爲什麼?

(3)詩人以果樹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用擬人、反覆的方法借“芽”、“花”、“果”之口勸勉青年應該怎樣做?假如那青年就是你,你該怎麼做呢?

4.教師總結、板書:

果↓芽兒————→發展、學習提高↓人

樹↓↓成

成↓花兒————→貢獻、努力回報↓長

長↓↓的

過↓↓過

程↓果兒————→犧牲、貢獻社會↓程

5.配樂朗讀《嫩綠的芽兒》

四、背誦四首詩(開展小組競賽活動)

五、教師小結:

總結一下“冰心體”小詩的特點

冰心的小詩,主要是歌頌母親、自然、童真,這也是冰心早期創作的主題,是她當時“愛的哲學”思想體現。課文中的前兩首是抒情短章,以“情”感人,偏重情感,風格溫婉;後兩首詩是哲理小詩,以“理”明人,側重理趣,發人深省。四首小詩語言凝練,清麗。

六、佈置作業:

完成“探究練習”四。

《冰心詩四首》教案2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2、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這四首詩,揣摩語言,品味詩意。

2、通過合作式、研究式學習,欣賞優美詩文,激發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人間至愛親情,激發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教學重難點:

1、補充課外材料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涵。

2、激發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教學設想:

引導學生運用品讀分析第一首詩的方法,舉一反三,自主、合作探究《母親》《嫩綠的芽》等四首詩。

1、學生齊讀、默讀這兩首詩。教師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修辭手法、詩的主旨等方面設疑提問。

2、問題彙總、梳理、歸納。(注意三方面問題)

①你認爲這兩首小詩在表達詩意上各有哪些關鍵詞語?爲什麼?

②兩首詩分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描寫出詩的形象?

③兩首小詩分別勸勉青年人該怎樣去做?)

3、分組討論。(圍繞以上三方面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恰當、合理的答案,鼓勵有創意的答案。)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母親》《紙船》)

教學內容:

《母親》《紙船》,是一曲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深情的呼喚。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紙船爲題,託物言志,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教學步驟

一、導入(1):

問:《母親》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什麼主題?與前兩首詩的主題有什麼不同?(語文課代表主持全班交流,教師點評,明確答案。)

明確:(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風雨”和“心中的風雨”作對比,再用“鳥兒躲到他的巢裏”和“我只躲到你的懷裏”作對比,突出了“母愛”的主題,說明“母愛”是博大無邊、偉大無窮的。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用鳥的“躲”引出“我”的“躲”,顯得十分自然、貼切。)

導入(2):

同學們,你可知這小小的紙船曾滿載着一個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國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紙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學,在遠離祖國的太平洋上,眼含熱淚、專心執着地疊着一隻只紙船,然後一個一個拋放在海里。希望總會有一隻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親身邊。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就是以紙船寄託對母親的眷戀之情,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同學們要想感悟詩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讀詩歌。

二、朗讀詩歌

①教師配樂範讀(或放磁帶),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朗讀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劃分節奏、劃出重音。

(教師進行朗讀指導,學生運用朗讀方法再次齊讀,直至背熟。爲進一步理解詩歌打好基礎。)

三、整體感知

教師適時提出:這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學生歸納總結)這是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母親深情的歌。

[教師導學]

古今中外表達母愛的詩作很多,但這首詩卻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詩人以孩子般的純潔和天真,從兒童的遊戲世界找到一個可以寄託對母親無限思念的物品——紙船,並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全詩共三節,每節各表達了什麼內容?

[合作探究]

第一節寫疊紙船;第二節寫拋紙船;第三節寫紙船進入母親的夢鄉。

出示問題:

① 你能想像出詩人在什麼情形下寫的這首待?

② 第一節中哪些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

③ 詩人明知紙船不能流到母親哪裏,爲什麼還要不停地疊?

④ 第三節是詩人展開聯想,這一想像有何特點? 有什麼作用 ?

(教師提出以上問題,引導學生多角度感悟課文,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可參與,學生全班交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理解。)

[教師小結]

海浪濤濤,天風吹卷,郵輪在巔簸中駛向一個陌生的國度。詩人此去遠涉重洋,相隔萬里,何時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沒有可以寄託思念的,所以詩人不停地疊紙船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紙船雖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能漂人母親的夢中。這一想像新奇、大膽,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的強烈思念,對母親深情的愛。

四、自由研討: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對於不理解的地方,小組內互相幫助解決。有深度、難度的組內不能白行解決的問題,可提出來全體同學共同探討。

(學生討論,提出共性問題。學生交流,學生只要說得合理,教師都給予肯定、鼓勵。)

五、小結:

這首詩構思新穎,詩人採用託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發得既生動、具體,又含蓄、深沉。此外,這首詩的詩行較長,語調緩慢,正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調。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紙船爲題,託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在教學中,以朗讀教學爲主,教會學生“美讀”,帶着美好的情懷和想像,用優美的聲調朗讀,在美的詩歌裏得到薰陶。)

六、作業:

1、背頌《母親》《紙船》

2、這兩首詩都藉助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抒發對父母親的愛。寫在練筆本上。

3、預習並背誦後兩首詩。

第二課時(《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

一.導入 : (投影一個美國人的人生片斷)

1、設疑:請同學們推測這個人會不會成功?(投影內容)

21歲——生意失敗;

22歲——角逐議員落選;

23歲——生意再度失敗;

26歲——愛侶去世;

27歲——精神崩潰;

34歲——角逐聯邦衆議員落選;

36歲——角逐聯邦衆議員再度落選;

47歲——提名副總統落選;

49歲——角逐聯邦衆議員三度落選;

2、老師揭示謎底前設埋伏:當我揭示謎底之後,請大家告訴我,你得知謎底後的真實感想。[學生推測後,老師揭示謎底:這個歷經無數挫折的人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3.老師歸納:許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麗的光環,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後隱藏的艱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沒有使林肯泄氣,反而激發起他向自己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激發起他實現自己抱負的信心和勇氣,終於他在52歲那年,登上了總統的寶座。—— 彩虹總在風雨後

二.分析課文

1.你羨慕林肯的成功嗎?成功的背後往往隱藏着不爲人知的艱辛,讓我們來看看冰心是怎樣用短短的幾句詩來概括成功的過程的。

2.全班有感情地齊聲朗讀,注意吐字清晰、有節奏。

3.教師指導學生,教學生朗讀技巧,重音、語氣、語調。

以第一句“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爲例,

問:應該以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重音落在哪個字上?

[參考答案]應以感慨的語氣來讀,重音落在“只”和“現時”上。4.投影句子比較:

A: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B:成功的花,人們驚羨她的明豔。

問:A句和B句哪一句表達效果好,爲什麼?

[參考答案]A句的表達效果好,因爲A句表現出了人們只驚羨於別人成功所得到的榮譽,卻看不到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艱苦勞動,表達出了作者的感慨。

5.集體朗讀後三句,思考:作者想通過這三句話告訴我們什麼,請用簡短的話概括出來,你感悟到了什麼?

[參考答案] 成功來自艱苦的奮鬥;不經過奮鬥和犧牲,哪來成功的“明豔”等。

三.課文內容討論

問:花的成功歷程給了你什麼樣的啓示?談一談自己的感想。

[參考小結]:我們要學習花的奮鬥和犧牲,從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長的經驗,這纔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業的成功,人的成長髮展,不都是如此嗎?

四、研讀《嫩綠的芽兒》:

1、全班齊讀,教師簡單評價。

2、大家能說出幾種修辭手法?(鼓勵學生多說幾種); 這首詩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擬人]

3、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嫩綠的芽兒、淡白的花兒、深紅的果兒(教師邊講邊將圖片貼在黑板上)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對我們講話,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的話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大人有大人的腔調,小孩有自己的語言,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他的形象特徵,我們看看這三個形象有什麼特徵呢?

[參考答案] 1)“嫩綠”顯示健壯、旺盛和朝氣。

2)“淡白”顯出樸素、純潔,不追求外表的華麗。

3)“深紅”象徵豐碩、甜蜜和美麗。

4.“芽兒”“花兒”“果兒”的詞序能互換嗎?

[參考答案] 不能。因爲它們說的話與各自的特徵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芽兒”需要成長髮展,正如青年需要學習、提高。一旦開出花兒,不是要孤芳自賞,而是要裝點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華爲社會注進旺盛的活力。最終結成“果兒”,又如青年要甘於以犧牲、奉獻爲社會創造巨大財富,使人生更加輝煌。

五、深入探究 :

1、學習了冰心的《嫩綠的芽兒》之後,你體會最深的是什麼?有沒有想過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積極?

[同桌交流]請幾位同學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六、小結:

詩人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勸勉青年人奮發努力,不斷充實、提高、發展自己,甘爲人類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和犧牲。希望在你們的身上,希望大家經過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輝煌!

七、作業:

1、課後練習二。將自己對未來的構想整理成文,200字左右。

2、《訓練冊》

板書設計:

冰心詩四首

《母親》 母愛 溫暖 寬廣

《紙船》 紙船 思念母親

《成功的花》 芽兒 淚泉、血雨 明豔的花

《嫩綠的芽兒》 人 艱辛、犧牲(奮鬥精神) 成功的人(事業有成、榮譽奪目)

《冰心詩四首》教案3

課題:冰心詩四首主備人:黃蓉課時:2組長審覈: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激發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品味詩歌。

2、結合詩的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的含義。

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領悟詩歌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教學難點

1、學習這四首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2、體味人間至愛親情,領悟詩歌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教學設計

修改與補充

第一課時

一、課前先學:

1、1.注音或寫漢字。

驚xiàn()浸()透窩巢()妄()棄嫩()綠

貢()獻犧()牲dié()着悲哀()灑()遍

2、填空。

《冰心詩四首》選自詩集,作者,原名,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冰心文學創作的基本主題是。

3、用課文原句默寫。

①母親啊!心中的風雨來了,②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

4、《母親》、《紙船》表達什麼感情。

5、《成功的花兒》中“驚羨”改成“羨慕”好嗎?爲什麼?

6、熟讀詩。(課餘有時間可以去閱讀冰心的《春水》與《繁星》詩集。)

二、口語訓練:

摘錄一首表達母愛的詩誦讀。注意節奏和情感。

三、導學讀標:

本課我們學習著名作家冰心的詩,通過誦讀、品味詩,去體味人間至愛親情,領悟詩歌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四、釋疑解難:同學們在“課前先學”中有那些疑問嗎?請說出來,我們共同探討。(討論學生的疑難問題後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提一些問題)

可能的問題:

五、精讀探究:

(一)、導入:由“母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溫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便蒙上歲月的風塵仍然清澈純淨”一句導入。

(二)、學生自由朗讀詩,再由小組選一名朗讀好的同學讀。注意用普通話,並且正確、流利、有感情。教師適當點評重讀和停頓。

(三)、討論、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讀詩的感受,談談自己對詩的體會。要求可以從用字、細節、感情、主題、構思、手法等方面交流。

教師和學生要參與其中,教師要適時引導,要討論的重點問題有如下一些:

《母親》《紙船》

1、<<母親>>中“心中的風雨來了”,“風雨”指什麼?

明確:指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等而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

2、《母親》一詩中哪個詞用得傳神,爲什麼?

明確:躲:表現詩人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同時謳歌了母愛的溫暖、偉大。

3、<<紙船>>一詩,找出其中表達“我”對母親深切思念的詞語或句子。

明確:略

4、《紙船》一詩中作者用疊紙船的細節寄託了什麼情感?明確:對母親的摯愛。

5、《母親》和《紙船》表現了什麼主題?明確:母愛

6、這兩首詩所表達的情感有沒有區別?明確:<<母親>>是一種童稚期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表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側重於母愛的付出。

<<紙船>>是步入青年後對母愛的懷念和依戀,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

側重對母愛的認同和理解。

《成功的花》

1、怎樣理解“明豔”一詞在課文中的作用?

明確:作者抓住花的色澤特徵,用“明豔”一詞形象地突出花的成功。

2、作者使用感嘆號結尾,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明確:表達了作者對人們只驚羨於別人成功所得到的榮譽卻看不到在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艱苦勞動的感嘆,表露了對這種現象不敢苟同的態度。

3、這首詩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明確:不要只驚羨於別人成功所得到的榮譽,而要了解在這成功的背後蘊含的艱苦努力,要學習花的奮鬥和犧牲精神 ,從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長的經驗。

第二課時

《嫩綠的芽兒》

1、三個自然段可不可以調換?爲什麼?

明確:不可以,因爲這三節詩按內容看是遞進關係。“芽兒”“花兒”“果兒”的順序排列暗指果樹從抽芽、開花到結果的生長過程。

2、詩中用“嫩綠”“淡白”“深紅”來分別描寫“芽”“花”“果”的色彩,這樣的色彩分別體現了它們什麼樣的內在特徵?

明確:嫩綠:顯示健壯、旺盛和朝氣。淡白:樸素、純潔,不追求外表的華麗。

深紅:象徵豐碩、甜美和美麗。

3、這首詩包含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明確: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勸勉青年人要奮發努力,爲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與犧牲。

六、拓展延伸:

詩人以紙船爲題,託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象徵着作者思念母親。假如明天是母親節,你將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母親的愛呢?

七、達標檢測:

1、聽寫字詞。

2、閱讀理解。

還是您嗎老師?還是您嗎老師那個留長髮的漂亮阿姨

還是您嗎老師?那個戴眼鏡的慈祥媽媽

還是您嗎老師?那個銀髮蒼蒼的老祖母您默默地不說話?噢,正是您啊老師

您默默地不說話?此刻我看見滿樹的桃李?都掛滿了晶瑩淚花

此刻?您還是默默地不說話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老師【熱愛、崇敬、讚美以及對老師逝世的哀悼】的感情。

2、詩歌的前三節分別用凝鍊的語言概括了老師哪三個階段的生活經歷? 【青年時代、中年時代、老年時代】

3、詩歌中三次寫到“默默地不說話”,從修辭的角度看,它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從內容上推敲,其深層含義是【含蓄地表現了老師已經去世】

4、“滿樹的桃李”運用的修辭方法是【比喻】,在這裏,它指的是【老師的學生】。

5、爲什麼此時“滿樹的桃李/都掛滿了晶瑩的淚花”?

【學生們想到老師把一生都獻給了平凡而偉大的'教育事業,她的逝世怎能不讓學生悲痛萬分呢?(流淚表達了學生們因老師的辭世而產生的深深的悲痛之情)】

印發材料:

1、作者簡介:

冰心:原名謝婉瑩,生於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詩人,散文家,兒童文學家。五四運動爆發後,在革命潮流影響下,爲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會的黑暗,開始以社會、家庭、婦女等人生問題爲主題的小說創作。1921年,參加了茅盾、鄭振鐸等發起的文學研究會。1923年燕京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把在旅途和異國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爲《寄小讀者》。冰心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往事》、小說集《超人》,她的詩被稱爲“冰心體”,曾風靡一時,但尤以散文創作見長,其作品體裁以歌頌母愛、童年和自然爲主,筆調柔和細膩,微帶憂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語言清新明麗,共鳴面大。

2、香飄中國文壇,影響數代讀者《世紀老人冰心追憶》

(1)始終保持知識分子本色,自從步入社會從不涉足官場,或執教或執筆,社交圈子只是文壇、學校,奉命出國進行文化交流,也是以作家的身份出現,其夫吳文藻身居官場亦仍是爲一純粹的學者。

(2)生活簡單樸素,晚年和丈夫住一間10平方米的小屋,除了牀只能放一張兩屜桌,就像小學生兩人共用的書桌一般大小,只是有兩個抽屜。

(3)平生喜歡玫瑰。她說玫瑰“堅硬有刺,濃豔淡香掩不住她獨特的風骨”。

(4)冰心的性格是外柔內剛。外表單薄柔弱,內心無比堅強,面對任何和不幸,從不失望,從不屈服。文革中大腿摔成骨折釘上鋼釘從未呻吟過一聲,弟弟慘遭迫害也沒有嘆息,沒有眼淚;晚年“視死如歸”,生前曾多次提到自己“死”滿臉都是平淡。

2、寫作背景:

《母親》這首小詩是她在一個雨天看到一張大荷葉遮護着一枝紅蓮,觸景生情的而寫下來的:“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根據雨中荷葉庇護紅蓮的感觸,冰心寫成《母親》一詩,把母親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心靈避難所這種思想感情,凝練得更加鮮明、深刻,歌頌了母愛的偉大。摘自《往事(一)七》

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於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國留學。8月19日抵日本神戶,21日遊覽了橫濱。這首詩是詩人在遊覽橫濱之後的第六天,在繼續向大洋彼岸進發的海輪上創作的。粼粼的波濤,澎湃的海潮,復甦了詩人愛海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海鷗,使詩人又與自然接近。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冰心早期人生觀“愛”的哲學中的三根支柱——母愛、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時得以復活與重現,而“母愛”則因遠離母親而無法親近,詩人格外懷念母親。於是詩人寫下《紙船》這首詩,抒發了思念母親的深情。

板書設計

母親

躲到巢裏

(母愛)風雨母親—躲避風雨的港灣

躲到懷裏

紙船

疊船拋在海里

希望風吹浪打思念母親思念祖國

思念入夢含淚疊

成功的花

驚羨花的明豔——成功

——成功來之不易

忽視芽的奮鬥與犧牲—付出

嫩綠的芽兒

嫩綠的芽(旺盛有朝氣)學習提高

淡白的花(樸素又純潔)奉獻社會

深紅的果(豐碩而美麗)創造輝煌

《冰心詩四首》教案4

一.檢查預習在課前要求學生做好預習

1.請你向同學介紹一下冰心。

2.大聲地朗讀詩。

二.新課學習可以先讓學生完成第一幅畫面的描繪,交流後,師加以指導和評說,然後再引導學生做好第二幅畫面的描繪。

先要引導學生理解“心中風雨”含義。

1.請發揮你的想象,結合你的生活經驗,用文字描繪出下面兩幅

畫面。

(1)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裏。

要求:

注意環境的渲染,特別是“風雨”對小鳥的侵襲,造成小鳥“躲”

的情態要形象的給以描畫出來,字數:100字左右。

(2)母親呵/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裏

要求:

注意結合自己在影視劇中所看到的情景,結合自己在生活中所見

所聞,發揮想象,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抓住人物的神態、心理、語言

等展開描寫。

2.交流學生所描繪的內容。

 三.結合上面的兩幅畫面描寫,朗誦短詩。

1.先自由地輕聲朗誦。

2.集體朗誦。

 四.小組討論:

詩中的兩個“躲”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有個這樣體驗

嗎?

五.誦讀訓練

1.背誦《母親》。

2.大聲朗誦《紙船》。

六.作業

1.背默《母親》

2.背誦《紙船》

《冰心詩四首》教案5

學習目標:

1、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激發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學習重點:

朗讀、背誦、品味詩歌。

學習難點:

體味人間至愛親情,領悟詩歌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紙船》《母親》)

課堂學習: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作爲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不僅有着悠久的歷史,而且有着豐厚的文化底蘊。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一篇篇美輪美奐的詩象一串串璀璨奪目的珍珠。誰能爲大家朗誦幾首詩?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現代著名女詩人冰心的四首小詩。(板書課題)。看投影,瞭解冰心生平。

二、朗誦大比拼:

下面我們開一個詩歌朗誦會,看看誰是今天的最佳選手!在比賽之前,我們分小組先試讀《冰心詩四首》,然後每組推選優秀代表上臺朗讀。看看同學們是否朗讀到位,能否做到有感情,有節奏,抑揚頓挫。

同學們,能否說出這樣朗讀的理由?學生評價,選出最佳選手。

三、整體感知:

⒈提問:你對哪首詩印象最深刻?爲什麼?

依據學生的體會,把學生分成幾組(相同詩分爲一組),讓每小組同學討論,爲什麼這首詩對你印象最深,並讓學生人人做好發言的準備。

⒉依據1、2、3、4首詩的順序回答討論結果。

力爭讓每位同學都有發言機會。

四、品讀課文:

1、學習《紙船》

(1)導入設問:海浪滔滔,海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何時回到母親的身邊。母愛是永恆的,母愛又是博大的,作爲兒女,我們又該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