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湯圓作文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湯圓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湯圓作文15篇

元宵湯圓作文1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看,家家戶戶都洋溢着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吃湯圓是這一天必不可少的習俗,因爲湯圓代表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要親自掌勺,煮一碗愛心湯圓讓爸媽嚐嚐。

說幹就幹,我讓媽媽在一旁休息,自己小心翼翼地把冷水倒入鍋中,蓋起鍋蓋,打開媒氣竈並把火頭放到最大。不一會兒,鍋裏發出了“咕嘟咕嘟”的聲音。我掀開鍋蓋,一串串水泡和水蒸氣涌了出來,嗆得我無法呼吸。

我偏開臉將湯圓倒進沸騰的開水裏,一顆顆湯圓滾入鍋中,水花不時濺到我的手上。“啊!救命啊,好燙、好燙!”我把袋子一扔,急急忙忙去向媽媽求救。媽媽把袋子拿出來,將湯圓沿着鍋邊一顆一顆倒進去。這時的湯圓就像一個個滑雪運動員,迅速下滑,然後沉入水底。它們不停地變換隊形,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橢圓形......

“好了,該你了。你要把湯圓翻過身,記得要......”

“好了,我知道了,不用你說。”我拿來鏟子,放在水裏轉。唉呀!又不好了,湯圓被我弄得裂開了肚皮,彷彿在說:“小主人,你慢點,把我的肚皮弄破了,好疼!”此時,清水變成了芝麻湯。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按照媽媽的提醒,沿着鍋邊慢慢鏟了兩下,這時,沒破的湯圓浮出水面,越來越光滑。媽媽一邊不住指點:“快把火關掉,倒一點兒冷水,燜兩分鐘,這樣會更好吃的。”做完之後,我掀開鍋蓋,一股熱氣直衝雲天。我隱隱約約看到,湯圓浮在上面,像一朵朵雪蓮花,潔白、漂亮

我把湯圓撈上來,盛到碗裏,與家人一起分享。我輕輕地吹了吹,咬上一口,真香啊,芝麻味溢滿了嘴!雖然有的湯圓是破的,但爸爸媽媽一起誇獎我說:“我家女兒做得可好吃了,下次再做給我們吃,好嗎?”我認真地點了點頭。

通過這次煮湯圓,我明白:只有通過勞動品嚐到的,纔是獨一無二的美味。同學們,元宵節的時候你們吃湯圓麼?

元宵湯圓作文2

團團圓圓鬧元宵,街上凜冽的寒風還是抵擋不住孩子們的熱情,街上各式各樣的兔子燈像夜空中的星星,有在地上拉的,有在手中提着的;有圓形的,有兔子模樣的;有點着蠟燭的,有絢爛彩燈的,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回到家中,溫暖柔和的燈光,從電視傳出的聲音和熱氣騰騰的廚房。在外公外婆的熱情召喚下,我二話不說地進了廚房。“元宵節就要吃湯圓,這樣纔是團團圓圓。”外婆語重心長的說道。從前每年元宵節都是吃着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做的湯圓,今年我也要來“大展身手”了。

我期望地看着眼前的麪糰,已經迫不及待地問外婆做的方法了。只見外婆熟練地揪起一小團麪糰,在手掌裏搓成圓形,再將麪糰按扁至不薄不厚,看着這一連串的動作,我急忙喊道:“慢點,慢點,外婆等我一下!”外婆看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笑着說:“沒事兒,慢慢來,熟能生巧嘛!”我學着外婆的樣子開始將餡兒放在麪糰中心,有菜肉餡、有豆沙餡、有棗泥餡、還有芝麻餡的,我挑起一大勺我最愛吃的棗泥餡,這時外婆卻攔住了我,“瞧你這個小饞貓,太黑心了,放這麼多餡兒,這湯圓可包不起來了呀!”外婆拍怕我說道,一聽,我不好意思地漲紅了臉。

不一會兒,湯圓就在我和外婆的有說有笑中包好了,放在大籮筐裏,白白嫩嫩的,像一個個小棉球。但我包的湯圓和外婆包的還是天差地別的,看着我噘着嘴的樣子,外公、外婆都笑出了聲。最後就是給湯圓“泡溫泉”啦,心急的我,一直時不時地問:“好了沒,好了沒?”在一旁的外公指了指鍋子說:“等湯圓從鍋底浮出水面了,就好了。”

在耐心的等待下,湯圓新鮮出爐了,一大家子圍坐在桌旁,陣陣糯米香撲鼻而來,湯圓散發的熱氣將我的眼鏡弄糊了,大家都滿足地吃着湯圓。

那一碗湯圓不僅溫暖了身體,更溫暖了心裏。不一樣味道的湯圓,一樣“味道”的“元宵”。

元宵湯圓作文3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元宵節。在這一天裏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湯圓。因此,湯圓也成了我最愛吃的一種食物。據說湯圓是從古至今的元宵標配,所以吃湯圓也成了習俗。

在元宵節這天外婆是要包湯圓給我們吃的。所以我便去到了外婆家,我一進門,便看見了外婆正在廚房裏包起了湯圓。我看見了,不知怎的,忽然心血來潮,便也加入到其中,包了起來。

記得爸爸說過:“在元宵節這一天吃湯圓象徵着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而且人們將自己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寄託在湯圓身上。”

我見外婆先是用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盆子裏,然後不斷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一大塊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外婆又用精妙的手法把面搓成了一個寶塔的形狀,然後外婆又從“寶塔”的頂尖上拽下一塊塊小麪糰,從中間掏出一個洞,我見外婆這樣做,也拿起一個小麪糰從中間挖了一個洞,然後再用兩個手相配合着將這個洞越搞越大,最後再把準備好的黑芝麻餡放入洞內,用大拇指和食慢慢捏,接着將洞口封住把封口的湯圓放在手心上,用兩個手柔和地將湯圓搓圓。這樣一個湯圓就完成了。但是我看看自己手上的這個湯圓再和外婆手上的這個比,真是差別太大了,但外婆還是誇獎了我。後來我們將湯圓煮熟,等到湯圓煮熟之後便浮上了鍋面,煮熟後的湯圓個個又大又白,看了之後便叫人嘴饞。大家吃湯圓是都誇我和外婆的手藝好,我吃着湯圓心裏覺得美滋滋。

看着湯圓,我彷彿看到了以後日子的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元宵湯圓作文4

在衆多的'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了,不是因爲可以看花燈,也不是因爲可以猜燈謎,而是因爲這一天,老媽會親手做湯圓。老媽做的湯圓是我的最愛。

記得那年,元宵節前一天,我就纏着老媽要吃湯圓,老媽拗不過,只好動手做了起來,爲了多吃點兒湯圓,我連午飯都沒吃,就等着晚上能放開肚皮,吃個痛快。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老媽端來一大碗熱騰騰的湯圓,瞧着碗裏那圓圓的“小腦袋”,雪白的“皮膚”……口水就不自覺地流了出來。我趕緊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小腦袋”正要往嘴裏送,突然,湯圓的皮破了,流出了黑黑的芝麻。我嚥了一口口水,趕快拿來湯匙舀起一個湯圓,送到嘴邊一口咬下去,芝麻頓時噴射而出,滿口香甜。不過,真的很燙!那燙更能體現芝麻的濃香。我擼起袖子,索性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燙得我擠眉弄眼,不時地張着嘴哈氣,不一會兒,就將滿滿一碗湯圓吃了個乾淨。我舔舔嘴脣,真想再來一碗,可是圓鼓鼓的肚皮告訴我:這裏實在裝不下了。我只好擦擦額頭細密的汗珠,放棄了這個念頭。

時光荏苒,我漸漸長大,父母爲了生計外出打工,很少回家,我也幾乎吃不到母親親手做的湯圓了。又是一年元宵節,老媽將我帶到她打工的城市裏,晚上,老爸老媽請我去一家小店裏吃湯圓。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個,一口咬下去,發現這湯圓皮也太厚了,芝麻也少得可憐。於是我又想小時候,老媽親手爲我做的湯圓,眼淚就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唉!何時才能吃到老媽做的湯圓呢?

元宵湯圓作文5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阿姨準備教我搓湯圓,我信心滿滿,激動不已。

說幹就幹,阿姨挖了兩勺雪白的麪粉,輕輕放入碗中,再倒入適量的溫水,便使勁地揉搓起來。我也在一旁躍躍欲試,一臉期待地望着阿姨。阿姨真是善解人意,捏了一團給我。

我接過麪糰,也像模像樣地揉起來。“唉喲、唉喲!”我邊揉邊哼,滿心歡喜。不一會兒,“麪糰小弟”便被我揉了個“落花流水”,“乖乖投降”。

“晗,學我這樣,開始搓一個個小湯圓吧!”阿姨準備教我第二步。“嗯!”我已迫不及待,點頭如搗蒜。我學着阿姨的樣兒,捏下一小團在手心裏來回搓着。“咦?”怎麼搓成了一個上尖下扁的小怪物?我望着手中的作品一臉疑惑。阿姨卻還鼓勵我:“喲,挺厲害嘛!這小湯圓搓的挺有個性!來,繼續創作更漂亮的。”得了阿姨的認可,我來了勁兒,施展渾身解數,一個個千奇百怪的“湯圓小兵”閃亮登場了:只見他們有的圓如硬幣,有的扁如粑粑,有的長長的像根小面棍,還有的胖胖的像個醜八怪,哈哈哈,我真佩服我自己!

“終於搓好啦!耶!我好想快點吃啊!”我纏着阿姨能馬上煮給我吃。“小饞貓!”阿姨樂呵呵地說着,準備煮湯圓。我在一旁靜靜地卻也焦急地等待着,只見可愛的小湯圓在開水裏翻滾着,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好像也期待着和我這個小主人分享呢!“我已經快垂涎欲滴啦!”

“好了,好了!”阿姨端上了雪白的可愛的小湯圓,他們一個個躺在碗裏,等待着我的“狼吞虎嚥”。我可不能辜負了他們的美意喔!我蘸着糖,美美地享用着:“哇,自己做的就是香啊!” 心裏早已經樂開了花兒。

元宵湯圓作文6

元宵節最有意境的就是那一個個白胖胖,圓溜溜的小湯圓了,咬上一口就會留下滿嘴的香甜可口……

元宵節吃湯圓還有一則傳說故事呢: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個冬天,連續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地正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有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城裏欣起了很大的一場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燬長安的密使,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起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爲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吃,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不過,不管它的由來是怎麼多彩多姿,好吃纔是硬道理,哈哈……

元宵湯圓作文7

今天是元宵節。很多人都說元宵節比春節更熱鬧,更溫暖。因爲春節之時,每家每戶都要去拜年,街上就顯得很冷清。而元宵卻恰恰相反,在那天,有很多活動舉行,街上異常熱鬧。

早上起牀,就清晰地看見奶奶在廚房裏忙這忙那的。仔細一看,才知道奶奶正在做湯圓。我就好奇了,臉上佈滿疑惑地問奶奶:爲什麼要做湯圓啊?平時都沒什麼做的。奶奶一臉平靜地說:你忘了,昨天你纔要說元宵節要好好吃上一大碗熱呼呼的湯圓呢?那麼快就忘了。我的乖孫女真沒記性呀!我的問號又變胖了:有嗎?不管了。反正只要有湯圓吃就好了。我最喜愛吃湯圓了,耶!然後,我的腦子裏又浮起一個問號。問奶奶:那直接去商場買湯圓就行了。幹嘛要自己做呀?又浪費人力與時間。奶奶又意味深長地對我解釋道:自己做的湯圓吃上去肯定會比商場那些美味多了。你也趕快來做呀。不會奶奶教你。我頓時產生了興趣。

奶奶叫我先把麪粉灑在大盆子裏,我就照做了,奶奶誇我做得好。我的興趣越來越大了。然後加一點水在麪粉裏,奶奶對我說:水一定要適當,非多非少。接着,奶奶叫我要搓一會兒,搓完後按下去,每搓幾下就加一點點水。就這樣,反覆做,當把它搓成一大團粉時,要有點軟性,就可以包了。我垂頭喪氣地說:哎。咋那麼麻煩呀?因爲我的沒精神,所以這步做的不是很好。不過也挺好的,畢竟新手上路,還需要多多指教呢。接着,奶奶說可以包餡了。我就猶豫了:包什麼餡好呢?紅糖、花生、桂花還是芝麻好呢?最後決定還是包芝麻餡。我從那一大堆的麪粉裏捏出一小塊,結果包不住那餡。奶奶看見了,示範了一次給我看。我立刻就會了。我也捏出一塊,搓成一個圓溜溜的小球,然後看着奶奶用手指把中間給掏空了,我也照做,把中間掏空了,接着就看見奶奶用勺子套了一小部分的芝麻,就放下去,用手輕輕把皮給捏在一塊,最後搓成圓形就行了。我還是照做了,結果做了兩次才做好。第一次是因爲餡太飽滿了,把皮都撞開了。時針悄悄指向了十一點,該煮飯了,恰好湯圓也做完了,時間剛剛好。

晚上,我們的湯圓都煮熟了。我悄悄掏了一小碗,嚐了嚐,味道剛剛好,非淡非甜,而且餡很飽滿,好像只要用手指輕輕觸碰湯圓皮,它就會露出來似的。一不小心,被那熱呼呼的餡給燙着了。吃完後,嘴裏還蘊含着那芝麻香,時不時繞過喉嚨,時不時跑到鼻子前,真是讓人吃過都流連忘返啊!

奶奶說的真沒錯!自己的勞動成果纔是最美味的,讓人充滿幸福美好。這次做湯圓真是獲益匪淺啊!

元宵湯圓作文8

每年春節過後,緊接着迎來的就是元宵節。“元宵”指的是春節過後第一個月圓之夜。在春節這個由大小節日組成的節日羣,如果臘八、祭竈被視爲春節序曲的話,元宵節就是春節這首節日協奏曲的收尾部分,是東方的狂歡節。老百姓除了吃元宵,民間還會舉行賞月、燃燈放煙花、競猜燈謎、舞龍舞獅、走病驅鼠等活動。

奶奶從超市裏買了許多湯圓。我圍着奶奶要她馬上煮湯圓給我吃。奶奶說“好的”。說完,奶奶就開始煮湯圓。等奶奶煮好後,我馬上拿個碗走過去,奶奶給我盛了一大碗。我高興地端起湯圓就一下子吃了十幾個,,吃着元宵,看着電視,好不熱鬧。吃得我的小肚子脹脹的。味道真好啊!奶奶問我還要不要。我說不要了,一點也吃不下去了。吃完那美味的湯圓後,我們把一串如蛇的鞭炮點燃,那“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聲音傳入我們的耳朵。那每一個都代表我們一個心願。“噼裏啪啦”代表在工作·學習上能夠“噼裏啪啦”;在身體上能夠壯如虎;在生活上能夠美滿幸福,開開心心;生活越多越美滿……·放完鞭炮,我們全家一起去看煙花。那煙花美麗極了,“砰”一聲響,一個煙花急速的衝上去,又是一聲“砰”然後綻放出一朵美麗而又嬌豔的“鮮花”那“鮮花”是由五彩繽紛的顏色組成的,就像一朵七色花。那“花‘形狀很多,有的像一個大圓盤;有的全部綻放開了,像是一個太陽花似的,金光閃閃,十分漂亮;還有的像流星雨一樣,先綻放出一朵美麗的花,然後“譁——”一次落了下來,就像天上落下金光閃閃的星星……突然,只聽見一聲巨響,“啊”我不由得大聲叫起來原來是一個又大又圓又美的煙花,就在那一瞬間,我發現這個煙花有三層,每一層顏色都不一樣,看到這一幕,我感嘆道;真是太美了!

不一會,煙花放完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回到了家。回到了家,仍然意猶未盡,在腦海裏回憶着每一幅美麗的畫卷。

元宵湯圓作文9

時逢元宵,我輕執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欄頭,只望夕陽拍遍芳亭。你輕倚在我的肩膀,閉目呢喃。望着滿亭的碎金與斜掠的雙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滿,只有安祥。

黃昏裹着一層薄紗退去,月兒便浮上了柳梢。清淨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溼透了一片情誼。你的耳語在靜靜縈迴,於我的胸前,我的腦海。不知月宮上的仙子,是否還深情地望着吳剛?也不知那棵桂樹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燈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帶着孩童般的天真牽着我衝進花海。天上下着絢麗的煙火雨,雨點滴滴映着你淡淡的笑顏。你輕扯我的衣襟,只爲人流的喧鬧。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燈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燈火,還是身旁帶笑的你。

你拉着我選了一對花燈,一朵旱蓮,一朵雨荷。於來往不息的人流裏,兩朵花綻着粉撲的笑顏,如你我的笑顏。我此刻只願:今夜永駐,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們的歡顏。

花零水流,時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陽顫影。只是夕陽在芳亭上只拉出了我那條長長的孤影,碎金亦被潤得迷糊。眼前猶是那對春燕,唯不見了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着夕陽,落入山崗。

月據着柳梢,依然是那年的清靈。我的胸膛,我的腦海,也不止地涌着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廣寒宮寂寥,把你偷了去?還是你忘了時日?冰冷的月光傾注在我的臉上,留下了淚花。

煙火雨仍下着,雨水滴滴涼在我的心頭,我彷彿只剩一個空殼,沒有了靈魂。此刻的我終於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煙火,而是身旁曾帶笑的你。

人流將我衝至了花燈前,還是一朵旱蓮,一朵雨荷。花影裏映着陣陣的憂傷,眼影裏泛着曾經的你。我的淚終於決堤,溼了月亮,也溼了衣襟。我此刻只願:悄無今夜,悄無今夕。天上,那顆星終於暗了,地上是我的傷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陽卻不曾升起,我顫抖的手在發黃的草紙上書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不知紙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淚水?

元宵湯圓作文10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家家戶戶都在用笑臉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趕着做“元宵”我認爲元宵其實是和湯圓一樣的。都是那麼園,那麼白,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覺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裏放入各種餡兒:芝麻,豆沙,桂圓,果仁等等,然後再包好。我想“元宵”這個“元” 和團圓這個“園”是諧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圓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鍋裏煮。這樣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戶戶就圍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這句話“鬧元宵,煮元宵,骨肉團聚,滿心喜。”

元宵節還可以觀花燈。大街上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熱鬧而美麗。在這一天還可以猜燈謎,在燈籠下貼上一張張燈謎紙,既可以動腦筋,又可以觀燈,還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禮物,真是一舉多得啊!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聽媽媽講元宵節還是中國的“情人節” 。這一天,情侶們手拉着手一起去觀燈、看錶演。笑聲洋溢着整條街,幸福灑滿每個人的心。

元宵節那一天最熱鬧的無過於放禮花了,街上人很多,每個人都站在了最佳觀賞煙花的位置。放煙花的人來了,他點燃了煙花,“呯呯”開始放了。看,一隻像老鼠一樣的煙花衝上天了,一炸五顏六色的花點兒就在天上飛舞,過了一會兒又不見了。緊接着,又飛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樣從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來越多了,笑聲越來越響了,一朵朵“花”也越來越好看了……大夥兒沉浸在歡聲笑語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節家家戶戶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會兒就進入了美妙的夢鄉,我想,人們也一定會笑得很開心的。

元宵湯圓作文11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這是首民歌,每聽到這首歌,人們就知道元宵節來了,每到着一天,家家戶戶都在一起吃湯圓,看燈會,放焰火!

記得小時候,一到元宵節,親人們都來到了我家,家裏變得可熱鬧了,媽媽從冰箱裏拿出一個個像小雪球一樣的湯圓,我把小小小的湯圓一顆一顆放進鍋裏,剛放進鍋裏的湯圓一下就沉了底,過了幾分鐘,湯圓慢慢的浮了起來,媽媽告訴我湯圓熟了。浮在水面上的湯圓顏色變了樣,晶瑩剔透,有點棕色,就像一顆顆大珍珠,真誘人呀!

我們忍不住拿起勺子,舀起一顆大湯圓,聞了聞,嗨!真香。我迫不及待使勁吹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裏,咬了口,甜甜的餡流了我一嘴,回味無窮,真棒呀!吃完了美味的湯圓,我們來到了街頭去看燈會了,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手上都拿着各自的燈,整條馬路都變成了燈的海洋,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讓人大飽眼福,有活蹦亂跳的“鯉魚”,有含苞欲放的“荷花”,有展翅高飛的“雄鷹”,還有一隻小貓咪正在興致勃勃啃着魚骨頭,這麼多的燈真是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忽然我眼前一亮,看見了一隻英俊的老虎,它的眼睛炯炯有神,散發着兇猛的光芒,它穿着一身黑黃相間的“衣服”,在老虎張開的嘴裏露出了兩顆鋒利的牙齒,幾根鬍鬚非常挺拔,看上去很有精神,它那兇猛的性格,完全符合它的動作,它頭擡的很高好像在向遠方長吼,這種樣子就連老戰士也會被嚇的聞風破膽的。朦朧的月色投下神祕的影子,在水面上撒下了漂浮不定的光,好像無數的銀魚兒在那裏跳動,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家了,今天我過的很開心,你呢?

元宵湯圓作文12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就是元宵節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大家都可以吃到非常好吃的湯圓。

清晨,我一起牀,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湯圓!”媽媽笑着說:“好的!馬上就煮給你吃!”

不一會兒,媽媽就拿來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正當我高興地吃着的時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湯圓那該有多好啊!以後,我想吃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了!就馬上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怎樣煮湯圓好嗎?我如果會煮了,就可以煮給你吃了!”媽媽笑着答應了,嘴上說:“你這愛吃鬼!”

到了晚上,媽媽站在我身邊,指導我煮湯圓。我一個人有點不敢動手,媽媽對我說:“別緊張!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好嗎?”我想到如果自己學會就可以想要什麼吃,就可以自己煮時,鼓起了勇氣,拿起勺子,學着媽媽平時煮湯圓的樣子動起手來。

我先把水倒入鍋中,再把煤氣打開,等水燒開。然後把一個個湯圓小興翼翼地放進鍋內。這時,鍋內熱氣直冒,我的眼睛有點睜不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鍋蓋,蓋在了鍋上。“別急!要用勺子給這些湯圓翻個身!”媽媽對我說。我又小心地掀起鍋蓋,用勺子在鍋裏攪了幾下。“該加點泠水了!”媽媽又在邊上說。鍋裏的熱氣越來越多,我這時有點手忙腳亂了,都不知怎麼辦纔好。媽媽看了,笑了起來!打來了一碗冷水,倒入鍋裏。熱氣少了許多。

過了二、三分鐘,媽媽說:“可以打開鍋蓋了!”我打開鍋蓋一看,哇!白花花的湯圓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並不時地在開水中打滾!“湯圓煮熟了!爸爸快來看!”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快把它們撈上來,不然要糊了!”我只顧着高興,竟忘了下一步要幹什麼,媽媽在邊上大聲地提醒我!

當一碗碗香噴噴的湯圓盛起來,放在爸爸、媽媽面前時,我高興地笑了。

元宵湯圓作文13

今天是元宵節。一起牀,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湯圓!”媽媽笑着說:“好的!馬上就煮給你吃!”

不一會兒,媽媽就拿來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正當我高興地吃着的時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湯圓那該有多好啊!以後,我想吃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了!就馬上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怎樣煮湯圓好嗎?我如果會煮了,就可以煮給你吃了!”媽媽笑着答應了,嘴上說:“你這愛吃鬼!”

到了晚上,媽媽站在我身邊,指導我煮湯圓。我一個人有點不敢動手,媽媽對我說:“別緊張!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好嗎?”我想到如果自己學會就可以想要什麼吃,就可以自己煮時,鼓起了勇氣,拿起勺子,學着媽媽平時煮湯圓的樣子動起手來。

我先把水倒入鍋中,再把煤氣打開,等水燒開。然後把一個個湯圓小興翼翼地放進鍋內。這時,鍋內熱氣直冒,我的眼睛有點睜不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鍋蓋,蓋在了鍋上。“別急!要用勺子給這些湯圓翻個身!”媽媽對我說。我又小心地掀起鍋蓋,用勺子在鍋裏攪了幾下。“該加點泠水了!”媽媽又在邊上說。鍋裏的熱氣越來越多,我這時有點手忙腳亂了,都不知怎麼辦纔好。媽媽看了,笑了起來!打來了一碗冷水,倒入鍋裏。熱氣少了許多。

過了二、三分鐘,媽媽說:“可以打開鍋蓋了!”我打開鍋蓋一看,哇!白花花的湯圓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並不時地在開水中打滾!“湯圓煮熟了!爸爸快來看!”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快把它們撈上來,不然要糊了!”我只顧着高興,竟忘了下一步要幹什麼,媽媽在邊上大聲地提醒我!

當一碗碗香噴噴的湯圓盛起來,放在爸爸、媽媽面前時,我高興地笑了。

元宵湯圓作文14

書是人類精神的營養品,可以讓我們意志堅強,品行高尚;是狂風疾雨吹斷了風箏的線,打亂了它未來的前路。元宵的湯圓作文不,應該叫野菊花,多麼渺小、柔弱,多麼不引人注目。1200字作文俗話說,想要別人愛你,首先就要學會去愛別人?您的女兒又在給您寫信了。爲什麼必需是我。

元宵,一個充滿了團圓和美的節日。幽黑無垠的深夜,手提着忽亮忽暗的花燈,藉着藏於黑雲中點點星光,待着家人的歸來……元宵節那攜帶着些許暖意的提在手上的花燈給元宵節又添了一筆暖意與溫馨。

大街小巷,懸在細繩上的薄紙,上面用粗粗的筆寫着大氣的燈謎。孩童一手抓着晶瑩剔透的糖葫蘆,一手撓着頭,個個都嘟着嘴,瞪大了眼睛,呲牙咧嘴。走在街角的大人端着熱茶,眼角向上翹着,一臉幸福沉醉的模樣。

但是,對於前兩樣我早已過了那年段,只有元宵的湯圓能讓人一飽口福了。

糯而不黏的皮,香而不膩的餡料,更令人回味的是因爲其中滴入了我的一滴汗,沾滿了我的期待。

揉麪團,白白的麪糰加進了水變得膠着,我一邊將麪糰揉的均勻,一方面又不忘了玩,我不時掐出幾個小麪人,又將它們揉回一個又一個宛如石子的麪糰,樂此不疲。

看着我揉好的麪糰包着黑漆如墨的芝麻餡丟進了往上冒着嫋嫋輕煙,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出多時,芝麻湯圓被勺子輕輕地撈了上來,和着水澤,看起來猶如玉般晶瑩剔透。淡淡的黃酒香從瓷碗裏飄出,一股酸爽之意貫徹全身,神清氣爽。我毫不猶豫地扶起倚在碗邊的瓷勺,舀起一粒湯圓,柔光斜斜地照在湯圓上,湯圓柔韌的糯米皮彷彿在輕微的抖動,似想抖落這白如鵝毛,薄如砂紙的“外衣”,而將黑色的“本質”傾流出來。

我伸出舌頭觸了觸糯米皮,它“抖”得更厲害了,似在極力催促我趕緊將它吞食入腹。我也不客氣,將微熱的糯米皮咬破,黑漆亮麗的芝麻餡就跑了出來。我吐了吐舌頭,舌尖宛遭電擊!黑芝麻餡料格外的燙,倒是所料不及。那包裹着湯圓緩緩往上冒的白煙應是從皮內往外冒得吧!雖說被燙了下,但依舊瀰漫了滿嘴的香甜。

元宵湯圓作文15

今天,婆婆到集市上買了湯圓,這湯圓還是芝麻餡的。我問婆婆,今天她爲什麼要讓我吃湯圓。婆婆說:“因爲今天是元宵節,關於元宵節還有一個傳說呢: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過了一會兒湯圓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湯圓。湯圓真香啊,聞着就要香掉了鼻子;湯圓真甜呀,像蜜一樣。

芝麻餡的湯圓寓意着芝麻開花節節高,希望我的學習也像芝麻一樣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