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

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爲了包糉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鹹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閒着沒啥事好幹,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着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麼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裏是不是有什麼傳說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後,龍顏大怒,就命魏徵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裏去求情,並答應事成之後,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於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徵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於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於按時殺了龍王,爲天下民衆除了一大害。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爲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穫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着收穫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6月16日,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爲國投江自殺。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爲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糉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糉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糉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糉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爲什麼要賽龍舟、投糉子了。

我愛家鄉的糉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6月12日,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人們比賽賽龍舟,掛艾葉驅蟲祛病,會做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令人開心。

媽媽單位發了兩張提貨券,可以獲得兩箱糉子。有蜜棗的、八寶的、菠蘿的、豬肉的。早上,我吃了一了個蜜棗的和八寶的糉子,美味極了,讓我的味蕾享受了一次奇妙的味覺旅行。

中午,外婆邀請我和媽媽去她家吃飯。在外婆家,我和表哥、表弟一起玩了“憤怒的小鳥”,打通了許多困難的關卡,還品嚐了外婆自己包的花生、葡萄乾餡的糉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包糉子比賽。

只見,一個個的參賽選手迅速地從盆裏抓出米和豆,倒在用糉葉捲成的筒裏,倒出多餘的部分,再把筒口封住,用細線捆緊,整個包糉子的過程,僅有15秒!

甚至有的參賽選手用了5分鐘就包30個糉子!

我還在電視上看了賽龍舟比賽。十隊龍舟排在湖面,等待着裁判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

裁判打響了發令槍。龍舟上的選手拼命搖槳,衆多龍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對手超過了的自己。隨着第一艘龍舟衝過終點線,觀衆們頓時發出驚歎,“真是迅速”。我聽到周圍觀看的羣衆熱烈的吶喊聲,喊聲過後,觀衆們又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糉香中,讓我們期待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在這天,村裏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爲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糉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着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去歡迎你。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一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糉子,那麼這美味香甜的糉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呢?又有什麼特殊的來歷呢?

請聽我說來。大家可別小看這糉子,它可有着不同尋常有來歷。據說,楚國有個叫屈原一位忠良,眼看着自己的國家一天天滅亡,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江而死,當地的人們爲了不讓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便用葦葉把糯米、豆沙等多樣東西包成一個三角形,投進河裏給小魚、小蝦們吃,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人們吃糉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又一個端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糉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每年在農曆的四月底媽媽都會忙着到處找葦葉,然後精心挑選,之後把挑好的葦葉泡在水中,洗乾淨之後方纔可以準備糉子餡。這糉子餡可難做了,首先要把糯米浸泡在水中等米芯開了,這時候才能把準備好的紅豆、桃仁、豆沙、等堅果(也要少浸泡片刻)和糯米拌在一起,最後再放些糖,用葦葉一包,放在鍋裏大火蒸一小時左右,看到米粒發黃可口的糉子便好了。出鍋了,拿上一個糉子,剝開葦葉,一陣誘人的米香撲鼻而來,咬上一口,細細品味,黏黏的、鬆軟的,真是好吃!每每吃完糉子,我就會弄得滿臉米粒,全家人看見後都會哈哈大笑,說我是個“大花貓”。我們還會把糉子給鄰居們嚐嚐,他們同時也會拿出自己家的給我們嚐嚐,就這樣互相交換着,品嚐着,咀嚼着裏面的情。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也稱爲端陽節。在這一天家家的門前都掛滿了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到街上買了一大把艾草回來,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艾草,因爲它會發出一陣奇特的香味,非常難聞,刺鼻。我一直埋怨奶奶是不是着迷了。奶奶不但不生氣,而且還告訴我爲什麼要掛艾草︰是因爲五月蚊很多,掛艾草可以蚊蠅,不僅如此還可以驅魔的,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我慢慢地聞了聞周圍已經沒有一陣難聞刺鼻的艾草香了,而有着一陣美好的祝願。

端午節不但要掛艾草,而且還要吃糉子。說到糉子,我便想起了去年奶奶做的糉子,奶奶還像以前一樣做着,我在好遠就看到了糉葉了,糯米那清清的香味了,包好糉子,我們就把糉子放進鍋裏,我真想立刻就吃到糉子,3分鐘過去了,5分鐘過去了,糉子怎麼還沒好呀,我等不及了,過了一會,糉子出鍋了,我立刻就拿出一個,看見那晶瑩剔透的糉子,我嚐了一口。我顧不上熱,也顧不上斯文了,真是香甜可口,那裏面的紅豆像天上的小星星閃閃發亮。

我爲了知道更多關於糉子的知識,我便讓媽媽講給我聽,媽媽看我這麼想知道,便說給我聽,糉子分兩大類,有甜糉和鹹糉,糉裏有可以放肉和豆子,形狀有牛角形,三角形等。吃完糉子以後我便和媽媽一起去散步,街上散發着香氣撲鼻的香味,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爲屈原,不是因爲什麼。就因爲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

“青葉清雅姿,繡結綴食豐。炊香語人饞,糯果粘年纏。”,提起端午節,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誘人的糉子了。

終於盼到了端午節,我興高采烈地回到老家,只見奶奶正在廚房忙碌着,她把糯米和豆沙、綠豆等餡包在箬葉裏,熟練地紮緊,一串串像綠色瑪瑙似的糉子便包好了。我好奇地詢問吃糉子的緣由,奶奶回答得很含糊,後來問過爸爸,才知道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都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一會兒,奶奶端上清香的糉子和酸酸的楊梅,我們細細品嚐着,沉浸在糉子和楊梅的美味中。

吃完糉子,當然要去看看激動人心的龍舟大賽嘍,那可是家鄉端午節的壓軸大戲啊!

我們迫不及待跑到閩江邊,只見大江兩岸,已是彩旗飄飄,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江上泊着兩條威武無比的龍舟——黃龍和紅龍,龍舟上的健兒精神抖擻,蓄勢待發。隨着一聲清脆的鑼響,兩條龍舟像脫繮的野馬飛了出去。船上鼓聲震天,健兒們奮勇划槳,汗流浹背;岸上觀戰的人羣高聲吶喊:“黃龍加油!”“紅龍必勝!”。划船的勇士揮舞着船槳,奮力划行,身後激起一朵朵浪花,護送着兩條“巨龍”昂首劈江斬浪向前方疾馳。一場比賽下來,雙龍幾乎同時撞線,勇士們不服氣地你一言我一語爭論着,只留下沙啞的號子在江面輕輕迴盪。那種緊張激烈的競渡場面,令人歎爲觀止。比賽結束了,大家還依依不捨站在岸邊,意猶未盡地回味着賽龍舟的樂趣,久久不願離開……

家鄉的端午節,怎能不讓我夢縈神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