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作文【薦】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過端午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過端午作文【薦】

過端午作文1

今天的端午節是在姥姥家過的,在姥姥家過端午節。

五月初五的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姥姥家住在本市中央大街南段。離我家有兩公里多路。我們一家三口是乘坐我爸的出租車去的。一路上,一派初夏的風光盡收眼底。調兵山大街路樹滴翠,花草爭研。兵山廣場披上節日盛裝,生態大道車水馬龍。不大功夫,我們到了姥姥家。

姥姥家住在一個寬敝的平房裏,自己有院子,院子裏簡直是“養禽場”、“果樹園”、“菜園子”。那杏花落了,長出了小“豆豆”,李子花謝了,也有了自己哺育的小“果果”,架下葡萄,還是不急不臊地孕育着花蕾;那小貓、狗、雞、豬,走來走去,互相追逐着,有的還大搖大擺地在院裏散步、找食吃;那菜正在向主人奉獻它的一切。這真有點像“世外桃源”呀!

姥姥雖已花甲之年,但身子很硬朗,以前當過語文老師,知道的真不少。當我們提起端午,說起屈原,老人家侃侃而談。

不一會,菜上來了,飯也上來了。我們開始了“端午宴會”。

姥姥說:你不是喜歡屈原的故事嗎,多吃幾個糉子吧!我真算有了“知音”,我正想細細品嚐一下今年的糉子呢!

姥姥包的糉子雖然與別人家糉子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可是,姥姥的糉子文化卻與別人不同。我體會一下,魚吃了糉子後會不會忘記了吃其它的好東西;吃糉子會不會把嘴粘住。一點也感覺不出來!這一定是人們的美好願望,是一個動人的美麗傳說。

人們紀念屈原,爲什麼抱有這樣的良好願望,就是因爲屈原是愛國詩人,爲國家利益而死的!

端午節,是詩人節,也是一個沉甸甸的愛國節!

過端午作文2

“吃糉子,划龍舟,戴香包,貼五毒,喝雄黃酒,放香菸子,吃十二紅……”這就是一些端午節的習俗,我這裏只簡介了八種。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端午節日裏有那些習俗。

說到端午節,就要說到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由於當時朝政很黑暗,所以屈原很傷心,他於五月初五自投了汩羅江,當地的村民馬上就去救他,卻始終見不到他的屍體。人們害怕魚蝦吃去他的屍體,就投了些糉子讓魚蝦吃。又由於要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糉子和龍舟就由此成爲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

至於貼五毒,是因爲要避五毒,五毒是指蠍子、蛇、蜈蚣、蜘蛛、蟾蜍,當它們出沒時,民間要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預防五毒。一般在家中貼五毒圖,用五根針刺在五毒上面,認爲五毒不會在橫行了。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掛些艾草在家門上以驅邪氣。

端午節的習俗還真不少呢!

過端午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糉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着做。

糉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糉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糉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天的糉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糉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啊!

過端午作文4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

這一天,主要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糉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有學者認爲端午其實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每逢這天,人們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關於端午的兒歌,我想許多小朋友都會唱吧: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許多地方的人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腳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

端午充滿傳奇,充滿樂趣,真希望今年的端午快點到來。

過端午作文5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請你到我家裏來做客。

一大清早,我就看見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裏的賽龍舟。我來到廚房,媽媽正在包糉子呢,我一定要數數媽媽包了多少個,呀,竟然包了十多個,他們又大又飽滿真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嬰兒。我忍不住對媽媽說:“媽媽,可以讓我也來學包一個嗎?”媽媽聽了後先是一愣,然後很快微笑着對我說:“好吧,可千萬不要把裏面的糯米撒開了。”

我看了看這些配料呆若木雞地在那兒,媽媽好像看穿我的心思走過來親切的對我說,想包糉子先要把糉葉糯米蜜棗等材料都準備好,把兩張糉葉交叉擺,然後在糉葉的重疊處放上糯米、蜜棗,接着把糉葉圍着糯米摺疊好,最後把繩子繫緊就可以了。

我還以爲包糉子很難呢,沒想到這麼簡單。於是我按照媽媽教我的方法做了起來。大功告成,嘻嘻,其實真相是嚇得我不敢直視自己的傑作。

中午媽媽叫了我一聲“吃糉子了!”我便像風一樣跑到餐桌旁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今天真是個有趣的端午節,一個溫馨的傳統佳節可以讓家人都聚在一起,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真是一個讓人感到幸福的節日呀!

過端午作文6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不僅歷史文化豐富,還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但是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因爲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糉子!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當有節日,媽媽都會帶着我回老家。這天早上,媽媽早早的起來去買了很多包糉子需要的糉葉、紅棗等等。回到老家,外公外婆可高興了。媽媽洗棗,外公洗糉葉,外婆拿出了頭天晚上泡好的糯米,只見一顆顆糯米白白淨淨,像一顆顆落入玉盤的珍珠……所有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外婆拿着兩片糉葉,熟練的折成一個尖尖的圓筒,然後抓一點糯米,再放一顆紅棗,最後再放一點糯米,所有材料放完之後,把糉葉折起來,用一根繩子綁住,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在外婆靈巧的手裏誕生了!

媽媽把包好的糉子丟進燒開水的鍋裏,然後蓋上鍋蓋。不一會兒,糉子就煮好了,揭開鍋的那一瞬間,一股濃濃的糉香撲面而來,我拿起糉子,大口大口的吃了下去,啊!味道可真香,我的心裏也彷彿吃了蜜糖一樣,甜滋滋的……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划龍舟、吃糉子呢?”媽媽語重心長地回答說:“兩千兩百多年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懷着滿腔憂憤,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毅然投入泊羅江中,結束了他那堅貞不屈的一生!當地老百姓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他的屍體,大家在羅泊江划着龍舟,丟下糉子。千百年來,他的死也一直爲人們所惋惜!”

愛國詩人屈原雖然離開了我們幾千年,但他忠貞不屈的愛國情懷永遠值得我們紀念,就像端午節一樣,永遠流傳下去!

過端午作文7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可熱鬧了!插艾葉、包糉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間裏就瀰漫着一股濃濃的糉香味,奶奶早已準備好包糉子了。

只見綠油油的蘆葉、雪白的米粒、讓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還有一些豆沙和紅棗靜靜地躺在盤子裏。我看着奶奶的動作,眼花繚亂,幾秒就做完了,我吵着讓奶奶教我 。

糉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嘗試做一個。我先用蘆葉折一個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會從小角的縫隙裏漏出來,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過去,手指按在手裏,接着我把一半的米粒倒進去,第一步就好了。

接着,我把一塊沾滿汁的紅燒肉放了進去,我又用另一隻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進去,第二步又好了。

最後就是把蘆葉蓋上去,用繩子繫好,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有點難,繫繩的時候,我不知道先從哪邊系,手忙腳亂,就求助奶奶,奶奶幫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從這邊繞到那邊,在打上一個蝴蝶結,一個可愛的糉子完成了。

我越包越熟練,不一會兒,我和奶奶把各種餡兒都做完了。接下來,就是煮糉子了,奶奶把糉子放在水裏,“咕嘟咕嘟”,糉子的香味全散發出來了,看着香味瀰漫了整個房間,我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一煮熟,我就讓奶奶幫我拿一個,我剝開墨綠色的蘆葉,只見雪白如玉的米飯和色澤鮮亮的紅燒肉誘人極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糉葉的清香,混着米粒的甜味,和紅燒肉的鹹香,那味道無與倫比。

我們一家人吃着我和奶奶包的糉子,開心極了。

過端午作文8

又快到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就會有很多美味,讓我一想起來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會把糯米放到一個臉盆裏,再給臉盆加滿水,把糯米泡起來。第二天早上,我發現米寶寶在臉盆裏吸飽了水,變得又白又胖。外婆說,這是糯米在發酵!外婆又把去年存下來的糉葉放在鍋裏煮了一下,接下來就開始準備包糉子了。外婆把糉葉圍成了一個兜,接着把洗好的糯米和紅棗放進糉葉兜裏,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糉葉蓋在米上,最後用線緊緊地把糉子紮結實,一個漂亮的四方紅棗糉就做成了。就這樣,外婆又做了很多個糉子。接下來,媽媽就把糉子放到鍋裏煮。終於,鍋裏飄出了糯米和紅棗混合的香味,我饞的直吞口水,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糉子好吃了嗎?”媽媽說:“馬上好!”糉子終於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甜甜糯糯的糉子,滿足極了!

除了糉子,端午節的晚上還會有一頓豐盛的晚餐,有涼拌黃瓜、清蒸黃魚、紅燒黃鱔,還有鹹蛋黃燒南瓜。媽媽明明說有五黃啊,爲什麼只有四黃呢?還有一黃是什麼?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是雄黃酒,據說喝了能夠驅邪避毒的。不過,媽媽又說:“現在好像找不到雄黃酒了,所以我們就用黃酒代替,反正也有黃,一樣能夠讓我們身體健康的!”我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各種習俗,一邊吃着豐盛的晚餐,真是幸福極了!

我喜歡過端午節!

過端午作文9

端午節到了,媽媽在燒飯,我就在外面玩,我想奶奶怎麼還不來呀!正巧奶奶來了,手裏拿了一個小袋,我連忙跑過去,心裏想:裏面到底裝的什麼呀,這麼神祕?奶奶從袋裏拿出香囊帶在我脖子上,我一蹦一跳地要跑去告訴媽媽,我剛跑起來又被奶奶喊住了,我轉過頭來,只見奶奶已經把一種用五色的絲線系在了我的手腕上,奶奶說:“這是長命縷。”我說了聲“謝謝奶奶”,就跑回家了。 我剛跑到客廳,只見爺爺正在家裏的門窗上插“五端”,也就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我充滿好奇地問:“爲什麼要插這些?”爺爺笑呵呵地說:“插了這些就能驅邪避魔了。”我說:“這是迷信!”“小孩子別瞎說。”爺爺剛剛的`一臉笑容被我這一句話掃得一絲不剩,我見爺爺生氣了,心中也害怕了,連忙趁爺爺不注意的時候跑到廚房,找媽媽說話去了。 我和媽媽正談着,媽媽又說:“端午節有‘八說 ’呢。第一說是認爲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第二個是慶祝唐玄宗的生日的;第三個是……正說着,突然媽媽說了一聲“不好了,我的黃魚!”她趕到時,黃魚已經被煮焦了。我嘆了一口氣,“哎,家裏沒一個可以陪我靜心玩的!”於是我唱着媽媽教我的兒歌,出去找小夥伴玩了。

過端午作文10

端午節,我來到教室,我問老師:“今天干什麼?”老師神祕地說:“今天做香包。”聽到老師這麼安排今天的課,我心裏樂開了花。

到了教室,我們開始做香包。我心想:做香包肯定很簡單,可沒想到,真正動起來,卻這麼難。

按照老師示範的樣子,我左手捏針右手執線。我穿線時,一會線高了,一會線又偏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把線穿好了。穿完線又打結,我想着奶奶平時打結的樣子,可試了一遍又一遍,結始終打不好。沒辦法,我讓老師幫我打結。線在老師手上那麼聽話,打結只是食指稍轉的事兒,沒一點問題呀!哎,不是我笨,就是老師太聰明!

開始縫了,天哪!看着簡單的縫布,到我手裏也困難重重了,真是老虎吃天,無處下爪,真不知該從哪邊下手。猶豫半天,咬牙開始縫了。心想:縫失敗就失敗了,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在錯誤中改正,才能做得更好。開解着自己,開始動手了。有了大不了失敗的準備,縫起來也沒那麼難了,一會就縫好了。雖針腳歪七扭八,但我也欣喜不已。縫好了之後,我請老師幫我裝進香料。再把口縫上,一個香包就做好了。

看着自己動手做的香包,我心裏美美噠!這真是一節有趣的作文課啊!導師點評:超級長的作文!有近五百字呢!文章敘述有序,語言生動、俏皮,心理活動豐富,動作描寫細緻、準確,生動再現了課堂縫製香包的過程。楊礫銘,你是班裏進步快的孩子之一。從開學初,面對作文題目抓耳撓腮、無話可說到現在提筆洋洋灑灑,生動、俏皮的文章,不用老師再立於身旁逐句引導,進步很大。繼續加油!

過端午作文11

一陣陣艾的奇異香味飄來,是那麼香,那麼誘人。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着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會給包糉子吃。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做準備,做我最愛吃的豆沙糉子。奶奶總是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奶奶做這些的時候依然是那麼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的給奶奶打下手。奶奶總是一邊給我講着端午節的來歷和>故事,一邊包着糉子。小糉子在奶奶的手中是那麼的聽話,而我包出的糉子卻總是張着大嘴巴,一個接着一個的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的算上合格。直到這些糉子一個個的被奶奶請下鍋,我纔開始了漫長的

等待,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糉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的我就像等待千層麪出爐的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糉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糉子出鍋了,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糉子了,糉子被奶奶一個個的夾出來,泡到了涼水當中。隨後,奶奶不緊不慢的將糉子夾到碗裏。我並沒有像奶奶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了,差一點就腫了。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糉子裏挑了一個夾到我碗裏,剝開一嘗,一股甜甜的味道頓時停留在我的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了,糉子裏不單單有着糯米和豆沙,還有着奶奶滿滿的愛。奶奶做的糉子是超市裏買不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我愛過端午節,也愛吃奶奶做的糉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爲我做出這麼好吃的糉子。

過端午作文1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咪。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咪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咪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咪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

過端午作文13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和我一起包糉子。

媽媽先拿來葦葉,捲成一個小鬥兒在裏面放進一些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紅棗,再給小鬥蓋上蓋子,媽媽一邊給糉子系紅線一邊給我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古代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寫很多愛國詩篇,想很多治國的好辦法,但國王不聽,而且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後來國家滅亡,屈原很悲憤,就投江自殺,人們位不讓魚兒去吃屈原的屍體,就包很多糉子投入江中。聽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小小的糉子竟然意義深遠。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包起來,包完糉子,媽媽把鍋燒開,然後把糉子放進鍋裏,煮15分鐘,糉子撈起來,放在盤子上,我們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糉子,剝開葦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媽媽都誇我包得好。

今天,我不僅學會包糉子,還學到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過端午作文14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着開始包糉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牀,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糉子與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糉子。爸爸也非常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糉子。我對爸爸說:“糉子形狀非常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麼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糉子與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裏,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屍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糉子是怎麼包的?”媽媽說:“糉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着雪白的糯米與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裏面,非常好吃,並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糉子。

過端午作文15

中國有許多節日,你猜猜我最喜歡哪個?哈哈,這個節日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很有才華。長大後就受到了楚懷王的信任,擔任左徒三閭大夫。他是深受老百姓愛戴的好官,後來因爲遭到貴族排擠、誹謗,所以被流放了。不久後,楚國國都被秦給攻破,他的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爲了保護他不被魚吃掉,就包糉子投到江裏以保住屈原屍體,後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說法。

去年的端午節,媽媽的公司舉辦了包糉子活動,媽媽說可以帶我去,我高興極了。

那是我第一次包糉子,所以讓媽媽教我。媽媽拿着糉葉耐心地說:“你看把餡放進糉葉裏面,合上開口就可以了。”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糉葉,把糉葉折成一個三角形,放了一些黏米,再挑了一個紅豆餡,小心翼翼的把餡兒放在黏米上,又蓋了一些黏米。拿着糉葉像摺紙一樣,把開口合上,最後用繩子把包好的糉子捆得緊緊的,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做好第一個,我有了經驗,就開始大膽的做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做越熟練,結果做了很多個,大家都誇我心靈手巧,我非常開心。

活動結束了,我和媽媽滿載而歸。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讓媽媽煮糉子。左等右等,終於等到糉子出鍋了。我讓媽媽先嚐一嘗我的手藝,媽媽吃了一口,瞪着兩隻大眼睛,拍手稱好,不停的說:“好吃!好吃!”,看到媽媽吃的津津有味,我從心裏感到高興。我也嚐了一口,嗷嗚,嗯,確實不錯。這種味道我現在還記得,每每想起這件事,口水直流三千尺,這種味道真是過嘴難忘!

糉子不僅是美食,它還承載着人們對屈原愛國精神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