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評課稿2篇

孔子游春評課稿1

《孔子游春》是一篇遊記,生動地描述了孔子帶弟子到泗水河畔遊賞,巧借河水誘導弟子的故事,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愛及師生間真摯的情誼。歷來爲開課的老師所喜愛。今天,區教研室在雙語學校開展中小學語文銜接研討活動,有幸聆聽了王忠華老師上的這篇課文,深爲王老師的大氣所折服。

孔子游春評課稿2篇

對於同一個文本,不同的教者、不同的學習者,往往會賦予它不同的演繹,因此,有人說,一千個老師,就有一千種語文。王老師執教的這節《孔子游春》,,首先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人性的語文。老師以“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着弟子們到泗水河邊遊玩,我們趕緊隨他去泗水河邊吧!”將學生帶入了課文情境,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用心體驗這美好春光,然後交流,討論:彷彿看到了哪些畫面?這一環節的設計,創設了喚醒學生、感染學生的課堂氛圍,喚醒和培植了學生心中的美好情感,將學生帶入了文本的情境。在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自己輕讀第二節,而是習慣性的齊讀時,教者沒有生硬地讓學生停下,而是等讀完後,先表揚孩子們讀的有氣勢,繼而告訴孩子們,自己讀一讀,會有不同的感受。這種人性化讓孩子們如沐春風。

其次,這是對話的語文。這節課中,不僅體現了教師與學生,師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溝通,更是與古代聖賢之間交流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不侷限與單純的語言形式,更是雙方精神與情感的對話。在“論水”一節中,教者引導學生:你對水的哪一個特點感受最深?能不能與我們分享呢?前面的課文對水有德行這一品質也有詮釋,能談一談嗎?這裏有一個省略號,你認爲水還有哪些特性呢?在“言志”一節,教者設計: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還有什麼也更濃了?有學生說,師生情誼更濃了,有學生說,師生對話更熱烈了,有學生說,師生對話更精彩了……在“佈置作業”的環節中,教者將主動權下放給了學生,問:你想給自己設計什麼作業?於是乎有人想收集孔子的名言,有人想寫自己的志向,有人認爲應該寫讀書心得。我們看到,在這種對話下,學生的見解也頗顯睿智。

第三,這是一節本色的語文。教者不僅注重對語言的品味、訓練,注重對語言的積累、運用,更注重對文本外延的拓展、延伸。

不論是小學語文,還是中學語文,他們都是相通的。曾經與一位頗有見地的初中語文老師交流,他認爲初中語文教學注重的方面很多,但是,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對課文外延儘量的拓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卻是他們所努力追求的。聽了他的觀點,我不由擊節而起,是啊,這和我對於小學語文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這一觀點在王老師的這一節課中俯拾皆是:導入時,精心選擇的一段簡短但必要的資料介紹孔子,要言不煩;在賞春這一環節中,抓住省略號,趁機拓展,引導學生髮揮想象,用“是她”這一句式進行語言訓練,導出學生詩一般的語言,將春天的美好推向了高潮;在“論水”這一環節中,更是設計了聆聽孔子師生的.對話,出示文言文,要求學生藉助現有的文本,去挑戰文言。坐在下面,不禁爲王老師捏了一把汗,然而,由於教者的設計體現了坡度,學生們理解水到渠成。於是,又爲王老師的前瞻喝彩!最後,教者更是由孔子論水引到了孔子論學習。一步又一步地拓展,打開了學生的視線,最後,課文結束了,但學習並未結束,老師把孔子的網站介紹給了學生,空閒的時間,相信孔子會再次走進學生的視線。

孔子游春評課稿2

聽了王老師的《孔子游春》課,讓我對詩意語文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我發現王老師的課堂中充分表現出:

一、讀佔“鰲”頭

1、讀形式多

整堂課王老師利用了多中形式的讀讓學生深入課堂。如默讀、朗讀、對讀、引讀、配樂讀等。

2、以讀代講

課堂中王老師通過讀去引導學生去積累優美的語言、去發現語言規律、(讓學生讀自己寫得句子)去運用語言,真可謂是“讀”學無痕。

二、詩情“話”意

1、教師抑揚頓挫的語言,讓課堂充滿詩意。

在課堂中,無論是王老師的課堂引導,還是其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我們都能感受到王老師那充滿詩意的語言。

2、教學中古詩詞的拓展,讓課堂充滿詩意。

在課堂中,王老師補充了許多的古詩詞,不僅幫助學生理解水的“和順溫柔”,而且加強的學生對祖國優美語言文字的積累,使課堂充滿詩意。

3、文本形式的重新編排,讓課文充滿詩意。

在課堂中,教學水的特點板快時,王老師將課文重新排版,變成詩歌的形式,再通過師生的對讀,學生讀起富有詩情畫意,讓課文充滿詩意。

4、課文朗讀時音樂渲染,讓課堂充滿詩意。

在課堂中,我們發現王老師多次巧妙地運用音樂渲染氣氛,學生在優美音樂的背景中朗讀,使課堂更加充滿詩意。

三、練習“導”學

1、做“習題”貫穿課堂

整堂課王老師具有“練習撬動課堂”的理念。王老師的教學設計十分巧妙,利用三道練習題將課堂教學(珍珠)串聯起來。

練習一:

看到習習的春風,想到

看到______,想到

看到茂密的森林,想到

看到______,想到明亮的眸子

看到和煦的春風,想到

通過練習讓學生進行積累,讓學生髮現這種語言表達形式,進行內化。

練習二:

這篇課文藏着一個祕密,你能通過練習把這個祕密表達出來嗎?

看到水奔流不息,哺育生靈,想到

看到水或方或長,和順溫柔,想到

看到水穿山鑿壁,從無懼色,想到

看到水流經萬物,盪滌污垢,想到

通過練習讓學生對水的特點有了更深得了解,同時也使學生學得更紮實、更有效。

練習三:

課文其實並沒有寫完,你能不能像孔子一樣由水必觀,完成第三題。

讓學生模仿課文的表達形式談自己對水的認識,對真君子的認識。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

2、取課題總結課堂

假如這堂課需要一個課題,你打算爲孔子的課堂取個什麼題目?

使整堂課由老師入手又由課題結束,設計得非常巧妙。

總之,每次聽王老師的課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