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看》評課稿

聽了曾老師的三年級《思品與社會》下第六單元的《試試看》這節課,感受頗多。

《試試看》評課稿

其一,曾老師的課堂生動活動學生在各種體驗中感受到買與賣雙方不同的心態、不同的不同的需求,這本身體現了思品與社會課型的特點。更難能可貴的是,上思品與社會還有這樣激情的老師是很少的,而曾老師卻依然慷慨激昂,循循誘導,學生都沉浸在體驗明理的氛圍之中。

其二,這節課設計巧妙,內容豐富。比如,她爲了讓學生體驗到買與賣的不同心態,就學生設計背心。老師說:“同學們你們想噹噹老闆的滋味嗎?”學生說:“想。”接下來,她說:“當老闆那就得需要自己手中有貨物,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小背心的製作活動……”爲了讓學生體驗當老闆,讓其餘的學生當買家,她還開設了專門的商品交易會,就是拿上述環節設計出的背心作爲買賣。其熱鬧的“真實”的場面令人難忘

雖然曾老師的課堂生動,設計巧妙,但是難免也有不足之處。

首先,這節課的目標設計不當。她定的這節課的目標爲:體驗不同角色的不同考慮方式及不同的心理,學會互相理解,遵守買賣中的`道德及講求誠信是本節課的教學主旨。這是不妥的,因爲上節課的內容就是讓學生在買賣中講究誠信。而這節課就是讓學生在各種體驗活動中,明白交易的心理,體驗交易的過程。

其次,在交易的環節設計中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讓各個小組派一名代表拿着設計好的背心到講臺上進行叫賣。讓個別同學在臺上去購買,談價錢,這樣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買賣的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