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初中作文【推薦】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初中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初中作文【推薦】

端午節初中作文1

陰曆5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天,大家穿着老師發的校服,前往一個離學校非常近的中餐飲店——富蘭城堡。

1、個環節“端午憶屈原”開始了。大屏幕上面寫着“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下面老師介紹了端午節的有關常識與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主要事蹟及主要作品。作品主如果《離騷》、《天問》、《九歌》和《懷沙》等。端午節有不少風俗,如賽龍舟、包糉子、飲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栓五色線和給小孩塗雄黃等等。

然後2、個環節開始了。老師給大家每個人發了一個沒裝香料的空香囊袋。紅色代表熱情,力量和勇氣。他它可以增強疫力和吸引力。綠色代表自然之母的顏色,它幫你在學習日常愈加的小心細緻,朝着你心裏的目的持續的努力前行。我輕輕下位,把香囊遞給了我的母親。只見母親一大把,一大把地把艾葉放進香囊袋裏,直到裝滿,繫上一個蝴蝶結,戴在了我的脖子上。

下面是3、個環節“系藍絲帶”。我把藍絲帶系在母親的左手腕上。藍絲帶代表着感恩、鼓勵、關懷和愛。

4、個環節是“誦經典”。通過大聲誦讀屈原的作品,我內心真佩服,他真是厲害呀。

終於到了5、個環節,快樂尋寶。當老師說完開始後,全部的學生都衝了進來。有些像大猩猩,有些像猴子,有些像強盜。四處搶免單券,我找到了一張免單券。攜帶它去回答問題。問題真容易,問的是“端午節是在什麼時間?”我的回答是“5月初五”。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屈原有了更高的認識。我下定決心必須要像屈原一樣,愛家愛國,忠貞不二。

端午節初中作文2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就跟奶奶學包糉子。奶奶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奶奶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奶奶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然後是捆繩。只見奶奶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初中作文3

賽龍舟是大家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

我端午節有一次去民族文化村看到了賽龍舟。

每條龍舟上都有很多名選手,也有很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正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不久,只看見一個人一吹口哨,所有些龍舟迅速向前面行駛,每條龍舟上面都有一個選手在前面敲鼓,爲後邊的選手加油鼓勁,別的選手們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向前划着龍舟。

我看見每條龍舟顏色都各有不同,龍舟的相同之處是都像一條龍一樣,有龍頭,有龍尾,真是漂亮極了!有一條龍舟是深紅色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有一條龍舟是天藍色的,上面也有很多漂亮的圖案,一隻只漂亮的白天鵝雕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條龍舟是棕色的,這條龍舟真是獨一無二,別的龍舟都有一條條花紋來裝扮自己,而這條龍舟一點花紋都沒,只不過一條普通的龍舟。這條龍舟用木頭做成。還有一條龍舟是橙黃色的,這條龍舟是用一個個小小的點做成的花紋,這小點非常精緻,也很漂亮!

剛開始,那條深紅色的龍舟遙遙。排在第二的是那條橙黃色的龍舟。但後來那條棕色的龍舟,不知如何了,彷彿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攜帶棕色龍舟,棕色龍舟上的選手們奮力地划着龍舟,劃到了1、,不過雖然他們的龍舟已經到了1、,但他們依舊不驕傲,迅速地划着龍舟。別的龍舟如何也追不上棕色龍舟。

最後,棕色的龍舟衝到了終點。第二個衝到終點的是那條天藍色的龍舟,第三是深紅色龍舟,第四是橙黃色龍舟。

這就是精彩的賽龍舟!我很喜歡國內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端午節初中作文4

我喜歡喜氣洋洋的春節,喜歡熱鬧非凡的元宵節,也喜歡花好月圓的中秋節,但是,我最喜歡豐富多彩又有點令人悲傷的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超市的貨架上放着各種各樣的糉子和綠豆糕。有豆沙糉子,有肉糉,還有蛋黃糉。綠豆糕就更不用說了,有樓外樓的,有五芳齋的,讓人見了饞涎欲滴呢!那時,我們家最喜歡做茶葉蛋了,那可是我外公的拿手絕活。首先,外公會先將雞蛋煮熟。然後,拿來一雙筷子,把蛋殼一個個打碎,雞蛋發出“咔咔咔”的聲音,清脆又響亮。接着,外公抓了一把茶葉,放上調料,再加了水,蓋上蓋子。我在旁邊靜靜地等着,可我是個急性子,不停地打開蓋子,嘴裏不停地念叨着:“怎麼還不好?”“別這麼急,再用心等等。”外公笑眯眯地對我說。茶葉蛋終於燉好了,外公一打開蓋子,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大吃起來。

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賽龍舟。傳說,春秋時代的楚國大夫屈原被壞人陷害,被流放到了邊境。過了幾年,他的國家被侵略了,屈原悲痛不已,心如刀割,最後投江自殺了。漁夫知道了,紛紛開着船來打撈他的身體,可惜沒撈着。於是,人們向河裏扔飯糰,糕點去餵魚蝦,希望它們不要去咬屈原的身體,這個美好的願望一直流傳至今。

這個節日,對我來說,既快樂,又有一點悲傷。因爲最愛我的外公就在去年的端午節前夕永遠地離開我了,我再也吃不到外公親手煮的茶葉蛋了。

端午節初中作文5

糉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東西!今天姐姐在教我做糉子!你看。

你必須準備好做糉子。原來姐姐準備泡糯米3個小時,同時買了糉子,讓我大吃一驚。

我把米飯放在葉子裏,但是所有的米飯都散落在桌子上。我很生氣。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三角形,然後把米放進去!”

於是,我又按照姐姐說的步驟做了一遍,壓在米飯上,嗯?下一個盤子中間是什麼?原來是肉!我在糯米中間挖了個小洞,把肉磨圓,塞進糯米里,讓它加入糯米的行列。但是怎麼封呢?看到姐姐,我什麼都明白了。

我壓下一片翻過來的葉子,用繩子把它捆緊。成功!我按照之前的方法打包了很多。現在該做飯了,先燒開水,再放下糉子。

過了一會兒,糉子熟了。四個人坐在桌邊吃糉子。

我解開繩子,想把葉子摘下來,可是一碰就燙了。姐姐看到了,笑了。我吹啊吹,吹走了熱氣。我又一次小心翼翼的掀開葉子,吃着自己做的好吃的糉子。在——白糯米中間包了一團鮮嫩多汁的美味肉。它不油膩,耐嚼。感覺很棒!

端午節剛剛過去,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想着中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那句詩:宮裝也很有名,端午節也很榮幸。香絲紡成細葛藤,柔風吹來,白色如新雪。來自天堂,雨露,只是在炎熱,穿上它涼爽無比。宮裝的長短都與心意相結合,一生一世我都會承載皇帝的盛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初中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這會可把我這個小頑皮蛋給樂了開了花。你們還不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吧,那好我就給你們講講:“端午節是爲紀念我們古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投江殉國的節日。

一般習俗有:賽龍舟、包糉子、插艾葉,等一些習俗。 今天我決定學包糉子,讓爸爸教我,爸爸說:“像我一樣做,先把蘆葉扭成一個小碗的形狀,下面留一個小孔,不要太大,放上糯米,糯米上的水就從小孔裏流了出 來,裏面只留一點水,把剩下的蘆葉一卷,然後用繩一栓就可以了。”嘆,看花容易繡花難呀。我剛包了幾個,結果個個漏了餡。之後我垂頭喪氣的坐在了沙發。爸 爸說:“不要灰心再來。”一分鐘過去了、一小時過去了,我終於學會了。哎呀我的手被蘆葉劃破了一道口子。真是樂極生悲。呼,終於包完了。爸爸把糉子煮熟了 給了我一個最好的。我剝開蘆葉一看,可把我的小饞蟲給勾了起來,口水直往下流。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嗯,香甜可口、美味無比。爸爸又把紅糖端來讓我蘸 着吃,我連忙咬了一大口糉子哇,真是錦上添花、回味無窮啊。我又吃了幾個自己包的糉子,雖然外表不好看,但吃起來也是不錯的嗎。

通過端午節包糉子,我明白了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就是跟別人做的不一樣,要養成一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這個端午節我過的非常快樂而又意義。

端午節初中作文7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大臣,他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撤職趕出都城流放到別處。在流放中,屈原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自己有無能爲力,他心如刀割。於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寫下了絕筆《懷沙》,然後便跳進汨羅江自殺。

我們小學生也要向屈原學習愛祖國、愛人民,作爲班集體的.一員,我們應該熱愛班集體、愛護班集體的每一個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青少年兒童就合唱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各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棕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黃”字,還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們都去看賽龍舟。比賽場上的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生龍活虎。發令槍一響,龍船似離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擋。隊長一邊打鼓,一邊爲隊員們加油,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下,隊員們的力氣也好像漲了三分。……

端午節初中作文8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糉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糉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糉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糉了,剝開糉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說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爲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端午節初中作文9

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兩種說法。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爲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興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後來,楚國(今湖北)有一位叫屈原的大夫,公元前278年,秦軍地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農歷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爲了不讓魚龍蝦蟹去咬屈原的身體,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糉子,投入江中。

這兩天,每天早晨,我們按照習俗、要吃糉子,所以早飯是一人一個糉子。

昨天早上,我們吃的是嘉興的肉糉,它不是很大,還沒一本新華字典大,糉子被黃綠色的楝樹葉包着,中間繫着一條細細的,魄的繩子。打開後,就露出了裏面淺棕色的糉子,這種糉子有四個尖尖的角,不特別黏,吃起來不粘牙。因爲包的是肉餡,所以味道有點鹹,有股糉子特有的香味。有時一口咬下去,還可以咬到棕色的、有點硬的肉,可好吃了!

今天吃的糉子和昨天吃的就不一樣了,今天我們吃的是舟山本地產的鹼水糉。這種糉子我不怎麼喜歡吃,它是用黃中帶黑的毛竹葉包着的,很大,是嘉興糉子的兩倍。打開後,糉子裏土黃色的,很黏,弄得我手上、嘴邊全部都黏乎乎的,很不舒服,而且它裏面沒有包任何東西,淡而無味,一點都不好吃。

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一個主要習俗,但有些人在端午節已經不吃糉子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將這種中國節日習俗保留下去,不能讓它失傳!

端午節初中作文10

端午節由來十說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亦名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民間又俗稱“五月節”。有關端午節的由來,民俗中傳說較多,歸納起來大體上有如下十種:

一說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爲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說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爲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爲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爲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載述,端午是爲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爲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爲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爲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爲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萌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爲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爲,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因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端午節初中作文11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

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

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爲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糉子。糉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糉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糉子,真像一個糉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糉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糉子呀!

端午節初中作文12

又是一個早晨,又迎來一個糉香四溢的端午節。我帶着朦朧的睡眼,尋着那清香的糉葉味兒走到窗邊。我打開窗戶讓糉香盡情地飄進我的小房間,我聞着那股清香,所有的睡意瞬間消散了。

不知道爲何我會覺得今天的空氣夾雜着些許的甘甜。我盡情的呼吸着,盡情的遐想着端午節給我的生活帶來的美好。每年的今天我都有一個神聖的使命,那邊是去三角山。

吃完了兩個雞蛋,我們便揹着包袱來到了三角山的腳下,我們順着山間那蜿蜒盤旋的小路,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看到了龐大的岩石、強壯的綠樹、香氣撲鼻的鮮花、活潑的昆蟲、清澈的小溪,綠油油的小草。

走着走着,終於走到了三角山的山頂。站在山頂眺望遠方,俯視下方,人們常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站得高,望得遠。看到了那幢幢高大的樓房,條條川流不息的街道,站在山頂上,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令人流連往返。走了一段路,我們都筋疲力盡了,就坐在大岩石上,欣賞着美麗的風景,吃着香噴噴的的飯菜,讓人更加貼近大自然,體會出大自然的神祕和絢麗。伴隨着人們的吶喊聲,天空中的無數“小水兵”羨慕極了,也來到了人們的身邊,天空中雖然下着濛濛小雨,但大家一點都不遺憾,而且更加喜歡三角山了。

等回到了家,已經七點多了,我就連忙躥進廚房裏,去挑已出鍋的個大的糉子。一般我都會坐在門檻上把那個糉子吃得乾乾淨淨,偶爾會剩下幾顆糯米粒給雞吃,看着大公雞的貪吃樣,我也被逗樂了……

儘管如今過端午節,母親每年都會包糉子,編絡子給我,儘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初中作文13

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糉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後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四根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別給我戴在手腕和腳脖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等戴上後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裏,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通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糉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後又熟練地摺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五絲線捆紮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媽媽又把包好的糉子放到了鍋裏,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糉子放到盤子裏,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着盤子聞了又聞,着急的等待着糉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裏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極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爲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鬍子。糉子吃完了,爸爸說:“端午節是有說道的,就這個名稱就五花八門,夏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媽媽說:“除了吃糉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我想,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這個端午節不僅僅吃到了糉子,還增長了不少見識。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初中作文14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5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夥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法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其他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至今,我纔算是大長見識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姥姥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一會兒,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扎糉繩。姥姥說,糉子要包紮嚴實才美味。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覺得包得很好。可是當我拿起糉子籌備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滾落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糉子。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一直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狀況。等待的時間一直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開心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

品嚐着我們的勞動成就,我不禁想,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包糉子。

端午節初中作文15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我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是,我最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們全家都在忙着包糉子。我看見奶奶把糉子捥成一個漏斗形狀,把糯米填進糉子裏。多了,刨出來一點,少了,再填進去一點,好像她的手是稱,能稱住糉子的標準重量。做完後再塞一個蜜棗或一些臘肉進去,白的米,綠的葉,紅的棗真好看。奶奶將糉子包裹好,用一根細線嫺熟的綁緊,放在白色的盤子上。一個、兩個、三個……太陽漸漸上升,盤子中的糉子放了一層又一層。奶奶見我口水快流出來了,微笑着說:“小饞貓,快去煮幾個糉子來吃吧!”我迫不及待的從盤子中拿出了五個大大的糉子。我把它們小心翼翼的放進鍋裏,耐心的等待着。過了好久,糉子終於熟了,我把它們放在盤子上端了出去。“來,吃糉子了!”我興奮的喊道。爸爸用剪刀把線剪斷,把糉子遞給我。我小心翼翼的脫下它的綠衣裳,還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嚐。“真好吃!”我一邊說,一邊爲奶奶豎起了一個大拇指。奶奶笑着對我說了一個端午節歌謠:“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粘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吃完後,我隨爸爸去街上買艾葉。街上好不熱鬧,尤其是賣糉子那兒,圍了一羣人去買糉子。我高高興興地把艾葉交給奶奶,奶奶把它做成了一個香包掛在我脖子上。爸爸說:“艾葉香包是求平安的,它還可以驅趕毒蛇呢!”我看了看,讓奶奶多做幾個掛在屋裏,奶奶笑着點點頭。

啊,我喜歡今年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