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寫作素材: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年高考中關於中國文化的作文題目出現的次數也比較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希望對大家有用!
 

【文化】

1.中華文化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公元后的頭13個世紀中國傳出許許多多的技術發明,整個化學中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就是地地道道從中國傳出的,中國的發明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在人類瞭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國人的貢獻是偉大的.(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序言)

2.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揚棄

衚衕文化的"處街坊"、"知足"、"忍"等,對於和諧社會建設是很有作用的,值得弘揚.但"易於滿足"、"不愛管閒事","安分守已,逆來順受"等,不利於改革進取,不是現代公民應有的素質,應當揚棄.(汪曾祺《衚衕文化》)

3.音樂美化人生

音樂是心靈之聲——喚醒記憶,匯聚憂傷,彙編快樂,化淚作笑;音樂是人生的力量——戰鬥的引領,孤獨的驅趕,旅者的馱轎;音樂是心靈的伴隨——生時爲你歡迎,婚時爲你見證,死時爲你送殯.所以歌德說:"不愛音樂的人,不配做人……只有對音樂傾倒的人,纔可完全稱作人."(紀伯倫《音樂短章》)

4.文字傳承人文

文字是精神存在的家園,文字的離去實質上是人文精神的喪失,是人格的喪失."中國人拋棄漢字之始,就是拋棄民族文化之時."(瑞典漢學家高本漢所說)(鄧海南《如果優美的文字離我們而去》)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態,中國曆代書法各有魅力,是中華文化的一絕,弘揚書法藝術是我們的責任.(陳燮君《百代法書》)

5.審美彰顯民族

中國的語言文學講究的是意蘊審美,突出的是移情的效果.移情於景,無生命的物被賦之以人的情味,於是景物活了,有了動人的魅力.西方語言文學側重心裏解剖,突出的是意識的流動,凸顯人物思想心理的支配作用.(朱光潛《你爲什麼會感到美感》)

中國畫重神韻,西洋畫重形似;中國畫着意寫虛,給人意趣與品味(重藝術),西洋域着力於寫實,給人實體感而少意趣(重科學).東西文化各有千秋,互補更蔚爲大觀.(豐子愷《中國畫與西洋畫》)

民族審美特點是,大中取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講究開放(連通、融合)務虛;西方審美注重局部(孤立、封閉),求實.(宗白華《空間的美感》)

【文化介紹】

文化,天地萬物(包括人)的信息的產生融匯滲透(的過程)。是以精神文明爲導向的融匯、滲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導向。

文化(culture)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爲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遊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爲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文化是人類在不斷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的過程中,在不斷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所創造的並獲得人們共同認可和使用的符號(以文字爲主、以圖像爲輔)與聲音(語言爲主,音韻、音符爲輔)的體系總和。

用更簡煉的文字表達,則可縮寫爲:文化是語言和文字的總和。但這個提法,必須在瞭解原義的基礎上,才能使用。不然,就會讓人有不夠準確,甚至是有點含糊的'感覺。

文化,天地萬物的信息產生融匯滲透。是以精神文明爲導向的融匯和滲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導向。

文化(culture)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爲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遊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爲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