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題解析

提高語言修養,學寫一手好文章;更不忘”然後君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滿分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真題】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說“言爲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biǎnjí]則爲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着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問在《論詩絕句》卻認爲“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爲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爲人的脫俗。這意味着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注意】①題目自擬,觀點自定。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寫作指導

這是一則新材料作文。命題從內容上講,帶有鮮明的文學色彩,暗釦時事熱點,貼近社會生活。審題時,需要考生首先讀懂材料,然後再從材料提示的角度立意。元好問詩句“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爲人。高情千古閒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此詩通過評論太康詩人潘岳,嘲諷其作詩與做人的兩重性格。知道這個出處的考生肯定極少,但只要仔細閱讀材料,就不難發現,這段句子的關鍵句是“言爲心聲,文如其人”,命題者的導向是十分明確的,即“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格品質應該是一致的”,這兩則材料是從兩方面來論證,而不是隻選其一,忽視另外一個材料的作用。部分同學只討論材料的一方面,顯然是偏離了命題者的預計。

【優秀作文】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南宋末年有兩個著名的狀元宰相。一個是文天祥,一個是留夢炎。文而優掄元,學而優則仕,文、留二人都是狀元出身,身至宰相,但他們在歷史上的表現則天差地別。文天祥堅持民族氣節,慷慨赴義,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詩句激勵後人;留夢炎在國家民族危亡關頭,先是逃跑,然後投降,並恬不知恥勸降文天祥,留下千載罵名。同樣是妙筆生花的狀元,人品卻大相徑庭。文天祥是文品、人品俱佳的典範,而留夢炎則成了文品、人品不一的例證。

《論語·雍也》一章記載說:“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而文采多於樸實,又有些華而不實。文采和樸實配合適當。這纔是君子。孔子的這句話,就是希望他的學生們能夠把提高語言表達水平和修養爲人處世的品德一起進行,做到和諧發展,達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個人修養標準。

我國文學史上歷來有“文如其人”——文采和人品配合適當——的說法。因爲不管什麼人寫文章,都有他自己的喜好,自然也就選擇了他的內容、觀點和表達方式。比如說,李白飄逸的詩情透出風流瀟灑的情懷,杜甫厚重的詩帶有下層人民的深刻感受。他們的文人氣質和鮮明的個性,在他們的作品裏得到了驗證,從來沒有人會懷疑李白的詩和杜甫的詩風是相同的,儘管李杜文章都是那麼光芒萬丈。他們的“文質彬彬”使得他們“文采斐然”。

近代著名學者、民主戰士聞一多先生是“文質彬彬”的又一個典範。他曾經說過:“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作爲學者,他歷盡辛苦,寫成《唐詩雜論》;作爲民主戰士,他不僅發表演說,號召人民,反對獨裁,更是用實際行動昭示自己的信念。

然而,我現在就不敢肯定“文如其人”了,因爲“文不如其人”和“人不如其文”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說,在咒罵別人傍大款的同時,也爲官員當御用文人,卻以清高自居;明明是金錢在左右自己的言行,卻要說我這只是“品”和領悟的“心得”。更有甚者,個別地方官員說一套,做一套,玷污政府形象,敗壞社會風氣。前南京市委季書記面對幾百萬人民羣衆溫情笑談“進了中山門,就是南京人”,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體貼民情的父母官;然而,他同時又無視黨紀國法,貪腐成性,最終落得鋃鐺入獄的下場。可見,《論語》中孔子“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教誨,不僅是修身養性的`格言,更是關乎社會風氣、關乎國計民生的原則。

留夢炎以宋朝狀元宰相的身份降元后,當了高官,幫助元朝統治者招降了一批宋臣,對新建立的大元帝國算得上有“功”之臣。可是,元朝官修《宋史》中卻沒有他的《傳》,相反,卻給文天祥立了《傳》,讚揚他是宋進士中的“偉人”。可見,就是敵人,對那些背叛祖國、言不由衷的人也是看不起的。

談古論今,古爲今用。作爲青年學生,應該牢記"言爲心聲,文如其人"的古訓,既要”文質彬彬”:提高語言修養,學寫一手好文章;更不忘”然後君子”:提升品德水平,做實事、做好事,做一個敢說真話的真人。

【點評】

這是一篇切合題意的文章。文章針對材料中的“文品”與“人品”的相互關係展開論述,內容充分,材料翔實。

文章根據材料內容,把詩人元好問的詩論改編成一個南宋末年的故事,新穎別緻。

開頭之後,點明論點,文章有了明確的中心,下面的行文也就自然流暢。引用《論語》原句,這篇議論文就不會流於空泛無物。這種善於引用課本材料的寫作手法,值得同學們借鑑。課本是同學們寫作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寶庫,爲什麼不善加利用呢?

文章主體段落,運用正反對比的寫作手法,不僅把“文品人品一致”與“文質不符”進行對比,而且緊扣現實,體現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把握和洞察能力,在文章的深刻性方面,進行了一次有價值的挖掘。

文章使用《論語》原句做題目,是又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