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題預測:“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

【文題回放】

2015年高考作文題預測:“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衆所周知,一個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以下簡稱“賓大”)的學生,可以享受很多優質的社會資源:全球優秀的教師、一流的人文環境、學術界和商政界優質的合作平臺、優先的實踐和工作機會等。但這樣的機會到底應該給予誰?“賓大”有其“規章制度”:學習成績佔40%,綜合素質佔40%,價值觀佔20%。

2010年,“賓大”在中國爲其國際特訓班招生,一位奧數尖子生讓他們很感興趣,於是有了以下對話(其中A爲“賓大”教授,B爲奧數尖子):

A:“你讀書讀得那麼好,是爲了什麼?”

B:“爲了掙錢。”

A:“那掙錢又是爲了什麼?”

B:“爲了周遊世界。”

A:“除了周遊世界還想幹什麼?”

B:“還可以買房子。”

A:“買了房子還想幹嘛?”

B:“和父母一起住……”

對話後,“賓大”十分乾脆地拒絕了這位尖子生。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請結合自身體驗或社會生活,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導寫指津】

從命題要求看:“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請結合自身體驗或社會生活,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你有何感想和思考?”這裏,感想和思考,決不能離開賓大拒收奧數尖子這回事,必須對這件具體的事作出具體的分析評價。

從這一點說,命題有類於對具體事物進行具體分析評價的命題。

比如:這類命題與那種由此及彼引申開去的寓言式材料作文是不同的,這類命題,你可以視通萬里,思接千載,但還是應該回歸到對材料本身的分析評價上來。這種對具體的現象作具體的分析評價的命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宿構套作,可以讓蘇武蘇軾蘇小小蘇大大們真正歇歇腳。

從命題的另一個要求——“請結合自身體驗或社會生活”來看,又不能就事論事,還要由此及彼,聯繫自身,聯繫與自身相關的現實生活。從這一點說,命題又有類於所謂“後材料作文”。這類命題所選角度所定立意都必須由材料本事中來,但又不能停留在材料本身。

因爲“感想”“思考”都是從材料中來的,其合理性、正確性又都要回應材料,以求聯繫,以求印證。必須注意:“由此及彼”之“彼”與“此”是必然有其內在聯繫的。

回到“賓大拒收奧數尖子”這一材料的命題:

在這道作文題中,材料提到了賓大的招生制度:“學習成績佔40%,綜合素質佔40%,價值觀佔20%。”,前面還有“一個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以下簡稱“賓大”)的學生,可以享受很多優質的社會資源”,我們要敏銳地察覺到這個“暗示”:賓大不像有些大學,單純憑考試成績來決定是否錄取考生,而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價值觀。奧數

尖子被淘汰,就是在這20%的價值觀上栽了跟頭,賓大的優質教育資源是社會給予的,學校當然希望學子們能具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懂得回饋社會,回饋他人,一個一心想讀書後“掙錢”、“周遊世界”、“買房子”,“和父母一起住”(過安逸舒適的生活)的學生,在校方看來,雖然“誠實”,也還“孝順”,但根本點上,是一個眼裏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只有“小我”沒有“大我”的自私鬼,賓大絕不想把這個機會白白送給這樣的學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從一個相對小的角度來理解也可:人讀書(活着)不能只爲追求個人的物質生活,滿足低層次的物慾,更應該有着更純粹、更美好、更高尚的追求,比如,錢鍾書讀書,追求文化之精深,沈從文寫作,感悟人性之大美。(這些,從本質結果上說,也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問題反思

1.不能撇開材料不顧,應該對賓大拒收奧數尖子這件事做出具體分析評價,“感想和思考”不能脫離材料的含意。

2.不能片面理解材料,挑片鱗只爪而不顧主體實質。如:

《百善孝爲先》——批評奧數尖子將“和父母住在一起”放到了“周遊世界”“買房子”之後。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通篇談夢想(“奧數尖子”不是沒有夢想)。)

《素質教育刻不容緩》——通篇談素質教育,談創新能力,綜合素質。(“讓他們很感興趣”的“奧數尖子”大概不會綜合素質很差,問題的核心是其價值觀只停留在自我和自我享受上,再說,其價值觀不正確也不完全是教育的問題,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很直接和重要。)

3.文章要從材料而來,不能另起爐竈,由另外的事情引入,而只把“賓大拒收奧數尖子”作爲文章的一個例證。

4.所應發的“感想和思考”必須與材料有必然的內在聯繫,並且落腳點是回答賓大的做法正確與否或“奧數尖子”的人生選擇(回答)正確與否上來。

5.不能只是演繹材料內容而成爲記敘文,寫記敘文應該是另外一件事情,但要與材料中的事情相印證。(由材料所引發的“感想與思考”可以由記敘的另一事情另一人物體現,但以本命題而言,不容易駕馭。)

6.這類文章往往以認識評判見高下,要抓住本質深入分析,要實實在在說理,不要單純用大篇幅堆砌例子。

【佳作展示】

  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是享譽全球的知名學府,無數學子英才都夢想着進入這所社會資源優厚的大學。然而日前,賓夕法尼亞大學卻拒絕了一名奧數尖子生,只因在交談中這名學生表露出學習的目的只是爲了掙錢、旅遊和買房,說到底,其價值觀只是停留在自我享受上,而完全沒有享受了優厚社會資源後應該回饋社會、造福人類的意識。

賓大果斷拒絕心中只有自我的尖子學生,不由得讓我們也捫心自問起來: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

這問題看似那麼地簡單。我們一生下來,匆匆走過嬰幼兒時期,便被送進幼兒園,開始了我們浩蕩漫長的讀書之旅。一本本教材從厚讀薄又從薄讀厚,日子一天天過,我們越走越遠,卻常常一不小心丟失了出發時的夢。現在一到週末放假各種補習課培優班都人滿爲患,學生們擠破腦袋誓要考上一所好大學。那考上大學之後呢?人們常想都不想就脫口問出:“找份好工作,多掙點錢。”

好好讀書,以求獲得好的發展,過上更好的生活,這自是不錯的,但我想,說起爲什麼讀書,目的應還是爲提升自己,將來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人,這才理應是正經。

拋開目的談學習是無意義的,學習說到底是一種手段與工具,所以讀書若是沒有明確的目標,隨着大流一路苦讀,只怕即便讀得“滿腹經綸”,人心也是空洞不安的。2010年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的“北大炫證女”許多人還記得,那廝天生頭腦好用,一路過關斬將考入北大,又在大學期間利用各種時間攻讀了各類專業證件,然後將自己所得的證件鋪滿一牀,用相機記錄下來向世人炫耀自己的“學識”。這既令人讚歎,卻更爲可悲,這也許就反映了我國一些知識分子的現狀:內心空懷滿腔學識,卻內心空虛不安,沒有明確的目標,只知一路考試——拿證,拿證,似乎就成了讀書的代名詞。

但試想,若我們人人心中讀書的終點都只是拿證來敲開好工作、好房好車的大門,那我們的社會只怕真會變成一個物慾橫流、精神匱乏的社會,人們讀書若都只想着自己如何過得更好,卻不想爲他人爲社會做點什麼,那我們的明天將何去何從?想改善生活有更好的明天這值得提倡,但並不止步於此。周恩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崇高也許不是我們人人都能企及的,但把視野放寬,讓你晶亮的眸子裏不只有好大學好房好車,更有一個進步和諧的大家社會。

問問自己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努力提升自我、豐富心靈,在回饋社會、造福人類中實現自我價值,做一個能對社會進步有所貢獻的人,這纔是我們讀書的應有之義。

【評點】

本文由賓大拒收奧數尖子的原由引發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的思考,得出“努力提升自我、豐富心靈,在回饋社會、造福人類中實現自我價值,做一個能對社會進步有所貢獻的人”的結論。切合題意,中心明確。文章層次清楚,首尾圓合,說理實在,語言流暢,用詞準確。在內在邏輯更爲嚴密、語言更爲精煉方面還有待提升。

  尖子生的尷尬

著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生擁有許多令人羨慕的社會資源。而“賓大”的規章制度也十分特別:學習成績40%,綜合素質40%,價值觀20%。前面的兩項指標我們太多都很熟悉,尤其是學習成績。但價值觀作爲“賓大”的指標,能給我們一定的啓示。

一個人的價值觀影響着一個人的行爲。如果一個人成績優異只是爲了以後能周遊世界,住大房子,很難想象他在佔據社會優質資源後會有多大的成就。因爲他只是在顧着自己,而沒有想到自己在享受資源時應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反饋社會。材料中的尖子生即使擁有了十分優異的成績,但他在對話中所體現出的價值觀是十分令人擔憂的。因爲他的讀書只是爲了自己以後的享樂,那麼他在擁有優質資源後會不會也只是爲了自己的享樂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賓大”十分乾脆拒絕了這位尖子生,體現了“賓大”拒絕這種只爲自己謀利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大多數都是爲了自己的謀利。但在另一方面,當你佔據社會優秀資源時,你就不能僅僅想着你自己了,因爲爲你搭建平臺的是社會的優質資源,你有義務爲你的享有的權益奉獻出你的力量,便整個社會的資源得到提升、優化。

我想起了那句出自某位領導的名言“我要爲人民謀利”。此話雖豪情萬丈,但他所做出的事情着實讓我們驚詫。這位官員不過是借爲人民謀利之名而行爲自我牟利之實。這和披着羊皮的狼本質無異。

我不敢說這位尖子生就是這樣的人,但我們讀書不應僅僅只是爲了掙錢,買房子。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應端正價值觀,在有能力回饋社會時,不能忘記曾經的我們佔用了社會的資源。我們爲社會貢獻我們的力量是理所應當的。

如今的社會似乎變得十分浮躁,人們一心爲名爲利的多,爲大衆,爲社會的怕是非常有限的。如今的我們也是那位尖子生的年齡,也許我們的成績沒有他那麼優秀,但我們應使自己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只有當我們對社會有所回報,有所貢獻時,我們纔能有社會感存在,也會十分的自豪,因爲我們的回報,社會變得更加和諧,人類變得更爲美好,我們的心靈也將更加充實。

【評點】

本文着力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評價,認識正確,分析到位,是本文的突出優點。但行文在“是什麼”上前後有些重合,如果能深入到“爲什麼”上,文章當更爲豐富,更有價值。

  奧數尖子何錯之有?

奧數尖子讀書只爲了“掙錢”“周遊世界”“買房子”,被賓大拒之門外。消息傳出,輿論譁然,審視奧數教學的有之,憂心當今學子品質的有之,甚或指斥中國教育體制的亦有之。而我覺得,當我們把矛頭指向他人時候,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們的讀書目的是什麼?我們又是否將心比心過——我們在十來歲時會如何應答?我倒覺得,奧數尖子無可厚非,賓大的做法倒有偏頗之處。

我不否認高尚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於社會的意義,那些爲人類自由、爲人民幸福孜孜以求的聖人、偉人,已經根深蒂固地融入到社會的每個角落,也自然地被我們的內心所供奉所敬仰。我也不否認奧數尖子的讀書目的有些功利化,顯得太過膚淺太過平庸太過“小我” ,但是,我覺得我沒有理由去也沒有資格去肆意指責、批判奧數尖子,因爲反躬自問:誰不貪求有個更好的個人前程?誰不希望十載寒窗苦讀能換來身心的放鬆?誰不想享受一下並不算奢侈的物質生活?誰又不向往父子聚首、母女相擁的溫馨?芸芸衆生,大多數還是如你如我這樣的凡夫俗子,爲了最簡單的幸福而忙碌,如果賓大教授問我讀書的目的,我可能也找不到一個顯得高尚而又聽起來不覺得虛假的理由。但我會說,這不是自私,不是狹隘,也不是不願意回報社會回報他人。

一個偉大的人物,最初的所作所爲也不一定就是“高山景行”,讓人敬仰,他也可能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工人、公務員開始,一步一步實現自己普通的願望,比如擁有一個完滿的家庭,比如坐上一個更高的職位……比爾·蓋茨從哈佛輟學時,或許只是爲了擁有一臺個人電腦。巴菲特做證券推銷員時,或許只是爲了成爲一個百萬富豪。但最終比·爾蓋茨以捐出幾百億美元的“裸捐”義舉提升了他的人生價值,巴菲特用無數次“慈善晚宴”彰顯了他的人生境界。同樣的,一個十八九歲的奧數尖子,或許他能想到的讀書目的,就是爲了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但如果假以時日,當他有足夠的能力時,他也可能是未來的比爾或者巴菲特。

而作爲名校的賓大,僅僅以短短一分鐘的對話就輕易否定了一個學生的價值觀,未免有些草率,也有失公允。這種考覈方式本身就是片面偏頗的,也讓那所謂的“20%”流於形式。顯而易見,在這樣的對話中,要做到冠冕堂皇,慷慨陳詞,並非難事,輕而易舉就能騙取賓大教授們的信任,但他們是否就是有益於社會的人才呢?我想未必。君不見,當年的汪精衛曾經被捕,希望“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可他最終成了最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君不見,仗義半從屠狗輩,那些庸庸碌碌養家餬口,張口閉口柴米油鹽的市井小民、鄉野村夫,常常以他們最質樸的義舉讓我們眼前一亮,荊軻刺秦,程嬰救孤,莫不如此。

從價值觀看,事實上很多美國的大學都是提倡個性發展、尊重個人價值,在實現自身最大價值的同時,也促進社會的發展。而且只要適當調節,個人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的發展,是不矛盾的。“掙錢”不是壞事,“倉廩實”而“知禮節”,“周遊世界”不是享樂,而是對世界的好奇對自由的追求,“買房子”也不是奢侈,人要先“安身”,方可“立命”,“和父母一起住”也是出於孝道,懂得回報父母,孝順父母,才懂得善待他人。

只要不損公肥私、損人利己,只要不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只要不享樂至上、窮奢極侈,每個人都能做到對錢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追求個人的更好的生活是無罪的,實際上,在這個追求過程中,也實現了對國家、對社會的回報。

奧數尖子,何錯之有?

評點:一般來說,命題所提供的材料常常是可以辯證分析的,立意角度是不止一個的,但也有些材料只能是聚向思維,另外的角度很難自圓其說,如2006年全國卷I。本命題從主流認識來看,賓大的做法是合理的,但也可以辯證分析(價值觀是可以通過教育改變的,20%只是20%,不能是100%……),但一定要說理充分,能自圓其說。同學們選擇立意角度一定要選擇最有把握的角度。本文在實在說理、層進分析、簡要用例等方面可爲學生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