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西安碑林作文600字

西安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着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小編收集了西安碑林作文,歡迎閱讀。
 

遊西安碑林作文600字

第一篇:遊西安碑林

今天我參觀了被譽爲“文化歷史寶庫”“書法藝術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它是由孔廟、碑林和石刻藝術館組成的專題性博物館。肅穆莊嚴的西安孔廟和令人歎爲觀止的石刻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令我震撼的還是中國古代藝術的聖殿—碑林。

來到碑林,我猶如置身於碑的森林。走過一間間藏室,仰望着一座座碑石上的文字,我彷彿暢遊在歷史的長河中。從九百多年前開始,一代代有識之士爲使碑石文化不被人們遺忘,他們耗盡心血集藏石碑,並竭盡全力保護它們不受戰火的摧殘,纔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從秦篆漢隸到魏碑,唐宋明清諸多大書法家都在這裏留下了他們的真跡,裏面有我們所熟知的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這樣的大師。

看完了這麼多的碑石,最令我難忘的還要數“開成石經”。有人說:“如果將碑的歷史比做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那麼‘開成石經’便是它的源頭。”“開成石經”共刻114石,每石高約2米,均雙面刻字,共計228面。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禮儀》、《禮記》、《春秋左傳》等十二部歷史鉅著,共計160卷,65萬字,有着“石質圖書館”之美譽。講解員告訴我們,在開成二年時,印刷術還不夠發達,當時的學子沒有教科書,他們只能相互借書來抄。皇上知道後,害怕這些學子出現傳抄的錯誤,於是命人將這些知識無誤的刻在石碑上,供那些學子去抄。

在講解員娓娓動聽的講解中,我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文字變遷,比如古代的“光”字的寫法就與現在不同,原來的“光”字上面是一個“火”,下面是一個“兒”,是一個十分形象的象形字,而現代的“光”字上面是一個“小”,下面是一個“兀”,它已完全沒有象形字的特點和意義。

石碑上的漢字告訴我,古人用最軟的筆寫出了最硬的字,頂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現代人在電腦出現以後,動手寫字的人越來越少,寫一筆好字的人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人越來越多。我不想成爲其中的一員,我要將中國文字的藝術傳承下去。

第二篇:遊西安碑林

11月19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不時有涼風吹在人身上,舒服極了。我們五年級三班全體師生來到國家4A級景區--西安碑林博物館學習、參觀。

導遊說:“西安碑林有七個碑石陳列室,八個碑亭,兩個時刻藝術室,六個墓誌陳列廊和四個臨時展覽室。珍藏了從秦漢到明清多個時代的碑刻,是石刻藝術的寶庫。”

走進博物館大門,遠遠就看到一個華麗的碑亭,它雕刻精美,顏色華麗,高高立在廣場中間,它的後面是連成片的柏樹。走近亭子,裏面立着一大塊石碑--著名的石臺孝經碑,它是中國最完整的古代石碑,碑頂雕滿了雲朵狀的雙層皇冠,雄偉極了。聽導遊介紹,它是天寶四年,唐玄宗李隆基親筆題寫的真跡,石碑總高超過六米,是碑林中最壯觀的石碑。

繞過石臺孝經碑,順着青石板路向裏走就到了碑林第一展室,裏面陳列了許多名家真跡,有的十分精緻,有的略顯粗糙,有的娟秀清新,有的粗獷豪邁,真是各有千秋。

不知不覺來到第四展室門前,迎面便聞到一股油墨的'清香,原來是工人們在製作拓片,只見他們熟練地用毛筆把墨汁塗在一個印章狀的布包上,然後均勻地在宣紙上印壓,一張拓片就形成了。導遊說這是塗有特殊藥水的宣紙,它們先經過處理,會按照碑面的凹凸自然變形,幹了之後經過吸油墨水的布包拓印,就成了黑白分明的託片了。參觀完拓片製作,向右走,來到國畫作品碑刻的展區,我不禁發出了感嘆:“人們把文字乃至書畫雕刻在石頭上,要付出多少心血啊,不但把字的頓筆、運筆、回筆刻得十分精緻,還把畫的勾、皴、點、染也刻得惟妙惟肖,真是不可思議呀!”

出了第四展室,我們又依次遊覽了五、六、七號展室,隨後我們來到了一處幽靜的小花園中,花園四周是古色古香的中式連廊,地上的石板路凹凸不平。園裏有蒼勁的古鬆和綠油油的草坪,園子的一角豎立着幾排整齊的石樁,有一人多高,上面雕刻着動物的形象,據導遊介紹,這些石樁是古代拴馬樁,雕刻的動物不僅用於裝飾,還有吉祥的寓意,如猴子代表“代代封侯”、馬代表“馬到成功”等等,別有一番趣味。

走出花園向右轉,就來到了石刻藝術室,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石犀,足有四五米高,導遊踮起腳尖、伸直胳膊甚至連手指都沒有一點彎曲也碰不到它的下頜,十分雄偉。仔細觀看,它的雕刻太精細了,連肚子上的細小皺紋都雕刻得細緻無比。導遊說這是看守皇帝陵園的巨獸,重約十噸,使用一整塊巨石,是動用了大批人力,花費數不勝數的金錢和漫長的時間雕刻而成的,是無價之寶。

參觀了各個展館,遊覽已接近尾聲,我們仍然沉浸那些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珍寶之中,臨別時,我們依依不捨地在石臺孝敬前合影留念。今天的遊覽使我受益無窮,這次經歷令我永遠難忘。

第三篇:遊西安碑林

第三天,我們早上逛完了鐘鼓樓,半下午時到達西安碑林博物館。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而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該館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爲主的藝術博物館。

碑林中不但有許多名人作品:張旭《斷千字文》、柳公權《玄祕塔碑》,王羲之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家廟碑》……還有各種字體的模範:篆書有唐《美原神泉詩序》等,隸書有漢《曹全碑》等,楷書有唐《臧懷恪碑》等,行書有唐《慧堅禪師碑》等,草書有隋《智永千字文碑》……這些作品都是文化藝術瑰寶,是中國古人書法的精髓代表,可以說是喜好書法者的天堂。

當然在諸多書法作品中也有刻在石頭上的精美畫作、人物像等,在“西安碑林石刻藝術室”中還陳列着各種雕刻品:漢畫像石磚、唐李壽石槨及墓誌、昭陵六駿……,不管挑出哪一樣都顯示了古人精湛的雕刻手法,向中國乃至世界展示了古中國的風采神韻。

在其中一個館中,我有幸目睹瞭如何把石碑上的字體拓下來,首先在石碑上刷上適量的白茗水,將合適的宣紙貼在石碑上,用刷子小心的反覆刷使紙緊緊貼在石碑上,可以清楚顯現出字跡,拿着拓包稍沾墨汁,在宣紙上拍打,儘量使所有地方的墨色相同、均勻,最後小心取下,注意不要弄破紙,這樣一張拓片就拓好了。

碑林不愧爲文學聖地,書法藝術的寶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的璀璨文明。不但記錄了歷史的滄桑,還顯示了時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