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優秀作文欣賞:遠去的鴻雁

寧靜的蘆葦蕩,大雁飛來飛去。草蟲的吟唱在枯榮中延綿。風起,吹皺一池清波,雨來,潤溼沃野千里。大自然遵循着固有頻率,一切都是如此平和安逸,我們就是從這種原始卻自然的境界開始的。

高三優秀作文欣賞:遠去的鴻雁

中國的佛家與道家,儒家,就產生於這種平和超脫的自然。佛家主張“衆生平等”,那麼做爲萬物之靈的人只是大自然千總造化之一,與花草同宗,與蟲魚同族。因爲所有的生物如同我們的手足,所以佛家主張“不殺生”。即使是對於飢餓的猛獸,佛會割下自己的`肉去救它,而不是去殺戮,因爲“萬物皆有求生之本性。然善是人本性,故此。”

道家部隊主張更偏重遠人與人之間,講求爲人處世要“隨意而成”,處世要“隨意而安。”同樣勸諫人們不要“違心”從事,此“心”,就是人順應自然的本心。儒家強調“人之初,性本善”,從而提出“爲人者當仁”。世界的本源應是善。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不是因惡而激發的,而是因爲愛。下草在細雨的愛撫下茁壯成長,雛鳥在親鳥的羽翼下破殼而生,我們更是父母的愛的結晶。因爲善,纔有愛,有溫暖,有生命。

大自然是一個整體,有善心的人類有能力將愛散播。這一樸素佛學觀念產生於洪荒的過去,然而這影響是否還在?看看我們周遭吧:

那哀吟的可可西里藏羚羊,在惶恐地躲避我們的槍口;那飢餓的乞兒,在可憐地領受我們的白眼;那飽受戰爭的難民,掙扎於生死之間而不爲我們所知。我們怎麼了?放棄了原本安逸快樂的生活境界,丟棄了善良的本性,將其他生命視爲糞土私有財產,將和諧的自然變爲弱肉強食的食物鏈,爭搶着擠向最高一級,不惜代價只求結果。失去了善良的仁人之心,還能稱做“人”嗎?還能擁有“人性”嗎?

一陣西風襲來,船的汽笛聲打破蘆葦蕩的寧靜,驚起了酣睡的雁羣。它們展開雙翅消失在天宇,只餘一地羽毛,一聲嘆息。

“雁歸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