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好比一團泥哲理故事

一座大山上有個小廟,廟裏住着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徒弟。

生命好比一團泥哲理故事

這天,來了一個達官貴人,爲小廟捐了很多財物。他在廟裏住了一段時間,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熱情接待。他告辭後不久,又來了一個書生。

這書生衣衫襤褸,面黃肌瘦,餓得暈倒在廟門外。老和尚見了,馬上叫小徒弟將他扶進廟裏,同樣吩咐奉上最好的茶,準備最好的齋飯。

小徒弟心裏嘀咕起來:上次那位達官貴人,爲廟裏捐了那麼多的財物,自然有資格喝最好的茶,吃最好的齋飯。如今,一個不知哪兒來的“叫花子”,師父還如此厚待他,難道師父是老糊塗了?

書生住在廟裏的那段時間,小徒弟沒給他好臉色看,有時候趁着師父不注意,就端出已經餿掉的齋飯,還不給他吃飽。

書生告辭後,老和尚用泥巴塑了一個菩薩,放在廟堂正中,對小徒說是廟裏新近請的菩薩。

小徒弟每天都很認真地給菩薩上香,對着菩薩叩頭,虔誠地念經。

一個月後,老和尚又將那泥菩薩雕成一隻猴子放在廟堂當中。小徒弟發覺菩薩變成了一隻猴子,嚇了一跳,幾天都沒去上香。老和尚問:“怎麼不去上香了?”

“師父,那菩薩變成一隻猴子了。”小徒弟回答。

老和尚拿過那猴子,再次雕琢,一尊菩薩又栩栩如生地出現在小徒弟的面前。小徒弟愣愣地望着師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老和尚用棍子在小徒弟的頭上敲了一下,慢慢唸經,不再理他。

這一敲打,使小徒弟頓悟過來。他說:“師父,我明白了。其實每個人的.生命就像這團泥,都是一樣的,只是塑造了不同的表象而已。而我之所以對前面的達官貴人謙恭對後面書生無禮,都是因爲只看到了這一層吧。”

老和尚笑了:“其實,認識那平平淡淡卻奇妙得可以捏塑出無盡形象的生命之泥,纔算是認識了最真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