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唯有少言能多思

導語:健談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爲他需要聽衆。寡言者也需要聽衆,但這聽衆多半是他自己,所以他比較安於獨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則相關的哲理故事及感悟,歡迎查閱,供參考。

哲理小故事:唯有少言能多思

哲理小故事:唯有少言能多思

智者的沉默是一口很深的泉源,從中汲出的語言之水也許很少,但滴滴晶瑩,必含有很濃的智慧。

相反,平庸者的誇誇其談則如排泄受堵的陰溝,滔滔不絕,遍地氾濫,還污染環境。

富者的健談與貧者的`饒舌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言談太多,對於創造總是不利的。時時有發泄,就削弱了能量的積聚。創造者必有醞釀中的沉默,這倒不是有意爲之,而是不得不然,猶如孕婦不肯將未足月的胎兒娩出示人。當然,富者的沉默與貧者的枯索也不可同日而語,猶如同爲停經,可以是孕婦,也可以是不孕症患者。

世上的確有一種人,嘴是身上最發達的器官,無論走到哪裏,幾乎就只帶着這一種器官,全部生活由說話和吃飯兩件事構成。

多聽當然不是什麼都聽,還須善聽。對於思想者來說,聽只是思的一種方式。他聽書中的先哲之言,聽自己的靈魂,聽天籟,聽無忌的童言。

少言是思想者的道德,唯有少言才能多思。舌頭超出思想,那超出的部分只能是廢話。如果你珍惜自己的思想,在表達的時候也必定會慎用語言,以求準確有力,讓最少的話包含最多的內容。

我不會說、也說不出那些行話、套話,在正式場合發言就難免怯場,所以怕參加一切必須發言的會議。可是,別人往往誤以爲我是太驕傲或太謙虛。

我害怕說平庸的話,這種心理使我緘口。當我被迫說話時,我說出的往往的確是平庸的話。唯有在我自己感到非說不可的時候,我才能說出有價值的話。

他們圍桌而坐,發言踊躍。總是有人在發言,沒有冷場的時候,其餘人也在交頭接耳。那兩位彼此談得多麼熱烈,一邊說着還打着手勢,時而嚴肅地皺眉,時而露齒大笑。我注視着那張不停開合着的嘴巴,詫異地想:“他們怎麼會有這麼多話可講?”

對於人生的痛苦,我只是自己想,自己寫,偶爾心血來潮,也會和一二知己說,但多半是用玩笑的口吻。

健談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爲他需要聽衆。寡言者也需要聽衆,但這聽衆多半是他自己,所以他比較安於獨處。

平時我受不了愛講廢話的人,可是,在某些社交場合,我卻把這樣的人視爲救星。他一開口,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保持緘默,不必爲自己不善於應酬而惶恐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