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測試

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測試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作品305篇,按內容分爲“風”“雅”“頌”三類。它以四言詩爲主,普遍運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B.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再別康橋》《春風沉醉的晚上》等充分體現了他的創作特點。

C.王實甫是明朝著名的雜劇作家,他的代表作《西廂記》是在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改編的,塑造了張生、崔鶯鶯這一對有情人的人物形象,表達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願望。

D.莎士比亞是英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戲劇作家,他在他的`“四大悲劇”——《哈姆萊特》《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麥克白》等戲劇作品中大力宣揚人文主義精神。

2、下列有關文句依次出自哪部作品,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②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④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A.《紅樓夢》《論語》《三國演義》《哈姆萊特》B.《西廂記》《莊子》《三國演義》《竇娥冤》

C.《西廂記》《論語》《水滸傳》《竇娥冤》 D.《紅樓夢》《莊子》《水滸傳》《哈姆萊特》

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雷雨》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是二十世紀30年代的優秀話劇之一,在中國文壇上有深遠的影響。

B、雜劇在元代文學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馬致遠的《漢宮秋》等。

C、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滅亡》《家》《寒夜》及散文集《隨想錄》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D、高爾基一生創作甚豐,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劇本、散文等。小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他的自傳體三部曲。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左傳》《史記》等歷史散文作品,雖體例不同,前者是編年體,後者是紀傳體,但都以“實錄”的筆法將人物寫得真實豐滿,有血有肉。

B、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駱駝祥子》,以及葉聖陶的《倪煥之》是我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長篇小說。

C、《項脊軒志》以清淡樸素的筆法寫身邊瑣事,親切動人,它的作者清代散文家歸有光被認爲是“唐宋派”的代表人物。

D、馬克·吐溫和歐·亨利都擅長寫諷刺小說。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百萬英磅》和歐·亨利的《警察與讚美詩》等都深受讀者的喜愛。

5、選出全部是唐宋八大家中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項()

①《六國論》 ②《過秦論》 ③《小石潭記》 ④《岳陽樓記》 ⑤《捕蛇者說》

⑥《遊褒禪山記》 ⑦《赤壁之戰》 ⑧《師說》 ⑨《賣油翁》 ⑩《石鐘山記》

A、①⑥⑨⑩B、③⑤⑥⑦⑧ C、①④⑤⑨ D、②④⑥⑦⑩

6、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A、《吶喊》不僅思想內容“深切”,在藝術形式上也頗多創新。《狂人日記》是一篇日記式的小說,《頭髮的故事》是一段“聊天記錄”,《白光》有意識流的特質,《孔乙己》、《阿Q正傳》很像人物傳記,《一件小事》、《兔與貓》、《鴨的喜劇》像散文。

B、林黛玉待人處事,有時會顯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種,姐妹們在園內玩耍,林黛玉一路撲蝶來到滴翠亭,無意間聽到小紅給芸兒私傳信物。她就故意說是在找薛寶釵,“金蟬脫殼”,使小紅不懷疑她。

C、《紅樓夢》的人物語言個性鮮明。寶玉捱打後,寶釵勸慰他:“你可都改了吧!”黛玉深情地說:“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有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着,心裏也……”都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與性格。

D、阿Q的革命,是其性格複雜性的表現,也是其性格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他對造反“深惡而痛絕”,但是,當趙太爺等統治者對革命感到恐懼時,他不僅開始“神往”革命,而且也自覺地投身革命了。

【名著閱讀】閱讀下面的《論語》選段,完成第7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①,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②,則誰與③?”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

【注】①舍之則藏:捨棄就藏匿,意即隱退。舍,捨棄,不用;藏:隱退。②行三軍:指揮軍隊。行,率領,指揮。三軍,古代大國有三軍,每軍1.25人,這裏指全軍。③誰與:和誰一起。

7、對上面這個選段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孔子認爲,用就去做、不用就隱退只有顏淵能做到。這表明了孔子對顏淵的讚賞,也體現了孔子的謙遜。

B、子路假設孔子統率三軍,問孔子將和誰一起,其實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幹與本領。

C、“暴虎馮河”是赤手空拳與老虎進行搏鬥,徒步過河,這樣缺少“謀”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賞的。

D、“勇”是孔子道德範疇中的一個德目,在這裏,孔子用“與”和“不與”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