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典故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成語漢語拼音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詞語解釋: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鳴:動詞,鳥叫。成語爲褒義詞。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典故,歡迎閱讀。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漢語拼音】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

【英文翻譯】Should one desire to sing,one would amaze the world with his first song.

【詞語解釋】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字詞解釋】鳴:動詞,鳥叫。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

【典故】

不鳴則已_一鳴驚人的意思就是平時默默無聞,一下子做出驚人之舉,使人震驚。這個成語故事是關於春秋時期楚莊王的。鳴:叫。這個詞從字面上來說是指不叫便罷,一叫便使人震驚。原意是以鳥喻人,表示奮發圖強,取得驚人成就。

春秋時期楚莊王即位已達三年之久,卻仍沉溺於酒色,不認真處理國政。他爲了制止別人前來勸諫,還頒佈了一道命令:“有誰敢來勸諫,一律處死!”大夫伍舉是個忠心耿耿的臣子,爲此十分憂心,於是,他決心求見楚莊王,巧言進諫。一日,伍舉對楚莊王說:“大王,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猜。”楚莊王覺得十分新鮮,就說:“哦?說來聽聽。”伍舉說:“有一隻大鳥,停在楚國的大山上已有三年了,它不飛也不叫,請問這是隻什麼鳥?”楚莊王一聽,頓時明白伍舉是把自己比作了那隻大鳥,便笑着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是說三年不飛的鳥,一飛必定沖天;三年不鳴叫的.鳥,一鳴必定驚人。伍舉聽後深感安心。在伍舉和蘇從的忠諫下,楚莊王終於痛改前非,從此勵精圖治,使楚國逐步發展成爲南方最強大的國家。

人們經常用不鳴則已_一鳴驚人這個成語形容本來默默無聞在努力的人最終取得了讓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比如“張院士十幾年如一日潛心研究,終於在基因領域取得了突破,震驚了世界生物學界,真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