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勵志故事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馬雲的勵志故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雲的勵志故事

1992年,馬雲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課餘四處活動接翻譯業務。當時經營挺艱難,一個月的營業額是200多塊錢人民幣,可光是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實在不行了,馬雲就揹着口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賣禮品、包鮮花,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纔開始收支平衡。馬雲後來說:“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把錢看輕,如果你腦子裏老是錢的話,一定不可能賺錢的。”

到1995年,錢沒賺多少的馬雲,卻憑超強的活動能力爲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名氣。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設項目的中國公司,聘馬雲爲翻譯到美國收賬。接下來的一切就像好萊塢影片中的情節一樣:美國商人想賴賬,掏出一把槍將馬雲禁閉在房間中長達兩天。馬雲在驚恐不安中被釋放,又丟失了隨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掙了600美元回國。

回國之前馬雲去西雅圖看了一個朋友,在此馬雲第一次接觸了互聯網。西班牙《國家報》生動地描述了馬雲當時的心情——“我甚至害怕觸摸電腦的按鍵。我當時想:誰知道這玩藝兒多少錢呢?我要是把它弄壞了就賠了。”對馬雲有觸動的是,他好奇地對朋友說在搜索引擎上輸入單詞“啤酒”,結果只找到了美國和德國的品牌。當時他就想應該利用互聯網幫助中國的公司爲世界所熟悉。

就這樣,作爲“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之一的馬雲辭了職,借了2000美元,1995年4月開辦了“中國黃頁”,這是中國第一批網絡公司之一。1997年底,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府站點。不過由於許多原因,馬雲於1999年初決定放棄這些在北京的生意,他拒絕了雅虎、新浪的高薪邀請,決定回到杭州創辦一家能爲全世界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站點。“從我外婆到我兒子,他們都會讀阿里巴巴”。於是,馬雲從別人手裏買下了阿里巴巴這個域名。阿里巴巴的成立大會被安排在馬雲家裏——當然,此時誰也不會想到,幾年之後,他們居然能一口吃下聲名赫赫的雅虎中國。

18位“創業羅漢”在“不向親戚朋友借錢”的前提下,籌了50萬元本錢。這其中包括馬雲的妻子、當老師時的同事和學生、患難朋友,當然還有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來的業界精英,如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蔡崇信,當初拋下一家投資公司年薪75萬美元的副總裁職位,來領馬雲幾百元的薪水。馬雲下了死命令,每個員工必須把房子租在離他家五分鐘可以到達的路程之內。那時候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而大家最開心的時候,就是馬雲親自爲大家下廚,端上一桌好菜。

其後的6年,阿里巴巴的故事盡人皆知——馬雲6分鐘說服投資基金軟銀,拿到第一筆風險投資。其後,各路投資紛紛進入。其股東不乏國際大財團的身影:高盛,富達,軟銀,前WTO組織主席彼德·蘇德蘭也位列董事會成員中。現在,數以百萬計的全球商人在阿里巴巴上交換信息。此外,馬雲和投資者還在2003年7月推出爲消費者服務的淘寶網,2004年推出網絡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