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1

27歲那年,身爲上校的喬治·華盛頓(1732-1799,美國第一任總統,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率領美國軍民贏得美國獨立,被稱爲“美國國父”)率領部隊在弗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大市駐防,是當地最高軍事首腦。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

當時,弗吉尼亞州的議員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華盛頓也狂熱地加入到選舉戰中,爲他所支持的候選人助威吶喊。而另一位血氣方剛的青年——威廉·佩恩,是華盛頓的堅決反對者,他四處發表演講,批評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爲此,兩人結了怨。

一天,在一次集會上,他倆不期而遇,一番脣槍舌戰後,雙方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情急之中,華盛頓說了一些過火的話冒犯了佩恩。佩恩火冒三丈,惱怒地衝過去一拳將華盛頓擊倒在地。當時,華盛頓的部下馬上把佩恩團團圍住,準備好好修理他一番,爲他們的上司雪恥。就在部下準備痛下殺手時,華盛頓忍痛站起來,令人意外地下令他們跟他返回營地,一場流x衝突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第二天,華盛頓寫了一張挑戰書,派一名部下送給佩恩,約他到一家酒館,爲昨天的衝突做一個了結。

佩恩看了挑戰書後大吃一驚,認爲華盛頓是一位職業軍人,約他做一個了結的方法肯定是進行生死對決。佩恩雖然害怕,但絕不想讓人說他是膽小鬼,便做了最壞的打算,硬着頭皮去酒館赴約對決。

佩恩忐忑地趕到酒館,一見華盛頓卻傻了眼。華盛頓沒帶一兵一卒,也沒佩帶決鬥用的長劍短刀,而是西裝革履,一副紳士打扮。見佩恩進來,他端起桌上的酒杯微笑地站起來,伸手握住佩恩的手,很真誠地說:“佩恩先生,人不是上帝,不可能不犯錯。昨天的事是我不對,不該說那些傷害您的話。不過,您已經採取了挽回自己面子的行動,也可以說我已經爲我的錯誤受到了懲罰。如果您認爲可以的話,我們把昨天的不愉快統統忘掉,在此碰杯握手,做個朋友好嗎?我相信您是不會反對的。”

佩恩十分感動,緊緊地握住華盛頓的手,感激地說:“華盛頓先生,您是個高尚的人。如果您將來成了偉大的人,那麼,佩恩將會是您永久的追隨者和崇拜者。”

就這樣,兩個完全有可能成爲仇敵的人冰釋前嫌,成了好朋友。後來,華盛頓果然成了美國人民世代崇敬的偉人,佩恩更沒食言,他至死都是華盛頓的忠實追隨者和狂熱崇拜者。

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一句六月寒。華盛頓的這種“復仇”方式,不僅體現出他過人的智慧,更展示出他海一樣寬闊的胸懷。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2

李可染拜師

1946年,經徐悲鴻引薦,李可染見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歲高齡的齊白石,表達了自己想拜師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帶了20張畫第二次拜見齊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動人的故事。

當時,齊白石正在躺椅上養神,畫送到手邊,他便順手接過。起初他還是半躺着看,待看了兩張畫以後,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來。再繼續看,齊老眼裏放出亮光,身子也隨着站了起來,邊看邊說:“這纔是大寫意呢!”齊白石晚年有個習慣,認畫不認人,看完畫以後,他將注意力轉移到李可染身上,問:“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應。齊老高興了,讚許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跡,沒想到30年後看到你這個年輕人的畫。”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鳥、山水畫家,其畫以用筆豪放恣縱,瀟灑飄逸,名重一時,對後世亦有極大影響。齊白石生平十分推崇徐渭,由此可見他對李可染的賞識。

接着,齊老滿含深意地說:“但我看你的畫像是寫草書,我一輩子都想寫草書,可我現在還在寫正楷……”就這樣,二人以畫爲橋,一下子變得十分親近。李可染告辭時,齊老留他吃飯,可他再三推辭,齊老動了氣,對正要邁出門檻的李可染大聲說:“你走吧!”這時,齊老家人示意,可染你要聽齊老的,留下吧。從此,齊白石與李可染結下不解之緣。

李可染對拜師一事非常看重,認爲拜師儀式必須鄭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時間。齊白石卻等不及了,有一次他問李可染:“你願不願拜師?”李可染忙說:“您早就是我的老師了。”齊白石會錯了意,心情鬱悶,不時地對身邊的護士唸叨:“李可染這個年輕人,他不會拜我做老師的,他的成就,將來會很高。”

這話傳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見齊老,解釋原因。齊老心直口快,連聲說:“什麼也不需要,什麼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頓開,當天在齊老第三子齊子如陪同下執弟子禮。齊白石連忙站起,扶李可染起來,高興之餘,眼睛都有點溼潤,喃喃地說:“你呀,是一個千秋萬世的人哪!”

此後,李可染便正式成爲齊白石的得意弟子,10年工夫,盡得齊老藝術精髓。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3

德國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著稱。在一本德國老兵的回憶錄中,我發現他們有條耐人尋味的軍規:一名士兵可以檢舉同伴的錯誤,被檢舉人也有權反駁。但如果長官發現檢舉和反駁的士兵曾在近期發生過沖突,那麼兩個人都會受罰。發生過沖突的人至少要等一週,等情緒完全冷靜下來,纔可以告對方的狀。

讀研究生時,我的導師吉納也經常告誡我們,不要一時衝動,成了情緒的奴隸。有一年聖誕節,她送給我的禮物是一隻咖啡杯,上面印着亞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發脾氣是值得讚揚的,如果你能做到:在適當的場合,向正確的對象,在合適的時候,使用恰當的方式,因爲公正的理由而發脾氣。”

畢業後的一個雨天,我回系裏探望吉納教授。正趕上一名學生有急事要請教她,吉納讓我在外面的小客廳等她一會兒。小客廳和吉納的辦公室只隔了薄薄一道裝飾牆,屋裏的對話不時傳進我的耳朵。那位同學聲音激動。原來其他實驗室的另一名研究生出言不遜,當衆諷刺他理論過時,見解平庸,令他大爲惱火。他不知道是該直接找那個學生論個明白,還是應該找對方的教授評理。他這次來,就是要徵求吉納的意見

“年輕人,”我聽見吉納教授慢條斯理地說,“有時候,別人的.言行是很難理解的。如果你不介意,讓我給你一個小建議。批評和侮辱,跟泥巴沒什麼兩樣。你看,我大衣上的泥點,就是今早過馬路時濺上的。如果我當時立即去抹,一定會搞得一團糟。所以我把大衣掛到一邊,專心幹別的事,等泥巴晾乾了再去處理它,就非常容易了。瞧,輕輕撣幾下就沒事了。”

好恰當的比喻!老教授的處世智慧令人歎服。那個聰明的學生也頓時醒悟,連連道謝。吉納最後說:“我年輕時不善於控制情緒,深受其害。慢慢地我發現,最好的辦法是先把讓我惱火的事擱在一邊,晾一會兒。等我冷靜下來後,再去對付它們。如果你現在就去質問他,你會更生氣,矛盾會更嚴重。我建議你等情緒的水分都蒸發掉了,再來想這件事。到那時,如果你還打算討伐他,請再來找我。不過晾乾水分後,你也許會發現那泥點也淡得找不到了!”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4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爲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爲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爲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裏。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啓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爲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羣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5

曾國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鎮壓太平天國將士的劊子手,又是一個治學嚴謹、博覽羣書的理論家和古文學家。

曾國藩是湖南湘鄉縣(今雙峯縣)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出生於一個窮山僻谷的耕讀人家。他一生勤奮好學,以“勤”、“恆”兩字激勵自己,教育子侄。謂“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事事鬆弛”。他抓住一切讀書的機會,死前一日猶手不釋卷。

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給自己訂下了每天讀書的十二條規矩,它們是:

一、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五、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

九、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十、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十一、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十二、夜不出門。

曾國藩的這十二條讀書規矩,前三條是爲讀書做準備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條是讀書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條看起來似乎與讀書關係不大,實質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讀好書,因而這看似關係不大的規矩,卻是保證讀書質量的重要手段。

咸豐八年(1858年)曾國藩在軍務繁忙之際,猶定申、酉、戌、亥四個時辰溫舊書,讀新書,償外債(指詩文債、字債),寫筆記。同治元年(1862年),他任兩江總督,白天忙於軍政事務,夜裏仍溫讀詩文。他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初一起寫日記,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二止從未間斷,數十年如一日。

他不僅勤於讀書,而且善於讀書,深得要領,曾說:“萬卷雖多,而提要鉤玄不過數語。”其見解可謂精闢至極。曾國藩讀書注重消化歸納,從而提出自己的精當見解。

他很重視做讀書筆記,除經史外,常隨手摘記,使得他的讀書精深有用。曾國藩曾說:“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訓,不手抄則不能記。”曾國藩喜歡讀史,曾寫成《歷代大事記》數卷,以此作爲重要的讀書方法。

曾國藩的讀書特點是:日課有程,持之以恆;博求約守,不拘門戶;提要鉤玄,善於概括;挈長補短,與時變化。曾國藩的這些讀書經驗對今天的讀書人來說,仍有積極的借鑑作用。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6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爲命,爲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爲大嫂所不容,爲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着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爲美談。終有一老者,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爲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爲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爲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爲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爲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爲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裏。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啓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爲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羣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7

林肯的臺階

一個1週歲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輕的媽媽牽着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前,要上有十幾個階梯的臺階了。小男孩卻掙脫開媽媽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媽媽也沒有抱他上去的意思。當爬上兩個臺階時,他就感到臺階很高,回頭瞅一眼媽媽,媽媽沒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裏充滿了慈愛和鼓勵。小男孩又擡頭向上瞅了瞅,他放棄了讓媽媽抱的想法,還是手腳並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擡得老高,小臉蛋也累得通紅,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髒乎乎的,但他最終爬上去了。年輕的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成爲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他的母親便是南希·漢克斯。

林肯的父親是個農民,家境極爲貧窮。林肯斷斷續續地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加起來還不足1年。但林肯從小就養成了熱愛知識、追求學問、善良正直和不畏艱難的好品質。他買不起紙和筆,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寫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練字。他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習,練習講演。林肯失過業,做過工人,當過律師。他從29歲起,開始競選議員和總統,前後嘗試過11次,失敗過9次。在他51歲那年,他終於問鼎白宮,並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被馬克思稱之爲“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親南希在林肯9歲那年不幸病故。但毫無疑問,她用堅強而偉大的母愛撫養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堅定地走向未來。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無數級臺階——生活、學習和工作。如何面對和攀登這些人生之階?對於孩子,是牽着手、攙扶着上,還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答案。顯而易見,如果家長牽着、攙扶着孩子,就會使孩子產生依賴性,常常把父母當成柺棍而難以自立。如果家長抱着孩子上臺階,把孩子攬在襁褓裏,那麼,孩子就會成爲被“抱大的一代”,不經風雨,不見世面,更難立足於社會。平時,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上學接送,晚上陪讀,甚至考上大學父母還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學畢業後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單位,當“職介”……這樣,孩子是很難自立成人大有作爲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讓孩子吃點苦,有“臺階”讓他自己爬。這樣,孩子也許能“一鼓作氣”,攀上光輝的頂點。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8

一:《馬雲》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二:《蘇格拉底》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佈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三:《愛迪生》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四:《李白》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爲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爲"詩仙"。

五:《梵高》梵高的執着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着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着實非常人所能的。

六:《海倫.凱勒》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牀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着事物,僅僅憑着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七:《狄更斯》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這樣,他纔在《大衛.科波菲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爲英國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八:《華羅庚》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正是鍥而不捨這一精神!他臥牀三月翻書不止就可以作證。

九:《稻盛先生》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爲那時插頭只有一個。"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麼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鐘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十: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擡起頭來,望着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祕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老先生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纔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裏聽到人生的一半祕密,拆開信封,裏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這是經驗的提煉,智慧的濃縮。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9

23歲那年,他進入新聞行業。由於對畫面和拍攝有着獨特的理解和悟性,他的作品總是別具一格。26歲這一年,他已經在新聞業嶄露頭角。甚至有人說,他可能會成爲歷史上最年輕的普利策新聞獎的獲得者。

爲了衝擊這個新聞工作者最大的榮譽,他一直在尋找着機會,拍攝一張具有震撼力的作品。不久,他終於遇到了這樣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天,他接到採訪任務,一個經常酗酒的中年人正在毆打他八十歲的母親。他的母親不堪忍受,撥通了媒體的電話……接到任務的那一刻,直覺告訴他,他的機會來了。他迅速背起相機,奔赴事發現場。

他到時,各個媒介的記者幾乎都到齊了。那個喝醉了的、以毆打母親爲樂的中年人,正在衆多媒體記者面前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野蠻”和“荒謬”。

中年人全然不顧記者的鏡頭,沒作任何猶豫一把將母親推翻在地。老婦人驚惶地看着兒子,本能地擡起手想抵擋住什麼,中年男人面部扭曲着,帶着一絲興奮和狂躁,狠狠地用腳踢向了母親的後腰。老婦人倉皇地向後挪動着身體,白髮在風裏顯得格外凌亂……畫面讓人心酸,他覺得心裏彷彿壓着一塊巨石。他用黑白兩種顏色,把這個畫面定格在了照片上,那種悲憤的張力,足以震撼所有人。

他幾乎已經肯定,自己可以把普利策獎攬入懷中。

可是他失敗了,以那個畫面爲題材的所有參賽者都失敗了。

一個權威的前輩對他說:“你的這張照片,震撼力可能已經超越了歷史上最好的圖片,但是我們不能把獎給你,你不是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

他不服,冷笑着質疑。前輩說:“我想問問你,當那個母親被自己的兒子毆打的時候,你在哪裏?”

他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一下子覺察出了自己的卑下。他捫心自問,當一個無助的母親屢被毆打繼而求助媒體的時候,自己在哪裏?自己在爲了一張照片,冷漠地旁觀,對焦,按快門……

二十年後,他終於成功地奪得了普利策新聞獎。他,就是拉斯貝利。

站在遲到了二十年的領獎臺上,拉斯貝利深有感觸地說:“作爲一個新聞工作者,或者無論你在做些什麼,你做好它的基礎,就是先要拷問自己的人性與良知!”

二十年前那張照片沒有幫助拉斯貝利贏得名利,卻成就了他的人生。是它讓他懂得,什麼纔是最緊迫的。

10則名人勵志故事素材集錦10

【一張牀上四個人】

在妻子去世後,摩拉·納斯魯丁娶了一位遺孀。但是,他們的婚姻生活不太順暢,因爲摩拉常常談起他的前妻,那位遺孀常常談起已逝的丈夫。

一天晚上,二人躺在牀上,又開始談論自己的前配偶,毫無徵兆地,摩拉突然把他的現任妻子推下了牀。遺孀對這件事很惱怒,第二天,便向自己的父親抱怨。岳父問摩拉爲什麼把他的女兒推下牀,摩拉說:“真的,不是我的錯。加上我的前妻和她逝去的丈夫,牀上總共有四個人。因爲地方不夠,她才摔下去的。”

如果懷念前伴侶到沒有空間容納現配偶的地步,瞧,多麼容易發生不幸事件!

【無辜的竊賊】

一天夜裏,竊賊把摩拉·納斯魯丁的驢從廄棚裏偷走了。第二天早晨,摩拉發現自己的驢子丟失的時候,四處尋找,並問鄰居們看到沒有。

鄰居們瞭解事情的原委後,紛紛責備摩拉。一個人說:“你爲什麼敞着廄棚的門呢?”

另一個人說:“你爲什麼不一直睜着眼睛,讓竊賊不敢偷走它呢?”

第三個人說:“你睡得彷彿一根木頭,這就是你爲什麼不能聽到廄棚的聲響然後捉住竊賊的原因。”

聽了這些話,摩拉義憤填膺地說:“好吧,你們全瞭解。如你們所言,都是我的錯,而竊賊完全無辜!”

不用責備的雨點敲擊受害者的心,這是爲人該有的良知、慈悲心和文明底線。

【送葬隊伍】

一天,一羣人聚集在一起,因爲無事可做,他們便談起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其中一個人問:“在送葬隊伍中,人應該走在棺材的左邊還是右邊?”

這個問題立刻引起爭論,一些人認爲他們會走在左邊,另一些人堅持認爲他們會走在右邊。最後,他們決定去請教摩拉·納斯魯丁。摩拉仔細聽完他們的講述後,呵呵笑道:“無所謂,只要你不在裏面。”

無所事事之人總愛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弄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

【紀念】

一次,有人請求摩拉·納斯魯丁:“把你的戒指摘下來,送給我作紀念吧!這樣,每當我看到它的時候就會想起你。”

摩拉回答:“我不能把戒指給你。但是,每當你希望想起我的時候,只要看一看你空空如也的手指,一定會想起我來。”

大智慧的人似愚似癡,似頑童,能避免自己落入他人的圈套,幽默的話語往往直達事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