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名人家教故事2015

1.小書房,兒子童年的最深記憶——李嘉誠的“父教”故事

有志之人只要心裏有了宏大目標,就會有永不枯竭的動力之源和永不氣餒的行動。而學習與讀書是通往這一目標的階梯,是達到成功之巔的繩索,是通往勝利之門的橋樑。在李氏這個和睦的大家庭裏,有一個面積雖小但藏書卻非常豐富的小書房,那是李家的小書庫,裏面集中着李嘉誠那些知識淵博、學問深厚的父親、伯父、叔父以及祖上遺留下來的藏書。

童年時期的李嘉誠的大部分時光,就是在這塊狹小卻遼闊的天地中度過的。在父親允許下,每天放學以後,他就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悄悄飛進小書房。他太愛看書了,書就是他的精神世界,書裏那麼詳細地告訴他許多從來就不知道的事物,那麼認真地告訴他爲人處事的道理。他如癡如醉地看書,海闊天空地思考着天南地北的問題。在小書房裏,他的全部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書使他懂得了許多。

至今李嘉誠還記得,父親對他的教誨。一天,父親領他來到這間書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誠兒,這是咱家裏幾代人的書庫,你伯父、我和你叔叔都是從這裏走出去的。我希望你能認真理解父親帶你來這裏的意義,我也知道你能體會爲父的深意。”讀書成爲李嘉誠的生命。看書越多,他越覺得自己知識的貧乏,便越是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學習。是父親李雲經引導他,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向他解釋着:那些問題他可能讀不懂,又有哪些地方會難解釋。更令李嘉誠難忘的是父親陪他燈下一起夜讀,隨時答疑,給他以精神的鼓舞和人格上的激勵。

李嘉誠常常動情地說:“父親是我一生中最崇敬的人。無論從知識上,還是從人格上,父親永遠都給我一種鼓舞,一種激動。……父親給予我的,是任何一種東西都無法衡量的。”

2.心底裏的一角——楊振寧的“父教”故事

孩子是未來,既屬於父母期望的未來,也屬於社會期望的未來。父母往往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但孩子並不就是父母的一切,父母心中還應有事業和屬於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所有,父母要關心;但孩子的所有,父母未必都要在意。尤其是父母並不認同的孩子的那一些,父母應留出心底裏的一角,求同存異吧!有道是:“理解了幹,不理解的看,但不要頂着幹。”我想,與兒女的關係,這種處事精神是可以借鑑的!

楊振寧強烈的民族意識緣於父母對他進行的傳統文化的教育,一點一滴的滲透,以及父親的言傳身教。早在廈門居住時,楊武之就教兒子讀唐詩,教中國歷史朝代更替的順序:“夏商周……”,天干、地支順序:“甲乙丙丁……”“子醜寅卯……”甚至於八卦……在清華園裏,楊武之對楊振寧進行一次正規的教育——讀古書、受古訓。楊振寧12歲時,楊武之請專人教兒子談《孟子》,還講了許多上古歷史知識,所以,在中學時代,楊振寧又象兒時背誦《龍文鞭影》一般背誦《孟子》全文。

對楊振寧的中國情結影響最深的還是父親楊武之。楊武之留學歸來之後先後執教於廈大、清華、西南聯大等高等學府。他爲人師表、工作認真,熱愛着水深火熱的.祖國的教育事業。楊振寧是第一個回祖國訪問的外籍科學家,之後,他幾乎年年回國,給祖國科學事業出謀劃策,他是祖國忠實的兒子。楊振寧常談起中國的傳統本土文化和生活,深爲父親敬業愛國的精神所感。他深知,父親對他加入美國籍深爲不滿,在1983年作了這樣的記述:“……我父親在1973年故去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當數學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遊歷甚廣。但我知道,直到臨終前,對於我的放棄故國,他在心底裏的一角始終沒有寬恕過我……”

3.四兩撥千斤:抓好關鍵的兩三步——吳健雄的“父教”故事

無論什麼樣的教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謂藝術,就是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都要講究方法。吳健雄的父親,作爲一位受過良好現代高等教育的父親,他對小健雄實施的家教既十分嚴格,同時又特別講究方法。

有一次,語文老師在吳健雄的一篇作文後面寫下了“筆大如椽,眼高於頂”的評語。吳健雄出於小孩常見的得意心理,回家後把那篇文章故意放在父親看得見的地方,以便得到父親的誇獎。哪知道父親看了不作任何表示,過了幾天,吳健雄實在忍不住了,帶着委屈和遺憾問父親:“難道寫得不好嗎?”父親慢言慢語道:“好是好,就是有些空洞,寫文章應該言之有物。”這件事給了吳健雄很深刻的啓示,由此明白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道理。

在11歲那年從“明德學校”畢業後,開明的父親又送吳健雄到離家50裏之遙的蘇州繼續求學。入學考試時,她從萬人中脫穎而出,以名列第幾的好成績進入蘇州女子師範就讀。蘇州女師是所名校,在吳健雄讀書時,美國大教育家杜威等曾應邀來校作演講,大學問家胡適到校演講時,校長讓吳健雄做記錄。接受了六年蘇州女師正規教育的吳健雄畢業後,父親想得更多的是女兒的發展潛力與前程,於是“轉個彎子”告訴吳健雄,你在女師聽過演講的胡適博士,暑假裏將在上海公學上課,想不想去聽聽?吳健雄當然願意,但母親反對。父親見此情景就建議道:“我們一家一起去,先到吳淞口邊上野餐一頓,然後再送健雄去中國公學。怎麼辦?”母親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在中國公學的聽課結束後,吳健雄又想去南京的中央大學學習自然科學了。不過,吳健雄有幾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細心的父親一方面鼓勵她不畏艱難,另一方面買了三本數學書,親自爲她輔導。這可是最關鍵的幾步啊。吳健雄的成功,去上海公學,去南京中央大學學習這兩步太重要,太關鍵了。可以這麼說,沒有這起關鍵作用的兩步也就不會有物理學家的吳健雄!

4.給“芽”見“陽光”的機會——蔡志忠的“父教”故事

有一天,父親一時心血來潮,把正玩耍的蔡志忠與侄兒永寬、永臺叫到身邊,親切地問他們:“你們長大後要做什麼呢?”永寬不加思索地昂頭說:“我長大以後要當大總統!”永臺叉着腰,也不甘示弱:“我想做警察,因爲警察最神氣!”輪到志忠,答得也乾脆:“我啊,我最想畫招牌。”

父親聽後,並沒有因爲志忠志向渺小而不悅,更沒有責備他胸無大志。而當時蔡志忠之所以有“畫招牌”的喜歡,是因爲他有一天偶而路過“繪製電影海報”的師傅家,看到師傅用座標放大的方法描繪電影人物,覺得又神氣又好玩。這恐怕是蔡志忠有關“畫畫”思想的最初萌芽吧!

在四、五歲時,蔡志忠真的畫出了“第一幅漫畫”。那天父親不在,蔡志忠溜進書房,看到桌上的瓶瓶罐罐,一時“畫”心大起。他拿起毛筆蘸滿紅墨汁,以通往書房的門檻牆作“畫布”。片刻之間,由小圈圈構成的小人兒已躍然牆上。看着自己搶眼的“第一幅”作品,蔡志忠挺樂的。但父親回來後火冒三丈,追着兒子就要大打出手,但調皮的蔡志忠一溜煙地跑開了。

也許受了這“塗鴉”事件的影響,過了不久,父親居然給蔡志忠買了一塊小黑板,或許當時父親只是模糊感到兒子該有動筆的地方了。那雖然只是一方磨平的石板,畫筆也只是一截白色的石頭,可就是從這一時刻起,一個多彩世界的帷幕拉開了。透過那支不起眼的筆,腦中構思的圖案線條,便成了“畫”。從此小黑板成了蔡志忠抒發情感的“田野”,成了促使他走上漫畫之路的原動力。

父親送小黑板之舉,真可謂意義深遠。也許他僅是一種潛意識,只是以寬容而客觀的態度對待兒子不太“規矩”的行爲。但這樣做,正是給了嫩“芽”出土見“陽光”的機會,而沒有將它扼殺於“萌芽”狀態。

5.行不言之教——諸葛亮的父教故事

在《誡外生書》中,諸葛亮把立志看作成才三要素(德、學、才)的基礎和關鍵,他主張立志必須高遠,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達到最終的成功。他寫道:“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如果志向不高遠、堅定,則會出現相反的後果:“若志一消費品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諸葛亮不僅這麼“誡子”、“誡外生”,而且身體力行,爲兒孫做榜樣。他對自己嚴格要求,雖貴爲丞相,也絕不搞特殊,堅持“行不言之教”。他一生廉潔奉公,生活儉樸。他在給後主(劉禪)的表上寫着:“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高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諸葛亮這種廉潔的作風,對子孫是無形的教育,爲後人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同時,他十分注意採取措施讓子弟不搞特殊化。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將獨生子喬過繼給諸葛亮。喬在蜀國官至駙馬都尉,本當安居成都,但諸葛亮外出打仗,諸子弟都隨軍押運糧草,諸葛亮認爲喬也應該與他們同甘共苦,於是便命喬與諸弟子一起押運糧草于山谷。這種做法對喬是一個很好的教育。不搞特殊化,讓子弟在一種平等、和諧的環境中成長,有利於培養他們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培養他們較強的適應社會能力,對於培養他們不依賴他人、獨立生存的頑強意志更有好處。

6.學識、學問、做人——朱光潛的“父教”故事

如果家庭文化氛圍的構建僅僅侷限於知識文化氛圍的設計,那是很不夠的,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至少是很不健全的。因爲:家庭的文化氛圍的設置是與家庭教育目標緊緊聯繫在一起的,而家庭教育目標的重大主題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學識、學問、做人”應是家庭文化氛圍的三大模塊,而這三大模塊最終可以歸結爲做人這一主旋律。無論你有多大的學問,無論你多麼會研究,會發明創造,都是爲了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適應社會,爲社會所接納,又能夠爲社會有用的人。

朱光潛從小就接受了父親關於“做真正的人”的薰陶。那還是年幼的時候,父親教給朱光潛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朱光潛很喜歡朱熹的這首詩歌,把它當作做人、做學問的座右銘,時時加以吟詠,以此激勵自己。“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朱光潛先生在治學方面不斷求新,在做人方面也兩袖清風,正直公正。他小時候就認爲,要保證學問上的常新,要保證修養上的進步,就必須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別人請教。

朱光潛先生喜歡常新——源頭的活水,他總有做不完的工作。他對自己平時的作息時間十分嚴格,每天早晨出去慢跑或散步,時間算得很準確。朱光潛平日也用各種辦法避免不必要的應酬,因爲他認爲這種應酬,對人對己都是一種無謂的浪費。小時候,他可以在父親的書房裏看書寫字,但常常有人走動,於是,他更願意一個人躲在草垛看書,直到夜色降臨。這種習慣到了成年時,就成了他的“隱居”工作方式,他常常到一個不爲人知的地方工作、學習。因爲他知道吸收新知識比什麼都重要。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營造家庭文化氛圍時,做父親的別忘了把我們祖祖輩輩積聚了長時間的做人做事的正確道理教育給孩子,把現代社會的做人做事的正確道理教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