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與龐涓這兩個基佬的翻船故事

孫臏與龐涓這兩個基佬的翻船故事

小編今天找到了一篇跟易中天講三國的風格差不多的短文,希望讀者好好看,可有趣了,小編都快笑得肚子痛死了。

孫臏與龐涓這兩個基佬的翻船故事

孫臏是孫武的後世子孫,生於孫武死後一百多年的戰國七雄時期。實際上,當時他並不叫孫臏。爲了講故事方便,我們這裏還是用孫臏來代表這位孫武的傑出後人。

據《史記》記載,孫臏年輕的時候曾經專門學習過兵法,但是並沒有明確記載孫臏的師傅是哪位高人。於是,後來就有另外的版本,傳說孫臏的師傅就是中國戰國時期最負盛名的高人鬼谷子,但是這種說法在《史記》裏無法得到證實。不過,《史記》裏明確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蘇秦和張儀的師傅就是鬼谷子。如果蘇秦、張儀的師傅就是孫臏的師傅,那麼這位鬼谷子的確非常了不起,稱得上是跨學科、劃時代的“學術帶頭人”。(點評:中國文化裏有利用名人炒作的傳統,比如姜子牙、諸葛亮和劉伯溫名下憑空增加了本來由其他非著名知識分子創作的作品,涵蓋軍事、政治、文學、算命、風水等各個領域。)

《史記》裏雖然沒有交代孫臏的師傅,但是明確記載了孫臏有一位名叫龐涓的同學,而且孫臏一生的主要故事都是圍繞着這位龐涓同學展開的。

不論孫臏和龐涓的師傅是不是鬼谷子,有一點可以肯定,孫臏、龐涓學習的兵法和蘇秦、張儀學習的縱橫術一樣,都是非常高端的專業。如果這種高端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出將入相,那麼那些苦心孤詣學習高端專業的同學們很有可能最終學成了一門屠龍絕技,不要說榮華富貴,恐怕就連生計都可能成問題。這就是高端專業畢業生的窘境,事實上蘇秦、張儀在走上領導崗位之前都曾經窮困潦倒,四處碰壁。好在當時鬼谷子等高人還沒有經濟意識,因此沒有招更多的弟子,否則,各國諸侯王宮門前將會排滿了前來求職應聘的兵法專業和縱橫專業的高材生,這樣,戰國的歷史很有可能會更加混亂,而後來中國的歷史很有可能會完全改寫。

孫臏和龐涓很幸運。因爲根據《史記》的記載,當時兵法專業畢業的高材生只有他們兩位。但是,這對於某位同學來說,仍然太多。這位同學就是龐涓。後來龐涓學成畢業以後,順利地通過了魏惠王的面試當上了魏國的將軍。作爲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軍隊首長,龐涓當時這個職位實際上比今天微軟中國的總裁要拉風許多倍。

魏國地處戰國七雄的地理中間位置,四周與秦國、趙國、齊國、韓國等軍事強國接壤,這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魏國必須具備很強的軍事實力才能生存下來。事實上戰國早期魏國的軍事實力曾經處於第一陣營,因此龐涓能當上魏國的將軍足以說明他在軍事專業方面的真才實學。

因此龐涓同學的這個職業起點可以說達到了畢業生就業的最高頂點,直到今天這個紀錄仍然無人能破,未來是否有人創造奇蹟我們可以拭目以待。自古至今,青年學子經過某位高人傳授之後,馬上可以出將入相的案例好像只有在《史記》記載的春秋戰國時期纔出現過,後來的畢業生的起點逐步向低端傾斜。

龐涓當上了將軍,馬上就想起自己的同學孫臏,不是因爲龐涓同學太念舊,而是因爲孫臏同學實在太優秀。龐涓的自知之明超乎想象,他認爲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既然老師當年沒有搞擴招,而另一位同學孫臏又比自己強,那麼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控制孫臏,不讓孫臏離開自己的視線。

於是,龐涓同學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了孫臏,邀請孫臏前來魏國投奔自己。孫臏同學當時還沒有參加工作,屬於缺乏社會經驗、對未來充滿幻想和憧憬的熱血青年。當孫臏接到龐涓的信,沒有仔細用兵法分析同學的動機,一廂情願地把這封來信當成了一個通向光明前程的offer(聘書)。孫臏同學不禁非常興奮。老同學龐涓如今不僅發達了,而且他並沒有忘記自己。於是,孫臏就開始憧憬自己在龐同學提攜下的未來。在孫同學的想象當中,他將和龐同學一起並肩戰鬥,成就載入史冊的戰績,爲魏惠王的霸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青春。(點評:孫臏同學雖然精通兵法,然而此時的他顯然對人性沒有深刻的理解,看不透人性的將軍不是偉大的將軍,很快龐涓就爲老同學補上了這一課。)

帶着夢想,熱血青年孫臏上路了。

龐涓在魏國首都大梁見到了孫臏,風塵僕僕、衣着樸素的'外表掩蓋不了名將的風采和氣度,這讓龐涓非常痛苦。有一句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孫臏這塊金子就在眼前,龐涓能看到,求賢若渴的魏惠王或者其他渴望依靠武力稱霸的諸侯遲早也一定能看到。龐涓決定不能再等,於是他順手抓了一個罪名送給了老同學孫臏作爲見面禮,然後就下令大義滅親,馬上行刑。就這樣,孫臏同學永遠失去了膝蓋,臉上被刺上了囚犯的logo(標誌)。(點評:站在龐涓的角度,他對孫臏未來可能威脅自己地位的擔心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胸襟太狹隘,手段太毒辣,對比田忌高下立現。)

孫臏同學在此之前並不叫孫臏,由於龐涓同學的嫉妒和狠毒,孫臏同學得到了這個彪炳史冊的名字。“臏”是一種刑罰,就是挖掉膝蓋骨的意思。

從龐涓同學對孫臏同學實施的暴行來看,龐涓不僅有自知之明,而且心理似乎有些變態。如果龐涓僅僅爲了防止孫臏有一天會後來居上,他完全可以直接殺掉孫臏,徹底根除後患。以魏國將軍的身份要除掉一個布衣草民,龐涓根本不用自己動手,設計一場意外就可以終結孫臏的生命。然而龐涓卻偏偏留下了孫臏的性命,他把自己當年的同窗好友、現在潛在的競爭對手變成殘疾人。

當龐涓看到那個在課堂上總是先於自己搶答的同學、那個總是得到老師表揚的同學像狗一樣在地上爬行的時候,他被罪惡的快感衝擊得渾身顫抖,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自己更優秀的兵法專業畢業生了。

後來又過了一百多年,史上再次出現了把競爭對手變成殘疾人的暴行。那次的主角是兩個女人:呂后和戚夫人。漢高祖的原配呂后在劉邦死後開始了對丈夫生前最寵愛的戚夫人的迫害,她掌權後下令把以美貌著稱的戚夫人砍掉手腳,戳瞎雙眼,刺聾耳朵,強灌啞藥之後扔到了廁所裏,並且親自命名爲“人彘”。呂后非常得意自己創作的令人髮指的傑作,甚至邀請自己的兒子惠帝來參觀。惠帝參觀“人彘”以後嚇得差點神經錯亂,日夜啼哭,大叫:“此非人所爲,臣爲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善良懦弱的惠帝爲了逃避現實,只好日夜不停地酗酒、淫亂,生怕自己活得長。最後遭受嚴重心理創傷的漢惠帝早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死亡抗議母親的暴行。

通過比較,兩起相隔一百多年滅絕人倫的慘案,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比殺戮更歹毒、更變態的暴行起因都是因爲嫉妒。中國人形容般配美滿的婚姻的時候總是說:“郎才女貌”,可見在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當中,男人活着比的是才,女人活着比的是貌。孫臏比龐涓更有才華,戚夫人比呂后更有姿色,當他們的競爭對手龐涓和呂后掌握了絕對的暴力資源以後,他們的下場就是如此的悲慘。

這就是專制歷史的毒,令人驚奇的是,太史公司馬遷竟然毫不避諱地把開國皇后“非人所爲”的暴行如實地記錄了下來,讓後人有機會對人性的惡毒有了更多的反省和思考。(點評:忠實的記錄和反思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的醜惡,正是歷史的現實價值之一。)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戰國時期的變態男龐涓不如一百多年以後的變態女呂后變態。龐涓畢竟給孫臏同學留下了眼睛、耳朵、嘴巴和手,這對於一個真正的兵家來說足夠了。龐涓不相信一個殘疾人還有翻身的機會,他不相信身殘志堅的奇蹟,龐涓後來因爲自己不徹底的變態付出了代價,最終死在了孫臏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