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典故是古代故事的成語的出處,歷史典故你知道多少,他們分別闡述了什麼事情什麼道理?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希望能幫助到你!

篇一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多行不義必自斃

釋義:壞事幹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語出:先秦·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春秋時期,鄭國君王鄭武公有兩個兒子,一個稱“莊公”,一個稱“共叔段”。

鄭武公死後,由他的大兒子鄭莊公繼位。可是莊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偏愛他的母親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擴充自己的封地,積極進行奪取王位的準備工作。

鄭莊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後,力勸莊公,說:“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勢力已經很強了,再這樣下去,您的王位會被他篡取的!”

莊公聽了,卻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指:一個人若不仁義的事情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你就等着吧!

丙真,共叔段的勢力在不斷擴大,將鄭國的西、北部邊境招於自己門下,直至廩延。同時,他在不停地修築城池、屯田積兵,並讓其母親姜氏裏應外合,攻下鄭都。

莊公早有防備,趁共叔段進軍鄭都時,出奇兵攻其窩穴。長久受共叔段壓迫的農民們也參與戰鬥,使共叔段兵敗,逃亡他處,而莊公出軍追殺,最後使共叔段走投無路,被逼自殺。

篇二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化干戈爲玉帛

大禹受舜的禪讓而繼位,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奠基者。據說大禹活到了一百歲,死後葬在會稽山。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領鯀的兒子,據傳爲顓頊(zhuānxù)曾孫,是中國歷史上的名君。

大禹幼年時便隨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堯帝封於崇(即中嶽嵩山),叫崇伯,實際上是一個封國國君。當時中原鬧水災,堯帝便叫鯀治水。因爲治水的組織是半軍事性質,號令很嚴,所以鯀的地位和權勢迅速上升,以致發展到有能力以暴力破壞氏族社會“禪讓制度”的地步,堯帝看到了這種威脅,便命舜以“治水無狀”的罪名,把鯀處死於羽山。

大禹的父親被殺之後,舜又向堯推薦說:“可以讓鯀的兒子禹接替父職,繼續治水。”禹深知這裏面隱藏的政治意圖,因此,他“薄衣食,卑宮室”、“聲爲律,身爲度”、“左準繩,右規矩”、“疏九河,陂九澤”、“度九山,開九州”,爲平定水患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忠於職守,克勤克儉,身先士卒,埋頭苦幹,還把地域劃定爲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不僅如此,大禹還功成不居,好讓不爭,謙卑自律,責躬罪己,仁厚愛民。以前,大禹的父親鯀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了很高的城牆來保衛自己,使得自己屬下的部落及族人紛紛離他而去;也使得其他部落的人認爲有機可乘,都虎視眈眈地等待着機會。大禹當上首領後,注意到這個情況,就馬上派人拆掉了城牆,填平了護城河。不但如此,他還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大家,毀掉兵器,以道德來教化人民。大禹帶領部下,因地制宜,教民衆學種稻谷、種雜糧,發展農牧業生產。這時候天下安定,國富民強,老百姓家裏集聚了夠好幾年吃的糧食,國庫中的貯備也足夠用好幾十年。

大禹帶領整個部落的人都各盡其責,別的部落相繼來歸附。大禹在塗山開首領大會時,來進獻玉帛珍寶的首領有上萬人。舜也覺得大禹是一個能夠治理天下的賢能之人,就在老了以後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

篇三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司馬昭之心

魏少帝曹芳恨透了司馬家族,結果被廢黜,司馬師立曹丕的孫子曹髦(mao)爲帝。但是,曹髦空有帝王的虛名,手中卻沒有實權,只是個傀儡(kuilei),蟬聯命一個朝廷官員都做不了主。朝中的全部權威都集中在司馬師和他弟弟司馬昭手中。

司馬昭是司馬懿的第二個兒子,哥哥司馬師死後,他接替做了上將軍。司馬昭同父親、哥哥一樣,工於心計,計謀過人。司馬昭方纔坐上上將軍的寶座,鎮東上將軍諸葛誕謀反,司馬昭率兵伐罪,大勝而歸。司馬昭爲人奸滑,他以爲魏國完全是依靠司馬家族才得以有了今天,因此他進進出出都有三千名手執兵器的保護一呼百諾,所有的事情也不稟報朝廷,而直接由他決斷。

曹髦做了幾年有名無實的帝王,他對司馬昭大權在握,自己不能親理朝政,越來越不滿,更擔憂自己有朝一日會像曹芳一樣,被司馬昭廢掉。他想了好幾天,終於作出了決定。

這天,曹髦把通常裏還比較聽他話的王經、王沈和王業三位大臣召入宮內,從懷中取失事先寫好的伐罪司馬昭的詔書,說道:“三位愛卿,司馬昭大權在握,野心勃勃,他稱帝之心連過路人都知道。我決不能坐以待斃,等着他來廢掉我。今天,我決定和你們一起去伐罪他!”這就是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歷史故事的來源。

聽了這話,三位大臣呆若木雞,半晌纔回過神來。

王經跪下身,一邊叩首一邊勸阻道:“陛下,這可千萬使不得啊!從前魯昭公不能容忍季氏專權,結果是失敗亡國,被全國人譏笑!此刻司馬昭專權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朝廷中他的爪牙也不是一個兩個,而宮中肯聽命於您的,實在是太少了!您赤手空拳,拿什麼去伐罪?假如不成功的話,恐怕禍殃更大。還請陛下慎重思量,從長計議!”

曹髦衝動起來,咬着牙說:“我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我已下了決心,做好了死的準備,另有什麼恐怖的?況且我們不一定會死!”

說完,他徑自入後宮,向太后稟報去了。

王沈和王業明顯地知道曹髦基本不是司馬昭的敵手,肯定必死無疑。他們生怕司馬昭今後會治他們的罪,立即溜出大殿,直奔司馬昭府中告發去了。

曹髦手持利劍,帶了一百多名童僕剛出宮門,迎面趕上了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奉令帶了一隊人馬趕來。雙方動起手來,曹髦持劍大喝一聲:“我乃當朝天子,你們衝入宮中,莫非想殺君謀反不成?”

篇四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武王伐紂

周王姬昌死後,他的第二個兒子姬發在豐京繼位,稱爲武王,並將自己的父親西伯昌追稱爲文王。

周武王拜姜尚爲軍師,用對待父輩的禮儀尊重他。武王還團結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國上下一條心,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起兵滅商。

數年後,武王率軍東進。但他沒有公開打出滅商的旗號,相反卻仍以商朝屬國的名義,讓軍隊在前面擡着自己父親的木牌位,大旗上書寫着西伯昌的名號,而自己也不稱王,只稱太子發。武王的這種做法,顯然是爲了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形勢進行一次虛實試探。

武王的軍隊東進渡過黃河來到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果然許多商朝屬國的諸侯們紛紛趕來匯合,表示支持。但武王考慮到紂王在商朝還有一定的號召力,紂王的叔父比干、兄弟箕子、微子等一批商朝的貴族大臣們還在竭力維護這個搖搖欲墜的政權,覺得滅紂的時機尚未成熟,因此,只在孟津進行了一次觀兵演習,與諸侯們聯絡了一下感情,便帶兵回到了豐京。

這時紂王的昏庸暴虐卻更加變本加厲了。有天早晨,紂王在鹿臺上與妲己一起觀賞風景。此時正是隆冬天氣,他們看見遠處的淇水邊有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赤着腳在蹚水過河。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太怕冷,而後面的年輕人卻縮手縮腳,一副十分怕冷的樣子。爲什麼年輕人反倒不如老年人?紂王覺得奇怪。妲己說,這是因爲那老人的父母生他時很年輕,因此他的骨髓飽滿、精血旺盛;而這年輕人則相反,是一對老年夫婦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飽滿。紂王不信,就命武士立刻去將兩人抓來,當場砍開他們的腳脛骨看個究竟。還有一次,紂王爲了與妲己打賭在鹿臺下路過的一個孕婦肚裏的孩子是男是女,又讓武士馬上剖開了她的肚子。

大臣箕子見紂王實在鬧得不像話,進宮去勸諫。紂王一怒之下,下令將箕子剃了光頭,關到後宮做奴隸。比干去爲箕子說情,紂王竟命武士將他剖胸剜心,說是要看看他這個裝假正經的聖人到底長了幾個心眼。微子看到紂王實在無藥可救了,他不願親眼目睹。

篇五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季,曹操帶領隊伍去伐罪張繡,氣候熱得出奇,烈日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隊伍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憂貽誤戰機,心裏非常着急。但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速速度呢?他立即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另有很遠的旅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

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措施。”他知道現在縱然下下令要求隊伍加速速度也無濟於事。腦子一轉,措施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部隊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邊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好像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調禁不住加速了很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夢想慰藉自己或他人。

篇六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杜甫遇李白

李白與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歲,杜甫32歲,相差11歲。兩人見面時,李白已名滿天下,杜甫還只是嶄露頭角。

李白與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歲,杜甫32歲,相差11歲。

其實,李白不僅在實際年齡上比杜甫大11歲,而且在詩壇輩分上整整先於杜甫一個時代。

兩人見面時,李白已名滿天下,杜甫還只是嶄露頭角。杜甫早就熟讀過李白的很多名詩,此時一見真人,崇敬之情溢於言表。一個取得巨大社會聲譽的人往往會有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輕鬆和灑脫,這種風範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讓他加倍地神采飛揚。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這種神采的,因此他一時全然着迷。

李白見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歷來不太懂得識人,經常上當受騙,但那是在官場和市井。如果要他來識別一個詩人,他卻很難看錯。即便完全不認識,只要吟誦幾首,交談幾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斷。杜甫令他驚歎,因此二人很快成爲好友。他當然不能預知,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將與他一起成爲執掌華夏文明詩歌王國數千年的最高君主而無人能夠覬覦;但他已感受到,無法阻擋的.天才之風正撲面而來。

他們喝了幾通酒就騎上了馬,決定一起去打獵。

他們的出發地也是見面地,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部,舊地名叫陳留。到哪兒去打獵呢?向東,再向東,經過現在的杞縣、睢縣、寧陵,到達商丘,從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東地界,當時有一個大澤溼地,這便是我們的兩位大詩人縱馬打獵的地方。

當時與他們一起打獵的,還有一位著名詩人高適。高適比李白小3歲,屬於同輩。這位能夠寫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這種慷慨佳句的詩人,當時正在這一帶“混跡漁樵”“狂歌草澤”。也就是說,他空懷壯志在社會的最底層艱難謀生,無聊晃悠。這是他的“地盤”,溝溝壑壑都瞭然於心,由他來陪獵,再合適不過。

擠在他們三人身邊的,還有一個年輕詩人,不太有名,叫賈至,比杜甫還小6歲,當時才26歲。年齡雖小,他倒是當地真正的主人,因爲他在這片大澤溼地北邊今天山東單縣當縣尉,張羅起來比較方便。賈至還帶了一些當地人來湊熱鬧,其中也有幾個能寫詩的。

於是,一支馬隊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適,他帶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馬隊的主角,由賈至陪着;稍稍靠後的是杜甫,他又經常跨前兩步與李白並駕齊驅;賈至帶來的那些人,跟在後面。

當時的大澤溼地,野生動物很多。他們沒走多遠就挽弓射箭,揚鞭躍馬,奔馳呼嘯起來。高適和賈至還帶來幾隻獵鷹,這時也像閃電般躥入草叢。箭聲響處,獵物倒地,大家齊聲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獵人,更像追逐嬉戲的小孩。馬隊中,喊得最響的是李白,而騎術最好的應該是高適。

獵物不少,大家覺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鮮,但賈至說早已在城裏備好了酒席。盛情難卻,那就到城裏去吧。到了酒席上,幾杯酒下肚,詩就出來了。即席吟詩的不是別人,是李白和杜甫,連高適也只能躲在一邊了,真是奢侈至極。

詩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內質卻是生命力的勃發——無論是詩的個體、詩的羣體、詩的時代都是這樣。沒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們喜歡的詩。因此,由詩人用馬蹄寫詩的曠野,實在可以看作被我們遺落已久的宏大課本。

詩人用馬蹄寫詩的地方也不少,但這兒,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寫,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獵活動中,高適長時間地與李白、杜甫在一起,並不斷受到他們鼓舞,決定要改變一種活法。很快,他就離開這一帶,遊歷去了。

李白和杜甫從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後,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東見面,高適也適時地趕了過來。不久,又一次告別,又一次重逢,那已經是秋天了。當冬天即將來臨的時候,李白和杜甫這兩位大詩人永久地別離了。

當時他們都不知道這是永訣,李白在分別之際還寫了“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的詩,但金樽再也沒有開啓。因此,這兩大詩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點,中間還有不少時間不在一起。

世間很多最珍貴的友情都是這樣,看起來親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爛,細細一問卻很少見面。相反,半輩子坐在一個辦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進友誼的最外層門檻。

就在李白、杜甫別離的整整10年之後,安史之亂爆發。那時,李白已經54歲,杜甫43歲。他們和唐代一樣,都青春不再。

篇七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爲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爲伯樂,一直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着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着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爲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於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擡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着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爲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伕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爲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篇八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裏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裏,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裏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裏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瞭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裏想:“酒杯裏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裏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

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篇九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后羿射日

世界年輕時,天空曾一齊出現十個太陽。他們的母親是東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個孩子放在世界最東邊的東海洗澡。洗完澡後,他們像小鳥那樣棲息在一棵大樹上,因爲每個太陽的中心是隻鳥。九個太陽棲息在長得較矮的樹枝上,另一個太陽則棲息在樹梢上,每夜一換。

當黎明預示晨光來臨時,棲息在樹梢的太陽便坐着兩輪車穿越天空。十個太陽每天一換,輪流穿越天空,給大地萬物帶去光明和熱量。

那時候,人們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動物像鄰居和朋友那樣生活在一起。動物將它們的後代放在窩裏,不必擔心人會傷害它們。農民把穀物堆在田野裏,不必擔心動物會把它們劫走。人們按時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滿。人和動物彼此以誠相見,互相尊重對方。那時候,人們感恩於太陽給他們帶來了時辰、光明和歡樂。

可是,有一天,這十個太陽想到要是他們一起周遊天空,肯定很有趣。於是,當黎明來臨時,十個太陽一起爬上車,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這一下,大地上的人們和萬物就遭殃了。十個太陽像十個火團,他們一起放出的熱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啦,燒成了灰燼,燒死了許多動物。那些在大火中沒有燒死的動物流竄於人羣之中,發瘋似地尋找食物。

河流乾枯了,大海也乾涸了。所有的魚都死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竊食物。許多人和動物渴死了。農作物和果園枯萎了,供給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斷絕了。一些人出門覓食,被太陽的高溫活活燒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獸的食物。人們在火海里掙扎着生存。

這時,有個年輕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個神箭手,箭法超羣,百發百中。他看到人們生活在苦難中,便決心幫助人們脫離苦海,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

於是,后羿爬過了九十九座高山,邁過了九十九條大河,穿過了九十九個峽谷,來到了東海邊。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腳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開了萬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準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陽被射落了。后羿又拉開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聲射去,同時射落了兩個太陽。這下,天上還有七個太陽瞪着紅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這些太陽仍很焦熱,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個太陽。其它的太陽嚇得全身打顫,團團旋轉。就這樣,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陽,無一虛發,射掉了九個太陽。中了箭的九個太陽無法生存下去,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他們的羽毛紛紛落在地上,他們的光和熱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了。大地越來越暗,直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太陽的光。

可是,這個剩下的太陽害怕極了,在天上搖搖晃晃,慌慌張張,很快就躲進大海里去了。

篇十你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並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它在中國家喻戶曉。這個故事記載在《列子》中。《列子》是公元前四、五世紀一名叫列禦寇的哲學家寫的書。

故事說,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們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說:“這兩座大山,擋住了咱們家的門口,咱們出門要走許多冤枉路。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麼樣?”。

愚公的兒子、孫子們一聽,都說:“你說得對,咱們明天開始動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覺得搬走兩座大山太難了,提出反對意見說:“咱們既然已經在這裏生活了許多年,爲什麼不能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呢?況且,這麼大的兩座山,即使可以一點點移走,哪裏又放得下這麼多石頭和泥土?”

愚公妻子的話立刻引起大家的議論,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最後他們一致決定:把山上的石頭和泥土,運送到海里去。

第二天,愚公帶着一家人開始搬山了。他的鄰居是一位寡婦,她有一個兒子,才七八歲,聽說要搬山,也高高興興地來幫忙。但愚公一家搬山的工具只有鋤頭和揹簍,而大山與大海之間相距遙遠,一個人一天往返不了兩趟。一個月幹下來,大山看起來跟原來沒有兩樣。

有一個老頭叫智叟,爲人處事很精明。他看見愚公一家人搬山,覺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對愚公說:“你這麼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便,怎麼可能搬掉兩座大山?”

愚公回答說:“你名字叫智叟,可我覺得你還不如小孩聰明。我雖然快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無窮無盡。山上的石頭卻是搬走一點兒就少一點兒,再也不會長出一粒泥、一塊石頭的。我們這樣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爲什麼搬不走山呢?”自以爲聰明的智叟聽了,再也沒話可話了。

愚公帶領一家人,不論酷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爲終於感動了上帝。上帝於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它告訴人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