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磨刀老人”吳錦泉

  摘要:“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着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

 

“心裏想着在做好事就不累”

2月14日,一個有愛的日子。

晚8點,央視新聞綜合頻道2015“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開播,心懷大愛的南通“磨刀老人”吳錦泉首先出場。

在港閘區天生港鎮街道五星村,鄉親們早早簇擁着老人來到村部一起看電視。頒獎典禮是春節前在北京錄製的,今晚,大夥兒相約,與老人家一起分享當選“感動中國人物”的喜悅。

屏幕上展現的是一個熱鬧的社區,吳錦泉像往常那樣揮汗磨刀。那輛破自行車、那張條凳,正是老人走街串巷的看家寶。有人估算過,磨好一把菜刀,賺1元錢要揮動手臂300下,那麼,年邁的老人捐出1000元,就要揮臂30萬下!看到這裏,現場不少人淚花閃爍!

主持人白巖鬆問,“你累不累”,老人用濃濃的鄉音給出了答案,“一點都不累。心裏想着在做好事就不累。”

頒獎臺上,87歲高齡的吳錦泉接過孩子們獻上的鮮花,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在22位“2015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中,好人吳錦泉的善舉令無數國人唏噓感慨。據中國文明網投票結果顯示,吳錦泉獲2989400票。南通的網友在朋友圈裏接力,力挺這位可敬的老人。而更多的外地朋友,在聽說磨刀老人的感人故事後,默默爲之點贊。大家的共同願望就是,要讓老人走上央視的領獎臺。

“我力量不大,力量大再多捐一點”

吳錦泉清晰地記得,他是1958年8月8日入黨的。年輕時曾擔任過生產隊隊長、民兵營長、種豬場場長。1990年,吳老退休。閒不住的他,拾起了19歲就跟外鄉師傅學到的磨刀手藝,打響了“吊金龜”(磨刀人招攬生意的響器),磨剪搶刀。“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央視的頒獎詞,勾畫的正是老人辛勤勞作的景象。

20多年辛苦,每一枚硬幣裏都洇着汗水。吳錦泉的磨刀功夫那是沒說的,出名後,他收費更低了。老人說,我現在有點名氣了,不能靠這個多賺錢。

吳錦泉一直生活節儉,但有一顆熱心助人的慈善之心,爲幫助別人總是慷慨解囊。在鄰村的另一位慈善名人——修車老人胡漢生的引領下,吳錦泉決定將磨刀的所得捐給社會。

2008年,吳錦泉夜裏從廣播裏聽到汶川發生大地震,就開始將他修車的儲錢罐倒在桌上,仔細數過,1元硬幣902枚,5元紙幣20張,共1002元。第二天一早,老人騎着自行車,幾經周折,找到市紅十字會募捐點。只聽得“譁”的一聲,一枚枚硬幣從布包裏傾瀉出來。他對工作人員說着說着流下了淚:“四川受了難,我是一個黨員,今年80歲,還能掙錢,就捐給那些受苦的人吧。我力量不大,力量大再多捐一點。”

青海玉樹、甘肅舟曲、四川雅安,此後幾年,千里之外發生重大災難,吳錦泉都會將愛心送出。只靠聽廣播獲取信息的他,多次成爲南通第一位通過紅會向災區捐款的市民。

“錦泉一元愛心社”、“磨刀老人”微基金,在吳錦泉的慈善精神感召下,周圍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慈善事業。有人來到老人的`磨刀攤前,磨一把刀給出100元,請老人代爲捐款。老人總是記下姓名住址,讓紅會開出票據。作爲南通市年齡最大的紅十字志願者,老人的“粉絲”遍佈江海大地。

“慈善貴在堅持,不能斷斷續續”

昨天上午,在磨刀老人家中,和我們拉起家常的他特別像一位鄰家大伯。他告訴我們,他的生活其實蠻有樂趣。有空還養養鴿子,種種菜,日子過得有滋味。

談起慈善這個話題,老人家頗有心得。他說,我覺得慈善就是三句話。慈善貴在堅持,不能斷斷續續。捐款不在多少,獻出愛心就好。慈善途徑很多,人人都可行善。

從北京歸來,吳錦泉又回到熟悉的生活軌道。回家第二天,就推着自行車出去磨刀。

吳錦泉最近的一次捐款是在春節前。市二院爲表達敬意,給老人送來的2000元節日慰問金。第二天,老人又添上1050元,捐給了二院慈善基金。老人說:“謝謝你們,我生活得很好,請將這些錢留給更需要的人。”

這些年,吳錦泉陸陸續續捐出近5萬元善款。在來通拍攝吳錦泉專題片的央視導演閆大衆眼裏,近年來總捐款累計近60億元的曹德旺的慈善力量和吳錦泉是等重的。

“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着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屏幕上,感動中國欄目組爲吳錦泉老人寫的頒獎詞躍入觀衆眼簾。

“好人就在我們身邊。”與吳錦泉對話的白巖鬆動情地說,“南通的朋友,如果有一天,發現這位老人在你家樓下,無論你想磨刀的或不想磨的,請關照他的生意。因爲幫的不只是他,幫的是他想幫助的更多人。”屏幕內外,熱烈的掌聲一同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