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恭儉讓的成語故事

溫良恭儉讓:原意爲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小編收集了溫良恭儉讓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溫良恭儉讓的成語故事

 【拼音】: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典故】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

【解釋】原意爲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態度溫和

近義詞】溫良儉讓、溫良恭儉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子禹問孔子的學生子貢爲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衆不同的品德。

【造句】:

1 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溫良恭儉讓是要不得的。

2 他待人接物,總是那樣溫良恭儉讓齊備。

3 警探憑兇案的`溫良恭儉讓,三天之內便把兇手逮捕了。

4 因此,我們不要溫良恭儉讓了,我們要坦率地討論我們之間存在的分歧。

5 並非所有的機器人都是那麼溫良恭儉讓的.

6 以前,他從未如此發過火,他飽讀詩書,一直都是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

7 平易近人軟玉溫香溫良恭儉讓溫潤而澤。

8 有些中國人很熱衷於列舉中國人如何聰明能幹,如何溫良恭儉讓,文化歷史如何燦爛,希望由此證明中國人並非劣種,應獲尊重。

9 一個女人,如何溫良恭儉讓,才能做到如此寬宏大度?我不得而知,可是孫曉青的信,顛覆了我的世界觀。

10 而曾幾何時,爲強調“請客吃飯”的“溫良恭儉讓”,把它同“革命”之間畫上不等號,衆口一詞背誦出“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大家也就習以爲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