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的4個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小編分享了出自歷史的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歷史的4個成語故事

前倨後恭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他是一位著名的策略家,非常聰明。蘇秦曾經到秦國去遊說,向秦王陳說天下大勢,顯示自己的才華。可是秦王有眼無珠,覺得他沒什麼才能,只會誇誇其談。回到家中,他的父母、兄嫂,甚至是妻子都覺得他這輩子不會有出息,沒有一個人瞧得起他。特別是他的嫂嫂,經常白眼相向,對他冷言冷語,罵他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並說若是他這種人都能出人頭地,這個世界就太怪了。蘇秦非常生氣,於是發憤苦讀,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當中。後來,他研究出一套 合縱 之術,就是聯合六國,合起來對付秦國。他先去遊說燕王,很快得到賞識,拜爲當朝相國。後來,他又奉命到趙國遊說,又被趙王欣賞,掛了相國之印。再往後,他又去其他四國洽談聯合事宜。其他四國早被強秦欺負苦了,見到蘇秦的主張可行,就都封他爲相國。

這樣一來,蘇秦就掛了六國相印,成爲權傾天下之人。有一次,他去楚國議論國事,經過家鄉洛陽。他父母知道了,就將庭院打掃乾淨,擺下酒席,並率領全家人,到三十里之外迎接他。他的妻子、兄弟只顧低着頭,看都不敢看他。他的嫂子則伏在地上,規規矩矩地拜了四拜,向蘇秦承認自己當年的錯誤。蘇秦笑了笑,對嫂子說: 嫂嫂,你以前對我那麼傲慢,現在對我又這樣謙卑,這到底又是爲什麼呢? 他嫂嫂又慚愧又害怕,對他說: 我之所以這樣,是因你現在地位高、金錢多啊!蘇秦聽了,不由嘆息了一聲,說: 同樣是一個蘇秦,富貴時親戚們懼怕我,貧賤時連父母也瞧不起我。人世間不以貧賤富貴對待別人的,又有幾人!

直言不諱

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交戰,史稱淝水之戰。在戰爭中,前秦軍表現出外強中乾的特點,節節敗退。晉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況的劉波到北方鎮守,統率淮北各軍。可是此時的劉波正身染重病,閉門不出。接到天子命他北上的詔書,劉波感到非常爲難。他的身體很虛弱,這使他不能在平定北方的行動中建立功勳,可是他又不能說: 皇上,您的任命錯了。 因此,劉波的內心非常矛盾。劉波想了一陣,還是覺得不能貽誤國家大事,就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疏,提出了自己的真實意見,供朝廷進行參考。

他邊寫邊想,如今自己身染重病,皇帝就是看到奏疏龍顏不悅,也不便責備他這個病人。他寫道: 我想起本朝開國的歷史,再聯想到如今的時勢,因此暫把戒律放在一邊,放肆、直率、毫不隱瞞地把所想到的話都講出來,希望您能採納我的意見。在奏疏中,劉波不但指出自己無法承擔重任,還把自己認爲合理的治國之術,以及怎樣任用人才都寫在上面。沒想到劉波的病情越來越沉重,等到他寫好奏疏以後,就一病不起,去世了。

樂此不疲

劉秀在新朝統治時期起兵造反,想恢復漢室江山,所以得到一些官僚、地主的支持。公元25年,他終於中興漢室,做了皇帝,史稱漢光武帝。後來,他又鎮壓了赤眉起義軍,將各地割據勢力消滅,統一全國,讓老百姓過起了太平的日子。長期的軍旅生活使他厭倦了戰爭,同時他親眼目睹了老百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痛苦,因此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下工夫改革弊政,廢除苛法,精簡官吏,安定社會秩序,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這樣一來,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漢朝又強盛起來。由於長期領兵作戰,他對軍事生活厭倦了。

天下一統後,他不談自己熟悉的`軍事,卻對經史義理方面發生了濃厚興趣,不僅自己潛心研究,還常常召集公卿郎將等在一起進行討論。有時候,光武帝一直研究到深夜,還覺得意猶未盡。太子見光武帝對研究學問這樣上心,生怕他用功太過,把身體弄壞了,就好心勸諫道: 陛下有大禹、商湯那樣的賢明,卻丟失了黃帝、老子的養身之道。希望您以後能頤養精神,過一過悠閒的日子,安度晚年。 劉秀聽罷搖搖頭說: 我喜歡研究學問,並不感到疲勞。婦人之仁 歷史上著名的大將韓信在楚漢相爭時曾經投奔過項羽。由於項羽有勇無謀,不善用人,韓信得不到重用,於是離開了項羽投奔了劉邦。他投奔劉邦以後,開始也未被重用,也想過要走。

後來蕭何

月下追韓信 ,才把他追了回來。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才拜韓信爲大將。韓信被拜爲大將以後,劉邦問他: 蕭丞相屢次推薦將軍。我想,將軍一定有擊破項羽的妙計,請將軍指教。韓信說: 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大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被他嚇倒,你看他多麼勇猛。

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的將領,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對待他人,又恭敬又有慈愛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了,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應當封爵位時,他不封。就是封了,他還拿着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個角都磨光了,還捨不得交給人家。他的好心眼只不過是婆婆媽媽的好心眼罷了。接着,韓信又分析了項羽的一些弱點和錯誤,指出劉邦必然能戰勝項羽。關於項羽失敗的原因,有好幾條,而項羽喜歡殺戮以至於喪失天下民心,吝於賞賜而不獲將士擁戴是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