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父母爲題的作文1000字

導語:感謝你在我的童年裏撒下歡聲和笑語,每時每刻都在爲我着想。感謝你們爲我所作的一切,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優秀作文,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以感恩父母爲題的作文1000字

【篇一:感恩父母】

鳥有反哺情,羊有餵乳恩。人,身爲宇宙主宰,亦有感恩之心,感恩之情。今天我要感恩的,是我的父母。從小到大,父母給了我許多幫助和鼓勵,使我在成長路上,得到了無窮的快樂與幸福。

該上幼兒園了,我們家住在六0一小區裏,其實,我家旁邊就有一所幼兒園。而爸爸媽媽卻把我送到了少年宮幼兒園。爲了我能夠按時到園,爸爸特意買了一輛摩托車,他不會開摩托車,就又跑去學……每天早晨,爸爸騎着摩托車載着我和媽媽行使在馬路上……可以說我是在爸爸的摩托車上度過學齡前的時光的。

長大了,爸爸也賣掉了摩托車,爸爸說,其實他自己很怕開摩托車。還記得那個有陽光的早晨,我們撞到一個穿馬路的行人,爸爸的整個身體躺在地上,我們在他身上,一點都沒受傷。自從那次車禍,爸爸的左肩好久都沒擡起來。

剛上小學,我經常因成績不好而垂頭喪氣,而媽媽卻對我說,沒關係,媽媽不怪你,你還可以更努力,嘻嘻!每當這時,我都會樂上一小會兒。三年級的時候,因爲父母的教育,我漸漸引起了老師的注意,並且參加起了小學的活動,並連連獲獎。於是我對我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也成爲了老師眼裏的一個明星。四年級的時候,父母開始教我怎樣做人,怎樣經受挫折,怎樣面對失敗,在成功面前不驕傲。因爲象我這樣的一個要強的孩子,是很難面對失敗的。他們還教我怎樣進行人際交往,怎樣爲人處事。我知道父母對我的良苦用心,於是,每次聽着就記在心上。因爲父母的引導,我獲得了更多的友誼。於是,在老師眼裏,我成了一個認真要強的學生,在同學朋友眼中我成了一個友善真誠的人。我知道,在我成長的背後,揮灑着父母辛勤教育的汗水。

六年級,這就意味着進入了緊張的衝刺階段,當然我的父母也是這份緊張的分擔者。每天,除了作業,還有作不完的數奧。星期六、星期天,我們如同正常上學一樣緊張,奔波於補習學校之間。

爸爸媽媽辛勤工作之餘,始終陪伴着我。上數奧時,老師家蚊子多,媽媽就在邊上給我們趕蚊子;上新東方英語課時,家長不能陪讀,爸爸媽媽經常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一兩個小時再來接我一起回家;到了每個晚上,督促我洗嗽完畢上牀睡覺後,媽媽又開始幫我檢查作業,一直忙到深夜。記得爸爸說過,我出生前,媽媽是個大瞌睡蟲,經常晚上八九點就睡覺了;但現在的媽媽越來越憔悴了……

回憶父母養育之恩,我們發奮學習。父母兒女心,天下第一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無以爲報,只能在感恩節向父母發出內心最真摯的祝福。

感恩父母,感謝父母。

【篇二:感恩父母】

感恩一直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感恩與同學,感恩與老師,感恩與朋友,感恩與社會。但其實,最應該感恩的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他們或貧窮或富有,或健康或殘疾,或嚴厲或和藹,我們沒有必要計較這些,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的,這便是我們一生都償還不起的。我一直堅定地認爲。而《感恩父母》這本書便是對父母最真情的的謳歌,最無私的讚美,一個個用生命與愛普寫的故事展現着他們偉大的光輝,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感悟父母對孩子付出的巨大力量。

沉浸在書中的字裏行間,我一直被深深感動着。父母把孩子看作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追求,他們每一言每一語,每一個舉動每一個眼神,看似平常,卻又無可比擬的愛的力量,一種神聖的力量。

有人說母愛是孩子最珍貴的精神財富,我認爲是沒錯的。就像書中一樣,他們的愛或細膩,爲了怕打擾兒子工作而自己費力的穿針引線,卻不做出聲響;或溫柔,每天精心地做一桌飯看着孩子大口的吃着,眼中露出慈愛的眼神;或剛強,爲了撫養四個孩子而累出一身病,臨終前還笑着對兒女噓寒問暖……太多太多故事體現着母愛的偉大,他們爲了子女成爲有出息的人而累垮了身體,他們的愛清澈如水,充滿在我們身體每一處,默默支持着我們。

如果說母愛如水,那麼父愛便如山一般堅定、堅強。他們不會甜言蜜語的愛我們,只會用行動來教導我們,用思想來啓發我們。誠如書中一樣,他們會爲了給孩子交學費而翻越幾座大山;他們會炒一桌好菜犒勞一下自己的兒女;他們會爲了兒子能吃上蘋果而把蘋果吊在木桶裏,防止曬壞……很多時候,父愛就是這樣,看似平常卻愛意無限,我們在父愛的呵護下,會更堅強,更果斷,更頑強而立與社會。

其實在我們出生不久,便接觸了一種感情,那就是父母之愛,雖不是懂得,但覺有一種本能依戀。我一直認爲,世間有三幅最美的畫面,第一幅是嬰兒出生時的喜悅,第二幅是一家三口漫步於寂靜的街道,第三幅便是父母甜蜜、幸福的微笑。前兩幅是父母對我們的愛,而最後一幅,則是自己完成的,因爲我們便是父母的幸福源泉。

對於父母的感恩,不必大肆鋪張,他們只是想要最簡單的方式。他們不苛求自己的孩子腰纏萬貫、聰敏過人,他們只希望孩子快樂、懂事、有上進心、健康的成長、其他別無所求,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父母付出再多,也不要什麼報償。

百善孝爲先。感恩父母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詞語,是一次人世間偉大的舉動的代表,讓我們感恩父母吧!感謝他們帶給自己的點點滴滴。

【篇三:感恩父母,點亮親情】

落葉在夜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潤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世界,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情誼,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在這個世界上,給我們愛最多的人,莫過於我們的父母。從我們“呱呱”墜地起,我們的父母就承擔起了養育我們的重任。父愛如一座高山,永遠也難以企及他的頂峯,母愛如一股涓涓細流,滋潤着我們溫馨的夢。

愛讓這個世界不停地旋轉。父母付出的愛遠遠比山高,比海深,作爲我們,只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的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歡樂。回想過去,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賀卡,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翻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爲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那一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不都印刻着歲月的滄桑,印刻着父母爲我們操勞的痕跡嗎?有時,因爲父母的幾句批評,我們就會對他們怒目而視。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的一塊心頭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成才,他們的關心卻換來了我們這樣的對待,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一定很沮喪。在我們的心靈中,只有自己,容不下他人,無論我們做什麼事,從不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而做爲父母,首先想到的卻是我們,無論背後摻雜着多少痛苦和淚水,他們也從未在我們面前提起一個字,只是強裝笑臉。我們在物質不能滿足父母的要求,難道連讓父母開心一下的小事都做不到嗎?所以,我們更應該體諒父母的心境,去撫摸他們心靈的創傷,去傾聽他們內心的獨白。

我常常慶幸自己是幸運的。我有一位疼愛我,呵護我的母親,她溫柔與賢惠;我有一位促使我前進,鞭策我自強的父親,他嚴厲又聰明。這往往令我感到滿足,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兒童,雖然有時會與父母發生一些嘴角,但我知道,父母永遠都是愛我們的,我小心的珍藏着這份老天的恩惠。俗語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是父母,爲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不,或許比那片大海更遙遠,更遼闊,更純潔,更體貼,所以我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報答。

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以爲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已經足夠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爲我們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爲我們做的點點滴滴。

【篇四:感恩父母】

在感恩教育中,學生們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就是他們在生活中切實感受到的親情。然而對於如何感恩父母,他們的認知還比較模糊、零碎,往往缺乏感恩的具體行動。

初中學生與父母相處十幾年,感動的事情有很多。在“感恩父母”的主題課上,學生們爭相述說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我發高燒的時候,媽媽揹着我去了很多醫院,急得都哭了。”“我爬山的時候,不小心摔在石頭上,頭上流了很多血,爸爸媽媽求醫生一定要救救我。”“上小學的時候,我讀書不好,爸爸總是陪我一起看書寫字,每天都很累。”……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報答父母、感恩父母呢?”有的學生說:“我要買三房兩廳的房子給爸爸媽媽住,我要買轎車帶爸爸媽媽去兜風,我要買很多很多的補品給他們吃,我還要……”有的學生說:“我要考出好的成績,將來找一份好的工作,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少學生認爲幫父母倒杯水、打掃衛生等事情太小了,不屑一顧,他們表示長大後要做大事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假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我們中間的一位同學長大了,很孝順,想感恩父母,但平時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父母的住房條件不好,他想給父母買房,自己沒錢,銀行又不給貸款,他非常犯愁。如果你是這位同學會怎麼辦?”有的同學說:“我打很多工,賺很多錢。”有的則說:“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父母住上大房子。”還有的說:“我要給他們買好多東西,雖然買不起房子……”在這些話語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對父母的一片孝心,但也覺得正確的引導非常必要。我將他們說到的感恩行動進行了分類:大事和小事,並引導他們反思自己的想法,學生在辨析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其實多跟父母聊聊天,常回家看看,或者多往家裏打打電話,再加上工作上的出色表現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安慰。在老師的溫馨提示中,學生們若有所思,懂得了感恩父母可以從小事做起。

我爲這堂課佈置的回家作業是:向父母說一句感謝的話,給父母送上一枝康乃馨、給父母洗一次腳……學生們認真地完成了這些作業,不再覺得彆扭。感恩,就是這樣實實在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文明最精細的表現在情感裏。”認知的發展不能代替情感的發展,因爲人對某種價值的認同,不僅是認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並且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老師應努力使教學走進生活,貼近學生,創設開放、互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自由、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給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在豐富的實踐體驗中,讓學生的情感得以激發,把教學的需求轉化爲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