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7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成爲“中國奇蹟”最爲精彩的篇章。但也應看到,越往後,扶貧難度越大,任務越艱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淺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必須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進一步提高扶貧攻堅工作精準度,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通過精準扶貧使得貧困人口每年減少了1000多萬,扶貧開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2015年底,按現行脫貧標準測算,我國仍有5575萬農村人口生活在扶貧標準線以下。貧困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突出、最難補上的短板。更爲棘手的難題在於,目前仍然貧困的`人口大多貧困程度比較深,自身發展能力比較弱,加上減貧政策效應的遞減和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繼續採用常規思路和一般辦法,很難如期完成任務。狹路相逢勇者勝。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扶貧攻堅”改爲“脫貧攻堅”,既體現了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決心,更是對扶貧開發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十三五”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

脫貧攻堅需要始終扭住精準,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準到戶、精準到人,找對窮根,明確靶向。這就要求切實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因村施策。對沒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需要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扶持措施脫貧。對勞動力就業不足的貧困戶,需要加大勞動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就業能力,引導勞務輸出脫貧。對有一定發展條件的貧困村,需要加大特色產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等。對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貧困人口,需要加快實施易地搬遷工程,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治理的雙贏。

脫貧攻堅需要更加註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決不能讓貧困現象代際傳遞。這就需要着力加強教育脫貧,增加轉移支付,加大中西部貧困地區基礎教育投入,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真正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與此同時,還需要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努力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健全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脫貧,對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脫貧攻堅需要切實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方面作用。進一步強化脫貧攻堅領導責任制,改進貧困縣考覈機制,由主要考覈地區生產總值向主要考覈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轉變,引導貧困地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把工作重點放在扶貧開發上。健全脫貧成效評估機制,落實貧困縣約束機制,嚴格扶貧考覈督查問責,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落實落細落小。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扶貧開發,實施扶貧志願者行動計劃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計劃,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落實公益扶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對於吸納農村貧困人口就業的企業,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職業培訓補貼等就業支持政策。構建社會扶貧信息網絡,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扶貧公益基金和開展扶貧公益信託,增強企業輻射帶動貧困戶增收的能力。就是要通過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方面的作用,確保小康道路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

7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背後,是各類難題交織而成的“問題視野”。從大涼山區“1年最多吃3頓肉”的極貧角落,到石漠化地區“跑水、跑土、跑肥”的貧瘠土地,再到大山深處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的現實無奈,無不迫切告訴我們,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

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決勝方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以往,一些地方習慣於大水漫灌、撒胡椒麪,甚至採取“用手榴彈炸跳蚤”的辦法,結果事倍功半。只有找到“貧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抓好“六個精準”,堅持分類施策,才能真正告別貧困。近年來,一些地方通過“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能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精準識貧,實行“一村一法、一戶一策”力求實效,彰顯了“精準”二字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各方合力是決勝之要。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凝聚更多共識和力量。政府部門守土有責,在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政策保障、財政投入等方面責無旁貸,也需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參與扶貧,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貧困地區堅定信心、自力更生是重要基礎,發達地區也要積極幫扶,不斷提供助力。集衆智、聚羣力,形成“九牛爬坡、各個出力”的工作格局,脫貧攻堅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落實責任是決勝之基。脫貧攻堅,靠的是意志力,拼的是執行力。沒有迎難而上、志在必得的決心,就會在硬骨頭面前產生畏難情緒;缺少堅強有力的領導和一追到底的責任,硬任務就會變成軟約束。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爲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才能爲脫貧攻堅掌好舵、領好航。

加強黨對脫貧攻堅的領導,核心是強化工作機制,關鍵在層層落實責任。實行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和片區爲重點、精準到村到戶的工作機制,就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黨委和政府,逐級立下軍令狀,一級一級把責任落到實處。用最嚴格的考覈督查問責,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稽查,從嚴懲處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違法違規行爲,讓制度有剛性、問責有力度,才能形成敢於擔當、狠抓落實的氛圍。

當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意味深長地說:我們國家已經窮了幾千年了,如今再也窮不起了。從貧困走向小康,30多年的風雨前行成就千年夢想。“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這是一言九鼎的承諾書,也是沒有退路的攻堅戰。心懷“但願蒼生俱溫飽,不辭辛苦入山林”的責任感,“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使命感,“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苦幹實幹、久久爲功,我們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讓全面小康的幸福陽光普照億萬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