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四篇

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在朋友空間裏看到一篇《元宵節裏話傳統》的文章,說很多人都在感嘆現在的節日越過越沒味兒了,節日成爲了浮在表層的暫時的歡愉,是因爲節日的民俗漸行漸遠,節日裏所蘊涵着的文化與傳統幾乎被遺棄了。這日正是元宵節,耳邊響起幾聲稀稀落落的鞭炮響聲,鍋裏煮着湯圓,思緒不由回到了幼時的元宵節。

對於小孩子來說,最開心最盼望的莫過於元宵節晚上提着自己心愛的燈籠在街上走來走去了。正月十四的晚上就要試燈籠,鎮上掛着的花花綠綠的紙燈籠在風中搖擺,直鉤着孩子們眼饞的雙眼。只是家裏窮,很多時候是沒有額外的錢來用於買這些燈籠的。元宵節前幾日,在勺子裏放上些白麪,加了水,在火上打成漿糊,拿出過年剩下的五色紙,在廢舊的竹簾上取一些竹篾,撿來一起光滑些的棍子,對着事先畫好的各種圖案,興趣盎然地製作自己的燈籠。做好後,只等到了十四的晚上,穿上新衣提着燈籠到街上去小心的走來走去。

到了晚上,天剛擦黑,幾隻小燈籠便晃晃悠悠地出了家門了。有幾家比較富裕的,會在鎮上買各種式樣的燈籠,外面畫着精美的圖案,蠟燭的光把燈籠映射的朦朦朧朧的,下面還有紅色的櫻子隨着走動晃動着,煞是好看,讓人真想上去摸一摸。那人走到我們跟前,便會驕傲地斜視一下,以顯得自己的燈籠是多麼洋氣。此時一羣男孩子手裏舉着自制的蘿蔔燈籠鬨笑着跑來了,那根本就算不上燈籠,只不過是一個白蘿蔔,把根部用刀子掏空,使它變成一個小碗的形狀,放上線擰成的燈捻,倒上些煤油,用鐵絲擰個架子,插上木棍,到了晚上便點燃了,專門去嚇唬女孩子的燈籠。買來的燈籠材料很薄,輕飄飄的,這些男孩子一過來,嚇得女孩子們轉身就跑,可是風一卷,那些燈籠便轟然着火了,眼睜睜地看着它美麗的燃燒爲灰燼,而我們自己做的卻結實得很,就這樣安然無恙的,從十四一直打到十六的晚上,甚至到了十七晚上還捨不得放過去,便又偷偷地點亮在家裏轉幾圈,這才把它掛在屋頂的大梁上,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再戀戀不捨地看上幾眼,這才香甜如夢,待到第二年的元宵節,再興致盎然地取下來,燈籠裏搖曳着一個甜美的夢。

再大一些,上了初中,便渴望着元宵節晚上的猜燈謎了。這天吃過晚飯,便會早早的地來到鎮上,鎮上道路兩旁掛滿了燈籠,每個燈籠下面都會有張紙條,紙條上寫着燈謎。家距離鎮上還很遠,幾個朋友約好,還要找上一兩個男生,因爲猜燈謎的時候,猜出來了還要去擠着排隊告訴答案,如果對了就可以領到獎品,一支鉛筆或者一個本子什麼的,女孩子排隊根本擠不到跟前,甚至還會被從隊裏擠出來,這些男孩子經常是不屑與猜那些燈謎的,但他們樂於幫忙排隊領獎品。再者回來的時候已經很晚,有幾個男孩子作伴,總是可以壯壯膽子的。去的時候還帶着關於燈謎的書,男孩子們便隨便出些考大家,猜一個再一起分析一下爲什麼會是這個答案,從中尋找猜燈謎的方法,這樣說着到了鎮上燈謎活動基本上就要開始了。然後分開來,找到自己會的,便急忙喊那高個子的男生把燈謎扯下來,寫了答案,跑去排隊,如此也獲得了不少的獎品。過後,餘味未盡,幾個人挽着手臂擠在人羣裏看燈,各式各樣的花燈,各式各樣的圖案,映照着每個人歡樂的笑臉。

當然除了晚上,白天也是安排的很滿的。從正月初七開始,各個小村落裏組成的村民表演都開始訓練了,有敲大鼓的,有舞龍、舞獅子的,有踩高蹺的、有擡花轎的,也有學校的學生們的'節目,敲小腰鼓的、吹大號的、舞花環的,扭秧歌的等等,熱鬧非凡。記得我們曾經參與了一個舞花環的節目,每天彩排,十四到鄉里演出,十五十六到縣裏表演,天不亮就坐上大汽車,到了縣城,一個個節目從表演的舞臺上經過,大家就饒有興致地仰着脖子觀看,使勁地拍手鼓掌,拍的手都是紅腫的。現在想來,村民敲大鼓的勁頭,舞龍、舞獅子的精彩,踩高蹺的得意、獅子搶球的驚險,扭秧歌的快樂,擡花轎的詼諧,無論男女,無論老少,無論大人,無論小孩,臉上都是一個表情,快樂。表演完畢,每個孩子發一塊錢,算是這些日子辛苦訓練的工錢,一串糖葫蘆,或是一截甘蔗,或是一個江米團,吃到嘴裏也甜到了心裏。

從回憶中走出來,覺得周圍顯得異常的安靜。正如朋友文章裏所說的那樣,一個本來很平常的日子之所以能夠成爲延續數百上千年的一個節日,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裏面蘊涵着很多文化與傳統。於是,帶着女兒,走出門外,去尋找今年元宵節節日的氣息。

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小學時有篇課文叫(西門豹),講的是西門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課文裏西門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時年紀小,以爲這漳河便是這打從家鄉門前流過的小河,竟高興得手舞足蹈。後來才曉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陽,比南漳縣城都有名。

南漳這小縣也終於沒負了“思安”這名諱,絕不樹大招風,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沒人知曉襄樊有個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這畢竟絲毫不影響這小縣城的和樂。淳樸的家鄉人,就如此安定地在這塊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着。老人們三兩聚在樹下閒聊,大人們起着自行車在不太寬敞的馬路上來回穿梭,孩子們專心地坐在講堂聽老師講解。街道或許並不繁華,沒有繁弦急管,也沒有火樹銀花和燈紅酒綠,卻安詳而端莊。歲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葉上慢慢流淌。

滿月象徵着團圓、美滿。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自然被這個一心祈求平安的小縣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遊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裏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着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羣裏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衆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着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後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於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伴着新春的喜氣,迎接着元宵佳節,濃濃的歡歌樂舞跟隨着夕陽漸漸到來。

大人們早早的準備好了吃酒晚宴,孩子們玩耍着鞭炮、竹燈。家家戶戶燈光照耀了半邊小天。在吃玩一陣後,臨水的鄉俗開始了。男孩和女孩們都各自結伴,拿着河燈來到水邊,點亮燈芯,微微的燭光,緩緩的耀眼在水中,閉上眼,十指合心,祝福的話語在心底祈禱,有的微笑着;有的仰着頭;有的低着頭害羞着;半百的老人坐在樹根上,遙望着正圓的月亮,如此的光芒照耀着老人的雙眼,估計他正在祈禱着自己的曾孫子健康成長呢。

一番祝願後,人們嬉笑着開始忙活着串門呢。要好的哥們、情通的姐妹們,都講述着簡單的祝願和來年的目標。孩子們結伴遊玩,鬧花燈的;鬧元宵的;可忙活着呢。

一年年得過去,我們挽不過時間。一過元宵,工作的孩子又要出遠門開始新的奮鬥,就如春天的到來,花鳥都開始爭豔,創出一片天地,最真的感情伴着這輪月亮,潔白的永遠存在。

我隨便寫了點,不知道字數夠沒,其他的你自己加油吧!

中華兒女從來就視龍爲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由此被稱爲“龍的傳人”。在閩西連城縣姑田鎮的遊大龍,聞名遐邇,有“天下第一龍”之稱。

正月十五元宵節,客家人都有遊大龍的習俗。大龍是用紙、竹篾和木板做成的。從傍晚三四點開始,有游龍的家庭便把一節節的龍燈擡出來,到指定的地點拼接起來,整條龍約有40~100節不等。龍尾是單獨擎立的舉着,距離龍身數十米外。表示着“神龍見首不見尾”。

游龍拼接好後,點上蠟燭。各家各戶的青壯年身上都捆着一個牛皮做的碗狀小兜用來擡撐杆。大龍頭前點着火銃,還有擡燈照明隊,鑼鼓隊……游龍所到之處,每家每戶都要燃松香迎接大龍,以求龍的保佑。遊行直到夜裏十一點才快要結束。年輕人們在此時異常興奮,手持大龍,忽左忽右,忽快忽慢,使那大龍表現出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的天性。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碰撞,使得大龍遍體鱗傷,但快樂無窮……

第二天一早,人們擡着大龍四處遊行給大家帶去好運。正午,大龍直奔指定空曠田野處,預備焚燒。在那兒要堆一堆五百平方米左右的幹稻草,並擺上貢品。之後游龍要繞稻草堆走三圈,人們又一次興奮、快速地奔跑起來。龍燈因互相擠壓而破爛不堪。有趣的是大龍出遊的時候人們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漂亮,游龍結束時卻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破爛,才意味着誰家最吉利。最後人們把龍身與稻草堆一起焚燒乾淨,這象徵着真龍火化昇天,能保一方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姑田遊大龍是我國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它曾被列入過吉尼斯紀錄,當時的大龍有兩百三十七節,遠看彷彿一條巨龍盤踞山間。它真不愧爲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樣的我也期待這XX年的元宵盛宴,相信這又是一次視覺的享受!

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元宵節的作文。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衆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中學生作文《元宵節的作文》。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爲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該習俗始於宋朝。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爲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糉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衆人不知此爲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爲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爲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爲“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爲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民間意義上,只要沒過了元宵都算春節。百姓眼裏,這是春節最後的狂歡,也是民俗的盛大展示。在外的這些年,雖然多數年份都能回老家過春節,但能過元宵的幾乎沒有。早聽說故鄉今年元宵燈會規模空前,只可惜不能親見,進城後關於元宵的記憶就只剩城市燈會了。印象中關於老家元宵的印象侷限於小時候的記憶。

城裏的元宵最耀眼的是燈展,隨着聲光電科技的進步,燈的外觀,材質,動態,音響都與時俱進,高大上自不必說,觀者人潮涌動磨肩接踵,也熱鬧非凡。此前好幾回從住地進城區看燈,都因交通管制或因擁擠坐不上回程的車子,徒步走了老長的路才返回家裏,近年節慶外出都格外小心。記憶中鄉村元宵的燈是移動的,叫遊燈/遊枰,人們或擡或舉着燈沿街巷遊走,鑼鼓開路,大老遠就能聽到,多數人在家門口就能賞燈。相比起來,城裏是人隨燈轉,而鄉村是燈隨人轉,更親民一些。用一個比喻:城裏的元宵是超市裏冰鎮的包裝精緻的高檔元宵,鄉村的元宵是土竈上老媽煮着的自制元宵。

遊燈的主角自然是各色的花燈花籃,都是由老藝人純手工製做。我有個本族奶奶是做花籃的能手,以前村裏只要有辦元宵遊燈都會請她參加做燈,大多也是義務的,村裏會提供材料,或提供一點實物贈送。她們用竹蔑紮成花燈骨架,糊上雕刻着各色鏤空花紋的彩紙。造型各式各樣,有吉祥文字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恭賀元宵之類。有單字做一燈成一組,也有多字一起做成燈箱的,互相搭配成一套一套,用頂部向前彎的竹杆挑着。多數燈一人就可提得動,也有需多人擡的大花籃,還有機關精巧的走馬燈。記憶中老街上有個叫享耐的五金師傅心靈手巧,算是村裏最早把玩電器的人,他做的電動花燈曾是鄉親們每年的期待,記得有一年他做了個能轉動推磨的人物花燈,令鄉親們十分讚歎。如今許多原來做燈的老藝人都相繼去世,年輕人都忙於外出賺錢,許多手藝都瀕臨失傳,但科技進步也讓花燈有了新的花樣,走馬燈早就不稀奇了,原來的燭火也多數換了電瓶燈。韻味是淡了些,但也方便安全了。記憶中小時候還沒到遊燈結束,有些燈己被晃動的燭火燒了一個一個黑洞,也有燒得只剩個骨架的,提燈的人難免有愧,但鄉親們除了給他一個善意的笑沒人責怪他這也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

元宵遊燈是全村的一個集體大事,以前通常按舊時生產隊的組織東南西北四個連隊各組織一隊花燈,各隊間似乎有一定的榮譽競爭關係,大體以羣衆的口碑爲憑。每隊的標配大約是先頭鑼鼓隊開路,隨後是一隻舞獅,然後是花燈隊和神像香火,壓軸的是叫作鐵枝的民間技藝,我們土話叫枰爲閩東地區獨有。枰的花色造型和寓意是鐵枝標誌性的水平展示。需要有文化修養和做枰實踐經驗的長輩作指導。師傅用木料搭起一個大約兩張牀大小的方形移動平臺,檯面垂直方向裝上像枝叉一樣的鐵架子,高的能達到3米左右,上面安上軟墊,選身段纖巧聰穎又膽大的孩童化妝成各色戲劇人物牢牢固定在鐵架上,多的能承載七八個人,襯上各種花草樹木燈光等佈景。它的奧妙是經過服裝和道具的遮藏,讓人感覺不到有鐵架的存在。遠看過去,枰上的人物都像懸浮在空中一樣。每個枰就是一個栩栩如生的戲劇場景,比如牛郎織女八仙過海西遊記等。村民自家小孩能被選上枰也是一項榮光,雖濃妝豔抹,但不知爲何,衆人還是能知道某個角色是誰家小孩,評頭品足一番。當然,也難免有人看走眼把張三家的男孩看成李四家的女孩的,爭論一番,最終恍然一笑。如此寵大的移動造景古時候全靠衆人接力擡着在卵石鋪就的村道上巡遊,現在路好了,大多改用動力牽引,省力不少。

遊神是遊燈活動的組成部分,前前後後都有許多和百姓互動的環節,比如鳴鞭迎神和交換香火。當遊燈隊伍快到自家門前時各戶都鳴鞭歡迎,雙手捧着香火在門前恭候,神像經過時就用手裏的香火和遊神的香火交換並插在自家門前和神案上,喻意接福接平安。

這些年鄉村大有民俗復興的態勢,結合旅遊的發展,許多漸被淡忘的傳統民俗重新煥發生機。老家今年的元宵遊燈規模空前,多年未見的雙溪古鎮香火龍和沉寂12載曾經作爲乾源村特色的白蛇燈也作爲重要的節目參加遊燈,加上交通便利,賓客雲集,熱鬧的程度與古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我遠在外地,不能親身感受,好在信息科技發達,讓我也能通過微信朋友圈飽了一回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