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合集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合集10篇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他和她都老了,很老很老。老到那隻他娶她時送的銀鐲子,已經被磨損的看不清花紋;老到他爲她戴上銀鐲的手,已經變得顫抖。清明時節雨紛紛,讓人想起那時的他和她。

他年輕時,也是個皮相極好的小夥;她年輕時,也是隔壁村裏愛漂亮又樸實的農家女。或許是一天,她揹着揹簍在清明的小雨中,偷採了爛在山中的白茶,在溫泉邊奢侈地用茶泡腳,遇見了他;或許是那年清明早起,本想拜隔壁的阿婆的墳,卻迷迷糊糊地拜成了他家的。總之,似乎是緣,兩個人拉拉扯扯,走到了一起。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簪頭落水中。

他替她戴上了銀鐲子,穩穩地。

親戚鄰里們說,她嫁得好。她是農家女,卻真不會做菜做飯。每天早晨,他揉好面,真好饅頭,煮好豆漿,她便起來了。每年清明,她準會吃到她做的清明饃饃。聽她講晉文公,介什麼推。他是文化人,也是愛讀書的農村人。他是說過怎樣做清明饃饃的,酒米,棉花草……她不在意的聽着,因爲她知道,他會做給他吃。

後來他們有了一雙兒女,他是嚴父,她是慈母。他做父親可做得真好,兒女們還未入學,他便把他們抱在腿上,講講氣壯山河的歷史人物,長長的中華歷史。那會兒農村,有哪家孩子受這般教育,他是前瞻遠見式人物。每每過節,他也會應時節講講玉兔嫦娥,年獸,晉文公,介什麼推的。他講這些時一向嚴肅,板着臉,唔,他說敬畏文化和歷史。她在兒女面前,不怒自威。但對村裏的其他鄉親,他卻熱心到不行。哪家有困難,他手一揮,便把他們的小半積蓄借了出去,再借,再借。可她很少制止他,因她深知他內心的善良、熱忱以及執着。她是慈母,也是良妻。在全家人都得緊肋褲腰帶時,他再借錢出去,她也只能一抿嘴裏的苦澀。在他心裏,四周的鄰里,均是骨肉至親,村子裏的每個人,都與他有着同一個姓氏。慈母和良妻,她扮演得並不完美。那時無油無鹽的飯菜,她也會做,卻無法像他做的那般,美味可口。良妻只能在夜晚,坐在燈下,等她的丈夫從大隊下班回來。

再後來他們的兒女長大了。

他們給她買了電飯煲,她終於可以煮香白的米飯,雖然有時夾生。他們可以供養他們了,田裏的農活在逐漸減少。她經常在午後,同他踱到後面的竹林打麻將,口中哼着老舊的歌。竹林裏的鄰里都是和他們差不多年歲的。一羣老人顛三倒四地打牌,稀裏糊塗地開心,一元兩元的不謂輸贏。

更後來他們有了孫子,他和她在慢慢變老,他的執拗勁更厲害了。他接孫子放學,孫子今天的拼音還沒掌握牢。那會兒教育開始現代化了,漢語拼音可重要了。他犯起了倔,把孫子往路中間一放,直到孫子把拼音念得滾瓜爛熟,他才用自行車把孫子載回家。她只是在聽到糟老頭的倔脾氣後,想起了當年那些借走的錢。轉眼間利息已經回來,黃二孃的雞蛋,王五的魚,張小子的桑葚……這次他所堅持的,說不定也是這因果的鏈吧,她笑了。再是清明,他又講起清明寒食的來源,是爲紀念叫介子推的,介、子、推。她想起他給兒女孫兒們講的語句,年年都講,連她這個農村老婦都記得了。

後來他們更老了。他開始經常傷風咳嗽,她倒還健康,時時照顧他。

有一次他不知從哪裏聽來醫生給他用的藥不對,犟脾氣一犯,竟然咳嗽了也不吃藥。於是她便偷偷跑去告訴醫生。醫生趕至,責怪他生病還那麼武斷,居然不遵醫囑。他臉色鐵青,知道是有人告了密。她呢,就當他是一時犯倔脾氣了,管他呢。

但她突然生了病。突然,忘記了怎樣喝水,怎樣咽飯,怎樣穿衣。似乎一剎那,她把什麼都忘了。她果真是老了,老得認不得經常玩的麻將,甚至,有時,連他們的兒女也不認得了。但她唯一記得的,依然是他,他的模樣、聲音,熟悉而清楚。自從生了病,她變得有些小孩子了。去城裏最好的醫院住院,她定要他陪伴,子女守着是不行的。他也老了,在醫院守了幾天,竟傷了風,但仍不忍離去。

冥冥之中,他們都感受到了什麼。她在兒女的勸說下,縱心裏不捨,也急急忙忙地遣他回家休息養病。他說,好,明天來看你。

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她要回家了。他早早出發,站在村口最醒目的地方,等她。她慢慢下車,他慢慢走近。夕陽很暖,他牽着他的手,慢慢回家。

她想起了介子推,在很久很久以前,寧願被火燒死,也抱着樹不放,不離開母親,不下山的人。她不懂介子推的深意,只知道,她也想的,不離開他們,不離開安謐的村莊,他們的家。

又是清明,門口開花的的玉蘭樹因小雨變得疏落。空氣裏泥土開出芬芳的小花,一如那年清明雨中的茶香。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人,漸漸遠行。孫女要向他學做清明饃饃,她知道,或許明年,他就老到做不動了。酒米,棉花草……她依然沒學會呢。她,他和他們的子孫去給祖先上墳。雨一直不停,落在葉面,落在泥土上,匯成細流,和他們的光陰一同逝去。或許有一天,他們也要這麼,長眠地下。她想,誰也免不了呢。

那一天來臨之前,她想和他,慢慢共老:那一天來臨之後,他願同她,靜靜靠在一起,躺在土堆一隅,看清明,煙雨紛紛。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清明時節,如若沒有雨的陪襯,自是少了那份理所應當的淒涼與清冷。聽,那淅淅瀝瀝惱人的雨聲,把整個世界,都織進了無邊無盡的迷濛和惆悵之中。這個季節的雨,應是屬於思念的雨。被冬凍結了一季的心,便隨雨敲窗櫺的節奏,輕拂沾染一身的塵埃,走進歲月悠長的小巷,讓一些孤獨的思念,在文字裏綻開芬芳的花蕾。

今夜,在雨聲空寂的浸潤裏,就讓我一個人安靜地倚窗而立,然後,眺望遙遠的蒼穹——那個叫做天堂的地方。讓我,再次輕輕地呼喚一個永遠也不會答應我的稱呼,讓我,再次將漫天的雨絲,編織成一張這輩子也不可能再對我微笑的面容。那時緊時慢的雨聲啊,是您在遙遠的天邊,輕喚着我的乳名嗎?聲聲,都飽蘸着思念的苦澀。字字,都凝結着無奈的愁緒。我將手伸出漆黑的窗外,好希冀在茫茫空冥之中,能握住些什麼。是在清冷的風中緊緊地拽住您的藍布衣角嗎?還是在沁涼的雨中撫過您絲絲銀白的髮梢?但是,除了一手的冰冷和溼潤,我終是什麼也無法握住。

不知從何時開始的一場乾旱,讓雨的飄落淪陷成一場塵封的記憶。而我對你的思念,竟然也如一條行將乾涸的河牀般,隨漸行漸遠的歲月,正在逐漸地走向枯竭的斷流。如若不是一場及時到來的雨,我是不是會將您就此遺忘在時光的深處?還好,這場淋漓的透雨,終於趕在了清明前,爲這個古老的節氣,彈奏一曲哀傷的音樂背景。

仍是乍暖還寒的時節,風夾裹着冰涼的雨絲,帶着久違的潮溼氣息,淋溼了一地的思念,也淋溼了我枯瘦的心,點點哀思在四月的雨中肆意氾濫。悽風冷雨之中,那白色的梨花,正瓣瓣飄零,空中仿若翻飛着一片片潔白的紙幡。炷炷嫋嫋升騰的香菸中,浮現着您慈詳的笑容,我熟悉的皺紋正開心地舒展着。倏忽間,風吹過,您的笑容不見了,還是那座堅硬冰冷的墳塋,如此絕情地橫亙在我和您之間。我和您啊,僅僅只隔着一層薄薄的大理石,但是,我卻是如此痛苦地清醒着,那豈是一層石板的距離,那是生與死遙遠的距離,是陰陽相隔的永遠!

其實此刻,關於墳塋,也只是我的幻覺罷了。今年的清明,我仍然沒有到您的墓前,折一朵菊花裝點您的墳頭,亦沒有點燃泛黃的紙錢,讓它帶去我的孝心。我知道,永遠靜靜地安睡於墓中的您,其實,根本不再需要這些了。一沓紙錢,兩對蠟,三炷香,只不過是活着的人,對自己的安慰和交待。而我,東風寒食之時,只在心中,燃一炷香,將您深深祭奠。不想爲自己尋找一些牽強借口,只想說,您是懂我的。因爲,您一直都是如此地寵愛着我,您一直都會原諒我犯下的錯誤。

想您,在這紛紛的雨天。零散瑣碎的記憶,隨四月的雨絲,清晰地飄過我思念的蒼穹。

仍然是下雨的季節,天地濛濛,籠罩在一片輕煙中,整個世界是如此的靜謐。老舊的屋子裏,飄浮着縷縷潮溼的氣息。我倚靠在小竹椅上,細數着雨滴落下的聲音。雨敲在屋頂的瓦當上,宛如彈奏叮噹的小曲。有雨水順碎爛的瓦片,嘀嗒嘀嗒地落在了屋裏的泥地上,凹進的泥坑裏,便積起了一窪小小的水灘。您蹣跚着身子,尖尖的小腳顫顫巍巍邁過被歲月磨得光潔的門檻,從裏屋取出搪瓷洗臉盆洗腳盆接雨。於是,雨水滴下的聲音,由細微的嘀嗒聲變成了泉水的叮咚聲,竟是那般的悅耳動聽。在這樣無聊的雨天,能享受到如此天籟之音,於我是興奮的,而於您,卻是安詳的。您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做些手工的活。比如,坐在八仙桌旁的高凳上,爲我做一個雞毛毽。方孔的銅錢,黃銅色的頂針,黯淡的光線裏閃着銀光的細針,還有那些五顏六色的碎布,以及鮮豔油亮的雞翎……這些東西經您的巧手擺佈上一個時辰,便神奇地變成了一個鑲着漂亮牙邊,我可以自豪地向小夥伴們炫耀的毽子了。

只是可惜,那些毽子早已不知了去向,唯留下這樣一個昏暗的場景,讓我在以後的歲月裏,將思念的痛苦輾轉反側。

雨,紛紛揚揚,還在不停地飄過夜的窗臺。不知道,在這樣的雨夜,又將有多少的生命,帶着美好或遺憾,會在某一終點戛然而止。而我,不也正是奔赴在這條生命終結的路上嗎?我,不也正是在朝着有您的天堂,漸漸靠近嗎?

如若可以,我希望用自己在世的歲月,換取時光的倒流。我,仍是那個無憂無慮懵懵懂懂的孩童,而您,仍是那個耐心呵護我縱情寵溺我的老人。只是啊,我又是多麼清醒地知道,所有的一切,僅是我一廂情願的夢想,那些遠去的時光,那些屬於我們的,跌落在時光深處的寧靜和歡樂,是再也回不來了,而沉睡在墳塋中的您,也再也不可能醒來了。

清明的雨啊,你就盡情地下吧,一如我無法控制的淚水,劃過冷清的黑夜。撫摸着您的照片,我終是無法驅走積鬱於心的哀痛。快四年了,您走後的日子,每年的清明,您的墳頭,總會有錢紙翻飛,而我,不會選擇在這樣的日子祭奠您。因爲,我知道,喜歡熱鬧的您,定然不會喜歡只在清明那一天,才能享受每年一次貌似熱鬧的場景。我會將您喜歡的熱鬧,在一個平淡的日子裏,延續……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不管颳風下雨,不管路途多麼遙遠,不管我有多忙。父親去世後的每年清明我都是要回去的。就這樣,風裏來,雨裏去,不知覺到了第17個清明。

同以往的清明一樣,兄弟幾個,帶上兒女們。拿着柴刀,扛着鋤頭,捧着鮮花。提着竹籃,竹籃裏放些祭祀用品。還有鞭炮,一條長長的隊伍,在兒女們的歡笑聲中,奔向父親的墳地,我們兄弟幾個卻是笑不起來,似乎大家都有心事。我知道,我們幾個都在思念父親。都在回憶父親,都在想着父親,想着父親的笑,想着父親的愛。想着父親的辛勞,也想着父親的痛。

父親是20xx年農曆3月份去世的,享年64歲,屬於英年早逝。沒有來得及享一點兒女福。雖然20xx年的時候,最小的兒子我也差不多30歲 了,按道理30歲,早就成家立業。那樣父親就可以享福了。而我呢,沒有結婚,也一事無成,父親還得爲我的事情操勞,想到這,我心一陣陣地痛,是我拖累了父親,是我讓父親那麼勞累,才得那樣的重病。如今,父親過早地離去,雖然我每年清明都要回來,但再怎麼樣努力,也換不回父親的生命,父親的離去,是我一生的痛。這個痛是無法用聲音來表達和形容的。父親去世那一年,我由於其他事情,沒有回去送父親上山,沒有見父親最後一面。以至於第二年,我回去時,還沒有進家門,母親便將我帶到了父親的墳前,我跪在父親的墳前,不停地叩頭,沒有發出任何聲響,母親在旁邊說,兒子,你哭啊,你喊啊,你喊爸爸啊,我還是沒有喊,不是我不想喊,而是我喊不出來,因爲我的心,早就喊幹了,我心中的淚,早就流盡了,我何尚不想喊爸爸,想起以前不管是讀書回來,還是打工回來,遠遠地叫一聲爸爸,很快就能得到迴應,如今,再怎麼喊,爸爸能聽見嗎,能回答嗎?

我思念父親,也愧對父親,不要說讓父親享福,就是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出去打工都回來的很少,陪伴父親的時間也是很少,更不要說幫父親幹活,減輕父親的勞累。就在父親病重的那半年,我只回去看望了一次,沒有給父親一分錢,沒有買一點營養補品,來到父親病牀前,我泣不成聲,我無顏面對父親,唯一能向父親交差的是,未婚妻已經懷孕了幾個月,那個時候父親已經口齒不清,我拿着父親的手,撫摸着妻子的大肚子,心裏在說,父親你放心吧,你的滿兒子,已經有老婆孩子了 ,父親點了點頭,像是完成了最後的心願。

經過一陣爬山涉水,我們來到了父親的墳前,兄弟幾個忙開了,砍樹枝的砍樹枝,填土的填土,擺放祭祀品,平時我們兄弟都是書生,沒有幹過農活,可是在父親的墳前,我們都乾的很起勁,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因爲我們都知道父親是個愛面子,愛整潔的人,我們必須要將父親的墳前整理好,讓父親在裏面舒舒服服的休息,雖然,我們知識分子都知道,人死如燈滅,早就化成了泥土,但在我們心中,父親永遠是父親,父親一定是在下面好好睡覺而已。

整理好了,開始了祭拜,先是大哥,二哥祭拜,接着是我,後面就是晚輩們,一個接一個,一大堆人,場面十分熱鬧。父親生前最愛熱鬧了,這下,地下的父親,不知道能看到否,鞭炮聲響起,我在心裏說,父親,該吵醒你了吧,你都睡了一年了,我們又來看你了,你應該早就起來了啊,生前,不管我們兄弟哪個,只要從外面回來,你都老遠地就去迎接的,如今,我們兄弟帶着兒女都來看你了,一年又一年,怎麼就不見說話呢,難道你真的睡着了。紙錢燃起熊熊大火,我彷彿看到父親歡快 的笑臉,往事歷歷在目。

記得,小時候,也是清明節,常常跟着父親來祭拜父親的父親,也是這樣的熊熊大火,火堆旁,父親在念叨着,不清楚父親在說什麼。只聽到保佑保佑的。後來才明白,清明祭祖,祈禱祖上能保佑子孫, 升官發財,萬事如意等等,而我呢,蹲在火堆旁,什麼也不要說,不是我不需要保佑,不是我不相信保佑,而是我實在不想麻煩父親,不想讓父親再爲我們的事而操心,因爲父親生前已經操心太多,我們向父親索取太多,如今,父親好不容易躺下,好不容易安寧休息了,我實在不忍心再打擾父親,再麻煩父親。所以我只能靜靜地蹲在火堆旁,默默地陪着父親。

火焰漸漸變弱,慢慢地熄滅了,我想,父親又累了吧,父親又想休息了,我默默地再叩三個頭,悄悄地離去,是因爲我不想驚醒父親的.沉睡。

安息吧,我敬愛的父親,我思念的父親

走下山來,我才發現,我的衣襟已經全溼了,我不知道是淚水還是汗水, 我是男兒,輕易不流淚,可是一想到父親,我眼淚就忍不住出來了,尤其是父親的生日,忌日,和清明。我思念父親,萬語千言無從說起,唯有淚水,才能發泄我思念之痛,可是再多的淚水,也喚不回我的父親,我只能在心裏說,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你的兒子,我要好好孝敬你。

父親,你聽見了嗎?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早晨起來,和平日一樣打開窗子,濃重的溼氣撲面而來。我趕忙關上窗戶,說真的寧可不透氣,我也不想讓乾燥的屋子變得溼唧唧的。居住南方的那些日子,受夠了肆虐的潮溼,那種生活經驗,會使你感恩北方的疏朗和寒冷。南方的冬天是溼冷的,夏天是溼熱的。春和秋在你還沒回過神的時候就倏忽而逝。

我知道自己是個頑固堅守的人。但是,橘生北方則爲枳是誰都明白的道理。下樓走進細雨裏,院子近處綠樹和紅的白的花,全都溼重在枝頭上,稍遠的地方竟是煙雨迷濛,模糊一片。沒有鳥鳴,只有遠處不知道因爲喜或悲燃放的爆竹在悶悶的響起。忽而想起還有兩天就是清明瞭。清明的雨不可能是從唐朝一直下到現在吧。

關於清明,似乎也有上墳的記憶,但那應該不是清明節的掃墓,因爲記得很清楚,那是要扯哭聲的。清明節只是灑掃,不要求扯哭聲的。

那是與父親還有弟弟一起去的爺爺墳地。爺爺一直很孤單,活着的時候,一個人鑽在深溝裏給隊上放羊,一放放了好些年。死了,也是一個人被按要求埋在了遠離村莊的地方。

父親帶着我們跪在爺爺的墳前,紙點着了之後,父親就哭起來。在鄉下,哭亡者的時候,得一聲大或是一聲孃的叫着哭,女的還會絮叨點別的內容,比如:我可憐的大呀,我再也看不到你了,以後誰再管你的女呀什麼的。男的一大半就只是乾巴巴的喊大叫孃的,很少哭訴別的,標準句式是:大,我大,大喲大。也許是爺爺去世的時間已經足夠長,父親哭是哭着,眼裏卻分明沒有眼淚。爺爺的墳墓在一個稍有點傾斜的坡地上,我們跪的地方地勢低,風一吹,那火苗就向我們燎過來,燃着了周圍的枯草,父親嘴裏哭着,手撲打着,身體躲閃着,一時就聽見弟弟也跟着喊着大的哭起來。我擡起頭,父親也停止了撲打,我們看着弟弟像模像樣的大呀大呀的哭他的大。父親忍不住笑了,他對着弟弟說別嚎了,你老子我還沒有死。然後我們三個人都笑了,站起來,拍拍膝蓋上的土,墳也就上完了。弟弟告訴母親說他本來是叫着爺哭的,誰知父親的聲音太大,就把他給繞進去了。

我也應該是叫着爺哭的,不哭是不像話的。但無緣無故,毫無端倪的忽然這麼哭,似乎是哭不出來。就象父親去世之後,我的傷心是一定的,哭不哭都不怕旁人閒話。但我的公公去世之後,事情就有了變化。其實對於公公的離開,我的心裏也是非常難受的,我一直覺得那老人活得不容易,活得可憐。想起來也動不動地落淚。但是要我按時按點的哭,我還是一直不適應。我很佩服那些親戚中的女眷,她們隨時隨地就可以哭將起來。而我的不適應就不能象對父親那樣,不被人閒話,因爲我終究只是個兒媳婦,會有不孝的嫌疑。然而在我給公公熬排骨湯,端洗腳水,穿衣服,洗腳剪指甲的時候,那些親眷們她們在哪裏?可我就是沒有辦法適應那種應儀式要求而進行的哭訴。在我看來,盡孝的喪事幾乎就成了一種悲傷的表演。

現在想來,父親也應該是一樣的。父親不可能對爺爺沒有感情,只是那會哭不出來而已。或許當他疲憊的時候,當他端起碗來的時候,當他睡不着覺的時候,還應該有許許多多能勾起他對爺爺回憶的時候,他都會黯然傷神的。一個人,非要等到足夠年齡的時候,纔可能去了解到別人。鑑於此,面對玩性正足說話不知輕重的兒子,我常常安慰自己,沒有必要去煩悶傷感,會有他了解我的那麼一天的。那會不管我是活着還是已經死了,都不重要。

父親離開我已經十多個清明瞭,可我一直還是沒有去給他掃過一次墓,不在家鄉只是個藉口而已。骨子裏是一直以來,老是覺着懷念並不需要如此表達。但今年,我卻非常的想回家去給他老人家掃墓,這個想法很是強烈,然而面對臨近高三的兒子,我遲疑了。清明節還有許多次,而兒子的高三生涯只有一次,我給自己找了一個非常有力的藉口,實質是離開的人爭不過活着的人。這樣想過之後,我對別人說,等我兒子上了大學,我一定要在清明節回家給父親掃墓。說真的,我很清楚的知道這只是我現在的想法,不知道,兒子考完之後,我的想法會不會變,我沒有信心,因爲心是最難把握的東西。可人這一輩子辜負了的,只有父母,這應該是世人累世的悲涼。

清明將臨的此刻,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只希望我的父親,那躺在故土上的老父親,陪着那曾經讓他耗完心血,已經將要荒蕪的家園,不要感到孤單和淒涼,你的女兒,她,不論走到海角天涯,她的心將永遠是你久居的家,這是我一定可以保證的。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用他的詩句,表達出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每年的清明節,春回大地,草木長出嫩芽,滿目蔥翠,一派生機,人們便趁着這美好的春光,上山掃墓,拜祭祖先。印象中,幾乎每年的清明節都會下着濛濛的小雨,三五成羣,爭先落後地從天上飄下來,落在手上、身上、臉上,清涼清涼的,散發着春的氣息。 依稀記得小時候,是很喜歡過清明的。因爲過清明節,就意味着有好多好東西吃了。那天早上,一家人會早早地起牀,大人就在廚房忙活開了,因爲在外出掃墓之前,是要先在家裏拜祭祖先的。滿桌子的菜,有魚有肉,還有很多粿類。其中不可不提的就是樸籽粿了。據說,粕籽粿是爲記念先人在鬧饑荒之時用粕籽充飢,對粕籽感恩之情。香噴噴的樸籽粿,呈現出嫩嫩的綠色,那是用艾草的嫩葉和米舂粉,發酵配糖,裝入桃形陶製粿印或小碗蒸熟後吃的粿品。每咬一口,就能感覺到春天蓬勃向上的氣息。每一次吃粕籽粿,我的心裏總是會有一種滿滿的充實感。那是大米的清香夾着樸籽的甘甜,還有獲得成果的喜悅。

清明的前幾天,總是我到樸籽樹那裏把嫩嫩的樸籽葉摘下來,滿滿的一籃子,細心地洗淨、晾乾、切碎。然後不遠萬里提着它和白花花的糯米到隔壁村磨漿。那個時候,老是覺得路那麼長,東西又那麼重,彷彿走不到盡頭似的。由於磨漿的石磨不是每家都有的。所以那幾天,石磨前每天一大早就排起長龍,大家都早早地起牀在那裏等着了。去的時候是樸籽葉和糯米,回來的時候就變成了濃濃的綠色的漿水。回來的時候,還要用白糖和發酵粉調和,一勺一勺盛在陶粿盞裏下鍋蒸。對於所乘的漿水的量的多少,也是很有講究的,少了,就不好看了。多了,等它們蒸完發酵,就全部都溢出來了。每次家裏蒸樸籽粿時,我喜歡伸長脖子望着竈臺,總覺得等待粿蒸熟是一件漫長的事情,迫不及待想看看自己的成果。媽媽說,做得最好的時候就是在上面的粿都剛好裂開了,那是咧開嘴笑了。看到它們的時候,我也咧開嘴笑了。

吃過豐盛的早飯,就要去掃墓了。天空中總會飄着無數的雨精靈,平時總是撐着傘的我們,這時候卻把傘給收了起來。難得可以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這時候就別帶着傘煞風景了。踩着自行車一家人從家裏來到山下,一路上有說有笑,真是神清氣爽。

到了山下,不用說,接下來的事情便是掃墓了。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走,別有一番情趣,山上有很多花都開了,大大小小,奼紫嫣紅的。我想,這就是爲什麼人們會選擇在掃墓的時候踏春吧!

走了一段時間,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墓碑,開始準備祭拜了。其實,我們將掃墓稱爲“掛紙”。到了墳地,把墳上的雜草除盡, 墳堆上土少的地方再用土填起,只見爸爸鄭重其事地從袋子裏拿出香燭,然後把水果三牲餅食排列好,把小酒杯添 滿,再上香致意,接着用五彩紙條遍插墳頭。白桃粿也是其中的祭品之一。聽爸爸說那是爲了表達對先人的哀思,所以把桃粿做成白,然後點紅點。

小時候常常幫着媽媽做桃粿,把糯米飯、切成丁的溼香菇、蝦米、豬肉、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鍋爆香,調入味精,胡椒粉、魚露,即成白桃粿餡。粳米粉衝開水做成白桃粿皮,把白桃粿皮搓成長條,捏一小塊,壓成圓薄皮,包上餡,然後用粿印印出,上蒸籠蒸熟即可,也可在吃前略微用油煎香。其實,一般我們吃到的都是紅桃粿。唯一的不同之處只是把粿皮做成紅色的,因爲紅桃粿是辦喜事的時候要用到的,所以比較常見。

另外必不可少的,就是糖蔥薄餅了。

潮汕地區,清明有食薄餅的習俗,據說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而來的。潮汕薄餅分餅皮、餡料兩部分,食時用餅皮卷餡料成圓筒狀就食。餅皮是用麪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鑊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麪皮,其薄如紙。餡分爲鹹、甜兩種。鹹餡,是用豆芽、韭菜,配蛋絲、肉絲、香菇絲混合成餡;甜餡,是用“糖蔥”爲餡,具有潮汕獨特風味。糖蔥,又稱蔥糖,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雪白松脆,入口即散。

祭拜的時候,要刷新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綠色油刷外,其餘的字都用紅色油塗寫。祭祀將畢時,就要壓紙鏹,分別壓於碑頂和墳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後才修的新墳,碑石頂端要壓下十二張宴幣,若爲閏月則壓下十三張,作爲給亡人陰間花費之用。墳身上也要壓上五至七層紙鏹。今年壓多寬,明年就多寬,不能擴大和縮小,據說這是死者還“地租”的範圍。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墳今年掃墓就稱作爲“新社”,要壓紅白紙鏹,以後每年壓的便用白紙條。

另外,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 掃墓完畢的時候,要把冥紙小心翼翼地在墳前燒完。然後,一家人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去踏青了。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6

春寒夜雨急,聽夠屋外雨棚和玻璃窗的交響曲,一早起來清新的空氣充滿大地,心情有些懶懶的。下樓來,天色陰沉風涼,夾着殘雨霏霏,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春倦的心緒感覺無奈帶着些許嘆息。街道兩旁的花店似乎一夜開滿菊花哀怨的黃與肅穆的白,傾訴之情藉此花語,正是清明思緒祭奠的表白。

又是清明時節,讓人直接記起了唐朝詩人杜牧那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突然想起朋友他和她的戀情,人也是天地陰陽相隔,如今他不知可好。華燈初上的北川,兩個人遇見的發生,纔有美麗後面的故事,多麼憂傷、多麼無奈、多麼牽掛……,一場災難後,在城市那個孤單的房間裏,多了一個痛苦的遺憾,將自己心思弄得愁雲滿篇,情緒暗暗。他面對熒屏茫然無言,鍵盤冰冷,香菸嫋嫋悠悠,一根網線多年來維持那段情感懷想的吐述。戀,如雲般縹緲虛幻,網,若她的虛擬世界。孤獨的人需要朋友,需要真誠關愛,需要溫暖交流,他在網絡裏盲目的發泄、寫作,去找情感的託付,去找心底懷念的那個隔空紅顏。愛戀落魄成空想的可憐。

寫給離別的長短句,是那年的情景,是那年的心情,是那年的刻骨銘心。誰懂?想要誰懂?深刻的情感在腦海裏怎麼也不會忘記。離別,人去,夢還在。一段情感,一個世界,有他也有她。一段情感,兩個世界,有他也有她的影子。說不明,道不清,哀求,追悔,再也找不到傾訴的人,獨留自己在思念裏懺悔。

雨,細細的話語。總是帶來清淡的愁緒,引發心底情感的漣漪,一圈一圈的波紋是淚珠落下的嘆息。回憶是天邊的雲朵,是那種暗暗傷感的烏雲。想她太多,想她在不經意間,心思聚集覆滿情懷的天空。一條路,曾經牽手走過,那時將笑聲遺落在路邊的角落,毫不珍惜。如今天地陌路,才明白在意她的一切是那麼的幸福。風景裏有她的微笑,他在她的風景外,憂傷的花悄然在這初春含苞欲放。有些冷,有些困,沒有原來溫暖的懷抱,只有用過去一起的畫面來溫暖行走的麻木。從此習慣一個人想她,習慣了一個人埋怨自己,習慣了一個人尋找過去的遺蹟。最後的路,盡頭是否就是漠然的孤獨,是否不可避免和這清明天氣一樣哭得淋漓。愛情的堅貞這時候卻是一種精神的枷鎖,時時糾結,常常帶起。斷點,情感斷線,可以的話是忘記,還是用心去連接?怕她從心裏消失,他都不敢輕易在悲傷裏流落一滴眼淚,因爲怕她的身影從眼淚裏融化消失。獨守寂寞的悔意,冷清裏更是感覺到她昨日的溫柔,真的充滿了魅力,他不忍心從中自拔。春雨淒涼,在風雨裏迷失。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頹廢的日子可以埋葬一個人的激情,沉睡一個人的靈魂。我好期待有一場暴雨,沖垮一段段的矢志不渝的話題。都說愛一個人,只要她幸福自己就會感到快樂了。都說愛一個人,只要她開心自己就放心。多少人能夠遇上了感情挫折後,擁有放下的豁達呢?具有漠視的輕鬆?不論愛爲何失去,不論愛如何遠近,一層一層的深痛,痛不欲生,也只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好期待一場暴雨,將心聲與情聲,都遠遠地帶到天涯海角去。讓他心境安靜,靜靜地找到自己。情到深處也淡然,夜入更深亦寂寞,放手吧,放手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溫柔和愛護。默默迎來春天的細雨,沖洗乾淨糾結的陰霾。

看到那些祭奠掃墓的人,心裏莫名低沉。又想起那首詩《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爲什麼要去喝酒?借酒消愁,還是酒鄉爲家?是不是隻有小孩的單純纔會覺得清明很熱鬧?我不由想起一些詩句來:

酒碗裏面倒映着街道的滄桑,心裏滿懷歲月的悲涼,此刻眼裏沒有女人妖豔的線條,通紅的眼神,看着春天的紅,看穿菊花的黃,看透情感的涼。凋落既然不可以避免,只好將想念停留在天邊,思念讓碗中的酒變成了水,這水卻讓思念化成了河。我在河裏,木然是我簡單的問候。

人多的時候不知道真心在哪裏?一個人寂寞獨處卻看清。但已經無法擁有。知道和不知道又如何?都失去了。我想找到春天的密碼,打開那段春天的記憶追昔你的美麗,那好像是癡心妄想。

我只能做的是抱着酒在喝,酒是女人的眼淚,不要貪杯。總是麻醉平時的虛僞,不斷揭穿虛僞的堅強,輕易打破堅強的脆弱,看到脆弱下內心隱藏的暗紅傷疤。

清明喝酒喝的是懷念,要不怎麼喝多了就從眼裏流了出來。你在這天隨風離去,讓我似乎懂了些。付出過的人才知道珍惜的滋味,愛過的人才能看見你的身影,以及水那邊含笑的真摯感情。

我不想再做無謂的吶喊,明智的心會讓死結疼痛出明悟。我看見小草的精神,看見鳳凰涅磐毅然的堅定,我看見流落四季的生命生生不息,內心深處在悲哀裏高歌,在尊嚴裏自信,在苦難後輕笑,用心靈體驗滄桑。我笑了,看到最後春機盎然裏的勝利,靈魂呼嘯的音符讓一個人真正懂得生命的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7

唐朝清明節 在唐朝,上墳掃墓、改火、治蠶室、鬥雞、打馬球、蹴鞠、拔河、盪鞦韆、宴飲、踏青、插柳等,都已成了清明的習俗活動。

踏青

踏青活動在唐朝尤爲盛行,清明踏青之盛況, 唐朝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一種儀式,“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白居易的《春遊》詩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

拔河

唐朝以前,拔河從軍營傳到民間,到唐朝又從民間進入宮廷,致使這一運動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極爲提倡,並在朝野、民間盛行。《封氏聞見記》中記載:

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以正月望日爲之。相傳楚將伐吳,以爲教戰。

《封氏聞見記》還記載,唐朝拔河採用的是木麻制繩,繩長約爲40丈到50丈。典籍裏還詳細描述了唐朝拔河運動的盛況。唐中宗與唐玄宗時期,朝廷對拔河運動十分推崇,該運動因此在皇宮內外非常盛行。

710年清明,唐中宗李顯移駕梨園球場,在這裏舉行宮女、大臣的拔河比賽。韋皇后以及愛女安樂公主也前來觀看。

唐中宗下令文武三品以上分朋拔河,以預祝今年豐收。據載,韋皇后當場指定:中書門下省蕭至忠、韋巨源、唐休璟三位大臣和五位將軍爲西隊,尚書省七位大臣以及兩位駙馬爲東隊。中書令蕭至忠眼見西隊多是六七十歲的老頭,還少一人,急忙奏請重新分定。

安樂公主護夫心切,因爲夫婿駙馬武延秀在參賽東隊,便搶先表態,死活不肯變動。皇上見愛女堅持,也就沒有更改,蕭至忠只好遵旨比賽。

一聲鼓響,參賽雙方齊力拉繩。僵持不一會,西隊輸慘,可憐六七十歲的唐休璟、韋巨源二人,隨着繩子仆倒在地,久久爬不起來。唐中宗、韋后、公主以及宮女們無不大笑起來。

唐玄宗李隆基也喜歡拔河比賽。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載,在長安京城,唐玄宗舉辦了一次千人拔河賽事。千人聚集,“喧呼動地,蕃客士庶觀者,莫不震駭”。

當時李隆基賦詩《觀拔河俗戲》描摹了這次千人拔河的盛況: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進士河東薛勝在《拔河賦》中言:

皇帝大誇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戲繁會,令壯士千人分爲兩隊,名曰拔河於內,實耀武於外。

鬥雞

除了拔河,唐朝的寒食節更盛行鬥雞遊戲。我國鬥雞習俗可謂是歷史悠久,在《戰國策》 《史記》 《漢書》等史籍中提到的鬥雞典故甚多。

之後又有《鄴都故事》記載:“魏明帝太和中築鬥雞臺。”曹植觀鬥雞後作了樂府雜曲辭《鬥雞篇》。到了唐朝,寒食節鬥雞已成爲皇宮中不能缺少的娛樂項目之一。

鬥雞是一種觀賞兩隻或數只雞相鬥的遊戲項目。鬥雞由清明那天開始,一直鬥到夏至爲止。鬥雞遊戲起源於隋代,到了唐朝更加盛行。

據隋代杜臺卿著《玉燭寶典》記載:

寒食節城市尤多鬥雞鬥卵之戲。

人們不惜重資購買健鬥之雞,調習既嫺,至期登場。鬥雞時,人們把五色幔蓋在籠上,背場開籠,有敢臨陣爭鬥的雞,任它們飲啄自如。如果多至三四百隻雞且不懼怕的雞,這隻雞就穩操勝券了。

鬥勝的雞用綵線結成小球,分別纏在頸部和膀部,入籠迎歸。雞的主人所獲得的珠翠羅綺不下於百兩黃金。由此可見,當時鬥雞場面是何其壯觀。

鬥雞之戲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經久不衰。據劉肅所撰的《大唐新語》記載:太守戡內難作爲御史大夫,有《詠雞》詩,可謂是一幅繪影繪聲的鬥雞圖。

寒食東郊道,陽溝競草籠。

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風,

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

長翹頻掃陣,利距屢通中。

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

雖雲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另據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威遠有個叫臧平的人,愛好鬥雞。他有一隻高於普通雞數寸的無敵公雞。威遠監軍強行買了下來,讓它參加寒食節鬥雞。此雞威猛異常,無雞可敵。唐穆宗龍顏大悅,賜給威遠監軍百匹帛。

關於寒食清明節鬥雞,鬥最有趣味的是唐玄宗與賈昌的故事。據說,賈昌的父親賈忠是皇帝近身侍衛,力大無比,可以拽起一頭公牛摔它個肚朝天。後來在誅滅韋氏家族的變亂中,賈忠立下了大功,深受皇帝的寵信。

賈昌在子承父業習武的同時,7歲就學會了各種鳥語。唐玄宗愛好廣泛,除了詩歌音樂,舞蹈美色,還有鬥雞。居然蒐羅了上千只公雞,選派了500名御林軍專門馴雞。

每年清明舉行鬥雞賽事。如此一來,竟成時尚。

賈昌憑藉精通鳥語的天賦,馴養鬥雞,很有章法,恰好被唐玄宗發現,就把他召進宮裏,當了500名馴雞御林軍的總頭領兼總教練,授予“神雞童”的稱號。

據《東城老父傳》中記載:每當到了鬥雞的的日子,唐玄宗都會讓宮廷樂隊集體出動,後宮的佳麗也紛紛出場。賈昌則頭戴雕翠金華冠,身穿錦繡襦褲,手執鐸拂,引導羣雞氣宇軒昂地走到場地中間。在賈昌的指揮下,羣雞進退有度,顧盼神飛,勇往直前,不啄得對手雞血長流不罷休。

戰鬥結束後,賈昌命令羣雞按勝負關係列隊,接受玄宗檢閱,然後再整齊劃一地回到雞坊之中。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8

鄉下的空氣實在是新鮮。踏進即將離別40年的故土總有一種依舊的感覺。雖然這裏衣帽換新顏,高樓林立,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兒時的村莊、兒時的故土還在,自然有一種迴歸故里的主人翁思想,下車走進綠油油的麥地,路邊的油菜花送來陣陣撲鼻的香氣,頓覺神清氣爽,這和城裏的鋼筋混凝土、渾濁的霧霾天空相比,簡直就是一片淨土,藍藍的天,白白的雲,花紅柳綠的大地,讓人陶醉、讓人羨慕,讓人嫉妒。置身在這綠色的原野裏,放飛的思緒在腦海裏盤旋,兒時的記憶在眼前展現,捧一把泥土,掐一朵鮮花,聞得正香,被來接我們的二弟打斷了思緒。“大哥,快走吧!母親還在家等你呢?”

這個清明節我們回去的特別早,清晨6點從阜陽出發,9點多趕到家,鄉下還正在吃早飯,拜見母親大人,和家人寒暄一時,便提着草紙鞭炮去給已故的家人上墳,母親不時的嘮叨着:“元寶、大錢、上百的多帶點,別讓你爸在那邊受苦,告訴他,現在政策好,鄉下可富了,我還想活幾年,享享清福纔去見他。”說着母親哈哈地笑了。

清明的天氣真好,陽春三月桃紅柳綠,微風吹來,麥浪起伏,碧波盪漾,鳥語花香,真是世外桃源,我們邊走邊欣賞着這無與倫比的的春景,無意間,擡頭望,遍地是煙火,鞭炮聲不絕於耳,清明祭奠的人們拖拖不斷,道路旁停了好多私家車,城裏人、鄉下人都往墓地走,由於家鄉地處礦區,有些地方塌陷了,找不到自家的祖墳,有的就在相應的地方燒點紙錢,表達一下哀思,有的乾脆就在路邊的十字路口燒紙放炮。

我們在父親的墳前跪拜禱告,說些吉祥如意的話,臨走前,告訴父親起來收錢吧!看着一座座新墳,二弟告訴我,這是誰誰,那是誰個,都是我熟悉的面孔,兒時的玩伴,不覺心裏一陣心酸,我也是奔六的人了……。說話間回到老屋,本打算吃過中午飯回阜,母親說啥不讓走,大老遠的難得回來一趟,便留下來了。

一陣陣動人心絃的嗩吶聲驚動了我,“這是誰家娶媳婦。”我問二弟,“前莊的二大娘去世了,我剛燒過紙回來。”“是八毛的母親嗎?”二弟點點頭,那我更要去了,八毛是我小時候的最好的玩伴,八毛家是大戶,弟兄八個,姊妹十個,八毛在男孩中最小,排行老八,一家人行善積德,從不欺負弱小,我們家在鄉下單門獨戶,要不是八毛家的保護,常挨打受罵,二大娘對我有恩,一次放學回家路過他家門口,我肚子疼得直叫喊,要不是他喊人把我拉到公社衛生院,掛急診,闌尾炎肯定要切除。我拿了幾刀紙,一掛鞭炮,孝子賢孫迎了過來,靈堂內二大娘面帶笑容,是那樣的從容安靜。二大娘熬得值,子子孫孫上百號人,是個大家族。靈堂外打牌的打牌,玩的玩,說笑的說笑,好像沒事似的,哭喪的是個女的,二弟告訴我,是請的,一天200塊錢,女的可真能哭,一會是男腔,一會是女腔,一會是娃腔,旁邊的高音喇叭播放着哭喪的音樂,很有節奏感,聲聲訴,聲聲淚,哭的人心酸落淚,悽楚悲涼,此情此景,我也不自覺地灑下了淚水,可我真的不理解,爲啥一大家子沒有悲傷,知客告訴我說是老傷變喜。二大娘活到102歲,無疾而終,沒有受罪,沒有痛苦,確實值得慶賀。

一聲聲嗩吶動人心絃,三拜九扣行禮之後,我要走,八毛說啥也不讓我走,說晚上要耍獅子舞,我的臉一下子拉了下來:“你們咋能這樣奢侈,這樣悲中取樂辦喪事呢?。”八毛說:“你放心,我們絕不會違背中央的八項規定,孬好我也是村幹部,母親生前最愛熱鬧,特別最喜歡龍燈獅子舞,正好這時家裏人到齊了,我們一家就夠手,玩起來不發錢不費勁。

華燈初上,嗩吶聲、鞭炮聲、鑼鼓聲混雜在一齊,引來四鄰八鄉看熱鬧的人。雄獅一聲吼,一抖舞毛,上場,那動作,那氣勢。真似一頭剛睡醒的獅王,傲慢地在自己的領地上巡視。一條條長板壘疊起來,雄獅或挑或躍、上下起舞,或撲咬、或站立、或搖頭擺尾、動作嫺熟驚險,表情神似誇張,迎來陣陣喝彩聲。此時,鑼鼓齊鳴,方桌上的獅子野性十足,,伴隨着狂如暴雨的鼓點,一雄一雌的兩頭獅子攪咬在一起,頭尾呼應,高高立起,歡呼雀躍,難捨難分,是親是愛,是比武,是玩耍,不分高低,不分上下。

獅子望月,不知是誰高呼一聲,隨着一片熱烈的掌聲,又一次高潮迭起,壯觀的場面,壯觀的結局,使人從悲哀中解脫出來。去掉獅帽,八毛露出嘴臉,衝我笑笑,50多歲的人了,真行,我豎起大拇指誇讚。

清風明月,又一次勾起我的回憶和思念。年年的清明歲月,年年的紙飛花開,悲哀、躊躇放不下感恩的情懷;留戀、哭啼、嚎叫擋不住前進的時空;躺下去的也許沉浸在夢裏,站着的更應堅強的面對生活;清明的黃昏總有孤單的飛燕,清明歲月放飛生命向上的風箏,來來去去,生生死死,這自然規律,誰能抵擋,想想這個清明節是悲是喜,我真的不知道…..。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9

杜牧說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它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它的來臨象徵着春季的過渡時期,每逢這個佳節,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說去給親人或英烈掃墓,探望親人或英烈;盡情地去踏青,享受在春天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還要吃上一口熱騰騰的清明粿……

這個清明真的讓我難忘,它幫助我回憶了那些早已失去的美好,讓我一遍又一遍記住曾經的遺憾,不斷成長;它讓我不斷釋放出過去的煩惱,在幽靜芳香的環境裏生活,彷彿找到了童年的美好……

那一天的早晨,我和父母一起乘坐公交車到馬尾區的一個墓園,去探望早已過世的姥爺。來到這墓園,給了我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好像姥爺從我身邊經過,用溫和的話語不斷呼喚着我,每當我回頭看的時候,早已銷聲匿跡成灰飛煙滅了。我們慢慢走到姥爺的墓碑前,靜靜地站在那裏沉默,此刻我在想:時間真的很快,姥爺一轉眼走了四年了。姥爺,在天堂的您能否用心知曉,這四年我們家人是怎麼度過的!每天我們都很思念你,就像緊緊抱住珍貴的寶藏一樣;每天我們都很擔心你,就像心靈裏發出共鳴的亮光。

看着您的照片,我還能回憶起您以前可愛的模樣,回憶起您以前對我語重心長的一字一句,回憶起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彷彿在內心深處還能感受到溫暖……此刻的我也在想:姥爺,您如果當初身體倍兒棒的話,也許現在您就在我們身邊了,也不會讓我們傷心了。四年前,奪走您寶貴生命的惡魔,不是其他的,就是您身上的悲觀和膽怯。

這些年,我也漸漸明白了,做人一定要知足常樂,只要每天你的臉上都掛着笑容,什麼事情都能挺過去。不能怪您,這能說是命運壓迫着您,從嘴裏道出對人生的感慨,從臉上顯出面對困難的膽怯,從行動上體現出放棄。

之後,我和父母都爲姥爺鞠躬,爲他掃墓。這第一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對您過去的尊敬和佩服,可以說沒有您,我們就不能生活得更好。這第二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對您的思念和祭奠,可以說您是世界上最可愛,最親切的人,讓我們過去的點滴都充滿色彩和樂趣。這第三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將您深深記在心裏,化爲明天的動力激發我們積極奮進。瞧,這一場面,雖然表面上比較令人傷感,流淚成河,但往往是很溫馨的。

姥爺的墓碑樹立在大自然的世界裏,不斷吸收精華,不斷釋放出能量,就好像他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任憑風吹雨打,仍然屹立不倒地紮根在土裏,給我們明天生活的希望。

那一刻,我流下了淚水,不知道是辛酸的還是甘甜的。聽,那一陣陣悲痛的哭聲就像一個無助的人,送走了我的威嚴,彷彿那富有氣派粗壯的男音,慢慢變成了那樣矯情嬌弱的女音。哭得那是驚天地泣鬼神,哭得那是從未有過的心碎……

那眼眶早已紅透了大地萬物,我的腦海裏不斷在放映着和姥爺一起生活的電影,每一個情節都讓我感動和溫暖,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行都讓我親切和銘記。放映着犯錯誤時,姥爺對我的責怪;也放映着哭泣時,姥爺對我的安慰和鼓勵……但都是曾經了,美好的花樣年華已經逝去,回過頭來也難再找到這些美好,只能在夢裏和心靈中不斷感受。

我仍然還記得姥爺對我的一句話:“要好好學習,將來纔能有出息。”隨着一股暖流進入我的心田,讓我瞬間爆發出動力,迎接美好的明天。

回到家,我的父母匆匆忙忙地蒸了一盤清明粿給我吃。當我咬下去的每一刻,眼前總是浮現出姥爺的面孔和背影,那聲音還是那樣的溫和,對我的關心還是那樣的溫暖。吃完了一個清明粿,彷彿回味了一遍與姥爺一起最溫馨的生活片段,不一會兒,只見那盤子上一灘淚水,形成了一面心靈的鏡子,彷彿又從這面“鏡子”裏看到了姥爺的樣子。

我的心靈一次次被觸動,彷彿以前對姥爺的錯誤都一貧洗淨,帶着這份寄託環繞着我。

我的心似乎在對他說:“姥爺,我們家人都挺好的,現在的生活也很不錯。在天堂的您不用擔心我們,倒是我們有時候擔心你過得好不好。姥爺,以前是我不對,做了一些惹您生氣的事情,現在我已經成熟了,知道了人生的很多道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取得我理想的成就,來照顧好家人們。感謝您這些年對我的養育之恩,下輩子我會報答您的!”

今年的清明節真的令我難忘,讓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的悲歡離合,讓我感受了很多很多的兒女情長。清明節跟拗九節,中秋節,甚至是春節一樣,是我們成熟最突出的時段。

往往什麼事情在這一時段都能煥然一新。爲什麼清明節我們要掃墓,因爲我們要孝敬對待我們有恩的親人,讓曾經含辛茹苦,付出汗水的他們也享受大自然的溫存。爲什麼清明節我們要踏青,因爲我們要忘淡曾經過去的煩惱和不快,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找回屬於自己的歡樂。

清明節,讓我難忘。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10

很久你已經不曾入我夢裏了,昨夜,我又夢見了你,夢見我還在是個孩子,你歡天喜地地給我包包子吃,我吃完,轉身去尋你就再也尋不到了,猛然醒來,看見窗外點點的繁星,整個天空都像是你灼灼的目光在凝視我。

轉眼你離開我們已經有五年了,五年中我對你的思念由濃到淡,由淡到慢慢忘卻。期間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曉。

那年的正月初二我回去看你,你躺在牀上,骨瘦如柴,猶如風中的油燈,隨時可能熄滅,我卻固執的餵你水餃吃,餵你牛奶喝,給你打點滴補充能量,並決絕的以爲你還是很會像以往一樣慢慢就好起來了。正月初八我要上班了,到你的牀頭和你道別,我無語,你卻安慰我說回去吧,我沒事,會好的,但說着說着就有淚滴落在你的被褥上,沒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多年後當我再次想起你的眼淚和臨別的不捨,禁不住潸然淚下。其實你心裏很清楚自己撐不了多久了,只是你不想讓我帶着牽掛上路,所以你選擇了帶着遺憾離去。

正月十八,早上起來心口沒有由來的痛,下午父親打來電話說你剛剛落氣了,突然我就明白心口痛是因爲你的離去,急急的趕回家中,望着躺在大紅棺木中的你,慈祥、安寧,就像剛剛睡着,讓人不忍打擾,只是你再也不能起來叫着我的乳名,再也不會給我做我喜歡的臘肉燉粉條,再也不會在夕陽的餘輝中等着我的歸去,再也不會爲我的愛女烘乾打溼的衣褲…輕撫着你冰冷的面頰,爲你整理好凌亂的白髮,一如每次回家我都會給你做的常規課,彷彿你不曾離去。

之後是悲傷,守靈,是追悼,是送葬,你的葬禮龐大而又氣派,在方圓十里首屈一指,只是你靜靜的躺在

棺木中,默默接受者每個前來弔唁的人的膜拜,再也感受不到那份熱烈與尊重,再也不會和我們親卻的打招呼,再也不會爲兒孫們的相聚忙前忙後,當你的棺木重重合上,由專業的人閉棺,然後由八大金剛擡到事先選好的墓地,當你大紅的棺木緩緩落入大地,當你的棺木被厚厚的塵土覆蓋的哪一剎那,我才明白你是真的離我而去了,一去不回,背後再也沒有了你殷殷的目光,再也沒有了那個被我叫着奶奶的人。於是我遠離了熱鬧的送葬的隊伍,任憑淚水奪眶而出。

參加完你的葬禮回到宜昌,獨自坐在電腦前,很想爲你寫點什麼,只是手指在鍵盤上起起落落,心中卻被淚水淹沒,寫不出半個文字,聽着一曲《離別》,歌曲如排山倒海將我掩埋,在隨後的無聲的夜裏,我淚流滿面,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想起和你相處的點點滴滴,回想起夏夜的星空下你的蒲扇爲我送涼驅蚊,回想起你85歲到宜昌一口氣爬上8樓沒有絲毫的喘息,回想起你這一生,回想起自己一直爲了所謂的理想泊在他鄉,爲了所謂名利掙扎生存,卻不曾想過多在你健在時抽空回去多陪陪你。黑暗中我任憑淚水縱橫,卻不曾擡手一擷。

因了曾祖父的開明,加之家道殷實,你有過一段頗爲快樂的童年時光,你7歲被送去讀私塾,學堂裏就你們姐妹三是女孩子,兒時在夏夜的星空下,你時常給我講述那段光輝歲月,你一襲旗袍,一匹白馬闖學堂,令很多紈絝子弟都刮目相看,曾祖父特別反對女孩裹腳,所以只要曾祖父一到家,就幫你把腳上纏着的裏三層外三層的白布給謝了,當然背後傳來的是曾祖母的一片責罵聲,所以你雖是舊時女子,但有一雙不大不小的腳,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領着一羣孩子,在那個兵慌馬亂的年代東躲西藏,躲了日本鬼子又躲國民軍,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忙了田間地頭又忙鍋碗瓢盆,硬是把一家老小的生活打理得豐衣足食,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讓你邁過舊社會步入新社會。享受你們那代人不曾享受過的幸福時光。你像一個小女人一樣洗衣做飯、餵豬把狗,轉頭又像一個莊稼漢一樣插秧割谷、耕田犁地,你永不停歇,你永不疲倦,彷彿永遠有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勁。

16歲的你已經出落得娉娉婷婷,高挑的個子,白皙的皮膚,江南女子的典雅俊美在你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招了做裁縫的爺爺爲上門女婿,爺爺個子矮小,家中兄弟衆多,但有着極好的心腸和一身好手藝,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爺爺用一雙巧手給東家縫給西家補,養活了7個兒女,沒讓你受一點委屈,如果單純從身高的角度你們是極不般配的一對,女人高大男人矮小,上大學時讀到一篇文章叫《高個子女人和她的矮個子丈夫》,我彷彿覺得那就是專門寫給你看的,我拿回家去給你看,那時爺爺已經離世多年了,你拿了老花鏡一字一句的讀着,讀後是長久的沉默,彷彿又回到了你和爺爺相濡以沫的那些年輕的歲月。

你一生共生育了12個兒女,由於疾病和戰亂的原因,最後只有兩男5女養大成人,其他5個大多長到2、3歲便夭折了,很多次你獨自掩埋了兒女的屍骨,等着在外做工的爺爺回家告訴他孩子沒了,那份淒涼與無奈是生長在新時代的我們無法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