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8篇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端午節快到了,外婆在菜場裏買了許多糉葉,打算自己包糉子給我們吃。到了晚上,我跟在外婆後面看外婆忙裏忙外。

外婆先把米洗乾淨,倒上鹼水,然後把剛剛洗好的紅豆和紅棗拿出來,與米一起攪拌。接着外婆把早上洗乾淨並泡在水裏的糉葉拿出來,在中間圍了一個圓錐形,把拌勻的米和豆放進去。再把糉葉包成一個菱形,拿出剛剛從棕葉上撒下的細繩綁在糉子上。這樣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做成了。我有模有樣地照着外婆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每次都不能成功。沒有多少時間,外婆已經做了二十多個了。她把那幾個糉子放進高壓鍋裏,放了一些水開始煮。過了半個多小時,從高壓鍋裏冒出股香氣撲鼻的味道。

過了一會兒,外婆從鍋裏拿出了糉子給大家吃。我吃着又香又甜的糉子,心裏真高興。

在離鄉遊子的記憶裏,端午節是在河邊看龍舟競渡的熱鬧,是掛着五彩蛋袋與小夥伴撞蛋的歡樂,抑或是眼巴巴等着灰湯糉和薄餅上桌的垂涎……如今當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些傳統習俗被一點點簡化,乃至淡忘。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不妨與親人老友在溫習舊俗的過程中懷念質樸的往昔。

“節日”班課開始了!隨着主持人精彩的講解詞,我們分別瞭解了一些關於元旦、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端午節和聖誕節的知識。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端午節”的介紹了,這個假日小隊讓我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因爲屈原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哀思,一開始往水裏扔米粒等東西給屈原的靈魂吃,後來逐漸演變成了這種吃糉子賽龍舟的方式。

“節日”班隊課還有許多內容很有趣,我今天就不一一細說了,下次再說。

過了一個又一個充盈着歡樂而又顯得有些平淡乏味的日子,終於迎來了端午節。這天,街道上滿是來來往往的人和奔流不息的汽車,人們從公交車上蜂擁而下,都趕着買糉子、菖蒲,稚嫩的孩童脖子上掛着香袋,在陽光的照耀下,香袋顯得波光鱗鱗……一個個景象令我目不暇接。

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地走着,不一會兒,便來到了糉子攤,我和媽媽“百裏挑一”買了一些口味各異的糉子。便急匆匆地回家了。讒涎欲滴的我早已撲到桌子旁邊。媽媽可真是一個慷慨的人,我左數右數,一共有三十個。“買這麼多幹嘛?”我自言自語道。現在也管不了這麼多了,我不屑一顧,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賽龍舟便成了我們家關注的焦點,我們全家聚集在電視機旁,全神貫注地凝視着屏幕,一個個槳手精神抖擻,一條金龍耀武揚威,在河面上緩緩浮動。一個壯觀的景象映入眼簾。

啊!今天的端午節可真是樂趣無窮。我希望下次的端午節也像這次一樣,充滿朝氣與樂趣!

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每年家裏都要包糉子。看着大人們忙前忙後,我心裏真着急。今天我決心要學學包糉子。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照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包住了這邊那邊漏出來了。弄得我手忙腳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重新把糉葉包好。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媽媽。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早上,我們還沒起牀,奶奶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讓我們回去過節。電話是奶奶用手機打來的。六年前,奶奶家就安了座機電話,2年前,爺爺奶奶嫌外出串門、趕集座機電話不方便,於是就停了座機,乾脆用上了手機。

一說去奶奶家,我十分高興,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等待爸爸帶我去奶奶家。在那裏,有我釣魚、打鳥、撿化石、捉蝴蝶等美好的童年回憶。再說,老師又佈置了寫家鄉變化的作文,我更得去老家感受一下,採寫一些素材。

媽媽一大早就去單位加班了。爸爸開車帶着我出城便向奶奶家駛去。車子很快達到南盤江邊,一座嶄新的大橋展現在我們眼前,黑亮的柏油橋面剛剛劃好黃橙橙的車道線。這座橋原來是一座幾十年的老橋,破舊不堪,人和車在上面走都十分危險。半年前開始拆除重建。一眨眼,現在已經修建完工,聽說後天,也就是6月2日就正式通車了。

車子就要進村了。原來進村的路是一條特爛、特窄的土路,只能一次通過一輛車,如果兩輛車面對面行駛,那就特麻煩。這條路的土坑很多,車行駛起來很晃,也很傷車。這條土路有很多拉碎石的車從這兒經過,所以很多壓出許許多多深坑大窪。時間一長,灰塵也多了,弄得路邊的花草樹木也是土黃色的。如果風大,又容易引起“小沙塵暴”。現在進村的路修好了,是一條又寬又直的水泥路,它是幾個村裏的大富翁捐款修建的。

來到奶奶家,奶奶已經在炒菜了。這時從門外傳來一陣吆喝聲:“賣豆腐嘍……”奶奶一聽,說道:“剛纔來過兩個賣豆腐的,我沒買,這家好吃,我去買一塊吧!”說着,奶奶拿了一個空碗去買豆腐了。過了一會兒,奶奶手捧一塊白嫩生生的豆腐回來了。太好了,又有一個菜了。“吃飯嘍!”隨着奶奶的聲音,我們從外面回來吃飯了。

我們剛拿起碗筷準備吃飯的時候,又從傳來一陣吆喝聲:“賣涼粉嘍……”奶奶一聽,說:“我孫子最愛吃涼粉了,我去買一塊!”說着,奶奶放下碗筷,急忙出去買涼粉了。一分鐘後,奶奶提着一塊熱熱乎乎的涼粉回來了。經過奶奶一陣忙乎,又一道可口的菜上桌了。

“啊!真好吃!”每當我吃完奶奶做的菜,我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這樣的感嘆。鄉村的美食,讓人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甜美。

奶奶正在洗碗的時候,門外又傳來一陣吆喝聲:“買餃皮……”我一聽,不知道他在說啥,奶奶也說:“這是賣哪樣?我去看看!”不一會兒,奶奶提着一袋東西回來了。

“賣的是餃皮,我買了一袋。今晚我們吃餃子,我們家可是從來還包過餃子。餃子北方人興吃,我們這兒不興吃!”奶奶說。

“奶奶,今天不是吃糉子嗎?咋個改吃餃子了?”我迷惑不解地問。

“糉子年年端午吃,這幾天端午還沒到,糉子已經吃得夠夠的了,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奶奶激動地說。

“我去買點肉來做餃子餡。以前啊,家家都窮,什麼都吃不上;後來啊,日子慢慢好過了,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沒吃過就吃什麼。今天,我們就吃吃北方人最愛吃的餃子!”爺爺高興地說。

爺爺出去賣肉了,爸爸告訴我:“過去,奶奶家只有過年殺豬才能吃上新鮮肉,其它時間只能吃臘肉,但還不是經常吃,一個幾個月的才能吃上一次,可苦啦!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的!”

“是啊,過去窮啊!哪能想吃肉就吃肉。現在真好,想吃哪樣就能吃上哪樣,不出村就能買到新鮮肉。”爺爺提着肉回來了,一邊進門一邊說:“村頭小龍家隔三岔五就宰豬賣肉,今天生意可好啦!”

新鮮的韭菜從菜地裏拔來在竈邊的自來水籠下嘩啦啦洗好了,買來的肉在砧板上咚咚咚剁好了,兩樣倒進一個大海碗裏一拌,餃子餡便調好了。在又說又笑中,我們包出了一簸箕餃子。

傍晚時分,在端午節的晚上,在上百年的老屋裏,我們祖孫三代吃上了奶奶家的第一頓餃子。飯桌上,個個不停地誇這餃子味兒好。我想,爺爺奶奶一定是在回味這頓餃子的意味吧!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裏,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爲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的前晚,月宮裏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裏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着作搗藥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說,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藥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裏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藥,終於在5月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月5的早上,總是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爲在記憶裏,5月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後,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月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裏煮時,水裏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藥,具體治什麼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月蒜和糉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裏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在酒裏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爲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月腳月脖子月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裏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爲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爲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後,把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爲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裏,裊繞的炊煙中,伴着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着時空聞到記憶裏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的艾香!也總是在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綠綠的艾葉水小心翼翼的神聖的輕拂在臉上的絲絲涼意,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種各樣的香囊!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驕傲的紅紅的雄黃酒香,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吃着飄有艾香的雞蛋直到把肚皮撐的鼓鼓的還要在兜裏揣一個去上學!也總是在這一天,想起媽媽編的美麗的五色線與小朋友們比誰的漂亮時彼此羨慕的眼光!也總是在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門,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時光!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天下糉子,種類上大致可分爲“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嘉興糉與湖州糉齊名,被公認爲糉中之王。

嘉興糉子裏的老大,首推“五芳齋”。用的是上等白糯、豬後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謂伏箬,指盛夏時節所採之箬,此時的糉葉,因吸足了土壤的營養、水分和陽光,最香。徽州糉葉一年只長一季,開春發芽,至梅雨季節長大爲“梅箬”,不過太嫩。而秋冬的糉葉又嫌太老了。

五芳齋的糉子,賣得滿坑滿谷,滿天下到處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裝絕對沒有新鮮的好吃,嘉興城裏五芳齋總店的新鮮糉子,好像又不如嘉興城外路邊的好吃…

這條路,就是滬杭高速公路,五芳齋糉子專賣店,就開在上海-杭州約50公里處路邊的嘉興服務區。我個人的習慣是,聞香下車,別管什麼豆沙糉、蛋黃糉、栗子糉、火腿糉等等勞什子(特別別吃鴨蛋黃的,不是一般的難吃),堅定地直奔那三塊五一個的─大肉糉。

把這燙手的寶貝熱騰騰地捧在手裏,怯生生地試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滿嘴,這種香味還以熱量的形式線性地奔騰直下,軟軟糯糯地一路鑽到心尖。七千年前發源於嘉興的稻穀文明,實在是強啊!感謝五芳齋,感謝滬杭高速公路,感謝屈原,感謝宋玉,感謝楚懷王,感謝夫差,感謝伍子胥,感謝曹娥,感謝介子綏,感謝河裏的魚,感謝江裏的水怪……

爲什麼是路邊的糉子最好吃?我有兩個理由:

一,現剪、現煮、現吃,當然新鮮(可能是因爲大肉糉特別好賣,我發現店員有時候會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邊,你要,就先從這堆裏拿一個剪給你。這個時候,嘴要甜,原則更要堅持,務必只吃鍋裏現煮的);

二,嘉興城裏五芳齋的新鮮糉子,也許更新鮮更好吃,但“路邊的糉子最好吃”,基本上屬於心理作用,它來源於一種“旅途”的儀式感。車開到休息區,往來客官多少都有些睏乏,這種時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會自動加分10%-20%不等。我個人的經驗是,從上海出發,最好選在上午,千萬別吃早飯,喝杯小咖啡就行,車行一個多小時,在右側的嘉興服務區下車,先跑趟廁所,最後再吃糉子─如果能把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樣具有儀式感,糉子的味道加分,有時能達到30%!

如果吃不了,千萬別兜着走,就算是新鮮而非真空包裝的糉子,回家煮出來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從前,浙江的`湖州糉不但與嘉興糉齊名,某種程度上名氣比嘉興糉還響。僅管湖州與嘉興現在都歸一個地區行政公署—嘉興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嘉湖一家,但湖州糉和嘉興糉起碼在外形上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前者糉小巧優雅,稱“秀才糉”,後者大方實惠,稱“乞丐糉”。做爲一個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說裏從來就不放過每一個以“置入”方式表彰推廣湖州糉子的機會:“韋小寶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子。韋小寶見碟子中放着四隻剝開了糉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無與倫比。他兩口吃了半隻,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糉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湖州所產糉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揚州湖州糉子店,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買。糉子整隻用糉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糉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自到北方後,這湖州糉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實是,湖州糉子,天下無雙,不僅嫖客愛吃,俠客也愛吃。見《神鵰俠侶》:“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吃了黃藥師關門弟子程英親手製作了“天下馳名”的江南糉子之後,楊過還要用糉子與她調情,即把吃剩的糉子用線栓了,擲出去黏住她寫了什幺“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碎紙,也算是把糉子給利用到家了。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姥姥的糉香——端午節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糉子

端午節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糉子。姥姥包糉子認真細心。包好的糉子,養眼養胃又養心。

往年,端午節前幾天,姥姥就張羅買葦葉、糯米。葦葉買回,要“打”葦葉,所謂“打”就是把葦葉一片片碼齊,浸在水裏泡一天使葦葉更平整而有韌性。米得稍泡會兒,邊淘邊泡。等葦葉泡得了,米也淘好泡好了,才能開始包。包糉子也很有講究,姥姥包的糉子四個角六個面很標緻特立體。葦葉包成,麻繩捆綁,結結實實美觀大方。

糉子包好同雞蛋一起上鍋煮,通常煮兩三個小時,悶一宿。吃姥姥包的糉子得有耐心,忍得住饞,頭天煮的糉子,第二天早晨才能吃。可一旦開鍋就是色香味俱佳!

開鍋,清香四溢,綠色蒸騰。那種綠不像翠那麼耀眼,它平實柔和。糉身的深色麻繩是暗綠,蘆葦葉是深綠,雞蛋被葦葉的青綠塗染深褐色略有斑駁的綠。綠,水墨畫般渲染,瞬時使你的眸子清靈如水。葦葉的清香,濃郁的甜絲絲的米香、淡淡的蛋香撲鼻而來。忍得住,你就等到把糉子剝開放碗裏,撒上紅糖,用筷子夾開一小塊,仔細品嚐。饞得受不了,就用葦葉當碗,剝出一角咬一口,一口一口,葦葉全剝開了,糉子也吃完了,吃得嘴粘手粘。

糉子很大,吃完一個即飽。可那濃香讓人肚飽眼不飽,眼飽心不飽。此時,姥姥就把剩下的糉子分分,一些讓我們拿回家慢慢吃,另一些分給周圍鄰居們嚐嚐。

媽最愛吃糉子,姥姥每次分給我們家最多。她還特意給媽買了個大竹籃,年年包了糉子,都讓媽拿着籃子回家盛。我們給籃子取了名,叫“糉子籃”,而我們家的“竹籃糉”也出了名。媽常常遵着姥姥的叮囑,把糉子分分,讓身邊的人都嚐嚐。端午節時,我家的鄰居小孩看見我們的“糉子籃”,都感到無比興奮。

每年端午節,姥姥的鄰居、朋友們,她的兒女們,她兒女的鄰居、朋友們都多多少少能吃到她包的糉子。多少年,我們周圍的親友都脣齒留香。

姥姥的糉子香香糯糯“走四方”,姥姥的糉香散佈最廣最遠最深,在我們的記憶中常留不忘!

有一天當我們踏過那條熟悉的小路,發現曾經的拐角已是岔路

成羣走在街上的人,哪個不是深懷着自己的一份孤獨,或許一個人並不孤單,一個沒有回憶的人才是真正的孤單。

有時候我不是不想張口,我怕一張口,那些深隱的念便碎成了淚,那些令人心酸的感覺又浮上了心頭。

多年後的一天,刻骨的東西忽然變得模糊不清,你記不起曾經與某個人在一起的細節,只是感覺一切恍然如夢。

愛有時候只是某個階段,我們卻將其假想成了一生,我們的心啊,爲何如此的彷徨,原來我們一直都在離別中。

我們可以做到對一個人放棄,卻做不到對一個人忘記,有一天當我們踏過那條熟悉的小路,發現曾經的拐角已是岔路。

時光的角落裏,零落了幾多無力詮釋的清愁,卻不能夠再與一個人重新認識,重新開始一次。

人生是一場永不落幕的演出,今天的親近或許就是明天的遙遠,如夢如幻的往事,只在心間留下一抹惆悵的真。

生命的故事裏曾經走失了誰,人生的河流裏淹沒了多少勇敢的執念,愛總在最深時落下交織的帷幕,我們已不敢向那個故事裏的人索要太多。

或許冷漠與薄涼,纔是分開的兩個人最適應,最恰好的溫度,我們已經無法再醞釀出那些突然的溫暖,我們的心已經無力再承受那樣猛烈的撞擊。

錯過,卻不再期待新的遇見,多年後依舊在反覆問詢自己的心,我究竟愛過的是那段時光,還是那段時光裏用心陪我走過的人。

錯過的人,即使還在心底千百次的憶起,卻只能說與文字裏的天涯海角聽了,我已經不敢在一個人的心裏,拾取一份仿若當年的在乎……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能去看龍舟賽是我夢寐以求的事。在去年龍舟賽時,我因爲沒能去看而懊悔了一年。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湛江又要舉行龍舟賽,我可不能再錯過這個大好時機。

今天一早,我趕緊來到金沙灣觀海長廊。那裏早已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龍旗飄揚。我擡頭一望,到處都懸掛着“湛江第三屆海上國際龍舟邀請賽”。呀!氣勢還挺大嘛!九根旗杆矗立在海邊,九面國旗迎風招展,有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真不愧是國際性比賽。最令我高興的是,中國的國旗威嚴地飄揚在九面國旗的正中間。

不一會兒,比賽開始了。先是進行女隊比賽。只聽見“砰”的一聲槍響。六條龍舟就迅速地出發了。大家都很努力地劃,爭先恐後地向終點衝刺,最後,澳大利亞女隊獲得了第一名。

我的心掠過一絲失望:爲什麼不是中國隊獲勝呢?我眉頭皺成一團。不過,我很快發現爲什麼澳大利亞女隊能獲勝,是因爲她們船槳划動的弧度比較大。我爲這個發現而高興,我也希望接下來比賽,中國隊向澳大利亞隊學習。

女隊比賽完了,該男隊出場了。

六條龍舟在海面上一字排開,運動員們個個精神抖擻,似乎渾身上下都是力量,需要爆發出來。隨着一顆紅色信號彈衝上天空,六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衝出了海灣,向對岸狂奔而去。開始,六條龍舟你追我趕,不相上下。瞬間,澳大利亞男隊脫穎而出,衝到了最前面。緊跟其後的是美國隊,中國隊緊貼在美國隊身後。海中央水花翻騰,像是一條條蛟龍從海底衝到了海面,很是壯觀。

六條龍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在金沙灣的海水裏爭先恐後地遨遊。過半時,美國隊超過了澳大利亞隊,衝在了最前面。五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六條龍舟繼續狂奔。這時,賽場上突然播放起了成龍和周華健的《真心英雄》,雄壯的歌聲在爲隊員們加油鼓勁。隨着強勁的歌聲,海灣裏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尖叫聲一浪高過一浪。我盯睛一看,中國隊超越了澳大利亞隊,緊緊咬着美國隊不放,暫列第二位。

這時,只見中國隊東山再起。二十名划船手,一起高喊:一、二、三、劃,一、二、三、劃,……。鏗鏘有力的號聲迴盪在海灣的上空。伴隨着有節奏的喊聲,船手們雙手緊握船槳,掄起胳膊,咬緊牙關,滿臉漲得通紅,不停地使勁划着,船槳不停地在水面翻滾,胳膊不停地在船身兩側旋轉,像是兩排快速旋轉的飛輪,擊打出千姿百態的水花。擂鼓的龍頭,雙手有力地敲打着大鼓,他好像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乾脆站了起了,甩動着粗壯的臂膀,更加賣力地給船手們鼓勁。頭扎紅頭巾的龍尾,弓着腰,貓着背,雙眼注視着前方,雙手不停地調整着航向,雙腳不停地跺着,嘴裏也在大聲地喊着:一、二、三、劃,一、二、三、劃,……。

六米、五米、四米,終點越來越近了。美國隊和中國隊已經糾纏到了一起,一會兒你在前,一會兒我在前。中國隊的船手們大吼一聲,拿出了看家本領,身體一齊向前傾,雙腿一齊向前蹬,雙手一齊向後劃。頓時,龍船像是上了發條的飛船一樣,猛地向終點直奔而去。隨着觀衆的吶喊聲,中國龍船在最後三米終於超越美國隊,把美國隊甩在了身後,順利地衝到了終點。沸騰的海灣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場上一片歡騰,船上的所有成員舉起雙手,向觀衆揮舞致謝。此時,吶喊聲、歡呼聲、音樂聲、鑼聲、鼓聲,匯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

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聽見播音員清脆地播放着比賽的成績:湛江第三屆海上國際龍舟邀請賽,男子組季軍澳大利亞隊、亞軍美國隊、冠軍中國隊。海灣又是一片歡呼聲。

欣賞完精彩的國際龍舟賽,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龍舟賽是一個集體項目,只有大家團結一心,向着目標奮勇前進,才能取得勝利;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也是如此。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每年的端午節,在寶塔下面的撈刀河面,要舉行龍舟賽。比賽雙方是:靠山邊的袁姓村民與河對面的、我姑婆家所在村一帶的李姓村民。聽說久遠以前,這裏春季常發大水,“河伯”乘機將兩岸的禾苗都吃光,附近村常鬧饑荒,但自從有了龍舟賽,村民藉機拜祭河伯後,變爲年年豐收。很多年以來,端午節的龍舟賽都沒斷過,既防發大水,又紀念了詩祖屈原。

我們沙山袁也是這裏袁姓的分支,共一個祠堂祖宗的,所以有時也會有身強力壯的大漢被選中做劃漿水手,其他人也會出錢或做啦啦隊擁躍參加。端午時節,是我們當地的雨季,撈刀河洪水高漲,堤邊只剩小部分青草和樹林,沙灘和泥沼地被大水封蓋住了,河面上被風吹起長又寬廣、泛黃的波瀾。節日上午十點左右,寶塔下面河邊的青草也不見了,一眼望去,都是密集的青壯年爲主的人羣,將兩公里左右長的兩岸河堤的斜坡和堤岸人行路擠得水瀉不通,數量有上萬人,一片歡歌笑語,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人羣中有農民,學生和各單位的職工,他們上半身大部分是純白色的確涼襯衫或是白底花襯衫,下半身各有各的“精彩”,時髦一些的姑娘也有穿花裙子的,腳下有的穿涼鞋,有的打赤腳,手上有的拿把紙傘,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打“洋傘”的也有,也有帶草帽或斗笠的。既有眉飛色舞的小男青年,也有斯文害羞的山裏姑娘,還有很多小商販,有販賣桃李的、冰棍的,有現炸現賣油坨油條的,有賣熱肉包的,還有算命的,擺陣玩小遊戲的,擺殘棋局的。

天空中的遠處飄來堆堆雲彩,一時緊集在寶塔尖的四周,朵朵緩緩轉動,和岸邊的人山人海一起,倒影在早有寶塔身影的河水裏,像是“龍宮裏”盛大的慶典,蝦兵蟹將齊聚一堂載歌載舞。有很多小男孩在擁擠的堤岸上被限制了活躍的拳腳,乾脆跳到寬鬆些的河裏去游泳、抓魚,更爲痛快。我和二哥受到他們的“感染”,也來癮了,在相信自己不錯的“水性”前提下,也只脫了上衣,跳入有些生疏的急流中,奮力往河中心遊一段後,被急速流動的大水衝回到岸邊來。躲在河邊水草裏的小魚蝦,見岸邊如此多人,受到了驚嚇,再加上被小孩們在水中追趕後,更加不知所措,亂衝亂跳到水草上和岸上來的都有,水草也有些“慌神”,是推動身邊的流水快速通過?還是挽留、截停在自己身邊?拿不定主意,畏畏縮縮,一時伸直了“手腳”,一時又彎着“身子”。

突然河的上游處傳來三聲驚天動地的炮響,接着是鞭炮齊鳴和有節奏的鑼鼓聲,順着響聲望去,已見到遠處河中心有兩條龍舟出現了,慢慢鑼鼓聲漸漸增強,龍舟越來越近了,快到我們眼前纔看清:每隻船上有二十個划槳的大漢分坐船的兩邊,船前頭一個在敲鑼,中間坐着一個打鼓的,後面站着一個掌舵的。水手們跟着鑼鼓的節奏,在奮力划槳刮水。袁李兩大宗族的船隻相隔很近,咬得很緊,經過我站着的正前方時,掀起巨大的波浪,拍打着河岸,游水的小孩們在岸邊追趕着龍舟,河岸上的男男女女們,被來自水上奮進中的一對龍舟上震憾心房的鑼鼓聲包圍了,都瞪大眼睛,盯着細長而華麗的龍舟,最大限度地看清和“映記”從前面飛速劃過時的每一個細節,緊跟着目送遠離。

龍舟經過寶塔下的深潭時,住在水底下的河伯也和他的“客人”一起,爲人間的熱鬧場面喝彩,爲水手們加油。龍舟繼續向前,一直衝到橋底,繞橋墩一圈後,又轉頭逆水往上游了,水手們表現出堅強的毅力和持久的韌性。完成了多次的來回表演,贏得兩岸河邊上萬百姓的掌聲,也贏得了河伯的稱讚。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8

端午節前夕,商店超市都開始叫賣着糉子,價格幾元、幾十元,上百元不等,甚至出現天價糉子。一邊是商家爲促銷而打着漫天的廣告,一邊是國家三令五申的嚴查買糉子送禮。不知什麼時候,糉子這麼神聖的食物也和腐敗掛上了勾。

記得小時候,劍閣鄉下過端午節是不吃糉子的。糉子是南方特產,是爲紀念屈原投江而餵魚的祭品。劍閣因地處川北,大多數地方山高缺水,水稻產量又低,糯米很少種。劍閣是沒有糉子的。

劍閣農村過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分三次過,農曆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分別叫大端陽、中端陽、末端陽。而一般的家庭只過大端陽。大端陽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出嫁的女兒會在端午節回孃家看望父母。而父母招待女兒女婿最隆重的形式就是蒸饅頭。頭一天發好酵面,端午節一早就開始和麪。饅頭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桃子、有的像斑鳩、有的像喜鵲、有的像青蛙…條件好的還會蒸各種餡的包子。當然是素菜的,或是米拌的。孩子們回到外婆家,挑最喜歡的斑鳩,它最形象,拿在手上舍不得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聞了又聞,愛不釋手。直到饅頭冷了,才掰了斑鳩的小腿慢慢品味着,回味無窮。

我們村是有名的貧困村,一年糧食不夠吃,大女孩都遠嫁綿陽等富裕地方。在大集體那個年代,我們村很少有人家蒸過白麪饅頭。

端午時節,正是麥收季節。經歷了青黃不接的二三月,每個人都翹首期盼着這個可以吃飽的節日。金黃的麥子,飄着誘人的麥香,飄蕩在村莊的每個角落。

在端午節的前兩天,生產隊就會把還未曬乾的麥子,折算斤兩後分幾十斤給各家各戶,讓人們可以過一個飽脹的端午節。在那樣一個機械化落後的時期,要把這些還帶着水分的麥粒,磨成白麪,幾乎不可能。而鄉下人自有辦法,他們不用曬乾麥子,就把這些麥子用篩子去掉麥殼,淘乾淨後和着井水,用石磨磨成漿,那連着麥皮的麪漿,白中帶黃,從石磨流出來,就像小小的瀑布掛着。這時候,院子裏熱鬧開了,每家每戶都忙着推腰磨子,大孩子幫着媽媽推磨,小孩子則圍着石磨轉圈、叫喊着、興奮着。一會兒,父親開始抱着麥秸,把鍋燒熱;婆婆則熟練的用高粱做的鍋掃把,沾一點菜油,刷一下鍋,然後用勺子舀一勺麥漿倒進鍋裏,用鍋鏟輕輕一刮,很快,一張有軟又香的水攤面饃就起鍋了,放進乾淨的竹篩子裏涼一下。一張兩張,還不等涼好,就被圍着鍋臺的孩子一搶而空。婆婆一邊叫着:“慢點,慢點,別燙着”。孩子們則不管,早就餓癟了肚子,就等着去填飽。他們也不去計較那白味的水攤面的味道,只覺得它軟軟的,香香,甜甜的,真好吃。婆婆則站在鍋臺邊,不停地刷着,直到刷完爲止。她也不會提前嘗一口。孩子們都差不多了,就把後面剩下的麪皮,切成小塊,放一些鹽蔥吵一下,那便是端午節上的美味。

而我們家小時候姊妹多,分的糧食少。婆婆管家,爲了節約麥子,一年最多隻能有一次這樣的享受。婆婆爲了讓我們能吃上水攤面膜,就鼓勵我們和她一起去拾麥穗。因爲大集體勞動,有的麥子很成熟,加上太陽曬,就有麥穗掉在地上。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就會去拾麥穗。別人睡午覺時,我們就戴頂草帽,跨一個竹籃子,和婆婆一起去拾麥穗。有時候運氣好,一箇中午就能拾一籃子。估計隊裏出工的時間,就回家。(因爲怕隊裏發現沒收),然後把那些麥穗曬在自家院子裏,等積累多了,再用小錘去捶。看着那些勝利果實,心裏嚮往着下一個端午節的美味。

那飄着麥香的端午節,已留在了記憶深處,而那美味的水攤面也留在了時代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