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春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6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兔年臘月二十八的下午,我回到耀縣,住進了錦都賓館520房間,春節二題。負責給我安排住宿的,是我中學時期的同學。稍事休息,我隨即和幾位朋友見了面。朋友中,有新朋,亦有舊友。新者,才第一次碰面;舊者,已經結識二十餘年了。晚上,一個在機關供職的舊友請客,六個人,喝了兩瓶酒。

第二天,按照計劃,我購買了一大堆茶葉、菸酒、鮮奶和糕點之類,坐朋友的車,偕同兒子回故鄉,並順路看望了兩個姐姐。大姐家的日子歷來過得緊張,但卻謀劃着蓋房子。二百多平方的建築面積,在材料、人工費統統漲價的情況下,一覈算,至少需要十五萬元。十五萬,在有錢人的眼裏九牛一毛,但壓在大姐的心裏,沉重得堪比泰山。大姐見了我,自然是愁眉不展,一聲嘆息接着一聲嘆息。我安慰大姐,聲稱支助她三萬元。但這三萬元,顯然與大姐的期待,卻有不小的距離。大姐把話繞來繞去,但最終還是把自己所希望的數字和盤托出:我最低借她五萬元。

大姐反覆強調是"借"而非"要",但我卻在心裏嘀咕:"借"和"要"有區別嗎?

常常的情景是,錢一旦從我手中脫離,我的心裏都會迅速地將這些錢一筆勾銷。父母早逝,在弟弟妹妹們艱難成長的歷程中,我究竟付出了多少,那無疑是一筆糊塗賬,根本算不清的。對待弟妹們久而久之養成的慣性,推而廣之,普及到了包括幾位姐姐在內的更多的人身上。凡借錢者,都是窮苦之人。而他們,要麼是我的親人,要麼是我的朋友,看着他們遭遇這樣或那樣的困境,我能袖手旁觀?但撒出去的錢,猶如潑出去的水,遠不像鳥兒那般飛了出去,還能再飛回來。還錢者當然也有,但他們的舉動,卻讓我滋生出了深深的負罪感。民間熟語云:借錢還錢,天經地義。但我從他們手裏接過錢時,卻天不經,地不義,理不直,氣不壯,唯一的感受就是忐忑不安。他們生存的艱難,讓我不忍目睹。因此,當我接過他們遞來的錢時,恍然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趁人之危的打劫者。

我經常對人說:我希望我的親人我的朋友都比我富裕,都過得比我好。這樣的話,不是虛情,也不是假意,更談不上矯情,而是我的肺腑之言。諸如此類的話,顯示的不是我的高尚,而是我的自私。親朋富裕了,我並不妄想着沾光揩油,只是求得自己的生活比現在寧靜一些,安詳一些,心安理得一些。

每年的每年,我都會有兩三萬元隨風飄散。而我,遠不是富豪,遠不是社會上"高收入人羣"中的一分子。

大姐的話讓我煩惱。她的難題,將迅速地轉化爲我的難題。但想想大姐大半輩子的辛勞,想想她爲我曾經的付出,我很快就釋然了。大姐得過腦溢血,因爲搶救及時,才得以康復。如果她因蓋房之事憂心焦慮,以至於傷及身體,我恐怕後悔都來不及了。

我和大姐閒聊之時,兒子坐在木椅上,臉上始終閃爍着笑意。我剛給了大姐二百元的零花錢,大姐卻抽出一張,硬要塞到他的手裏,號稱給他發壓歲錢。但兒子避着躲着,最終都沒有接它。兒子勸慰姑媽要愛惜身體:你搞好了自己的身體,就是給我爸爸減輕了負擔。

從大姐家出來,我對兒子解釋:你姑媽生活得不容易,她遇到了困難,作爲同胞弟弟的我能不管嗎!再說了,你爺爺奶奶早逝,你爸爸沒有盡孝,本應盡孝的錢不是就省下來了嗎?給你姑媽的錢,權當給你爺爺奶奶行孝了。

兒子笑着,說:爸爸你不用解釋,我支持你的行動!接着,兒子又補充道:爸爸,你放心,我不會把這件事說給我媽媽的(兒子媽媽從不讀我博客),我會替你保密的。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祝福那些過年不回家的人們。

春節將至,遊子歸心似箭,紛紛踏上了回家的歸途。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有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和特殊職業的人羣,如環衛工、售票員、保安、服務員等卻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共度春節。而對於這些不準備回家的人們來說,異鄉越來越重的年味讓他們思鄉的情懷更濃,“每逢佳節備思親”、“父母在,不遠遊”等膾炙人口的思鄉詩詞都難以言表他們心中那份沉沉的鄉愁。我們在此祝願這些不回家的人們在蘭州能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春節。

爲節省車費過年不回家。

小石是安徽人,在安寧桃海市場一帶賣烤紅薯有七八個年頭了,已經有兩年未回家過年了。原準備今年回家過年,可是一想到來回買火車票要花幾百元錢,他便有些捨不得,於是便放棄了回家過年的念頭。小石家裏共有6口人,兩位老人、妻子和兩個孩子,大的上小學五年級,小的上三年級。平常兩位老人在家裏照顧孩子,妻子一人務農,他在外面賣烤紅薯掙錢補貼家用。

小石告訴記者:“回家過年來回車票就得花幾百元錢,這幾百元錢我可以給兩個孩子買幾套新衣服和好多好吃的東西。所以能省的地方就得省,不過每年的除夕之夜一個人在租住的房子裏聽着外面喜慶的鞭炮聲,想想年邁的父母和孩子,心裏真是不好受呀。”

不能“衣錦還鄉”不想回家過年。

許多年輕人在異鄉闖蕩時總帶着要“衣錦還鄉”的情結,這種情結往往會成爲其奮鬥的動力,但在還鄉途中也會成爲一種心病。小馬是慶陽人,從甘肅政法學院畢業已經3年了,但還是沒有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在某單位幹着每月1200元的臨時工工作。而最近受金融危機影響,單位的效益不好,他又面臨着被辭退的危險。所以一想到回家後衆親友的“眼色”和“盤問”,他便感覺如芒刺背,心裏很難受。再加上自己已經28歲了,父母總是喋喋不休地輪番說教,催促他儘快找個女朋友,成家立業。甚至還會強迫他去相親。

“想起這些事,心裏就煩,不想回去。可又一想到除夕之夜家裏那熱騰騰的餃子和父母每次打來電話時那期待和哀求的語氣,便有些心動,很想回去。唉,就要過年了,可我還沒拿定主意,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說着話,小馬臉上已經有了戚容。

爲讓大家過好年舍小家爲大家。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將年夜飯放到了酒店、飯莊,而酒店的生意在這時候也就變得最爲火爆,在年前幾個月,很多大酒店便已經被預訂一空。與此同時,很多服務員、保安也就沒法回家過年了。西關某酒店服務員小姚告訴記者:“作爲酒店服務員,過年我們是不能回家的,如果服務員都回家了,那些訂餐的顧客便沒法在酒店吃年夜飯了。所以爲了顧客能夠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春節,我們只好放棄回家。可是每次看到別人歡聚一堂,我便很牽掛父母,前兩天媽媽打來電話聽說我不回家,語氣就變得特別失望。‘兒行千里母擔憂’,父母的心思我都能理解,我哥哥在外地上大學,今年過年也不準備回家。家中只有父母兩人,他們肯定很寂寞。”

今年30多歲的張女士和丈夫都是環衛工,雖然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團聚節日,但她和父母、孩子卻不能團聚。“我的孩子今年10歲,一直在皋蘭姥姥家住着。前兩天他又打電話來問我過年回去不。雖然我們都很想和孩子一起過年,但是我們去年已經請假過了春節,今年就應該讓別的同事回去過年。在過年這段時間裏,城市的衛生工作更需要有人來清掃,如果我們都回家過年了,那馬路上就會髒亂不堪,這樣不僅污染了環境,也給蘭州的形象抹黑。所以只能委屈孩子了。再說了,春節期間單位給我們的待遇也是很好的,年前領導們還會給我們送慰問品,另外還組織我們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或者是放些電影讓我們看,所以說在蘭州過年和在老家過年都是一樣的,同樣會感受到家的溫暖。”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走在大街上,忙忙碌碌的人們正忙着準備過節,穿上了節日的盛裝,看起來神采奕奕,。煙花爆炸聲響徹在耳邊!夜空一片湛藍,星星正地眨着光芒,月亮倒掛在夜空中,又像片會發光的柳葉。只聽轟隆隆一聲聲巨響,打破了原來寧靜。一枚枚煙花向天空噴去。天空開放出一朵朵美麗的菊花,把夜空裝點得無比美麗。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萬家爆竹喜氣濃,一路風塵蹄花碎”我扯下舊對聯,在門上貼上嶄新的對聯,看着那一點一點在我們手中脫落的歲月的紅紙,感嘆時間的匆匆,快得讓人恍如夢一般,10年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辛酸事和甜蜜事。他們來得快,去的又如此匆匆。貼上了新桃,望着那一張一張在我們眼裏未來的祝福,我們振奮,那撕去的是過去的酸甜苦辣的足跡和身影,“千般月色硯邊過,無限春光筆下生”“五千年輝煌文化喜填新頁,九萬里錦繡河山大展宏圖”“正月抒懷萬首新詩歌大治,春風得意一杯美酒壯長征”那貼上的是對未來的熱情如火……

聽爺爺說起春節的來歷,相傳在商朝的時候,有一個叫萬年的人,他受到日光下樹影移動規律的啓發,設計了測日影,計天時長短的“日晷儀”。經過長期的精心觀測,萬年終於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功成之時,他以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人們爲了紀念萬年,就把過春節叫做過“年”。

在電視上看到,幾千萬海外華人共同慶祝華人兒女共同度過盛大的節日,藝術團獻上了別開生面的文藝盛典,點亮了海外的璀璨之夜。《舞彩繽紛——中華情》的大型歌舞晚會,在中國民俗文化基礎上又融合了西方元素,富有傳統的文化內涵,體現出清新現代的藝術氣息。《海外遊子吟》都說那海水又苦又鹹,誰知那流浪的悲痛辛酸.遍體的傷痕,滿腔的仇冤,遊子的腳印血淚斑斑.流浪流浪,流浪流浪,遊子的腳印,血淚斑斑.歷盡了人間的風暴雨寒,踏遍了世上的溝溝坎坎.人情的冷暖,世道的艱難,遊子的心中,盼望春天.流浪流浪,流浪流浪,遊子的心中,盼望春天.這首歌將海外華人苦難的歷史,艱苦的創業,那思念祖國的情懷,讓人聽後爲之震撼。它真實記錄了華人移民走過昨天、走進今天、走向明天的心路歷程,並留下一份具有震撼力的見證。海外華人我們心連心,風雨同舟一起走過歷史的雲煙。

過節人們都在和家人團聚,一起過着溫馨幸福的生活,但是忘不了那些還在辛苦工作的叔叔阿姨。最辛苦的人莫過與邊防戰士了,他們一年365天都守衛在祖國的邊疆,多年來,邊防隊伍官兵恪盡職守,紮根邊疆,不辱使命,取得了驕人戰績,爲保衛國家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爲人民的幸福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還有列車,飛機上的服務員,還有國家大型工程的建設者……他們不分晝夜,加班加點,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時間和家人團聚,他們好辛苦,我想向他們說一聲:“你們幸苦了,祝你們春節快樂!”

啊!還有我的姨父,他長期在雲南工作,國家水電三局,修大型水電站。還要供養哥哥上大學,春節也不回家,真想念他啊!我和姨夫都有好幾年沒有見面啦!真希望姨夫早點忙完工作,回來後相聚在一起。姨夫,我在遠方祝福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10,9…。。1”看着春節晚會上觀衆和演員送08迎09的倒計時的響起,無數的煙花在天空綻放,似花還似非花。辛酸早已被這種憧憬掩蓋而去,激動和欣喜油然而生,新的一年是否能考一個好的成績作爲爸媽辛苦的一點回報呢……

“三春暉靄門庭暖,寸草心長雨露深”“萬家爆竹喜氣濃,一路風塵蹄花碎”我送上兩幅對聯,祝福一路風塵上的所有人。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中國最重視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城市裏,爲了顧及安全,不準放鞭炮,小孩子沒有像他們的父輩一樣體會到鞭炮聲聲帶來的生氣,年味是淡了點,但也無礙人們過年的熱情。對於小孩來說,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收;對於大人來說,有了七天長假,有了探親訪友的好機會。在這裏,我要說說,人們過年都在做什麼?

一、探親

中國人是重視親情的,過年是出嫁女“回孃家”的好日子。丈夫陪同妻子、帶着孩子回丈母孃家拜年是年初二的一道風景線。路上都是探親的人羣。過年了,家人有時間聚在一起,是情感交流的極好渠道。老舍說: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裏是安定的。”

女兒是母親的貼心棉襖,丈夫陪妻子回孃家是妻子的最大幸福。丈母孃見到女兒過着幸福的生活,自然感到滿足。親情在過年時節是最放大的`體現。

二、訪友

出來工作外,各自爲了生活打拼,朋友之間少有相聚的時候。中國人對於自己在讀書時候相知相交的同學一般在春節時會聚一聚。雖然平時大家或者有電話來訪,但難得春節大家都有空,所以很多的同學聚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同學們聚在一起,談生活、談工作、談家庭,勞碌了一年的人們有了一個情感宣泄的對象。周作人在《關於尺牘》說:

“人生少年時初出來涉世交友,視朋友不甚愛惜也,及至足跡半天下,回想舊朋友,實覺其味深長。蓋升沉顯晦,聚散離合,轉盼間恍如隔世,於極空極幻之中,七零八落,偶然乘下幾個舊朋友在世,此舊物也,能不想殺,況此舊友實比新友之情深十倍耶。”

我覺得很好地反映了國人對友情的重視,對舊友的珍重。趁着大好的春節假期,聯絡感情,實爲許多人開心的一大事情啊!

三、旅遊

平時沒有時間出外旅遊,雖然在黃金週旅遊的費用相對平時較高,一家人聚在一起去旅遊也是很多家庭首選的事情。可以本地遊,可以省內遊,可以省外遊,視乎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

對於情人來說,趁此大好機會,增加彼此的認同感,同樣是一極好方式;對於新婚夫婦來說,孩子還沒有來到人世,沒有小孩的羈絆,只有兩人世界,在旅遊中游山玩水,或去北方賞雪,新婚燕爾,共度蜜月,幸福如天上的神仙;對於一家三代的家庭來說,此情此景之家人齊旅遊,讓人感受家庭的溫馨。旅遊,是一個幸福的載體,載着親人的幸福。幸福在哪裏?就在一家人的其樂融融中!

四、逛街

新春佳節,百業興旺。許多商場會趁此搞促銷活動;當地政府爲了增加過年氣氛,會搞很多娛樂節目。一家大小出外逛街,也是過年時節很開心的事情。

所以,節日裏的城區街道,一派喜氣洋洋,人山人海;購物廣場裏,人們選購貨物,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如果你想觀察人們的幸福表情,那麼在商場中仔細留意,你就會發現,商場真是社會幸福縮影的極好展示。在這裏,你會感覺人們的幸福,源自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

我只是說了人們過年都在做什麼的四點內容!當然,在過年,人們選擇的活動很多很多,許多是我想不到、沒有說到的。各種各樣的活動,視乎各人的年齡、興趣、收入、需求。周作人在《談文》一文中說:

“少年壯年中年老年,各有他的時代,各有他的內容,不可互相侵犯,也不可顛倒錯亂。最好的辦法還是順其自然,各得其所。北京有一首兒歌說得好,可以唱給諸公一聽:

新年來到,糖瓜祭竈。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頭子要戴新呢帽,

老婆子要吃大花糕。”

這一段話,放在過年人們都在做什麼,是很恰當的解釋、說明!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春節裏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裏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我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爲"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爲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

這裏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現在過春節,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而兒時的春節留在記憶裏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在城裏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日和走親戚的時候纔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係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竈火薰的黢黑的竈間裏,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裏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爲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了,家鄉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麪做的,只是在裏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蔔什麼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麪窩頭和玉米麪粥,吃的我經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着玉米麪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裏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迴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裏對玉米麪特別的牴觸,這種牴觸持續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晚會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我放炮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裏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弟弟妹妹端着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裏,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後就該放炮了,我是家裏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當然由我來,小我七歲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擔,但是我從來沒有讓過,直到我對放炮沒有了興趣。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後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哪兒學來的,爲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只到現在媽媽每年還在重複着這樣的活動,因爲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還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時候家裏窮,小孩子過年的時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讓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纔給拿出來。睡覺前,媽媽把新衣服給拿出來,把舊的衣服換下來,我聞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兒時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別早,聽到炮聲就起來了,穿着媽媽換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幾個同齡的孩子去給長輩們拜年了。小時候拜年我們叫磕頭,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頭的,大人有時候故意逗我們,不把頭磕響了不給禮物的,說是禮物,其實就是一顆糖或者一把花生什麼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特別的禮物了。農村拜年很講究的,先給自己最近的親屬拜年,然後是一姓的其他親屬,最後的外姓的鄰居,但是不給輩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時候對鄰居的輩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經常和同伴們去比自己輩分低的鄰居家拜年,惹得大人們笑話。初一這一天孩子們都是解放的,幾乎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大人不干涉的,我經常是和同伴們去做我們之間的遊戲了。

初二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姥姥家離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帶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裏又是無拘無束的一天,一直到過了初五,大人們該上班了,我們也快開學了,年才漸漸離我們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