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的滋味500字作文三篇

篇一:看書的滋味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莊子曰:“吾生之有涯,而知之無涯。”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餘秋雨認爲:“讀書最大的理由是擺脫平庸。”……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讀書對人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它是提升我們思想品位、促進我們道德成長的重要途徑。

看書的滋味500字作文三篇

記得那一次,放學了,我又拿起《童話大全》津津有味地看起來,裏面的人物幽默有趣,讓我哭笑不得,因爲一時哈哈大笑,一時淚落如珠,所以引來了旁邊人的議論。管他們怎麼議論呢,我還是繼續看我的書吧。校車來了,我排隊上了車,接着看,走到半路,司機突然來了個急剎車,頭上起了個大包包沒關係,我又接着看了起來。

我下的那站過了,老師也不叫我。到了最後一站,老師才叫我下車,可惡。我下了車,怎麼感覺有點怪怪的,這不是我下的那站。唉,要走好長的路才能回家。我還是邊走邊看,把腿摔流血了,真是禍不單行啊。我回到家,媽媽問我爲什麼那麼晚纔回來,我不說,因爲我怕媽媽不給我買課外書。

還有一次,我到小店去買文具,邊看書邊選,買完了文具,我走回家,又摔了一跤,跟上一次摔的是一個地方,上一次的傷還沒好,這次傷到了大血管,血一直流着,我忍着痛回到了家,媽媽問我怎麼回事,我就說:“我有一個朋友叫我,我就分散了注意力。”“哦,那下次小心點。”媽媽心疼地幫我包紮着。

讀書也讓我的到了好處,從學前班開始,我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出呼了老師的意料,我的大道理也講得頭頭是道。

有一次,我上二年級的時候,老師和我開玩笑,出了一道六年級的數學題目給我做,我想的出神,上課了,我在“發呆”,被老師批評了,算了,下課接着想,從下課一直想,想了四個小時,終於被我想出了答案,我就把答案告訴了老師,老師當着全班的面表揚了我。讀書真有趣啊。

讀書的滋味真是酸甜苦辣,我愛讀書!

篇二:看書的滋味

讀書,乃人生一大樂事也。

書也如人也,自有她的性格與感情。讀一本好書,便如同和一個有個性的`朋友交流。不管她是溫良的還是激烈的,只要你走進她的世界,便會被她的氣息所感染。思維縝密的,讓你頭腦冷靜、追古思今;氣勢雄渾的,讓你心胸激盪;意高志遠的,讓你淡泊名利,頓萌歸隱之心;傷春感懷的,又讓你多愁善感,渾不知千思萬緒一時從何而來……

一個人若只管欣賞高雅便未免孤高自傲,若一味追求新鮮刺激又不免流於庸俗。會飲酒的人一定知道:甘甜可口的新釀可以一日三百杯,陳年佳釀則要細細品味。既要會翻來覆去幾十遍地去琢磨紅樓,又要會將消遣休閒一類書一目十行一帶而過。如此快餐與陽春白雪相得益彰,別有一番情趣。

什麼時候讀什麼樣的書很有講究。書桌上該擺幾部經典名著,客廳裏應有各類散文,而枕邊則可放一部《安徒生童話》……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閱讀習慣:有人喜歡在早上,“一日之計在於晨”,有人則喜歡在午後,天長日暖倦拋書,書生的灑脫宛然其中。而我,喜歡在夜間。

萬籟俱寂,人皆入夢時,獨自一人守一方安謐的小天地,伴一縷昏暗但足以辨別文字的燈光,品一杯淡淡的龍井,然後備上一本好書。這時,你的思想馳騁吧,你的心神高飛吧,你便與你的書融爲一體:與屈原一起求索上下,隨餘秋雨一起跋涉文化苦旅;爲大觀園諸芳的流散而落淚,替簡·愛的苦盡甘來而歡笑……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我覺得,書中自有真性情。以書爲師,以書爲友。只願有一日佳文積滿斗室,醉臥其中,便可無追求了。

篇三:看書的滋味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會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着。”在我的生命中,書已經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是它教我許多知識,是它教我做人,是它看着我一天天長大

小學一年級時,只要我一放學,媽媽都會帶我去書城買書。媽媽給我買了很多帶拼音的童話書。有《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醜小鴨》……但我對這些書都不敢興趣。每次回到家,我就會對着書發脾氣說:“那麼多書要看到什麼時候啊?”我有小聲嘀咕了一句:“還不如玩呢,玩多好啊。”我不耐煩地翻開了《格林童話》,看了目錄,我看到了一個故事,《會飛的帽子》,這時我可來勁了,我翻到那一頁,越看越喜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以智取勝。凡事不能靠蠻力,蠻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在拼音的幫助下,我讀完了整本書,從這時起,我就愛上看書了。

漸漸地,上四年級了,我認識了很多字後,就不在看那些小兒科的書了,我看的是少兒版名著,如:《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有時我會隨着書中的故事而高興或悲傷。

我現在已經上五年級了,我看的是中外名著、小說……只要我一有時間就會把心愛的書拿出來,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有時還忘了吃忘了睡呢。

書,教我許多知識,讓我認識了世界。如果一天不讀書哦,就感覺自己像小鳥沒有了翅膀一樣,飛不上那廣闊的藍天。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走進書的王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