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秋節的作文400字4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400字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中秋節的作文400字4篇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1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宋)戴石屏雲:“把酒冰壺接勝遊,今年喜不負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爲狂夫照白頭。”每值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流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着“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我國城鄉羣衆過中秋也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成爲寄託家人團圓願望的民俗節慶活動。

中國地域廣大,人口衆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爲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2

今天是個快樂的日子,因爲只是一個可以讓家人團圓的日子,每個人都會盼望着與家人重逢。所以,今天我便跟爸爸媽媽一起開車回老家過團圓節。

一路上,路邊的風景美不勝收,充滿其妙,路東邊的柳樹好圍在一起,似乎它們,也是在過中秋節吧!天空上的鳥兒在嘰嘰喳喳,彷彿在說:“中秋節到了,中秋節到了!”不一會,便到了奶奶家了。奶奶一大早,便在門口迎接。見到我們時,奶奶便是笑的合攏不上口了。也到中午,奶奶、爺爺邊喊着:“吃飯了!”中午飯,那纔是美味呀!有魚、蝦、青菜、肉、湯……吃完午飯後,我便上院子裏去,爲晚間賞月做準備。

晚上,我盼呀盼,終於,我把月亮給盼來了。我們便來到院子中吃月餅、賞月,月餅有不同口味,有牛肉味、芝麻味、水果味……把我饞的直流口水。今夜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玉盤一樣,掛在空中,整世界都被月光所籠罩。一切彷彿披上了一層白色的輕紗,便開始慢慢地,皓月變得有點淡,變得黃,變得清晰,當薄薄的雲層開始退去,月亮也開始了孤獨的“站崗”彷彿沒有去團圓的人吧!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得月亮比其他幾個的滿月更圓,更清晰啊!所以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一年秋集中的中期。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所以,每當中秋節時,人們便都在準備回家過這個奇特的中秋節。

中秋節啊!你是讓家人團圓的日子!中秋節啊!你是一個快樂的來源。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今天是個全家團圓的日子。按照老家的習俗,今天會有很多東西可以吃,但是要到晚上才能吃,所以我一直在期待着。

終於到了晚上,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着幾絲羽毛般的輕雲,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啊!這麼多好菜!全是爲了遠到而來的舅爺爺準備的。吃完團圓飯,我們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奶奶笑着說:“小傻瓜,這些水果是爲了敬月亮爺爺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爺爺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爺爺吃飽,出門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着頭。

到賞月的時間了,我們大家各自搬了張椅子,來到大院子裏坐下。大人們在談論着,我看着圓圓的月亮想:“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寂寞地住在廣寒宮內,吳剛被罰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兒在廣寒裏爲嫦娥搗藥……

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豆那可愛的小白兔兒呀!但都不可能成爲現實……”這時,媽媽吟起了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着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關於月亮的傳說……

夜深了,月光顯得更加皎潔了,因爲月光,大地好像籠罩了一層薄薄的銀紗,柔和而又溫暖的感覺……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4

今天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每次一到中秋節,大家都吃月餅,有的人還在晚上賞月。那麼中秋節的起源,吃月餅與賞月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

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爲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與左右微服淆,中秋夕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個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爲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爲中秋節。

中秋節有很多的故事,它發展的過程也是作爲中國人應該要了解的,我們一定要讓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好好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