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法官徵文3000字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合格法官徵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做合格法官徵文3000字

【做合格法官_範文1】

古人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今,各種規章制度正在不停的規範人們的行爲,約束我們的犯罪心理,但某些人經不起誘惑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

作爲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臺,“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範人的行爲的社會準則。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鐘,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羣體中也存在着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

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着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爲了金錢,爲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衛它!

而作爲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爲“現在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爲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範自己行爲的社會準則。因爲權利在規則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自由在規則中擁有。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做合格法官_範文2】

有人說,法官的天職就是服從法律,但單純服從法律就能做一名稱職的法官嗎?回首十幾年的審判歷程,我逐漸體會到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法官。

要勤於學習,不要書生辦案。要想做一名好法官,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因爲法律在不斷地更新,形勢變化也很快,不學習就永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所以我一直很勤奮地學習,潛心鑽研法律業務。剛開始辦案的時候,認爲自己只要照着書本上的知識就能辦好案,但後來發現很多案子照本宣科根本解決不了,即便是判了,效果也不好。後來,有一位老法官真誠地告訴我,多讀書沒錯,但不能讀死書,要學以致用,要活學活用。的確,法律不僅是條文,而是要實實在在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法官要學習的也不僅僅是書本上那些知識,還要了解國情和社情民意,只有這樣,才能處理好矛盾糾紛。

要勇於實踐,不要機械執法。法官這個職業更多地需要經驗,而這個經驗恰恰來源於實踐,必須通過實踐,通過歷練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走向成熟。當前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各類矛盾凸顯,很多糾紛都歸結到法院來解決,因此,我們要廣開思路去解決問題,通過多元手段,形成強大的社會合力去化解矛盾。

要善於思考,不要捨本逐末。有人說,司法權就是判斷權。法官這個職業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沒有經過思考的判決就像庸醫在治病,弄不好就會治死人。因此,我們每判一個案子,都要認真分析,考慮每個案子的來龍去脈,在查清案件事實的基礎上,準確適用法律作出裁判。

但我們知道,實踐中的確有些案子錯綜複雜,無從下手。這時,我們要抓住案件的主線,抓住主要矛盾,保證辦案方向不偏離。

要富於同情,不要感情用事。做法官要有善心,要有同情心,我在從事信訪的時候經常接訪,儘管有些信訪人情緒很激動,甚至無理纏訪,出言不遜,但我還是儘量剋制,認真地傾聽他們的訴求,有理的儘量想辦法解決,有困難的儘量給予救助。給他們講真話,辦實事,從不食言,從而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當然,有同情心不代表感情用事。我們審理的一個棚戶區改造的案件,政府拆了1300多戶,剩下的4戶認爲補償低拒絕搬遷,起訴要求確認政府拆遷行爲違法。訴訟中,我們發現政府拆遷行爲合法,原告生活也確實有困難,但如果簡單一判了之,勢必會引起信訪,影響當地的穩定和重點工程的順利推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先通過其他渠道給予當事人合理的救助,讓他們感受到司法的人文關懷,同時,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通過講情理、事理、法理,他們終於接受了法院的判決,保障了重點工程的順利推進。

要敢於擔當,不要意氣用事。有人把法官比喻成刀劍上的舞者。的確,法官是個充滿挑戰的職業,在這場挑戰中,我們要敢於擔當,只有敢於擔當,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司法。司法改革提出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就是這個道理。

要想真正擔當起來,前提必須要有高尚的職業操守,精湛的法律技藝和成熟的政治頭腦。我們曾審理一考生訴教育行政部門侵犯受教育權案件,該學生屬於典型的高考移民,教育部門嚴格執行自治區出臺的相關政策,不批准報考本科。當時,考生上網炒作,找媒體介入,引起社會關注。我們頂住巨大的壓力,在保障學生考試權的前提下,將執行法律和執行政策做到了高度的統一,最後,該考生認識到了錯誤,按規定上了專科院校。教育部門對法院敢於擔當的工作精神給予高度的評價。

在我看來,審判是一門哲學,是一門藝術,必須用心去經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