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00字彙總六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700字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00字彙總六篇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1

“清明節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父親母親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 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欣賞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 。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 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 ,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節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着別樣的風景。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溼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 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說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節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們傳遞着一種清冷的氣息。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2

這個清明對於我來說,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起牀,一切準備緒才五點多。於是我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了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我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裏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我們走進站內的時候,我們發現,那麼大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流。每一輛車裏都是十分擁擠的乘客。我們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去大李的車。也有了比較理想的座位。儘管車裏也十分的擁擠,可我們倆還是比較自在的。不過,車票的價格和平時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了車。實在是太擁擠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東的桂王那裏,駕駛員放棄走平時的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的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了。我們的車剛拐上包公大道的時候,馬路上的情景把我們驚呆了。由西往東方向的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着。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說,包公似那邊也是十分的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說他上午被“堵在路上。”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的路程,我們卻用了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的時候,我們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了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了,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的人在忙着安排中午的飯菜,我的心情也愉快了許多。我們這個房份的清明是集體做的。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參加的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的。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的。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的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的。每年的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的籌備小組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的。白酒是四十元一瓶的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的,年輕的,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着,一邊喝着,一邊講着。交流着各家的最新情況,各人的發展經歷,各自的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的時候纔有。給我的感受是,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現在的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的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的臉上。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3

我在這一端,你們在另一端。

石子間的您和藹的看着我,但是我卻看不見您。天空被文人賣弄了些許筆墨,漸漸陰沉下來。

“媽媽,我們來看您來拉!”母親遠遠的看見了外婆的墳就開始叫嚷,“來,姐姐們來幫媽嗎收拾一下屋子。”接着從袋子裏拿出在花店裏買來的白玫瑰,小心翼翼地置放在外婆的墳前。而那兩個人一身的黑衣一搖一晃地搖到了墳前——活脫脫兩烏鴉,在啄墳上的野草。天空是一張宣紙,禁不起筆墨的一揮。黑色漸漸浸染了原來的白色。

“喂不要拔草了!要不要拔了這棵樹。前幾年沒有來掃墓任它長了幾年。怪不得我今年的運氣怎麼差,原來是它壞了風水。”“我也是,而且它的樹藤也快把媽媽的碑纏完了。”媽媽沒有說話,只是閉着眼睛,我明白媽媽在她們姐妹中是地位最低的,即使是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被姐姐們說成暴發戶,即使是在高中輟學在後靠上了碩士學位也被看不起,是因爲輟學吧。我看看了看四周,靜悄悄的“我覺得外婆很安詳啊,也許這棵樹在夏天的時候爲外婆遮風擋雨,而且這裏又是山上,不可能不長樹的。”“你個小孩子懂什麼?這破了風水。”說完,一把刀落在了“腰”上。吱……轟隆,“倒黴催的!下雨了,樹沒到吧,先在底下避一下沒有帶雨傘。”二姨把我們推進樹底下。

外婆是那棵樹嗎?抑或是一個普通的她,它死了?我不知道我因該怎麼看待這樹,這人。我從未看見過外婆,她的音容笑貌在媽媽細膩的語言下我能模糊的捕捉一個影。

她常是一個人,她的外婆被在重慶日本軍炸死了。她有一對極其富有感情的眼睛,表演的時候村裏的小夥伴個個會想起她。她有一雙粗糙的手,她用這雙手掩埋了因心臟病的媽媽,她又用這雙手養育了我的媽媽。別人不喜歡握她的手,說她因該好好保養,可是這樹也是粗糙得如此親切。有着如此親切的孤單。

陰沉沉的天空,是這裏變得更靜了,吱……雨水積得太多樹向另一面傾斜,“淚水”如雨一般從蒼白的葉子上滑落。看着這

雨滴,我似乎看見了哪個扎着小辮卻時常一個人的外婆正在流淚,彷彿在說:“好不容易纔有了一個伴了。”

天晴了,譁——樹倒了。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4

春風徐徐,輕輕吹拂着額邊的劉海,側望身旁婀娜多姿的柳樹,在一場春雨後突萌了綠意。頑強的小草秉着它那至堅的毅力破土而出,那柔柔嫩嫩綠綠的顏色,悄無聲息卻又恰到好處地裝點着春的世界。不知不覺中春的氣息踏過世間的喧囂,徐徐走來,早春的美景悄然牽絆我的內心。清明時節,沐浴春光,感受清新,踏着被微風拂落的雪白花瓣,我走進了梨花四放的皋蘭,微涼的氣候完全被梨園的繁花錦簇所掩蓋,放眼望去,那是一片令人驚詫、茫茫無邊的白……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皋蘭的梨樹栽培可以追溯到明代後期,迄今足有500年的光陰了。隨着黃河沿岸水車的`日漸增多,皋蘭祖先大量開渠引流,廣種梨樹。目前,皋蘭梨園面積已達1。2萬畝,園中樹齡最長的超過300年,百年以上樹齡的老梨樹尚存數千株。雖古莖虯曲,歷經滄桑卻依然葉茂花繁,百嬌千媚,姿態各異,狀若盆景,被國外植物學家稱之爲“活植物標本”,“古梨園博物館”。

迫不及待的我終於置身梨園。那是一片縹緲的世界,白色的世界。若隱若現中,陣陣淡淡花香飄散。徜徉在梨樹下,凝望着枝頭的滿樹梨花,它沒有桃花的紅粉妖嬈,沒有蘭草的雍容華貴,更沒有月季的喜慶熱鬧,但它總是喜歡在沉寂中淡然釋放幽香,千朵萬朵梨花開,它或團團簇擁,或裝點枝頭,如雲似雪,如煙似霧,柔情卻又文靜,像一位少女,嬌羞含笑。絢爛的日光稀稀落落的灑在大大小小的薄薄的軟軟瓣間、交錯攀騰的枝上,那份花的能量、生命的力量包圍了我。它那潔白的外表、淡淡的幽香、素潔純淨的靈魂洗滌了紅塵中你我內心的塵埃。她,香幽豔雅,如小橋流水般綿長、純潔素雅,令人久久難以忘懷。她,在漆黑的夜裏依然綻放,緩緩的,靜靜的。有月光的夜,簌簌隨風凋落的花絮,如撫琴,如瑟簫,隱隱的,徐徐的……一切都是那麼素雅與安詳。彷彿在此過後,依然可以撫摸到這嫋嫋花香。

我最鍾情的還是那些年代久遠的古梨樹。盛年的樹,雖然充滿活力,但畢竟少了點神韻,缺了點內涵。萬物年久則是精華。古樹的每一根枝幹,每一道皺褶,都歷經了太多的風霜雨雪,都飽含着無盡的意趣。古樹的身姿最峻偉,古樹的神韻最動人。

清明踏青,亦我人生一大樂事也。我的靈魂一直縈繞着它隨風搖擺。春季嫵媚,梨花卻以她不同流合污的潔白悄然綻放,自由飛舞在喧囂的團花舞池。不禁間,我已提起筆,用醇香淡墨盡情描繪你婀娜的身姿……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5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這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爲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這溫暖的體溫。一牀被子下,我聽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爲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爲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以爲沒事,我也以爲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她的手,以爲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藍天,享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6

清明節淅淅瀝瀝地飄灑着幾縷細雨,每年的這一天,家裏人總是帶着我去掃墓祭祖。我一向都不太喜歡這淅瀝瀝的雨和沉重的氣氛。

我走進公墓,雨點已細得讓人感受不到,卻還是若有若無的飄灑着。

爬了一連串樓梯之後,仰起頭,眼簾中映入這高高的階梯,我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我跟在長輩身後,心裏很不耐煩。

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已累得氣喘吁吁。退到一邊,看長輩們點燃香燭和厚厚的紙錢。這些形式對於我來說,直接省去也無妨。手中拿着三支燃着紫煙的香燭,排在長輩身後跪拜。除了盯着那縷縷紫煙,一時也不知該做什麼。母親和外婆蹲着,把一張張慘白的紙錢放入烈火中,火堆燃起嗆人的白煙。風起時,紙錢燃成的灰燼隨着風的蹤跡在空中不停舞蹈着。在我看來,除了使人苦惱,這樣的舞沒有一點意義。

我突然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拄着一根細細的柺杖緩緩走上階梯,停在我身旁的那個墓碑前。她穿着一件薄薄的黑色襯衫,滿頭捲髮不算長,卻一片雪白。瘦骨如柴的手背佈滿了皺紋,清晰地凸顯出幾根青色的筋脈。她手中握着的棕色柺杖脫落了幾塊油漆,露出的米黃色似乎正無聲地訴頌着過去的滄桑。她邁着蹣跚的步履,走近那塊深灰色的石碑。在濃煙中,她背對着所有人,像那塊石碑一樣默默地立在角落,無聲無息,只是用手輕抹去石碑上的灰塵。那位老人顫顫巍巍地坐在有些溼潤的墓碑前,將柺杖輕輕放在一邊,用一隻手輕撫着石碑上貼着的黑白照片。透過濃煙,我依稀看見那照片上也是一位老人,笑得那樣燦爛。老人的手指停在照片的邊緣,似乎回憶起了什麼。我站在她身後,看不見她的雙眼,卻模糊了自己的雙眼。我不知道她是誰,爲什麼獨自一人來到這裏。可是,她的背影看上去那麼落寞。

老人離開了,只留下了那孤單的背陰。她的生,不知在何時也會結束。可是,她經歷的風霜和歡樂一定很多很多。回過頭,看着長輩們簇擁的那塊石碑,這墓碑下也是一位歷盡風霜的老人吧。

清明節的雨依舊淅淅瀝瀝地下着,也許它也在爲某個逝去的親人哭泣吧。我的心也變得沉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