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當凌絕頂作文三篇600字

【篇一:會當凌絕頂】

會當凌絕頂作文三篇600字

王安石曾爲“不畏浮雲遮望眼”而登飛來峯;杜甫也曾爲“一覽衆山小”而渴望“會當凌絕頂”。雖然目的不同,但達到目的的過程是相同的——攀登。我們難道不也應該“會當凌絕頂”嗎?

攀登理想的頂峯,我樣才能成功。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去攀登,也許在通往頂峯的山坡上,有險象環生的懸崖與荊棘,但我們仍然要繼續我們的行動,爲了自己的理想,就應該有俯視一切的氣概,歷史上許多的科學家也是經過不斷的攀登,才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著名發明家愛迪生曾被人稱爲發明大王,因爲他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然而他攀登的過程是極其艱辛的。在發明燈泡時,他曾經失敗過無數次,但他的意志催促他繼續努力,他曾樂觀地說:“每失敗一次,我便知道了一種不可以做燈絲的材料。”最終,他戰勝了困難,用自己的心血爲人類帶來了生活的“光明”。

我們應當樹立遠大的理想,百花綻放呈現花園的美麗,人人努力成就祖國的輝煌明天。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是祖國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太陽不攀登山峯無以照耀大地,我們不攀登無法成爲祖國的“小主人”,人小但應志無窮。爲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們應該像杜甫那樣“會當凌絕頂”,把困難踩在腳下,一起努力,攜手共進,我們和祖國一起“登泰山而小天下”!展望未來,勝利的峯頂就在眼前!

【篇二:會當凌絕頂】

我相信一顆寬闊的心,勇敢的心,敢於先行的心配得上這世界的最遼闊和最雄壯。

尼采說“打從半高處看,這世界最美好”,而我以爲,會當凌絕頂纔對得起莊嚴生命給予的責任和發展時代給予的重重期待。“會當凌絕頂”不是爲了走在誰人之上,而是將世界納入胸襟,不是期待那“一覽衆山小”的獨尊,而是思考並瞭解“以天下爲己任”的意義。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我不願意滿足於打從半高處看世界的安逸舒適。採一朵小花、玩味一隻小蟲的小小得意,那不是我所期待的激昂生命,有悖於我最理想的忠誠。

意氣風發的年紀,有人留戀於眼中的美好,止步於半高處的安逸生活,有人背起行囊又一次出發,艱難跋涉於寂寞的小路,堅定地離開熱鬧的山腰。於是前者選擇了遊刃有餘地“處世”,後者選擇了其心所善的“濟世”,“處世”和“濟世”之間,人生從這裏拉開了屏障。

我想我會堅定地選擇繼續奔走,不是沒有看到半山的美麗,不識不知滿足的貪婪,不是隻知埋頭趕路不懂欣賞的愚鈍,是不止於安逸的勇敢和倔強,是對堅守已久的理想的捍衛。我想一顆寬闊的心、勇敢的心、敢於先行的心可以容得下那山巔的美好與疾苦,那疾苦恐怕是百姓乃至人類的大疾苦,那美好卻也一定是這世界最能撼動心靈的`最美好。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大夫的濟世情懷容得下這世界的美與醜、善與惡、辛酸苦難與“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孤單,品嚐了跋涉的艱辛、高處的寒氣,心之所善卻猶未改悔。立於山巔的你面對的早已不是山腰那種安逸的美景,而是從心中涌出的欣慰滿足。心是幸福的,那所見的都是美好的。你會明白,美好不是一片景色能帶來的,它在於心的體會。

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我們不是應止步於半高處安於享樂的人,我們不是爲了享樂而活着的人,我們的身上應有濟世的情懷和成爲先行者的勇氣,應當有“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精神。

不要說打從半高處,世界最美好,那遼遠的天空下自有那更美好的心體驗。會當凌絕頂,一切都不一樣了。

【篇三:會當凌絕頂,不覽衆山小作文

古人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今,社會無時不刻不在發展,人類無時不刻不在進步。如果我們只滿足於過去的成就,後果有兩種,其一是被歷史拋棄;其二是被歷史記住。不過如果被這樣記住的話,那將是一種多麼讓人羞愧的事情。

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對我格外的嚴厲,母親每天都會在我的耳邊嘮叨很多語重心長的話。其中有一句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我不會給你任何獎勵,因爲過去的成功不能代表什麼!我獎勵你是因爲你下次會成功!”

人生的路上,只有下一站,誰也不能回頭,及時你站在所謂的最絕頂,也要努力着尋找更高的去處,更廣的世界。“一覽衆山小”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爲人類的虛榮心,無法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人一不小心就會被過去的成就、榮譽帶走立志,完全沉浸在過去的成功之中,失去奮鬥的目標和堅定的意志,變得驕傲、自大。那麼後果將會有兩種:要麼自我毀滅,要麼等待別人來毀滅你。

或許我說的嚴重了些,但事實就是這樣,歷史的教訓永遠都不回改變。

清朝的滅亡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當時的清朝時世界第一大國,但由於清朝統治者的“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清政府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清政府完全和外界斷絕了聯繫,被其他國家遠遠的甩在了後頭都不知道。當他們醒悟過來的時候已經亡羊補牢爲時過晚了。最終落了個國破家亡,山河被一塊塊分割,國之精華也全流入外國人的手裏。

難到這樣的教訓還不足以讓我們“會當凌絕頂,不覽衆山小”嗎?

深刻的教訓被人們永遠銘記着,世界上同樣被銘記着的還有那些站在“絕頂”卻並不滿足,仍要不斷奮力探索更高去處的人。

範譁曾說過:“務進者,趨前而不顧後。”務進者,只會看着前方,而不會顧着往日的光輝。竟然是務進者,那也就顧不得“一覽衆山小”的。一代大師畢加索,在壯年之前便已經達到了創作的“絕頂”,但他卻一直創作到80多歲;大師維斯在到達了頂峯後又探索到了新的頂峯。而那些夜以繼日的科學家們,那些各個領域裏的巨人,他們爲人類的美好未來不斷地探索、發現、創造,直至生命的結束。在他們的眼裏,沒有“絕頂”,只有一條通往絕頂的路。

這是個完全由務進者創造的世界,不僅僅因爲他們爲人類帶來的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因爲他們讓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人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國家。

古代帝王中也不乏務進者,他們雄心勃勃,征戰四方,他們不滿足於眼前小小的土地,不斷地走向世界的巔峯。秦始皇是殘暴的象徵,但正因爲有他這樣的務進者,纔有如今中國的幅員遼闊。而亞歷山大大帝在統治馬其頓王國的短短的13年內,東征西法,領軍馳騁歐亞非三大陸。這樣的務進者,世界上怕是寥寥無幾了。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王數之不盡,大部分都是安分守己,最後自我滅亡。我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有那麼一點“會當凌絕頂,不覽衆山小”的意思吧!

我們始終走在路上,我們也有停下來的時候,那是我們永遠的棲息地,我們不願意讓別人睡在我的頭上,所以我們要前進,不斷地前進,在停下來之前,可千萬不要,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