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錦集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錦集八篇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兒時背的詩,每到清明節.總會重溫此詩.你會問有何感想?談感想不敢當.瞎說說自己心裏話.倒有幾句,中國人習俗,清明節前.上墳.祭拜祖宗以故老人 .

現代人物資條件豐富了.上墳祭拜 花樣多,出手也闊綽了 ,泥巴堆堆,越堆越高,越堆越大,更整得亮膛,貼上磁磚,立一塊玉石碑文,這纔是真正的光了宗,耀了祖。後人跟着臉上也貼了金,這種我不持任何評議,祖宗嗎?尊重一點,居住好一點,鋪張一點,後人有這個實力應該的。孝敬祖宗是人人稱頌的美德,所以,我們一直傳承發揚光大。說起來大篇大篇的大道理,克己服理,人義道德,在現實生活中,簡直又是一個人,稱得上十足的雙面人,爲一丁點小事,哭天嚎地,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彷彿天底下的人都是壞人,唯有剩他一人是好人,大叫冤屈。

我這 樣說,好人更傷心,更不高興了,高不高興我也要說,但我也沒點名道姓,你又何比犯夾疑,硬要屎盤子往自己頭上扣呢?你要扣,我也沒辦法,人不要自己作賤自己,你做你的,我瞎說我的,井水不犯河,身正不怕影子歪。

我自己在想,我死了,把我灑在大海,我可以飄洋過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制度,不同膚色的人,不同的生活飲食習慣,風土人情 ,活着用水泥鋼筋把自己圈起來,過得就比較辛苦了,爲什麼死了還要那多爛規矩呢?不守成規的思想,愛想當然,但世俗的眼光會殺死你,涎沫會淹死你,只得假老實,假正經,在世人面前是個乖孩子,大好人。死了,就管不了那麼多了,到外邊去溜達,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爲什麼一定要守着一堆泥巴,蟲蟲螞蟻又多,多遭罪,還讓兒女破費,兒女不破費,又顯太寒磣,沒面子,這個面子是丟不起的,這叫“死”要面子“活”人受罪。

我的理解是,活着的時候,老人需要什麼儘量滿足,死了,就沒有必要再勞煩後人,。或許有人說,我纔是真正不孝子,但我不習慣看別人臉色,更易灑灑脫脫過一生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今年的清明節,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去天宮莊園春遊。雖然春遊對我這樣一個四年級孩子來說已經沒什麼新鮮的,但當得知地點時,我仍像一年級一樣歡呼起來。

我知道那是個好地方!

懷着滿心的期待,我們陸續上了車,前往第一個地點——服裝博物館。下了車,兩旁傲然挺立的橡樹搖擺葉子,將我們引進博物館。

剛進去,我們便被濃濃的文化氣息包圍了。古老的壁畫、明麗的服飾、典雅的擺設……使我們瞭解了中國服裝的變化歷史,也使我們感到祖國的日益強大。

出了服博,就要去我最喜歡的叢林攀巖了!我們來到天宮莊園正門口,步行去攀巖。一路上綠草茵茵,隱約聽見幾聲鳥叫從林中傳出。

到了!到了!我們組隨着老歐前往叢林。我閉上眼,嗅着泥土潮溼的氣味與花草的芬芳,登了第一個“山”。說是山,其實是用網狀和木板組成的攀爬項目。我爬的是一個高2米的“滑梯”。上去的網是豎着的,有點困難。我爬了一半便不再爬了,正要放棄,低頭望見比我弱小的沈榛正手腳並用,努力向上。我覺得又有了勇氣,奮力向上攀爬。最後竟輕而易舉地爬了過去。

陽光從葉間的縫隙中射進叢林,午時特有的熱潮提醒我們該去吃飯了。我們隨便找了處草坪三三兩兩坐下,聊啊吃啊,也感到十分輕鬆。

吃完飯,大家拍拍身上的塵土,伸了伸胳膊,跟着導遊往植物園去了。

植物園內的植物數不勝數,而我卻無心觀賞,只想去瀑布那兒的巖洞涼快一下,順便練練膽子。好不容易走到瀑布前面,忽然感覺下起了雨。驚訝之餘,仰頭看去,原來是在巖頂上在噴水呢。趕忙跑進“黑洞”避雨。一進去就聽見此起彼落的嚎叫聲,不禁偷笑:不知又是哪個男生作怪呢。

飽覽了世界植物,大家也都累了。上了車,拉開窗簾,讓暖洋洋的陽光充滿車廂,後面還傳來輕鼾聲。

春天用它無聲的語言展示着它的美麗,它穿過樹間,流過山谷,拂過田野……所到之處桃紅柳綠、蜂飛蝶舞,生機盎然、活力噴射。我愛春天,愛春天的美麗。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3

在濃濃的思念中,迎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伴隨着和煦的陽光,我們一家人乘車回到家鄉――安徽長豐去掃墓。真沒想到已有四家人趕到了爺爺家。

從外地趕往爺爺家的人越來越多,每當此時爺爺總會滔滔不絕說起他的父親,他的哥哥,以及他爺爺們的一些事。爺爺的父親在兄弟中最小,他善良,大度。五十年代,國家興修水利,爺爺的父親在修建水庫中,整天拼命幹活,由於缺糧,飯也吃不飽,最終死在施工現場,那時他還不到50歲呢。每當爺爺說起,聲音總會哽咽,眼圈不由得就紅了。接下來爺爺就會說起他的哥哥,爺爺說他的哥哥是個難得好人,爲人和善厚道,個子不高,慈眉善目,整天笑眯眯的。一說到他的哥哥,大家就七嘴八舌,紛紛說個不停,只見媽媽說:“大伯伯真好,那時我在合肥上學,就住在他家,他不僅給我做好吃的,還時時牽掛我的安全,只要放學晚回家,他就在馬路旁焦急地等待着------”媽媽說着眼圈就紅了,看來這位爺爺真是德高望重,永遠活在親人們的心裏。

等人到齊後,我們家族老老少少一行三十多人在爺爺的帶領下來到墳場,墳場煙霧嫋嫋,有的墳上已披上了紅紅的“新衣”——那是一串串炮竹爆炸後所留下的碎紙片。”我們來到祖墳旁,大家就忙碌起來,小孩女士們折草紙,其他人往墳上推土,爺爺選一塊堅硬的草地,用鐵鍬挖出一個圓圓的如同大碗狀的土塊,據說這叫墳帽。聽說一個墳裏葬了幾個過世的人,就戴幾頂這樣的帽子。做完了這些,就開始燒紙放炮,頓時墳的上空紙灰飛舞,我出神地看着,我似乎看到了那位慈祥的爺爺正衝我笑呢,我雖然沒有見過他,可對他一點兒也不陌生。我想做一個善良對人有幫助的人,活着時受人歡迎,令人尊敬,死後同樣也讓人懷念。因此我決心向這位爺爺學習!最後我們所有的人都得跪下磕頭三次,我想我的祖輩們活在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暖,有的甚至被餓死,和他們比,如今的我,如同活在天堂一般,我是多麼幸福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

家鄉的`清明節真令人難忘,我愛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4

清明節到了,爸爸媽媽帶我回湯山老家上墳。那天剛好是上墳的高峯,我們本來開半個小時的路程,現在開了一個小時。好不容易“爬”到了湯山。我們一到湯山便直奔公墓。去公墓上墳的人、車都非常多,連公墓附近的兵營都讓通行了。所以人雖多,我們還是很快就到了公墓。在公墓祭拜完後,我們便回奶奶家了。

回到家,我沒事幹,只好看電視。看到下午,爸爸來對我說:“我們去‘絲魚’吧。”我問:“怎麼‘絲魚’?”爸爸說:“‘絲魚’就是在池塘上牽起一張網,不需要魚餌,魚游過去就會被抓住。”我說:“好,趕緊帶我去吧。”爸爸拿來了“絲魚”用的漁網。我開始打量起這個漁網。漁網的一頭有一根竹棍,竹棍上綁着線,線連着漁網。接着爸爸又拿來一個桶,我們就出發了。我們走了一會就到了村邊的小塘。爸爸叫我拿着竹竿去湖的令一邊,把網設好。但我一看到湖的另一面的路,不到一米寬,左邊還有許多油菜花,油菜花上還飛着好多蜜蜂。一想到一會兒就要和這羣蜜蜂親密接觸,頭皮就發麻。但是爲了補到魚我用衣服矇住臉,接着慢慢地走。一路上我都感覺背部麻麻的。到了塘對岸,爸爸叫我收線。我便把那線重新往棍子上繞。線可真長,一直到我的手火辣辣地疼才收好。接着,爸爸叫我把棍子叉在地上。可問題又來了。地面特別硬,根本叉不進去。這時,我看到水面上漂着一些綠色的植物,我用棍子戳了戳,發現還挺結實,就把棍子插在了那兒。我便到別處邊等邊玩。

過了一會兒,我和爸爸在來看時,發現浮標在動,我一看就知道肯定有許多魚上鉤。我幹緊把魚網拉上來。拉上來之後我和爸爸便要把魚下下來。可下魚也是個技術活,不能夠太用力,不然魚會死的。我輕輕地把網線一點一點地從魚身上剝下來,有的剝不下來的我就拽,所以一共十條魚,被我拽死了三條。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5

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節時因不能夠回家掃墓,獨自一人在異鄉路上奔波,而心裏不是滋味,於是寫下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以表自己此時的心情。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歷史十分悠久,並且流傳至今。

今年的清明節那天,天氣十分晴朗,我們一家步行來到了一座山前,這座山我來過很多次,但都是每年清明的時候。山上有着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墓,我們來到一座墳前,卻發現我的阿姨已經開始給墳墓除草了,我們便自動加入了掃墓的隊伍。媽媽告訴我,那座墓有兩層,上邊葬着的是我的太爺爺和太奶奶,下邊葬着的是我的外婆。在我的記憶中我只見過我的太奶奶,她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只有她坐在家門口的那張椅子上等着我們回家的樣子。至於我的外婆和太爺爺,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我忘記了他們,還是根本無緣相見,我也無從得知。

在他們的墳前,還長着兩棵十分茂盛的樹,它們長出了許許多多的綠葉,但在這些綠葉中總夾雜着幾處枯枝,我喜歡將上邊的枯枝從樹上搖下來。我隨意地從路邊撿了一根長木條,往樹上一打,便落下許多枯枝,若將它們換作是雪,那也得是鵝毛大雪。

清明節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還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當然也有不少的習俗。

在每年清明的這一天,人們通常會祭掃墳墓,是表示對死者悼念。清明節除了掃墓,還有盪鞦韆、踏青、放風箏、戴柳等習俗。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爲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掃完墓後,我們來到了外公家,那時已經是中午了,在吃午飯之前,媽媽和阿姨們總是會準備一些吃的,比如青團、糉子、蝦、蘋果、糕點什麼的,將它們擺在桌上。記得很早以前媽媽說過,那些都是供品,是給外婆他們吃的,我們要在他們吃完以後,纔可以吃。要是趁大人不在偷吃,那便是對那些過世的親人的不敬,若是偷吃時還被大人們抓個正着,那可就不是一頓教訓這麼簡單了。

漸漸地,太陽已經開始西落,我們也該回家了,在這回家的路途中,我的腦海中再次浮現出太奶奶那慈祥的面龐……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6

轉眼間,又一個一年過去了。記得前年:

“啦啦……”車裏只有我一個人在唱歌,其他人都面色凝重的的坐在車上,只有我不識趣地想打破這寂靜,我問媽媽:“今天我們去哪玩啊?你爲什麼還買了鮮花呢?”

“今天我們去掃墓。”媽媽平靜地說。

“掃墓?這是幹什麼呀?好玩嗎?”我一臉疑惑。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只說了這一句話,我當然是不死心的問下去,“清明節是什麼?”可媽媽卻不說話了。

目的地到了,大人們都說要我在一棟老宅前等他們,他們一會兒就來。我拗不過他們,只好蹲在屋子前和一隻小貓玩了起來。可是強烈的好奇心讓我偷偷摸摸的跟了過去,只見大人們都跪在地上,外婆嘴裏好像還在念叨些什麼:“媽,我們來看你了……”

咦?外婆的媽媽不是姥姥嗎?

大人們面前好像有一塊石碑,上面似乎刻着“陶壽珍老人之墓”。雖然只是瞟了一眼,但也就夠了。

“姥姥真的死了嗎?”我自言自語着,腦子裏卻不斷涌現出這樣的畫面:

“媽媽,姥姥呢?”兩個月前的一個晚上我這樣問媽媽,她先是猶豫了一下,便說:“姥姥回鄉下老家去了,問這麼多幹嘛,快睡覺!”媽媽雖然是這麼說着,可我似乎瞧見一顆小小的閃着光的“豆子”從媽媽臉上滑過。

“哦。”於是我委屈的應了一聲,心想肯定看錯了,便倒頭大睡起來……

難道姥姥那個時候就去了嗎?想到這,一滴淚水從我臉上悄悄溜走。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清明節。如今我已經是第三次來到這個熟悉的地方了,我望着墓碑,雖說好了不哭,可眼淚還是不爭氣的流了出來,越流越多……

“曾孫女,來,姥姥這兒有好吃的桃子。”

“謝謝姥姥!”說着,我就一邊接過桃子,一邊美美的吃了起來。姥姥望着我的吃相,笑着說:“別急,慢點吃慢點吃,別噎着了!”

誰會想到這是我和姥姥的最後一次見面!

我失聲痛哭起來,誰能想得到呢?

她追悼會那天,我還在那玩呢。媽媽說:

“今天家裏沒大人,你要好好看家啊!”

“遵命,母親大人!”

媽媽後腳剛跨出大門,我便打電話催促着朋友來。

後來,我也曾問過媽媽,爲什麼不告訴我姥姥走了?她卻恍惚的說:“不想影響你的學習。”

“這算什麼解釋,我知道學習很重要,可是姥姥她走了,走了,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我像發了狂的獅子,恨不得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媽媽身上!

“姥姥,我又來看您了,你在那裏生活的還好嗎?會寂寞嗎?”

清明節過去了,時間能沖淡一切,但沖淡不了我的思戀。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7

每年的4月4日、5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爲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即使氣節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川》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之時”皆清潔明淨之時。

故謂之清明。《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三月節,……物質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桑”等名句,正式清明時節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

雖然作爲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爲時序標誌的清明解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也就是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心土,折幾隻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就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去給我的奶奶上墳,我們買了一些水果、紙錢和鞭炮,我們在去的路上看見有的人手裏拿着許多上墳的東西。三五成羣的來到自己家的墓地,給自己的親人上墳,我們到了那裏先燒香,再燒紙放鞭炮,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寄託我們的哀思,之後我們還要給死去的親人去掃墓,把掃墓掃的乾乾淨淨的好讓親人看到把她的墓掃的很乾淨。

她一定會高興的,我們上完墳回來的時候看見路上還是人山人海的。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8

清明節後,我們又開始走上了工作崗位,繼續奔波,希望對你能夠提供幫助,如果還有更多需要了解的,歡迎訪問主頁瞭解更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爲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