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教作文600字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教作文600字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家教作文600字九篇

家教作文600字 篇1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着孩子的心靈。

——題記

孝順之風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從小,爺爺奶奶就時常教導我,要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起初,我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偶爾還會和父母頂嘴。後來,我漸漸發現父母和爺爺奶奶說話總是一種溫和的語氣,從不對他們大喊大叫,也從不和他們頂嘴;吃飯時,父母也會讓爺爺奶奶先入座,而他們則總是最後坐。爺爺奶奶生病時,父母會拋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回家陪在爺爺奶奶身邊,給予他們溫暖的關懷……父母爲我做了表率。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我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孝順的孩子。

認真之風

認認真真做事,這是父親常對我說的話。

小時候,我做事總是馬馬虎虎,三心二意的。記得那是期中考試,我很快就答完了題,放下手中的筆,東瞧瞧,西望望,一會兒又把筆袋裏的筆全部倒出來,組裝起了各種各樣的模型,一副胸有成竹、輕鬆悠閒的樣子,毫無考試的緊張之感。可是,等試卷發下來後,一個個鮮紅的錯號呈現在我的面前,像針一樣刺痛着我的心。唉,怨誰呢,都是自己馬虎,又不知道檢查。下次吸取教訓吧!

現在,我已經把父親的話牢牢記在了心裏。每做一件事,我都會認認真真地完成。

誠實之風

誠實是做人之本,這是母親的口頭禪。她時常教導我:“做錯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做錯了卻一味地否認、解釋、撒謊。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不誠實,那麼他將會一事無成。”記得二年級時,我考了七十八分,我卻告訴分母是九十八分。沒想到老師把電話打到了家裏,母親得知了真相,狠狠地批評了我。

如今,母親的話還時常縈繞在我耳邊,誠實也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一直陪在我身邊。

家風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照耀我快樂成長;家風是一股甘甜的泉水,滋潤我幼小的心靈;家風是一盞明亮的路燈,指引我前進的道路。

好家風將一直伴我成長。

家教作文600字 篇2

家教是什麼,家風是什麼?以前,我還不太懂這個問題,現在,我似乎已經懵懵懂懂的明白了什麼。

家教家風,就是長輩要教育好孩子。

媽媽給我制定了嚴格的起牀時間。上學日的早上,我必須要6:45起來。那會兒我剛上一年級,頭些日子的早上,起牀對我而言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每天早上時間到了的時候,我都無比依戀我溫暖的牀,不管鬧鐘和媽媽叫了我幾十遍,我還是迷迷糊糊,蠢蠢欲睡。“再讓我睡會兒,睡會兒……”說罷,我又閉上了眼睛。而這時,火冒三丈的媽媽不會再和我開玩笑了,直接掀一開被子,把我從牀上拎起。這個時候,我也知道媽媽生氣了,就乖乖起來了,現在,我已經主動把起牀時間調整到6:30了。

家裏的大人也常常幫我糾正壞一毛一病。比如,邊吃飯邊看書這一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應該是升上中年級吧,作業變多了,爲了不浪費時間,我就慢慢養成了吃飯看書的壞習慣。當然,大家很快就發現了。爲了幫我改掉這個壞習慣,媽媽想了不少辦法,卻沒什麼作用。雖然我知道不能看,可是止不住心裏的癢癢,再加上書就在手邊,我情不自禁的就不慢慢的把書拿起來,翻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後來,還是爺爺的表率起了作用。爲了幫助我,爺爺以身作則,吃午飯的時候不再看報紙。看到爺爺都戒了壞習慣,我也怪不好意思的,努力地在吃飯時把書“丟掉”。如今,雖然心裏還會癢癢,但基本上已經戒掉這個壞一毛一病了。

我做作業,一半靠我、的自覺性,每天回家,我脫一下鞋洗完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除了一些聽寫、默寫背書等等需要家長協助監督的作業,其他作業都由我獨立完成。偶爾遇到一兩道不會的題,再請教家長。做完作業,家長瀏覽一遍,簽上字。在我家長的意識裏,做作業是自己的事,不能太依賴別人,所以,我養成了獨立完成作業的自覺性。我心裏也明白,家長只負責監督我。

家教家風,是長輩對晚輩的淳淳教誨,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片苦心。

家教作文600字 篇3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然國有國法,校有校規,那麼家就應該有家風。每個人的家裏都有家裏的家風,像“尊敬老人”“懂得謙讓”……而我家的家風是“要講誠信。”而我有時雖然沒遵守家風,但我也會盡快改正的。而我之前就有過這樣的事。

那天,老師發月刊,我剛領完月刊,有一位同學就向我借看這本雜誌,我也答應了他我會在看完後借給他,結果一連兩天我都忘記借給他了,看着他失落的表情,我想:“這次可不能再忘了。”晚上,到了家,我第一件事就把那本雜誌放進了書包,心裏想:“這次就不會忘了。”第二天早上到了教室,我就把雜誌借給了他,看着他漸漸開心了的表情,我的心裏有了些慚愧。之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嚴肅的教育我,說:“明明幾天前就答應了別人的事情,現在才兌現諾言,你這樣做會在別人的心目中失去信任的。以後可不能這樣了!”我也答應了,並想:“以後可不能不遵守家風了”。

第二次發刊時,那位同學也還是向我借雜誌,我也還是做出了同樣的回答。晚上,我寫完作業後,正打算收拾東西時,突然想起我對同學承諾結他雜誌的話,就馬上把雜誌放到書包裏了,第二天,我如期的把雜誌借給了他,看着他開心的表情,我也感到很快樂,想到:“這次我遵守我的家風——誠信待人了。

家風是一個家的規矩,是要嚴格遵守的。我家家風是誠信待人,簡單說就是要講誠信,說到要做到。老子曾說過“輕諾必寡信”《袁氏世範》裏也說過“仁者,天之道也;仁之者人之道也。”可見誠信是十分重要的,而我覺得,我家家風不但是我家的一個規矩更是能在別人心上樹立行任的最好方法。

家教作文600字 篇4

在我出生的時候,也就是20世紀末那會,我們家就是一個破破爛爛的小平房,爺爺奶奶做着小生意。到後來搬進了小套房,8個人住在不到90平方的小房子裏,客廳比現在的房間還小,電視還是黑白的……

那會,爺爺癱瘓了,奶奶依舊做着小生意,媽媽當着裁縫,爸爸開着出租車,全家的收入少之又少。作爲當時家裏唯一的小孩,爺爺對我的關愛也是特別多。

但是爺爺有次對我發火,是讓我到現在還記憶猶心的。

我那時還在上幼兒園,特別喜歡拿紙玩。有次在爺爺房間裏,撕了好多紙,高興地玩着,爺爺看到後,臉色全變了,他怒斥道:“你怎麼可以這樣浪費紙!紙也是用錢買的吶!”

爺爺奶奶平時用東西都很省,一套衣服可以穿好幾年,爸爸也是,好多結婚時用的東西,現在都還在用。小時候我的玩具也很少,用的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留的。我覺得這不是摳,而是大度!

20xx年時,我很意外得得知,我們家有一棟七層樓高的大房子,看着效果圖我都驚呆了。我問爸爸這是怎麼回事,爸爸說:“這是你爺爺半生的心血啊,他平時生活簡樸,就是要存錢給你們造福咯!”

爺爺在世時,常教導我們要熱於助人,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別人。爺爺常常自己吃得很簡單,把錢省下來,如果有人遇到困難,他絕對會二話不說得幫助他。

在家裏,我和弟弟一人有一個竹筒,媽媽要求我們每天放一塊錢到竹筒中,到年底將365元捐給功德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一點媽媽從來不吝嗇,即使那一年的經濟不樂觀,也會捐出那七百多塊。爸爸媽媽也經常會鼓勵我在放假時做志願者,幫助別人。媽媽說:“能儘自己的一份力就是福。”

感恩我的家風,讓我不會像富家子弟一樣揮霍,讓我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家教作文600字 篇5

家是人們最溫馨的港灣,給予人們溫暖。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篇家風的作文,一回到家,我就苦思冥想。什麼是家風呢?“盈盈,發什麼呆呢?怎麼不寫作業呢?”正在忙着爲我們一家人做飯的媽媽喊道。聽,多熟悉。趕快寫作業……對,這不就是我們的家風嗎--今日事,今日畢!

我認認真真地寫起了作業。可寫到一半,我那不爭氣的肚子咕咕叫起來,趁媽媽不注意,我偷偷地跑到餐桌前拿起筷子準備吃。耳邊又響起媽媽的聲音:“爸爸還沒有回來,你怎麼可以先吃呢?媽媽經常講的餐桌禮儀呢?”

如果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那麼爸爸媽媽對我是絕對的深情,只要他們不出差,每天都會有半個小時以上的親子閱讀時間。這是幼兒園養成的習慣,以前是他們讀,我聽。現在是我讀,他們聽,並各自發表對書本內容的見解。在閱讀時爸爸媽媽絕對是全身心的投入,關閉一切電子產品。這讓我進一步理解了專注這樣一個詞語。

我們不是杭州人,爲了有更好的生活,來到了杭州。爲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媽媽接到了這裏。雖然他們知道帶上我,在工作或經濟上會有很大的壓力,他們婉拒了爺爺奶奶的提議--將我留在老家,毅然決然地這麼做了。爸爸媽媽爲了我,選擇的工作都是壓力較大並相對自由的工作。

爸爸媽媽還經常帶我去各地遊玩,帶我去領悟大自然的美。媽媽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爸爸媽媽和我在他鄉。他們自然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疏於照顧,我經常聽到爸爸媽媽責怪自己不孝順。每到雙休,就一定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一通電話,報一聲平安。每次去逛街,看到一些衣服或其他物品就聽到媽媽唸叨,這個適合爺爺,這個適合姥姥……似乎沒有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其實我心裏清楚。媽媽有多久沒自己給自己添過新衣裳媽媽是多麼愛美的一個人,媽媽就是這麼一個人,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就是我的家風,伴隨着我慢慢成長。

家教作文600字 篇6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教故事。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在我的眼裏,父母都很孝順,媽媽每天都要去幾次姥爺家,總是這問問那問問,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鍊身體。甚至連工作休息時間也不放過,有空閒時間就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有好吃的東西總是留出一些給姥姥姥爺吃,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

記得有一個週末,爸爸媽媽又要帶我回奶奶家了,我想跟小朋友玩,不想回奶奶家,媽媽一直催促我,我有些不耐煩,賭氣地說:“爲什麼總是要回奶奶家,要去你們自己去。”媽媽和藹地說:“你今天一定要回去看望爺爺奶奶,將來你長大了,爸爸媽媽老了,你也要帶着你的孩子來看望爸爸媽媽。聽懂了嗎?小傢伙。”從那時起,我懂了:孝順老人就要常回家看看。

我的媽媽不但孝順爺爺奶奶也很孝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住在市場中心,每天上學放學媽媽騎車載着我特意在外公外婆的店門口過,在店門口停五秒,叫一聲“爸,媽”就急匆匆地上班了。不僅如此,每天傍晚吃完飯媽媽都要抽出時間去外公家坐坐,有時侯我也想媽媽陪我玩,可媽媽說:“我要去陪你外公說說話,坐一坐,你先把作業做完媽媽過半個小時就回來。”不論颳風還是下雨,媽媽每天傍晚都要抽出半個小時去外公家,如果我的作業做完了,媽媽會帶上我一起去。媽媽常常跟我說“小時候我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現在爸爸媽媽老了,他們是我的心頭肉。”從那時起,我懂了:孝順,就是多一聲問候,多一些陪伴。

現在只要我有時間 ,我會往爺爺奶奶家跑,也會往外公外婆家跑,我會給爺爺奶奶捶背捏腳,給外公外婆講笑話。我要告訴小朋友們:孝敬老人,其實不難,孝順,就是多一聲問候,多一些陪伴。

家教作文600字 篇7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對待長輩,我們要有禮貌,這樣纔是個懂事的小孩兒,這也讓我一直記得,見到長輩,要主動問好。尊敬長輩似乎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的習慣。 我們家呢,在和長輩一起吃飯的時候,都會先等長輩動筷,其餘的人才會動筷,媽媽說,這也是一種禮貌,所以每一次和長輩一起吃飯時,我都會看到,長輩先動筷的情景。 記得一次家裏的聚餐,吃飯時,長輩還沒有動筷,大家也都沒動筷,那時,我就問媽媽:“媽媽,爲什麼她們都不吃飯啊?”媽媽笑着回答我:“因爲這是一種禮貌啊!你看,長輩都沒有動筷,所以我們不能動筷。”我又問:“那是不是一定要等長輩動筷了,我們才能吃飯啊?”媽媽說:“對,在我們和長輩一起吃飯的時候,如果長輩沒有動筷,那麼我們就不能動筷,知道了嗎?”我說:“嗯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會記得的。”然後,長輩動筷了,在長輩動筷後的,大家也都吃起了飯,從那次聚餐之後,我就又學到了一個知識,我覺得這應該算是一種餐桌禮儀吧!

我記得我小時候,老是不喜歡端起碗來吃飯,有一次,媽媽看見了,就打了我的手,媽媽對我說:“吃飯的時候,要把碗端起來!”我就問媽媽:“爲什麼呀?”媽媽回答說:“因爲端起碗來吃飯,也是一種禮貌啊,你想想,如果你去別人家吃飯,如果不把碗端起來,別人就會說,這個小孩不懂禮貌。”我聽了之後,立馬就把碗端起來了,因爲我不想讓別人認爲,我是一個沒禮貌的小孩,然後我對媽媽說:“媽媽,以後我知道了!”從那以後,爸爸媽媽看見我不端起碗來吃飯就會提醒我,我被提醒後,也會立馬把碗端起來。

我一直會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因爲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就一直在教育着我,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的教育全都變成廢話,所以我總是會遵守該遵守的禮貌。

懂禮貌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的知識,這也讓我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細節,都需要去注意,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家教作文600字 篇8

我的家與許許多多家庭一樣,都傳遞着愛和感動,是家庭的和諧,也是社會的文明,有文明的家庭纔有文明的城市。

環境塑造人,影響人。一個人的性格、氣質的培養,品德、世界觀的形成與他生長的家庭密不可分。

我們的家庭文明守則、家訓是:重家和、講孝道、嚴教幼、懂禮節、鄰里親……我的家是一個和睦的家庭,是我生活的樂園。爸爸是個大孝子,對爺爺奶奶非常孝順。問寒問暖,有好吃的東西首先孝敬爺爺奶奶。家裏有客人來,或是過年過節,爸爸都主動下廚,爺爺奶奶都誇爸爸做的飯好吃。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因爲爸爸媽媽工作忙,大部分時間,我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所以爺爺奶奶對我的影響最大。它們既對我關愛無比,又對我嚴格要求,不像有些爺爺奶奶對自己的孫子那樣溺愛、嬌慣、放縱。我從懂事開始奶奶就給我講《孔融讓梨》、《香九齡替父溫牀》、《誠實的列寧》等故事。後來又教我讀背《弟子規》、《論語》中的詩句。從這些故事中,我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懂得了正確對待長輩與父母的`批評教育;懂得了對人要講禮節;懂得了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些教育與薰陶,使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在學校裏我勤奮學習,嚴格守紀,尊敬師長,和同學團結友愛,所以我一直被評爲三好學生。在家裏我從不惹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生氣,遇到鄰居的叔叔阿姨我都主動打招呼。他們都誇我是乖孩子。

另外爺爺的身體力行,對我來說也有榜樣的作用。爺爺今年七十多歲了,但對公共的事情仍然非常關心。冬天下雪,他主動幫助物業掃雪。看見樓梯破損,主動找膠粘好。我在爺爺的影響下,也從不在小區院裏亂扔垃圾,從不破壞花草樹木。

家庭的和諧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家庭是小社會,城市是大社會。文明家庭是文明城市建設的基礎。

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社會。

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我相信社會因文明而更加進步!

家教作文600字 篇9

高二升高三的同學即將面對高考,那如何來對待高三的語文學習呢?有的同學會說:“高三語文學習就是以複習、練習、考試爲主。”其實不然,語文學習強調“積累”,高三的考前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學習方法,往往對於語文高考、尤其是高考寫作起到潛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那麼如何來積累呢?這裏我就向大家提出幾條建議:

多閱讀一些文史哲類書籍

在高三的學習中仍然應該留出一部分時間來閱讀一些文史哲類的書籍。這樣既有助於放鬆自己的心情,又有助於語文能力的提高。例如:古文就可以閱讀《史記》、《古文觀止》、《歷代經典山水遊記》等,每天一篇不僅是對文學底蘊的積累,而且提高了古文的理解能力,要知道很多的高考古文題就是出自這些書籍。也可以閱讀一些古典詩歌與現代詩歌如:李白、杜甫的詩篇、舒婷、海子的詩集等,以詩歌來加強自己語言的凝練性與寫作的想象力。更可以閱讀一些哲學類的書籍,加強自己對世界的理性思考。

多欣賞一些經典中外名曲

課餘時間,調節心理不妨聽一聽經典名曲。從貝多芬到莫扎特,從《高山流水》到《二泉映月》,從西方到東方,從古典到現代,無疑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就談到了現代文化對高中學生的影響,如果平時沒有任何積累、任何思考的話,如何來寫這篇作文呢?廣而言之,音樂、舞蹈、繪畫、戲劇、建築、書法、篆刻等都是陶冶情操的藝術,能使自己在其中徜徉、快速昇華,以便漸漸促使自己具有感悟人生、體會審美、闡發理念的本領!

多理解一些課內有名篇目

其實,我們很多學生往往不重視課內的作品,在高三的學習中把其扔在一邊。殊不知,對於課內的作品,尤其是經典的作品,再欣賞一下、回顧一下,是非常有利於語文學習的。因爲這是對知識的反覆記憶,對於積累來說便是更爲深刻、對於運用來說更遊刃有餘。一些課本中作家精闢的語言、一些名人的有趣的例子,完全可以作爲寫作的生動的材料,而不必辛苦的另尋他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