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出錯作文600字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出錯作文6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出錯作文600字3篇

出錯作文600字 篇1

“人無完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誰都會犯錯。作爲學生的我們,課堂就是讓我們出錯的地方。

我是一個“馬大哈”,粗心,不夠細緻。“馬大哈”一直是我的“代名詞”,所以我出錯那都是家常便飯,再常見不過了,可有一次讓我真正懂得了“出錯的意義”。

因爲我有着對樂器的熱愛和對音樂的天賦,所以我入選了校葫蘆絲隊,我們的輔導老師徐老師是一個溫和善良,慈愛有加的一個人,對我們十分溫柔。

那是在我上五年級的一個夏天,蟬鳴不斷。驕陽炙烤着大地,花草樹木正垂頭喪氣地耷拉着腦袋,之截然不同的是我們葫蘆絲隊成員一個個都鬥志昂揚地訓練,認真地應對着正悄悄走近的藝術節。“孔子文,你錯了,應該往左邊走。”徐老師喊道。“唉—”我嘆了一口氣。我在這個跑位的環節,整整錯了三遍。我耷拉着腦袋,外面尖銳的蟬聲正如一把把尖利的匕首,一下又一下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我要申請離隊!”我說道。大家都詫異地看着我,連徐老師都有些驚訝。過了一會兒,徐老師表情緩和了一些,說道:“批准,你走吧。”“是。”就這樣,我默默地離開了我曾經揮灑過汗水的地方,一言不發……

訓練結束,徐老師找到了我,跟我進行了一番談論。“孔子文,你爲什麼離隊?”“因爲……我……怕再一次出錯。”“哦,是這樣啊。其實出錯並不可怕,怕的是錯了不去改,不去反思,這樣就無法突破。從一個幼稚天真的孩子到成熟穩健的青少年,到一個身強力壯的中年人再到一個垂垂暮年的老人,要經歷多少次出錯,而你還只是一個少年,你的每一次出錯都意味着你從幼稚到成熟又進了一步。”“嗯!徐老師,孔子文申請歸隊。”“批准!歸隊!”“是。”我目光變得堅定,昂首挺胸地走進了我曾經“出錯”的地方。

出錯之後,我們在成長。出錯是一個不斷成長、進步、探索的過程。哪裏出錯了,就在哪裏改正,繼續在人生的道路砥礪前行。

出錯作文600字 篇2

俗話說人無完人。的確,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出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如何對待錯誤。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何選擇也是對於人生至關重要的一步。

安徒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童話作家,其作品《灰姑娘》深得孩子們喜愛。可細心的人會發現午夜12點後所有的東西都變回原樣,但灰姑娘的水晶鞋卻沒有變回去。這難道不是安徒生的一大錯誤嗎?看來偉大的作家也會出錯。

作家如此,那麼政治家又如何呢?要知道他們一個小小的決策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齊國卻屹立在東部不倒,無人可動搖,這是爲何?是因爲齊國的統治者能善於揪出錯誤,並改正。齊威王即位幾年來,沉於美色,夜夜笙歌,大臣們無不擔心國運,卻又擔心直言進諫會威脅到自己性命,無人開口。直到一位謀士以形象的比喻暗示齊威王的過錯,使齊威王明白了自己犯下的過錯,他一改往日陋習,勵精圖治,使齊國越發繁榮。

倘若齊威王不正視自己的過錯,反而怪罪那位諷諫的大臣,又怎麼會有強大的齊國呢?

有些君主能夠明白出錯並不可怕,只要改正就好。可有些君主卻是用盡手段遮蓋自己的錯誤,終究落了個國破家亡的地步。

殷商的紂王醉於享樂,不顧百姓疾苦,寵愛妲己。忠心的比干冒死諫言,可紂王毫不理睬,爲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竟將比干之心挖出,以儆效尤。紂王如此行爲,表面上成功掩蓋了自己的錯誤,可實際上,他已大失民心,死期不遠了。

倘若商紂王能正視自己的錯誤,不認爲君王犯錯可怕,積極採取比干意見,也不至於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但終是過去,我們應把握今天,出錯並不可怕,但出錯後,我們不應該掩耳盜鈴,而是要聽取他人意見,改正錯誤,不斷完善自我。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們可以使自己趨於完美。我們要牢記:出錯並不可怕,我們該做的是在出錯後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去修復這個錯誤帶來的漏洞,而不是增大它。

出錯作文600字 篇3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犯大大小小的錯誤,但是,我們更要明白,犯了錯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要勇敢地面對。

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我們都聽過,他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勇敢地面對錯誤,承擔責任,也正是這種品質,促成了他日後的大業美國總統。試想,他如果不能勇敢去面對錯誤,那他當總統後能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嗎?那他還能領導美國這個泱泱大國嗎?那他的名字能至今仍刻在美國人民心中嗎?所以,面對錯誤的勇氣是一種使人不斷進取的推進劑,是一味使人變得高尚的良藥,更是一種人生的責任感。

勇於面對錯誤,可以使人不斷進步,愛因斯坦即爲一例。他古進入國家最高級的研究所時,工作人員將他領到新的辦公室,問他需要什麼時,他說:“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隻筆和一些紙,對了,還要一個大的廢紙簍。”爲什麼要大的呢?工作人員問他,“好把我工作時的錯誤全扔進去”,愛因斯坦回答說。從中,我們看出,他之所以成爲科學家中的精英,是他能勇敢面對錯誤,並改正錯誤,最終才成了科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而成不了“愛因斯坦”的人,是他們養了一羣孩子,嬌生慣養,寵着他們,而這些孩子個個叫錯誤。他們不能去勇於面對錯誤,所以最終不能成爲愛因斯坦。

唐太宗敢於面對錯誤的勇氣,可謂歷代君王少有。從當時最有名的諫臣魏徵可以看出,魏徵曾進諫達二百多次,都被唐太宗接納了,要知道,魏徵當時進諫語言尖銳讓唐太宗都下不了臺,一般人都難以接受,更何況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他還是勇敢地面對了錯誤,才最後譜寫了一首壯麗的貞歡長歌。

從古到今,無論中國還是外國,我們發現,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往往是敢於面對錯誤的人。勇敢的去面對錯誤,是成就人一生的關鍵,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是使人一生渙發光彩的唯一途徑,只有敢於面對錯誤,才能不斷完善自己,不斷進取,抒寫我們輝煌的人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