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作文600字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化石作文6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化石作文600字7篇

化石作文600字 篇1

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個暑假了!一天,七彩娃收到了遠在新疆考古的叔叔寄來的一個大包裹,七彩娃好奇地打開包裹,原來裏面是一個恐龍蛋化石,只見這個恐龍蛋灰不溜秋的,就像一塊大石頭。蛋上還有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七彩娃,好好照顧它,它會給你帶來好運的。

七彩娃輕輕地撫摸着它,心想:它真的會給我帶來好運嗎?她把恐龍蛋化石小心翼翼地放進一個十分精緻的小盒子裏,打算好好保存。

過了幾天,七彩娃住的小區要舉行一場鋼琴比賽,她鋼琴彈得可棒了,而且她深信,恐龍蛋化石一定會給她帶來好運,於是她踊躍地報了名。比賽前幾天,七彩娃在家裏刻苦練習,豆大的汗珠從頭上淌了下來,她也顧不得擦,一心只想着一定要得到這次比賽的第一名。

比賽那天,七彩娃親切地對恐龍蛋說:“你一定要給我帶來好運,讓我得第一哦!”說完,她信心十足地來到了比賽場地。輪到她上場了,她精神抖擻地走到臺上,端正地坐在椅子上,琴聲響起來了,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在場的評委,觀衆陶醉了,都沉浸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最後,評委竟打了滿分。比賽結果不用說,當然是七彩娃得第一啦!賽後,大家都來恭喜她,七彩娃卻說:“這都靠恐龍蛋化石,是它給我帶來好運的。”大家聽完大笑了起來,她的好朋友說:“七彩娃,你是不是太激動了,都說胡話了。”七彩娃生氣了:“誰說我胡說了,這的確是恐龍蛋化石的功勞。”周圍的人不解地搖了搖頭,紛紛散去。

過了幾天,在新疆考古的叔叔來了,七彩娃將恐龍蛋化石給她帶來好運的事告訴了叔叔,叔叔笑了笑,語重心長地說:“其實,這並不是恐龍蛋化石給你帶來的好運,知識讓你更加自信,是你靠自己的刻苦取得好成績的,記住有了自信,就等於邁進了成功的大門,一個人只有相信自己的實力,才能取得成功。”七彩娃聽後,鄭重地點了點頭,終於明白了叔叔的一片苦心。

化石作文600字 篇2

在這千奇百怪的植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樸素無華的銀杏樹。

初春,銀杏樹的枝頭冒出無數小小的,嫩嫩的芽,像一枚枚精緻的寶石。沒有多久,它們慢慢舒展着自己嬌小的身軀,長成一把把翠綠的小扇子,在春風中扇啊扇啊,迎來了自己鼎盛時代。

盛夏,銀杏樹枝繁葉茂,像一把撐開的綠絨大傘,爲人們遮風擋雨。那一片片綠的發亮地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帶來了陣陣清涼。在密密匝匝的樹葉後面藏着一叢叢青綠色的果子,它們探出圓圓的小腦袋,好奇地張望着,好像正在看着樹蔭下嬉戲的孩子們。

秋天,銀杏樹的葉子被染成了金黃色,果實也漸漸變成淡黃色。一陣微風吹過,樹葉紛紛飄落,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鳥展翅飛翔;還有的像舞者輕盈地旋轉着。不一會兒,地面就鋪上了一層金黃的地毯,踩在上面軟軟的。我最喜歡捧起地上厚厚的落葉,用力地向天空一撒,我便像置身於一場金色的雨中,那抹絢麗的黃帶給了我無限的快樂。

到了冬天,銀杏變得光禿禿的,而枝頭上掛滿了銀杏果。成熟的銀杏果表面好像塗了一層面粉似的白霜,像一顆顆淡黃色的瑪瑙,可愛極了。如果剝去外皮,就是人們常說的白果。聽說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深受人們的喜愛。在網上看到,它的藥用價值也不錯,可以通暢血管,改善大腦功能,還可以保護肝臟,真想不到,它的作用竟如此之多。

據記載,3億多年前地球上就已經存在這種植物了,因此它被譽爲“活化石”。正是因爲這種頑強的生命力讓我一直深深地喜愛它。

化石作文600字 篇3

早就聽說,興偉奇石博覽會去年在8月25日開幕時有許多的化石,當時就想去看看了,而且媽媽還給我看了許多相關的資料,弄得我心癢癢,可我一直沒能去看。現在可好了,學校組織的清明節掃墓換成了去興偉參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我們坐着車來到了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咦!這博物館建得還真有新穎:“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幾個錦綾裝裱的大字鑲在博物館的中央,門與旁邊還凹凸着,呈現出特有的立體感。

博物館建築設計不但外表新穎美觀,內裝飾也佈置很美,具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我們先上了樓,樓上是一些奇石書畫展:奇石主要有千奇百怪的園林景觀石、典雅華貴的黃臘石、珠光寶氣的青綠孔雀石等。在這些類別奇石中,比較著名的有:貴州本土的紅水河石、盤江石、安順普定馬場石及各種稀有礦物晶體;廣西的紅水河石、來賓石;安徽的靈壁石;江浙的太湖石、崑山石等。這些大小各異、姿態萬千、怪狀層疊的古生物化石和奇石,像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寶石一樣,把整個博物館裝點得高雅、華貴、亮堂。 而書畫多數都是一些山水畫或梅花。

大家從樓上下來,眼前展現的高大的魚龍化石——九龍壁,會使你感覺到進入一個神奇奧妙的古生物“王國”。

我看過了,古生物化石主要來自關嶺、興義等地。我想多數肯定流失於民間個人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博物館建成後,這些珍貴具有上億年曆史、文化厚重的古生物化石才得以彙集起來,得到妥善的保護。館內古生物化石主要有魚龍、貴州龍、海百合等大類。同學們紛紛拿出了相機來拍攝,大家爭先恐後的,生怕自己拍不着。

除了這些,博物館裏還有一些名貴的東西:像水晶,我看了上面的標價,嚇得我一身冷汗:小的要5萬,大的可以買到11萬呢!不過這些水晶還真的很美:晶瑩剔透,在燈光下,顯得雍容華貴。

這次參觀圓滿地結束了,再想想那些化石,還真有點捨不得了,不過我相信,以後肯定還會有機會來參觀的。

化石作文600字 篇4

今天,我到鏡湖圓參觀了恐龍、亞熱帶蝴蝶化石西部巡迴展。除了兩個巨大的恐龍化石外,還展出了416種蝴蝶標本、以及三葉蟲、恐龍蛋、六方珊瑚、海百合、野牛頭等動植物的化石。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葉蟲化石,它的形狀是橢圓形的,身上的骨骼呈條狀,全身分三個部分;還有橢圓形的恐龍蛋;身上有許多蜂窩狀的小孔、半圓形的六方珊瑚;三疊紀的海百合,杆是條狀,花像貝殼,花脈像手指,杆上有許多節,跟現在市場上出售的百合花基本相同;晚更新世的野牛頭,頭頂像起伏不平的小山丘,頭上部兩側對稱長着一對兒牛角,牛角非常粗壯,可以看出這頭野牛生前非常兇猛;枯葉蝶,翅膀像一片枯葉,當它落在樹上的時候,如果不仔細看,一定會看成是一片樹葉;貓頭鷹蝶,展開的翅膀像貓頭鷹的臉。我最喜歡的是四川自貢市大山鋪出土的'距今約1.6億年的多齒鹽都龍,它是四腳行走、善於快跑的小型鳥腳類恐龍,體長約2米,體形纖細靈巧、頭小、牙齒數目多,常常成羣結隊地出現於湖岸平原地帶,以小型灌木的嫩葉爲食,也吃少量昆蟲和其它小動物。它的頭是三角形的,長長的尾巴可以調節它長長身體的平衡,整個身體的形狀是波浪型,背部較突出,肋骨較細,全身的骨頭呈節狀,最大一塊骨頭在臀部。前腿比後腿短,後腿主要用於行走,前腿是用來捕食的,前爪很鋒利,應該是便於削下樹葉和抓住小動物,後爪骨頭非常結實,每個爪子都是5個腳爪,中指最長,每個指頭都很鋒利。大自然真是豐富多采,將來我們還要繼續去發現,去探索。

化石作文600字 篇5

古生物陳列室裏,一塊泥黃色的石塊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塊魚的化石。瞧,在它凸起的紡錘狀的軀幹上,一片片鱗片排列得整整齊齊,背鰭、腹鰭、胸鰭、臀鰭和尾鰭,都清晰可見。它的嘴緊緊地抿着,眼珠不見了,只是留下個圓圓的小坑。若不是它下面的標籤提醒我,我一定會認爲這是古人遺留給我們的精美浮雕呢!

我站在這塊魚化石的跟前,隨着輔導員的講解,思緒彷彿回到了遙遠的遠古時代。幾千萬年前的一天,碧空萬里無雲,太陽炙烤着大地,海鳥在海面上發出陣陣令人心煩的叫聲,蔚藍的大海似乎要燃燒起來了。一羣魚兒在海底焦急地游來游去,它們好像預感到將有什麼不幸的事快要發生似的。

“轟——”,水下突然發出一陣巨響,接踵而來的是劇烈的震動,地球都像要抖碎了。海水咆哮着衝向海灘,一浪高過一浪。魚兒們所憂慮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離它們不遠處有一座海底火山爆發了。沸騰的海水使它們感到難以忍受。它們在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顯得手足無措,一條條魚兒驚恐地睜着小眼,慌作一團。它們無法逃脫這場大自然的災難,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埋在海底的泥沙裏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魚兒的屍體逐漸腐爛,但是,它們遺體中的堅硬部分卻保留了下來。經過很長時間,無機物質代替了遺體中的有機物質,遺體石化了,變成了魚化石。

幾千萬年過去了,地殼又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往日的大海變成陸地,平原變成了高山。而那些魚兒化石,經過地殼的運動、剝蝕作用,露出地表。魚化石成了地質史上一場大自然導演的一場悲劇的有力證據。

啊,魚化石,你記錄了地質歷史的一頁,展示出生物進化的一個環節,給我上了多麼有趣、又多麼富於科學意義的一課啊!

化石作文600字 篇6

5月16日,由南京地質博物館主辦,常州市地學與人居環境學來承辦的《聆聽化石細雨感悟生命延續》20xx化石校園走進我們城東小學

在科學中化石並不是普普通通,遍地都是的石頭,而是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植物、動物的遺體或遺蹟變成的“石頭”。他們在科學研究上還具有巨大的價值,透過這些化石,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也可以推測出他們的生活情況和環境,還能推斷出化石所在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歷的變化,給我們展示出一幅幅史前生物的畫卷。

到了中午的閱讀課,終於輪到我們班了。走進報告廳,便看見了宣傳板。展板從“生命的起源”開始,講述了“地球生命大爆發”“動物和植物的登陸”“恐龍興起與滅絕”“哺乳動物的世界”“人類的起源與演化”等地球生命歷程,讓我們感悟到了生命延續的奧祕。

化石標本則根據地質年代與生物歷史的進程擺放,從寒武紀燕子石,奧陶紀的震旦角石,泥盆紀的鴞頭貝,中生代的菊石,三疊紀的胡氏貴州龍,侏羅紀的硅化木等等許多化石。面對這些“稀世珍品”,有的同學看得津津有味,目不暇接,還不時發出讚歎聲;有的同學眉飛色舞和身邊同學談論在科普書上看到的化石介紹;也有的同學在認真地做着筆記,爲完成接下來的科普徵文做準備;還有的同學正在仔細觀察化石上的紋理。這大多數的化石都是我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在衆多化石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三疊紀的胡氏貴州龍,只見它體型很小,玲瓏可愛,它有長長的頸,長長的尾,粗壯短小的四肢,說明它的祖先原是陸地上的爬行類,後來從陸地返回水中,推測它四個腳掌上都有蹼,像鴨子一樣,還有條長長的尾巴,一擺一擺的,最適合划水了。別看胡氏貴州龍體型很小,它們可是地地道道的肉食性動物呢!它們的牙齒可厲害了,又尖又利,就是體表再光滑的魚也逃不出它們的嘴巴。

相信通過學習,從小小的化石中,我們還能瞭解更多……

化石作文600字 篇7

20xx年,中國。

某地,正在開化石研討會。

一塊圓柱體,無蓋,裏面是空心的,柱體極薄,但有底。

各位專家就這是什麼東西展開激烈的討論:

化學家:“這是一種晶體,你看,多完善,不但能承受巨大的壓力。還能讓人們在其中存放東西——只要把東西放在這個晶體裏,再把它倒過來插在土裏,就密封了。而且怎麼也不會被壓爛。”

藝術家:“不對,過了這麼多時候,早就已經分解掉了,哪會是‘密封的容器’呀?”他頓一頓,繼續說,“依我看啊,它是一種樂器。”衆人曰:“何以見得?”

藝術家抿了一口農夫山泉(暢銷了55年餘),好似要發表長篇大論似地說:“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能在此爲大家介紹此化石。我要感謝……”衆人不耐煩:“開頭我們都聽厭了——可以省略。”

藝術家有些不高興地“哦”了一聲,繼續說:“它啊!它肯定是一種樂器。古人那幾個形狀相似而高不同的此類樂器,用硬物敲打,空氣在它的腔內產生振動,形成了聲音。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打擊樂器’。”“哦——”衆人若有所思。

這時,從人羣中跳出一個人類學家:“這位大師說得有道理,但是不完善,諸位想想:如果真是如此樂器,那麼肯定是整個出土——敲的‘硬東西’呢?其他‘類似於此的樂器’呢?”

“那——”衆人又思想糊了。

“依我看,它是古人戴的帽子。”見衆人不解,他又進一步解釋:“在古人說的古人(即封建社會和其之前),不是戴‘大官帽’嗎?極有可能——不,可以說1000%是古人效仿古人說的古人而設計的經典流行時髦高級帽子。”人類學家用了n個形容詞,後來發現太誇張了。

說完這些,一旁的服裝學家也表示贊同。

衆人大笑:“古人的頭皮是鐵皮吧?他們的頭骨是鋼盔吧?

人類學家一掂:喔唷,好重……他趕忙下臺和服裝學家跑到人羣后去了。研討會進行了半天,但沒有研討出這是什麼“聖物”。

唉,想得太深了,就連杯子也不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