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彙總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9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彙總7篇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爲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裏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纔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爲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爲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着誰?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2

今天,就是清明節,按照習俗今天我們這些晚輩要去拜祭祖先,我一直都不喜歡清明節,因爲我很怕鬼。我一直都對墳墓這些東西很有成見,今天我幾乎是被我的爸爸又拖又拉的求着去的,我的心中有着說不出的懷戀和感動。

在路上,我問我的爸爸我們今天去拜祭誰?我的爸爸說他幾乎全都想去,但他的姥姥他不想去。我十分的疑惑,問我的爸爸爲什麼不去拜祭我的爸爸的姥姥呢?我的爸爸說在它小時候,我的爸爸的姥姥經常打他,還趕他出去,不過我的爸爸成才他姥姥也有一份功勞吧!此時,我的心思緒萬千:世間的是也許就是如此吧,古代的不打不成才應在了我的爸爸身上。這時風猛猛的吹,好像它們也被着帶着淡淡憂傷的節日感染了。我們首先來到我我的爸爸的我的爺爺的祖墳,風吹着樹葉的颯颯聲,像是一場懷戀親人的音樂會,小鳥的伴奏聲也成了獨特的聲線。大人們在慢慢的除草,眼中佈滿了對死去的親人的懷戀之情。草慢慢的除着,但我知道他們是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思戀,開始上香了。空氣中迷漫着一種混濁的氣息,氣息中還有一種難聞的酸酸的味道。我又在思索:這味道是香的味道還是思戀的味道?開始燒紙錢、倒白酒了。表面上看上去是一種儀式,但我認爲這是一種特別的尊敬,這是一種對靈魂的特殊紀念儀式。看來,思戀的.情緒是會傳染人的,連我那不是怎麼會動手的我的爸爸也動腦動手做了幾個花圈和幾個花束。

瀟瀟灑灑清明風,紛紛揚揚親人情,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們拜祭是還時不時有一家人來到旁邊,跪下。紙錢在燒着,只見得有一個人在磕頭,嘴裏唸叨着:“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現在可以享享福了……”風兒在吹着,那些人帶着憂傷,在風中離去

風還在猛猛的吹着,風中依然帶着一絲絲憂傷,不知我是否是被着憂傷的氣息感染了,感覺鼻子酸酸的,又一種想哭的衝動。我想對那些已經死去的祖先說:祖先們,你們走好,我們一家人很好,你們呢?一定在天堂過着幸福簡單的生活吧!我一定會努力,儘量是“賴”着個姓式名揚全天下。你們也在九泉之下安心了。

這次的清明拜祭結束了,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心中還不時涌起“千層浪”,我保證,這“千層浪”一定在我的“記憶海”中留下美麗的浪花。我們靜靜的輕輕的離開了,似乎怕擾亂祖先的清夢。明年我還要來,我下次要用自己的成績來給祖先“拜祭”。清明的懷戀,把大家都感染了,清明的懷戀,是一副無聲,無色的美麗相片。清明進行時,你又在懷戀誰?誰又在懷戀你呢?憂傷的氣息再次瀰漫起來!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3

春姑娘帶着生命和希望,邁着輕盈的步伐來到了人間。她越過山峯,飛過河流,一刻也沒有停息,便迫不及待地活躍在了高山平原。她所到之處,無不蘊含着自己的容顏。就在這美麗的春天裏,一個特殊的日子來到了——清明節。

初升的太陽籠罩着大地,一切都顯得靜謐與美好。而此時我在溫暖的被窩裏呼呼的睡着大覺。突然,我感覺被什麼東西給打了一下,睜眼一看,呀!媽媽正在牀邊叫我起牀呢!只聽媽媽說:“懶熊,起牀了,太陽公公都照你屁股了!”太陽公公也太敬業了吧?連節假日也不休息?我在心裏憤憤地想。“想什麼呢?還不趕快起牀!問你一個問題,你猜今天是是什麼日子?”媽媽一臉神祕地說。“是六一兒童節還是中秋節?……莫非是我的生日嗎?不對啊,我的生日是10月,現在才四月呀!到底是什麼節日啊?”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般的問道。媽媽見我答不上來,就故意賣起了關子。我心想:看來只有激將法這招才能讓媽媽說出來了……於是我故意抱有懷疑的語氣問媽媽“切,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不會你也不知道吧?”媽媽聽後果然上了我的“魚鉤”,便不屑一顧地說:“我當然知道了今天是清明節!”“哦,是清明節啊!”媽媽見上了我的當,便不再說什麼,只說了一句:“快起牀!等會有與往日不同的早飯哦!”我聽見了“往日不同”這四個大字,便已每秒10000000000000000000000萬億倍的速度起牀來到了餐桌,期待着“與往日不同的早飯”,心裏想着“龍蝦、燕窩、海蔘、鮑魚等美味的食物。可媽媽將早飯拿上桌的那一瞬間讓我傻了眼,桌上只有:雞蛋、大蔥和醬。媽媽又向我提問題了:“你知道清明節早飯爲什麼要吃雞蛋嗎?”哼!這可難不倒我,因爲老師以前和我們講過,於是我便用老師的答案來回答媽媽剛剛所提出的問題:“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不動煙火,只吃涼的東西,所以清明節就吃雞蛋了!”媽媽見我回答流利,便說要帶我去踏青,聽了這個消息,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我們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

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

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這次過清明節告訴我:我們時刻不應忘記先烈,沒有先烈,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今天這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應緬懷先烈,向那些爲新中國的獻身的戰士致敬!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4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溼雨。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遠山隱在雲霧裏,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悽迷彷徨的畫面。

擡頭偶望,墓地黯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拔淨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昔日種種,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爲什麼“斷魂”?因爲“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

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這首詩,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爲逝者。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

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纔會成爲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纔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

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5

今天是傳統清明節,說好了今天要上山去掃墓祭拜先輩的,所以我早早就起牀洗漱了,做好掃墓的準備。

爸爸媽媽比我起牀得更早,他們早就將要去祭拜的東西放在一個大籮筐裏。“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紙,還有;香蕉,準備好了,蘋果,也準備好了;蠟燭……”我故意在一樣一樣的大聲地數,媽媽也樂得在旁邊看我數。“好,準備齊了,我們向山裏出發了!”我叫道。我在前邊引路,爸爸挑着祭品跟在後頭,媽媽也一併隨行。

剛出門,就覺得不大對頭,滿天的烏雲,那一朵朵黑沉沉的雲彷彿是吸滿水的大海綿,飽脹得就要滴下來似的,難道老天爺也是有靈性的,要祭拜了也非常傷感?我也不禁擔心起來,對媽媽說:“看來,天要下雨了,真是麻煩。”媽媽說:“是啊,不過東邊的天還好,比較亮。我看了天氣預報,說今天只是雷陣雨,應該不會那麼早下吧。走,快點,我們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個人住在村子東頭。我們走向奶奶家。進了奶奶的房子。咦?怎麼奶奶不在家呢?我叫了起來:“奶奶,您在哪裏?”從後面的菜園傳來了奶奶的聲音,原來,奶奶在田裏種菜啊!媽媽也趕緊走去幫忙。真是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媽媽匆匆忙完,我們就去墓地掃墓了。

我們來到墓地。啊,這裏的景色真美啊!羣山起伏,連綿不斷,那遠處的山峯上還繚繞着淡淡的雲霧呢,峯頂若隱若現,彷彿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樹木茂盛,滿眼的蔥綠,像是給山上穿了一件綠色的連衣裙。山腳邊那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給裙腳鑲上了花邊嗎?再看看近處的小草,草尖上掛滿了晶瑩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了個美夢流下的羞澀的眼淚啊。聽,還有清脆的鳥鳴聲,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頌這裏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爸爸媽媽都哈哈大笑。

我們結隊走到爺爺的墓地,放下祭品。媽媽對我說:“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那邊去玩,讓媽媽和爸爸好好除掉這些雜草。”說完,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動手拔草。爸爸將較大的樹木砍倒。我問爸爸:“爲什麼要砍倒呢?這不是濫砍亂伐嗎?”爸爸笑着說:“這不算是濫砍亂伐的,在墓邊的樹要砍掉,就像家裏打掃衛生一樣。要不砍掉,到時連墓在哪裏都找不到了。”我點點頭,閃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機。過了一會兒,墓地清掃乾淨了,奶奶把東西擺好,插上香,點着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裏唸唸有詞,也不知在說什麼。我見了忙把手中的手機放下,問爸爸,奶奶在念什麼。爸爸微微一笑,擺擺手,意思是叫我這時候不要說話。五分鐘左右,奶奶唸完了就叫爸爸去放炮燒紙,然後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說是許許心願,那些列祖列宗會保佑我的。我聽了,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我是希望我們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績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我們許完願,就開始放爆竹了。那劈啪劈啪的聲音在山裏顯得格外的響亮,連小鳥的聲音也停止了,樹木也站立不動了。

天,又下起雨了,我們不得不趕緊收拾東西回家。一路上,我們還看見了很多人也來掃墓呢,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啊!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記憶中的清明節總是飄着雨絲,那幽幽的雨聲如泣如訴,像每一個上山祭拜者的心,裝滿對逝者深深的哀悼……

媽媽:又是一年的清明節,已經是你走後的第八個清明瞭,你的英年早逝是我一生中最痛苦,最難熬的時刻,如果她健在的話已經是57歲了。雖然離開的時間已經不短了,可在女兒心中的記憶一點都沒有淡忘,我多麼的希望可親可愛的媽媽能夠活到今天啊!

我想你了!早想寫篇悼文,但每每提筆卻又不知從何憶起,一是怕寫不好對不起老人家在天之靈;二是不願再觸及自己那根脆弱的神經。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已成了淚人兒。已經好幾天了,一直試圖逃避什麼,一直不敢相信,總憶起您那寫滿滄桑的笑臉,總憶起您那爽朗的笑聲。你在天堂還好嗎?希望仁慈的主讓你遠離疾病與苦痛,也許只有在天堂裏纔不會讓你被疾病纏身,也許這樣纔是對你真正的解脫。

從兒時就有記憶,見你一直身體不太好,雖然你經常鍛鍊身體,也很注意日常飲食,但還是擺脫不了疾病伴隨苦痛的一生,在見到你被病痛折磨難受束手無策時,有時也希望你早日擺脫疼痛的煎熬,可當你真的走了我又怎能割捨得下?!

自醫生下達病危通知書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您的生命是在用秒來計算的,但沒想到那一刻會來得這麼快,走得那麼匆忙,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在醫院裏得知你將最後離去的某個上午,我給您洗了最後一次頭,這麼多年,我從來沒有給您洗過頭,洗着您那黑白斑駁的髮絲,心中有中無法說出的痛,手在微微的顫抖着,一點一點的爲您吹乾,那天您的眼睛微微動了一下,也許這就是您最後一次表達母愛的方式吧,爲了方便照顧不能行動的你,在醫生的建議下,我把你的頭髮剪短了一半,並有意的把剪下的頭髮用紙包了起來,我酸楚的知道,這也許是以後你留給女兒最後的有媽媽氣息的唯一的身體上的東西了。(如今這屢頭髮,我已經用盒子裝好,每當思念母親的時候,從櫃子裏拿出來看看,睹物思人)

但這一切來的太突然,我沒有一點思想準備,太多的話想向對你訴說,可是那幾天您總是昏睡着,什麼也聽不見,總想把耳朵伸得再長些,可是你一句話也沒說就走了。

母親的去世對我心裏打擊很大,使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新的詮釋。當我最後一次從冰棺中撫摸她那冰冷的雙手,成殮入靈柩的那一刻起,我至今不能相信,那個世界上最疼愛我的人就這樣去了,自己居然也成了一個沒孃的孩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每每想起這句話,總會黯然淚下,這是女兒心中永遠的痛。八年間女兒總是帶着這份對媽媽濃濃的相思,無論是醒時還是夢中!此刻,女兒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您訴說,有太多太多的委屈想對您傾訴,有太多太多的思念想對您傾吐。媽媽,我愛您!我愛您的善良、純樸、勤勞!我愛您的寬容、博愛、堅強與剛毅!假若有來生,女兒還想做您的女兒,您還是女兒最親愛的媽媽。九泉之下的媽媽,您聽到了嗎?八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7

清明節是農忙的日子。人走在村莊的小道山只聽見呼呼的風聲,往日農閒時的歡聲笑語早已銷聲匿跡。此刻的路上連針落地的聲音都響徹雲霄。人們正三五成羣的在地裏忙活着,有種玉米的、點豆子的、壘田埂的……您可不要小瞧種玉米哦!它可是一項需要耐心才能做好的活兒。

今年我和媽媽一起種玉米。早上,我和媽媽準備好鋤頭、玉米種、化肥就往地裏趕。從我家到地裏需要爬過一個高高的山坡。剛開始,我和媽媽還有說有笑的往前走。快到半山腰時,缺乏鍛鍊的我覺得喉嚨直冒煙、臉蛋滾燙滾燙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兩腳發軟,我再也挪不動步子了。媽媽只好停下忙碌的腳步等我。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英英,你不會忘了你學畫的情景吧!以前你的畫總是一塌糊塗。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你不懈的努力下,同學和老師對您的畫都刮目相看了。做一件事不管多苦多難都要堅持下去。”聽了媽媽的話,我猶如加了油的汽車,衝勁十足。我奪過媽媽手中的鋤頭扛在肩上向山頂衝去。

來到地裏,媽媽叫我把玉米種和化肥放到地邊上。她掄起鋤頭開始挖地,看着媽媽嫺熟的動作,我真想試試。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剛把鋤頭舉起來,覺得身子就像一個醉漢左搖右晃,前傾後仰,一點兒都不聽使喚。鋤頭終於着地了,可地面上卻見不到坑的影子。我滿臉的疑惑,媽媽見了臉上露出了和藹的笑容。她向我講解了種玉米的過程。首先是挖坑,要把握好坑的大小和坑與坑的距離,挖坑不僅需要力量,還要有巧勁,否則您一會就累散架的;接着是往坑裏丟玉米種。爲了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還要節省節約玉米種,因此每個坑裏只能丟3-5個玉米種。丟的時候儘量丟進坑中央;然後是丟化肥,要注意丟化肥的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否則玉米種就不會健康的生長;最後是給玉米種蓋“被子”——用泥土把坑填上。聽完媽媽的介紹,我迫不及待的忙碌起來。剛開始我都能將4顆玉米種準確無誤的丟進坑中央。正在我沾沾自喜時,媽媽的批評聲傳入我的耳朵,這個坑沒有丟玉米種;那個坑的玉米種多了;那個坑的玉米種少了。哎,這麼簡單的事都辦不好,我心裏非常愧疚。我汲取教訓認真完成這不起眼的活兒——丟種子、丟化肥。我和媽媽的辛勤勞作總於讓種子們睡上了安穩覺。

我們把剩下的玉米種和化肥裝好,扛起鋤頭往家走。路上碰着許多晚歸的人羣。

夕陽的餘暉照在臉上,我一下就想起了“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您看我多像打靶歸來的戰士,微風吹動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好像在誇獎我。這個忙碌的清明節讓我明白了勞動的艱辛,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