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孝道故事優秀作文2500字

【第一篇】

我身邊的孝道故事優秀作文2500字

日出東方,那是東方的色彩。身披萬丈霞光,去迎接嶄新的一天。這一刻,中國夢因少年而添彩;這一刻,中國夢因孝道而德耀中華;這一刻,中國夢因希望與活力並存而夢圓……

古老的文明滋潤着華夏每一寸土地,洋溢着無限的光彩。生於斯,長於斯,永不分離。泱泱大國,因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和影響,以和爲貴,以人爲本的中華大國,厚重磅礴、禮儀之邦的大國感染着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如此的剛柔並濟的國度卻是以“百善孝爲先”來治國安邦的,也就是這樣,中華孝道才得以傳承、延續,讓這個國家與名族才更加的融合、繁榮、康泰,盡享小康社會的天倫之樂。

觀看了由CCTV主辦的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讓我心靈得到的一種孝的昇華。淚水感動的場面,讓我一次又一次的禁不住流下男兒淚。

人世間,最珍貴的就是愛。愛情、友情、親情這三情,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最最珍貴的。真情尚在,善意尚在,美麗尚在。這一刻,你我他將用孝心的接力棒去傳遞正能量,點燃每一個角落。

一位少年,用自己弱小的身體,去承受着生活的痛苦,去承擔着家庭的重任。揹着身患重病的媽媽千里尋醫,到處籌集醫療費用,到處撿破爛、拾垃圾來維持生活……

艱苦辛酸的生活並沒有壓倒他們,而是他們用這積極向上的樂觀姿態去面對生活。他們的渴望,對未來的追求並沒有放棄。他們也有理想,也有未來。

對於同齡的學生來說,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同齡的學生來說,家庭條件優越,生長在父母的懷抱中,無憂無慮。然而他們卻經歷過多少來之不易的時間。是時間、是生活在磨礪着他們,讓他們對於同齡人來說,很顯然是成熟的。困難壓不倒他們。面對家徒四壁,面對困境,卻一絲沒有放棄身患重病。也許這就是孝心最爲高尚的詮釋吧,這份孝心足以感染華夏的熱土,這份孝心足以震撼每一個人的心靈。

老天有眼,天佑我中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就是回報。是他們的事蹟被我們的CCTV發現;是他們用生活的道理來給予心靈的講解;是他們的這份孝心讓中國的孝道又添彩一份!

男兒當自強,巾幗不讓鬚眉。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祖國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中國夢不是夢,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少年中國從這裏起航,從孝心做起。

我們大家都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學習他們對孝心的詮釋。也許孝心並不難,只需要做你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次回家,一個電話,一聲祝福,一頓飯菜,一次洗腳……

父母真是不簡單,天下的父母親對於兒女的這種感情都是真實的。可天下的兒女有幾個能夠做到這樣子的,用孝心做到這一切。孝心無價,孝心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也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生我養我的父母親,懷胎十月,養育的20年的感情是不可能分開的,血肉之情更是不可能分離的。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都這麼有靈性,人,更要懂得親情可貴,父母親可貴。常回家看看,回家,就是給予父母情最大的安慰。是時候該讓父母親享享清福了,是時候該讓父母親看看都市的繁華了。

恩澤東方的孝道並沒有斷開,而是另一種詮釋,而是新生。

孝心少年,爲我添彩。最帥的少年莫過於他們,最美的少年,莫過於他們。讓全世界都能夠聽到我們少年的吶喊,讓全世界都能夠感受到東方孝道的魅力!

喝彩中國夢,因孝心而夢圓,因孝心而添彩。讓大愛的種子灑向萬里疆土,傳播世界每一個角落。

中國夢,後繼有人了,傳承千萬載的孝道得到發揚光大。孝心少年,給予我們中華大家庭最美的未來,給予我們炎黃子孫最美的夢幻!

【第二篇】

這個週末註定是與衆不同的,因爲我和孩子一同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觀看央視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將近兩個小時中我的眼淚始終沒有停止,內心的震撼無法言表。

很難體會那麼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擔,稚嫩的心靈如何經受起失去親人的痛苦。然而生活的貧苦、家庭的災難並沒有壓垮他們,他們用微笑面對生活,用愛心支撐起家庭,用孝行詮釋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車女孩”黃鳳,她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父親,用鐵製的板車推着父親千里迢迢去上海求醫,這樣的執着與堅持,這樣的信念與毅力,這樣的不畏前途路漫漫,一心只爲父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動容。讓我的眼淚洶涌而出止也止不住的是吳林香的事蹟,她6歲父母離異,2011年母親又患肺癌晚期,家中五口人她是唯一的勞力,可她始終微笑面對重病的媽媽和一貧如洗的家。其中一個鏡頭:吳林香向媽媽展示她兩三歲時候和媽媽一起拍的照片,媽媽看着照片,不知不覺間笑容洋溢了整個臉龐,這一刻彷彿沒有疾病與任何痛苦。可是緊接着鏡頭又轉到了當天晚上:林香媽媽被癌症折磨的痛不欲生,林香強忍住淚水還在努力勸說媽媽。看到這一幕我心碎了,誰都是爲人子女者,親眼看到親人承受折磨,自己卻無能爲力,該是怎樣的心痛與悲愴,命運給了一個小女孩太多的磨難,而她卻說:“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讓她來到這個家並且服侍媽媽一輩子。”最令我惋惜的是龍花,她的獎狀貼滿了牆,作爲學習委員的她多麼渴望上學,可是爲了照顧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棄學業,卻沒有放棄夢想,能讓弟弟妹妹考上大學是她的夢想之一。難忘她帶着斗笠的鏡頭,說到羨慕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上學時,眼淚嘩嘩流過她的臉龐,而她做什麼事情都會想到她的媽媽和她的家庭。

看過節目後,我也陷入了深思:眼淚是暫時的,感動也只停留在心底,怎樣才能讓自己有所收穫?又怎樣能從行爲上真正學習這些孩子們呢?首先我們不能只有孝心,更多的應該體現出孝行。或許命運沒有讓我們經歷磨難,去感受到親情的美好與珍貴,去讓我們付出驚天動地的孝道。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情做起,去孝順老人。常回家看看,不要總是趕到過年過節纔回家。能多陪在老人身邊說說話,而不是電話問候。

城裏的孩子是衣食無憂的一代,是被很多人關愛着長大的一代,看節目時,他們也會掉眼淚,那更多的是同情的淚水,她們難以找到內心的共鳴,因爲沒有相似的經歷,所以難有體會。但是隻要他們能知道,在同一片藍天下還有這樣一羣少年,他們把生活給予的磨難當作自己人生的歷練,他們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值得所有人學習。

對於這一代孩子,孝行不該是個口號,而應該是行動。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別人代勞,就是孝行。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也是最好的孝行。第三,能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從小事做起,從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