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犀利哥是在消費良知800字優秀作文

圍觀“犀利哥”是在“消費”良知

圍觀犀利哥是在消費良知800字優秀作文

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躁動不安的局面。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一顆小小的石子就可以引起軒然大波。什麼都可以拿來做文章,當很多事情都變成“冷飯”的時候,視角就會轉向一直不爲人關注的角落。

在短短一週的時間裏,這名被稱爲“犀利哥”的年輕流浪者就躥紅網絡。“走紅”之前,他逡巡於小城寧波的街頭巷尾;“走紅”之後,他平靜的流浪生活徹底地受到了干擾,無數圍觀者找他拍照留影,“犀利哥”放聲大哭的照片又被放大了。此時,網友們展開的對“犀利哥”的所謂救助,還在不知所終地繼續着。

很難精確的概括出這名流浪漢爲何會在瞬間紅遍大江南北,甚至還傳到了中國臺灣和日本等地。現在,“犀利哥”的走紅終於讓很多人的內心開始變的不安且內疚起來。新聞後續的報道里依稀透露“犀利哥”很可能是1998年的抗洪老兵,也可能是被家裏人遺棄的精神病患者,他的髮型,他的衣着都是不得已而爲之。而圍觀者所謂的讚譽、追捧,與他原本卑微的人生而言,並不能算“美的誤讀”,而是一種蓄意的消遣。在衆人的'消遣中,一個在樓宇森林和鋼鐵洪流中無聲無息的流浪者被塑造成了“網絡紅人”,弱者沒有被同情,反而被消費。可在消費犀利哥獲得某種快感的同時,不知是否有人想到他也是公民,也有尊嚴。

以娛樂的精神來消費弱者,“犀利哥”並不是第一個犧牲品。如在迫星的途中被大衆媒體和公衆趣味所主導的楊麗娟;因一則徵婚廣告出現在人們眼中的“鳳姐”等等。

值得警惕的是,在“消費者”之前,無論是大衆媒體或是普通圍觀者都善於舉起行善的旗幟,有了行善的口號,所有的關注似乎只能向好的方向發展。殊不知,忠實記錄是一回事,參與干預又是一回事。很多時候,哪怕有着行善的動機,我們也應當遵循“有所爲有所不爲”的原則。如“犀利哥”,這些年他雖然生活在寧波街頭,但卻像個隱形人一般遊離在這個世界各處,突然有一天,世人把目光聚集在了他身上,這到底是驚喜還是驚擾呢?作爲想幫助“犀利哥”的每一個人,都需要自問一下,是否有能力爲他做的更好呢?

在這個春天,“犀利哥”一個普通的流浪者,帶着撲朔迷離的身世,被我們以娛樂精神消費了。消費弱者的同時,其實又何嘗不是在消費我們的良知呢!那些驟集的目光最終將遠去,對於“犀利哥”而言,這是不是夢幻一場?對於圍觀者而言,只是平淡生活裏的一點小消遣,卻是以不安結束,只是不知這是不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