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導遊詞作文

導語:早春四月,迎着熹微晨光,沿修長的湖堤漫步,但覺輕風徐來,十里垂柳飄忽。在輕煙薄霧中,灼灼紅桃含露開放,宛若噴霞,景色着實嬌媚迷人,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西湖的導遊詞作文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西湖的導遊詞作文1

首先非常歡迎各位來到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景點,西湖。想必大家已經聽說了很多關於這個美麗的地方的傳說,如今終於能夠身臨其境的來到這裏,就讓我來帶領大家一睹她美麗的風采。

西湖古往今來都有着非常美麗的傳說,蘇堤白柳,三潭映月,西湖十景已經馳名中外。而且在這美麗的地方,還有很多美麗的古老的傳說,那雷峯塔下的白娘子,今日我們又是否能有緣一見?這幾百裏煙波浩渺,湖底又藏着怎樣的傳說?

很榮幸爲大家做這一篇導遊詞,我也希望能夠通過這篇導遊詞讓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西湖,瞭解西湖發生的故事,能夠親近他,就像他幾百年前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

在這篇導遊詞中,我將會爲大家詳細的介紹西湖的所有景點以及他特有的文化遺蹟的歷史傳說,我還會帶領大家參觀知名的去處,大家可以盡情的拍照並且留下紀念,對於旅途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可以詳細來詢問我,我會爲大家做詳細的解答。

最後,衷心的祝願各位能夠在這次旅途中有一個美好的心情,就像今天天氣一樣陽光明媚。祝大家生活愉快,現在就開始我們的旅程!

西湖的導遊詞作文2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美麗西湖之行的導遊:方子方(寫自己的名字哦!)。讓我們隨着船徐徐開動,開始遊覽美麗的西湖吧!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部。西湖水面面積爲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平均深2.27米,最深處在5米左右。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柳浪聞鶯,柳浪聞鶯是南山風景線上離市區最近的一個公園,也是西湖舊十景之一。柳樹是公園主景。請看兩旁,這裏彙集了500株春柳,這些垂柳,以景遇意,兩旁的柳樹,各種各樣,非常好看,公園南面杆彎枝斜的那種,在微風吹拂下,左搖右擺的,就像是貴妃醉酒,稱爲"醉柳"

現在,我們來到了傳說中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斷橋。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樑中,它名氣最大。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湖面被陽光照射着,像許多金子撒在湖面上,很漂亮!大家注意,不要亂丟垃圾,現在可以在這裏拍照、休息。

好了,今天就遊覽到這裏,最後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西湖的導遊詞作文3

HI!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黃,大家可以叫我小黃。今天,我很高興能和你們一起領略西湖的風光,希望大家玩的開心。

首先,先給你們介紹一下西湖的由來。美麗的西湖相傳在很久以前,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便車了一棵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裏,哪裏的樹木就常青,哪裏的百花就盛開。但後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去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給,手一鬆,明珠掉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這就是西湖的由來。西湖呢,是由十個景所組成的,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佈,有的就位於湖上。這十個景分別是: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等。

好了,我們現在所來到的地方叫麴院風荷,它以夏日觀荷爲主題,是西湖十景之一。“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紅春橋附近,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感嘆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這裏以水面爲主,分佈着紅蓮、白蓮、重臺蓮、灑金蓮、並蒂蓮等各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繞。聽了這些,你一定很想去湖上看看荷花吧!瞧!水面上設計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走過,如同在荷花上行走,人倚花姿,花映人面,多麼美麗呀!

遊客們!接下來您將看到的'是蘇提春曉。蘇提春曉從南屏山麓,到棲霞嶺下,全場三公里,它是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用掛出的葑泥構築而成。蘇提春曉又名六橋煙柳,是元代之稱,足見它自古就被人喜愛。如果你們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

啊!快樂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和你們在一起,我感到無比的快樂,希望有機會,你們能再來光顧這美麗的西湖!

西湖的導遊詞作文4

"Hi!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美麗西湖之行。讓我們隨着船的徐徐開動,開始遊覽與瑞士萊蒙湖並稱爲當世東西輝映明珠的杭州西湖。"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它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而享譽中外。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奇異地形。傳說'三潭印月'是一隻大香爐的三隻腳,而這隻大香爐則倒扣着一條黑魚精,香爐的三隻腳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每當中秋之夜,我們的工作人員會乘船到達三個石塔,並在每個塔中心點上一支蠟燭,再在洞口蒙一層薄紙,圓形的洞放出了蠟燭的光芒,遠看像月亮一樣。而且每個石塔有五個洞,而三個石塔總共可映印出十五個月和影,加上天上一個,倒影一個,最後一個嘛,就是我們的心中月。 十八個月亮這一奇異景緻,只有在月朗天青的中秋之夜才能觀賞得到。"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傳說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斷橋,'斷橋殘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它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現在的斷橋,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你們知道它有多長嗎?"13米?""10米?""9米?""恭喜這位遊客,你答對了,它長8.8米,寬8.6米,這孔的長度就有 6.1米。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下雪,便會營造出與別的地方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每當雪後初晴,來斷橋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嶺一帶如鋪瓊砌玉,晶瑩朗澈,有一種冷豔之美。現在大家可以在這兒拍照留念,不要攀爬欄杆,十分鐘以後在這集合。"

"好了,今天早上的觀光到此結束,請各位遊客回旅館休息,今天下午3點再次開始我們的美麗西湖之行,再見。"

西湖的導遊詞作文5

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雨薇。我將帶領大家遊覽杭州西湖,請不要亂丟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在來西湖之前,相信許多遊客都聽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事實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間天堂,和西湖有着很大的關係。杭州西湖山水秀麗,讓許多詩人流連忘返。白居易的"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大大證明了這一點。請大家跟緊隊伍,準備好親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風采吧!

杭州西湖位於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稱西湖。西湖南北長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面積約5.68平方公里。這裏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其中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淡雅樸素。登樓眺望秋月,在恬靜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滌煩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搖,人在畫中游。不管站在哪個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畫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樓可望、岸可望、水可望。南宋孫銳詩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等都是讚美平湖秋色的美景。平湖秋月以湖稱映出周圍的山水、樹木,演得格外靜謐。好像一副美妙的畫。讓我們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爾一條船劃過,我們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們的畫劃破啦!"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畫、一位楚楚動人的少女。"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的這首詩是讚美西湖的千古絕唱。各位遊客,愉快的西湖一日遊已經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的配合。大家玩得開心嗎?希望西湖的山山水水永遠留在您美好的回憶中。

西湖的導遊詞作文6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杭州西湖。來杭州之前,您一定聽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名言吧!其實,把杭州比喻成人間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有了西湖。千百年來,西湖風景有着經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見鍾情。就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離開杭州時還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西湖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繞湖一週近15公里。面積約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爲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處在2.8米左右,最淺處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萬到870萬立方米之間。

潭印月、櫓浪聞蔦。如以每個字來點的內涵,它們是:春夏秋冬花,晚雲夕月柳。點出了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明晦晨昏,西湖勝景時時皆有,處處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評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爲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園林風景區內,頒着主要風景名勝有40多處,重點文物古蹟有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峯、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爲勝。 1982年11月8日,國務院將西湖列爲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之一。

相傳在古時候,天上有一條玉龍和一隻金鳳。它們在銀河裏找到一塊玉石,辛辛苦苦,經過許多年,把這塊玉石琢磨成了一顆金光閃耀的明珠。這顆明珠光芒四射。照到哪裏,哪裏便山明水秀,五穀豐登。後來,消息傳到了天宮,王母娘娘派了天兵天將搶走了明珠。玉龍和金鳳趕到天宮,與王母娘娘發生了爭鬥,不慎把明珠掉落在人間,變成了明鏡般的西湖。走進西湖,湖面如鏡,難怪在華夏的四大愛情傳說中,其中兩個愛情傳說就發生在次地。斷橋、長橋,平凡的橋樑卻在傳說中變得千嬌百媚。在長橋上,梁祝在這相送十八里,彷彿見到當年他們難捨難分的情境。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東坡絕句道出了西湖的柔美和典雅。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灩,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接天連碧的荷花,秋月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