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的作文:山外有山

篇一:山外有山

關於山的作文:山外有山

冰心筆下的這朵小花也許從未謀面于山,她在孤苦自賞時,更不知山外有山的大道理。這花亦如我們,芸芸衆生,凡夫俗子,卻偶爾也會心中滿溢驕傲、目中無人的念頭。切記,切記,山外有山,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

古往今來,未看到山外的人數不勝數。

吳王夫差羞辱勾踐的情境似乎還在眼前,但一代王者的風範早已灰飛煙滅。夫差曾一度使國家得到霸主地位,卻野心勃勃,連年征戰,沉迷美色,最後落得國破人亡。夫差,他已達到了一座山的高度,卻不曾看過山外的高人。滿腔“豪情壯志”也只換得永嗟長空的一嘆。

《笑傲江湖》的故事依舊震撼人心,當人們讚許令狐沖的俠義時,嶽不羣的“光輝形象”讓人望而生畏。殺人如麻,背信棄義,手段卑劣,說不盡的嶽不羣,只爲天下無敵,卻不知人心可以戰勝一切。哪怕武功再高,得不到人心也枉然!嶽不羣這座山,塑造的快,坍塌的更快。最終化作他的墳墓,墓誌銘再不會有人“瞻仰”。

看不到山外的人,如井底之蛙,鼠目寸光,一主踽踽獨行,只因他的高傲、自滿,也許,臨死時他纔會看到山外廣闊的天空與連綿不斷的山脈……

古往今來,傾心細看山外的人,是我們的英雄。

家境貧寒的宋濂,年幼好學,“益慕聖賢之道”,“俯身傾耳以請。”古人云:“學無止境”。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宋濂成就了山的高度,卻依舊虛心好學,無論是在學風淳樸的古代,還是在個性突出的現代,他都將以一座山的姿態爲我們的楷模。

“真正的強者,不是流淚的人,而是含淚奔跑的人”。|甘肅平涼少年張曉的事蹟傳遍了神州大地,世人爲之動容,他對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使多年患病在牀的母親倍感欣慰,也讓我們對這個含淚奔跑的少年肅然起敬。他是孝子的山,是我們仰望的高度,是我們山外的強者!

……

山的那邊是山,是連綿不斷的山。

我們厭惡目無他人的人,卻無比讚賞虛心探訪山外的人。能達到怎樣的高度,切記,就在腳下!

篇二:山外的世界

人生,需要一種如山的莊重,如山的謙遜。

綿延青山,橫亙於天地之間,上可窮達天籟,下可深探黃泉——山是如此氣勢雄壯而又厚重!但是,山的偉大正在於它的準則,深諳山外有山。一方天地之間必有更高的山,我何意去爭奪那虛名呢?守住自己一方水土,不榮、不辱、不驚、不喜,享受自己的林密澗幽。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鋒芒畢露,只會招致無盡煩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以爲的強大實力,也許在別人眼中一錢不值。君不聞,老子曾說:“夫唯有不爭,方天下未有能爭之與。”學學那山吧!“

懂得山外有山,方可安渡人生困苦。禪宗六祖惠能,生於破落之家,少時逞勇好鬥,橫行鄉里,自詡爲一世豪傑。後來他深諳佛法,懂得一切人生皆如夢幻電露,瞬失瞬現。於是他潛心佛法,不再逐名爭利,正因如此,他才能在轟轟烈烈的禪宗分裂運動中安然無恙,更因謙遜而與仇家一笑泯滅。可見,謙遜是一種智慧,一種遊離化外的智慧。若惠能未收斂心性,豈不是早已橫死,何來後曹溪宗之繁盛?跳出這井吧,天地並非如你想象之狹小。南宋名將虞允文也曾是輕狂少年,但經他父親點化後變得恭遜禮重,在困境中也不失色,最終濡須一戰蕩平十萬金寇,名震天下。心靜才能激盪你的智慧,切勿讓你的心被無用之慾望脹開。想當高山的山往往會因根基不穩而崩滅。

懂得山外有山,方可成就人生輝煌。古往今來的成功者,未有沾沾自喜於已有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他們深知自己的'發現對於無窮的知識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只有愚人才會爲手中那微不足道的成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愛迪生曾說:“我懂得越多,越爲我的無知感到羞愧。”的確,在自然面前,沒有誰能稱之爲淵博。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潛心於自己的工作,哪管它淳名虛利。李時珍窮首皓經四十年,方得《本草綱目》大成,面對天下盛譽,他只是笑了笑又回到他的藥廬;王選獨創激光排照技術,在鮮花與掌聲中,他還是投身於自己鍾愛的科研事業;喬丹一代飛人,獨步於籃球場上,但他永遠都在準備“被別人超越”;微軟笑傲世界IT行業,但其掌門人並未夜郎自大,而是專心研發,說:“微軟十八個月就會倒閉。”……如此種種,怎能不讓我們大悟:在世界面前,我們永遠只是一粒微粒。若我們平息下來,層層堆積,也將成爲一座高山!

生活學習中,尤需要山的品格。不羨慕於別人的成就,做好自己本分就好——反觀那些不切實際的人,全都跌在求學路上!

人,需要山的品性,厚實而不失靈動,謙遜而不失自律。山,虛環若谷,兼納天下,永將是一個人的人格追求!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及那無限廣垠的山外世界……

篇三:山外依舊是山

山的那邊是海嗎?不!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似乎成爲一種符號,困難、挫敗、阻力、禁錮皆可以用山來形容,翻越過佈滿荊棘的山後,呈現的依然是一座座更加險惡的山,山,纔有它真實的意義,它的意義在於不斷地向高空飛翔。林肯總結自己一生的經歷得礎這樣的結論:自然界裏的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最終能取得的成就不會超過他的信念。信念,是博取最終高度的休止符,勿忘記山外有山,不能僅沉醉於短暫的滋潤之中。正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一無所得。

莊子曾招來大鵬以翅膀擊山,一時間天搖地動,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後,山炸開了,無數石頭飛向天空,在那一剎那,石頭會心地笑了,它終於體會到了飛翔的快樂,但是,不久它便落下來仍變成當初的模樣,不同的是,它落在了另一座山腰上,莊子問它:“你後悔嗎?”“不,我不後悔,我長成過一座山,而且飛翔過,我還可以再堆積成一座山,再次飛翔!”同生爲石,有的僅是甘於現狀,細聽細水長流,鳥叫蟲鳴,有的卻胸懷飛翔之夢,只因爲,山外有山。同生爲人,有的不思進取,頹廢墮落;有的卻壯志凌雲,努力拼搏,只因爲,人外有人。不在蓬蒿間低低飛舞,享受鳥語花香,敢上青天與鯤鵬比翼,翻越山外山,擯棄燕雀屋檐下廉價的歡悅,攫取鴻鵠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

孔子是聖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爲立身標準的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遊說四方,勞心竭慮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安定天下的人。他是一座山,李零認爲,他僅是一隻無人關注的喪家之犬,他很彷徨,很無奈,李零眼中,孔子只是脣焦口燥,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喪家犬。在大部分眼中,孔子是無人憾動的一座大山。但在李零看來,孔子可能僅是另一座山的山腳罷了,只因爲,山外有山。

即使你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沒有橫溢的才華,沒有非凡的本領,沒有驚人的力量,沒有超衆的智慧,沒有顯赫的地位,沒有鉅額的財富,沒有傳奇的經歷……哪怕一無所有,但仍有理由懷有幻想,懷有一份信念。翻越一座,先去營造一處風景,一道塗抹着個性色彩的風景,再去征服另一座山。路在延伸,山外依舊是山,只是,我們把朝霞走成夕陽,把暖春走成寒冬,依然要相信,山的那邊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