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美麗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童真美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童真美麗作文

童真美麗作文1

走在這條熟悉的小路上,旁邊的花草樹木都漸漸地映入了我的眼簾,讓我回想起了我童年時的童真樂趣。

還記得童年時的那條小溪。那時的我經常和夥伴們一起在小溪裏捉魚,捉小蝦。每天都是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如今那條小溪早已消失了蹤影。那時候,那你還有一點大樹林是讓我最記憶猶新的。我們每天都在那裏玩捉迷藏。那時,如往常一樣,我們在樹林裏玩了起來。還輪到我抓人了。我依舊是數了10個數,然後開始抓人。我非常仔細的觀察着旁邊的一舉一動。不一會兒,我便抓住了一個人。我讓她和我一起繼續抓別的人。我們走着走着,我突然聽見有人竊竊私語的聲音。於是我便隨着這個聲音走了過去。果然不出我所料,又抓到了一個,只剩最後一個了,我們幾個一起找。可是找了大半天也沒看見她。我們幾個便着急起來了。最後我們分頭找她,邊走着邊喊她的名字。我便一直向前走着。看着旁邊的每個地方。突然我發現有個草叢不太對勁。我便悄悄地走了過去。過去一看。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頓時忍不住笑了起來。她們聽見我的笑聲,都趕緊跑了過來。一看地上,也都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原來她趴在這裏睡着了。她漸漸的聽見我們的笑聲從熟睡中醒了過來。一醒過來,她便說:你們怎麼現在纔來呀,我都等你們等睡着了。我跟她講清楚了原因。她說:哦,原來是這張啊,都怪我,不小心睡着了。說完,她也笑了起來。我們的臉上都掛上了童真的笑容。過後,我們幾個便一路走着說着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直到現在,那片樹林仍然像以前一樣,茂盛的樹葉遮擋住了天空。太陽從縫隙裏照射出絲絲光芒,耀眼奪目。簡直就像一副水彩畫一樣美麗。我爲了重拾那份童真,就像以前一樣走進了那片茂密的樹林,頓時便回想起了童年的點點滴滴,直到現在,我回想起我們玩捉迷藏的那天還忍不住想笑出聲來。

現在的我,已不再是童年的那個無憂無慮的。自由自在的小孩子了,我也懂得了許多道理,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我還想回到過去,真希望時間能永遠挺留再過去,真希望時間能永遠停留在那一天該多好呀。但是也不可能了,我真想重拾那份童真。

童真美麗作文2

在很久以前,我就耳聞幾個同學說她們最想去的學校是巴學園,我一直很好奇,這巴學園是什麼學校,名字如此奇怪,更好奇的是這學校究竟哪裏吸引人,讓我的夥伴們如此嚮往。直到有一天,我得到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封面是巖崎千弘速寫的一個小姑娘,她扎着羊角辮,抱胸如同看戲般,定定地注視遠方。右下角有一列文字:“每個人都在這本書裏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我懷着十分的好奇心,急切地想要解開這巴學園之謎,如飢似渴地讀起了這本書。

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她能說會道,能滔滔不絕連講四個小時。後來當上了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後來她被選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代表。

書裏寫的是作者黑柳徹子童年時期的一段真實故事。小豆豆因爲淘氣,在一年級時,被勒令退學了。後來她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巴學園。這所擁有着奇特的教學方式、獨特電車教室、很少的學生和和藹可親的小林校長的巴學園深深地吸引了小豆豆。後來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例如小豆豆請泰明爬樹上玩耍、學校舉辦的溫泉旅行、巴學園的運動會、又來了一輛電車圖書室等等。可惜的是,這所學院不幸在1945年日本戰爭爆發時被炸燬。

我很喜歡這本書,可同時也嘆息着如此美好、讓人嚮往的學院被炸燬了,我也很羨慕幸運的'小豆豆,因爲她會因爲她曾經擁有一個如此幸福的校園生活終生爲傲。現在,我看完才知道爲什麼人們可以在書中找到童年,因爲在巴學園裏,你可以暢所欲言,是對是錯,老師們絕對不會嘲笑你,他們只會以孩子的眼光、角度,孩子的心理想法試着理解你。

《窗邊的小豆豆》,一本真實的童年寫照,讓億萬人感到巴學園的美好,讓億萬人爲巴學園感到可惜,也讓世界各地的作家以最真誠美好的語言評論着。孫雲曉,著名教育專家讚美“此書令人驚訝地證明了童年是永恆的,是超越時空的,是有獨特價值的。實際上,黑柳徹子對童年的發現與證明,不亞於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而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閱讀這本書,感受那一份童真無邪與不帶世俗的純潔。

童真是美麗的。

童真美麗作文3

“美麗”這個詞有着許多不同的定義,每個人對美麗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爲長得漂亮就是美麗,有人認爲大愛無言纔有資格稱作美麗。

而對於才走過十幾年人生路途的我來說,淳樸稚嫩的童真也是一種美麗。

童真就像是“種糖果”,呆呆的。

四歲那年,我對糖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天必須要吃上幾顆糖果才肯罷休,因此糖果也成爲了讓我安分的“鎮定劑”。我不肯吃飯了,你給我一顆糖果,我準會乖乖地吃飯,且一粒米不剩;如果我又吵又鬧,你給我一顆糖,我準會安靜下來。有的時候,爸媽剛買回來的一大袋糖果,我一天就能“消滅”。

正因爲如此,我那本是潔白無瑕的牙齒,現己變成了“黑炭”,一吃東西就疼。因此,老媽不得不對我開展“戒糖行動”。可堅持了幾天不吃糖果後,我的牙又癢了,於是偷偷摸摸地拿出私藏的一兩顆糖解饞。

可是一兩顆怎麼夠吃過癮呀!怎樣纔能有更多的糖呢?我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着。

突然一拍腦門,有了!不是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嗎?那我種下糖,不就得糖了嗎?說幹就幹!我把糖埋土裏後,還仿照農民伯伯種菜的樣子給它澆澆水,施施肥。

可過了幾天後,芽都沒發,我把土挖開一看,呀,糖都化了!正舔了一下那甜甜的泥土,就被媽媽發現了,她問清原委後,指着我的腦門哭笑不得:“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呆丫頭!”

童真就像是“吃肥皂”,傻傻的。

六歲時的一天中午,老媽帶回來一個很漂亮的盒子,我那時還不認得字,看那形狀像麪包,便趁媽媽折衣服的機會,偷偷拿出來咬了一口,可是剛入口便有一種濃濃的鹼味,我一急便用水去衝,結果嘴裏滿是泡泡。

媽媽見了我,開始嚇一跳,後來弄清楚後大笑着說:“咱家養了一條美人魚,還吐泡泡哩!”……

呆呆地種糖果指望能長出更多的糖出來,傻傻地把肥皂當面包來啃。

這,就是童真,美麗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