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家鄉寫景作文

盤江西繞七星關,可渡橋邊萬仞山。我的家鄉在北盤江岸,比鄰貴州。江水由西向東,像一條舞動的飄帶,將這片神奇的土地隔爲南北兩塊。南邊羣峯逶迤,松柏繁茂,土地肥沃;北邊壁立千仞,險峻巍峨,重巒疊嶂。家鄉坐落在南岸,像一個和樂的嬰兒躺在搖籃裏,還能時時傾聽旋律悠揚的搖籃曲。對岸的懸崖構成一道屏障,擋住了北來的風,嬰兒舒適地享受溫暖的陽光。

醉美家鄉寫景作文

冬春兩季,江面水流緩處清澈見底,可見魚兒嬉戲。水流急處白浪滾滾,躍動千堆雪。盛夏則江水猛漲,濁浪翻騰,滔聲震天,江上有兩座橋,一座單拱鋼筋混泥土大橋,無論白晝,車來人往,絡繹不絕,是連接雲貴的紐帶。另一座三拱石橋,古樸典雅,恬靜地臥在江上悠閒地靜聽潮水的輕唱。橋頭垂柳依依,若是晚上,瀉下的月光,定會撥動橋上的人兒情思千千結。兩橋相隔三十米左右,默契回望,靜默相守,書寫着古今神話的傳奇。

這座石橋叫普濟橋,是有來歷的。光緒年間,曲靖文官趙勳丞當年進京趕考,路經此地,須過此江,臨江犯難,洪水暴漲,如何渡江?他當即發下誓言:蒼天在上,如明日水落,令吾渡河而不誤考期,高中後定來此修築一石橋,普度衆生。翌日,江水果然減退,他得以順利過江,如期趕考。之後,命其子趙越(廣東虎門總司令)還願修橋。有詩讚曰:將軍樂善,以濟行人,履道坦坦,人皆頌之。

家鄉偏遠,卻美景如畫。人在畫中,畫在詩中。

仙境留何處,宛溫水月宮;蟠桃栽哪裏?花片泛溪中。桃花溪是江岸的一條溝,溝裏巨石林立,溪水潺潺,一年四季是最熱鬧的。五十年代前,溝兩側的山坡上,到處是野桃樹,春暖燕來,繁花似錦,蜂鬧蝶舞,風驚花雨,紛落水中,清溪泛錦,呈現出花在水中飄,水在花中游的奇景。如今,溝岸也植桃樹,垂柳。芳節至,暖風拂過,桃夭柳媚,蘆花起舞,引來閒人如梭,有的乾脆亮開喉嚨對唱情歌,春光醉人,人且自醉。懸崖上有個石洞,裏面一股清泉直瀉溝底,形成一個天然的瀑布,江風順溝而上,習習勻勻,吹散瀑布,細密的水珠漫天飛舞,似片片飄飛的雪花。織成青煙,凝成雲霧。

瀑布下有個山洞,像半個月亮。即使盛夏,也是天然的冷庫。因此,是極好的避暑勝地。或坐洞中,或躲石下,或臥石頂,隨意地談天,散漫地撥水,悠閒地玩牌。四野的翠帳,既養眼,又清心。如果山水暴漲,崖頂飛瀉而下的洪流形成氣勢壯觀的瀑布,足可震懾心魄。秋來風涼,草黃菊豔,蘆叢舉旗,疊翠流金。就地取材,清甜的溪水,乾燥的.柴禾,石頭壘的鍋莊,早有人支起大鐵鍋,燉上土生土長的山羊肉,冒着騰騰的白氣,香飄四溢。

邀約上親朋良友,咂一口自釀的包穀酒,豪爽地大嚼,開懷地狂笑。火堆裏燒得黑乎乎的馬鈴薯,用樹枝敲敲打打,外殼金黃脆香,裏面白嫩甘甜,回味無窮。冬景蕭條,草枯葉落,蘆花百勝雪。喜歡鍛鍊的人們細數着階梯,從山腳喘到山頂,從山頂奔到山腳。三五成羣,來來往往,是扯不斷的線,是掙不散的珠。摩崖石刻字跡清晰,傳說爲徐霞客所題:仁知之情,動靜之理,桃花流水,出自人間,雲影苔痕,自成歲月。

可渡山水堪一絕,萬丈懸崖如刀切。桃花溪右側的懸崖,當地老百姓稱老白巖。砂石結構,巖面筆直,像鋼刀切開一般,十分齊整。巖上灌木叢生,鬱鬱蔥蔥,藤蘿纏繞,蒼蒼翠翠。裸露出的山岩的肌膚,似白玉,勝嫩藕,襯着翠帳,彷彿白雪堆積在蔥鬱的枝頭,炎夏哪有雪?探尋白巖峯。因此得名翠屏積雪。白色的砂粒其實是氧化了的酸礬,風一吹,紛紛揚揚撒落下來。空中落何物?疑是雪花飄。此景名爲雪花蓋頂。清朝文官陸天寶曾詩賦:屏列橋西翠色繞,巖花落盡雪花飄;幽巖不負春風熱,幾度經春雪未消。

翠屏巖半山腰,有一組醒目的摩崖石刻,傳說爲諸葛亮所題。三國時期,孔明南征,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七擒孟獲,分三路大軍入滇,會師曲靖。諸葛亮班師回朝,取道滇東北,路經此地,正值盛夏,雨過天晴,一彎長虹掛山腰,洶涌澎湃的江水滾滾東流,河岸有丹頂鶴安然覓食,於是揮毫潑墨,在石壁上題下飛虹竚鶴。後有人按筆跡雕鑿,得以留傳至今。

大軍欲渡江,水流湍急,將軍命人沿江探尋,回報曰:有舟楫可渡。將軍喜曰:可渡就好!家鄉可渡之名由此而來。

大軍在盤江南岸安營紮寨,周長五百米的範圍,如今還保留遺址呢。

離翠屏巖不遠的崖頂上有個石洞,洞中佛像二十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始建於明末清初,常年香火不斷,廟會十幾次,經歷年修繕,寺廟已初具規模。最熱鬧的是三月三,有上萬人云集這裏,三月初一到初三,無論白晝,香客絡繹不絕。特別到了夜晚,星星點點的燈火從山腳蜿蜒到山頂,像蠕動的巨龍,像閃爍的珠串。要拜佛,可不容易,得從山腳爬到山頂,盤旋曲折的階梯,望不到盡頭,即使空身,還沒到山腰就已氣喘吁吁,腿腳痠軟,香汗淋漓,停下一歇,更是無力,此時是考驗人的意志力的時候了。

懷着信念,拖着雙腿,爬到廟門口,早已急喘如牛,氣幹力竭。門內有口井,看到外溢的水便有了力量,舀上一瓢,咕咚下肚,涼到心尖,頓長精神。佛法無邊,佛力無窮,我不得而知。只是人們說,虔誠拜佛,佛佑安樂。快樂、平安是人人都想擁有的最簡單而偉大的心願,堅守一種信念,也就懷有一份永不磨滅的希望。希望滋生力量,力量創造奇蹟。萬物相生,相互關連,世間許多理論是唯物主義無法論證的。

我記得中考那年,母親帶我來到廟中,我先是好奇,而後驚訝。她命我先淨手(用井裏的水把手洗乾淨),用完齋飯,拖我去拜文殊菩薩,熙熙攘攘的人,疑惑,羞澀,扭捏。母親氣急了,告誡我要誠心。我效仿別人,跪在佛前,雙手合十。我並未低頭,看着菩薩慈眉善目,笑意融融,我默默許下心願,母親也跪在佛前小聲地念叨了好一陣,聽不清內容,但一定是希望我中考如願。給菩薩敬了香,我迫不及待地遛了。回到家中,被母親罵了好一會兒。

中考第一科結束,回到宿舍,數學老師帶領我們對答案,我覺得自己丟了好多分,很是氣餒,其他同學也一樣,失去了信心。晚上,我們七八個同學偷跑出去,聚到一同學家玩起了撲克牌,徹夜沒睡。天一亮就去考試,那早考英語,頭腦發脹,渾身飄忽。播放聽力,只覺得耳邊嗡嗡的噪音......渾渾噩噩走出考場,記憶裏一片空白。下午考化學,頭痛得要命,還在考場裏小睡了一會,匆匆答完交卷。中考就這麼稀裏糊塗結束,假日裏,爸媽忙着籌錢爲我自費擇校做準備。成績下來後,奇好。老師吃驚,父母震驚,我百思不得其解,早以爲完了,結果令人出乎意料。母親堅信佛祖的神力。我老師的解釋似乎更合理,因爲我平時基本功硬,所以沒有受到影響。我人生僅此一次拜佛,不解其中迷,難尋其中味,卻記憶猶新。也許,善男信女們堅守的也是一種信念吧。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我順利畢業,毅然回到家鄉,紮根故土。目睹其發展和變化。雖然步伐有些緩慢,但終究是在前進。

政府撥款在街中心建立了小廣場,清晨和傍晚,樂聲歡快,人們跳起廣場舞。每年的七夕節,廣場上如期舉行山歌大賽,好多省份的歌手前來參賽,那場面非常壯觀,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去年,我的家鄉楊柳被評爲山歌之鄉,傳承了獨特的明間藝術。也是去年,家鄉申報最美鄉村,差一點點就審批了。雖然沒有成功,但將來還有機會。不過在我心中,在家鄉人的心中,永遠是最美的。

我眷戀着這片土地,我陶醉於景中,我沉醉於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