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冬天相關的作文選集

篇一:冬天的雪作文

與冬天相關的作文選集

冬天來了,因爲它的信使冬風告訴了我。 冬天的雪 那天,寒冷的北風正在呼呼地颳着,天空中,白白的、小小的雪花飄落了下來。一朵、兩朵、三朵,它們先是一個一個的飄,當它們不再害羞時,又一起手拉手的飄下來。雪花多麼漂亮啊,像柳絮輕輕,像棉花軟軟。 我走到室外,置身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在白色的瓊樓玉宇間,仰望着天空飄落的雪花,手伸出來,接住落下的雪花,我仔細地觀察了雪花的樣子,整朵雪花呈六邊形,它的花紋伸展得非常整齊,像樹杈分開的樣子。

我回到室內,坐在窗邊,看着雪花飄飄搖搖地落下。 聽,我聽到了雪花落在窗戶的聲音,雖然聲音小,但我發現那種聲音出奇的好聽,啪,好像非常小的鞭炮炸開的聲音。 看,雪花越下越大,不一會兒,整座城市就成了雪的世界。 屋頂上,雪落在紅瓦與紅瓦之間的空隙上,遠看這些紅瓦與白雪,就似聖誕衣服上紅色條紋與白色條紋的樣子。所以,紅瓦與白雪就成了樓房的衣服呢! 樹上也有雪花的蹤跡,冬風一吹,賴在樹上的雪花就落到地上,沙沙的聲音伴隨着落下的雪花。地上的雪花好像不服氣似,還要和我玩捉迷藏。於是,雪花擠在一起,化成了水。 草坪上更是孩子的樂園,白色的雪花鋪在上面,如一條白色絨毛地毯。幾個小朋友來到地毯上,捧起草坪上的雪,揉成一個小雪球,向其他的小朋友身上砸去。接着,別的小朋友也紛紛加入這場雪球大戰之中。 雪花依舊在天空飄呀,飄呀。 我用畫畫,留下雪花。一筆,兩筆,雪花被我放大了。 呃,不夠。

我拿起相機拍下了雪花及雪的壯景。雪花像害羞了呢,隨着風飄向了另一邊。 我望着天空中飄飄蕩蕩的雪花,透過雪花,我好像看到一個粉妝玉砌的雪花世界。那個世界裏,雪花是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爲雪花世界增添了華光異彩。 雪花,你引起了我無限的遐想。 雪花,你是多麼的美麗,多麼的漂亮!

篇二:關於哈爾濱的冬天的作文

哈爾濱的冬天,比起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真是迥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哈爾濱的冬天,風不再是秋風那般蕭瑟,變得狂暴殘虐,伸出冰冷的利爪在人們的臉上划着。街上行走的人們再也無心觀察四周的一切,他們穿得厚厚的,縮着頭,像一個個圓溜溜的大皮球,在街上慢吞吞地滾動着。冷風將他們的眼睛吹出了晶瑩的淚,他們揉着,擦着,好像不馬上擦乾淨就會凍成冰碴兒似的。樹枝用力地搖曳着,似乎也要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周圍冰冷的樓房,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默默地矗立於路旁。然而,低矮平實的房舍卻充滿了生機,風肆無忌憚地撞擊着大院兒的門,發出“咣噹,咣噹”的聲響,人們卻從不在意。冰城的風就是這樣:野蠻、粗魯。

冰城的第一場雪大都很有氣派,但卻往往是落地就化,令人遺憾。孩子們盼望着早些下雪,可是結果卻令人失望。雪花密密地如雨點兒般降落着,飄落在地上,慢慢融成水。風把它們在半空中吹散,打在人們的臉龐上,冷得刺入肌骨。 日落後,華燈初放,偶爾幾棵樹上深綠的未曾脫落的殘葉被那如雨的雪洗刷乾淨後,在朦朧的燈光和月光的輝映下,閃着晶瑩的光亮。風兒吹來,它們輕輕地晃動着,恰似一羣螢火蟲在翩翩起舞,四圍那冰冷的空氣愈加冰冷。 如果說留得住的雪要數12月份的大雪了,像鵝毛飄散,漫天飛舞。再大些的,令人擡不起頭,睜不開眼,像厚厚的一層青紗帳,朦朦朧朧,似仙境,又像是夢中。 大雪過後的冰城,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雪將冰城這位勇猛的戰士武裝起來,天是白色的,所有的建築物也是白色的,自得灼目,白得耀眼。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風兒拂過,那“牡丹”似的白花便害羞地由枝頭滾落下來。樹下的雜草也在偷偷地裝扮自己。風兒不知何時悄悄地溜走了。

街上的行人步子沉緩地走着,景緻這麼好,幹啥還要走得那麼快?他們是含笑的,踏着厚厚的積雪有一種舒適感。他們在想什麼?是在想哦!是在想冰城的未來!

點評: 文章有意模仿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但又將老舍的文章化爲己用。全文層次清晰,體現出作者對事物細膩的觀察、審慎的思考。流露出對家鄉美景的熱愛,而這份熱愛之情又化作了對家鄉人的關愛,對家鄉未來的憧憬。

篇三:寫山裏的冬天的作文

冬天,去山裏走走 隆冬季節,天寒地凍,草木枯黃,大多數人在這個季節不願出門旅遊。而我卻以爲,真正愛山水自然的人,就該瞭解山水在四季中的不同風格與韻味,不該被寒冷的天氣所阻。更何況冬日的山野有其獨特的魅力,偶爾去山裏走走,一定會別有所獲的。 踏雪吟詩,無疑是件難得的雅事,但倘是平原上的雪景,未免嫌單調了些,無非是“天地一籠統,井中大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而山中的雪景,則雄壯而富於變化,其中所蘊含的詩情畫意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比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比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哪個不是描述山中的雪景?如果你不喜歡咀嚼別人的詩句,那麼大雪後的青松、荒無人跡的雪野中一串串狐兔們留下的足跡,

是否會引起你的許多聯想?可以說,雪後的山野本身就是一幅畫、一首詩、一支動人的歌。 欣賞碑文壁刻、遊覽古寺古塔是旅遊觀光的一項重要內容,我總以爲把這種旅遊放在冬季最佳。碑、塔、寺院等人文景觀,無疑是越古老越有價值,倘是今人新建的,再華麗也索然無味。既然是古蹟,人們欣賞的當然就是它的古樸之美,甚至是殘缺之美。正是這種古樸和殘缺,才最能引發人們“思古之幽情”。而冬季山中的空曠、開闊、靜寂、荒涼,正好迎合了古蹟的那種古樸殘缺之美,造成了一種獨特的氛圍。在這種環境中獨賞古蹟,慢慢咀嚼,才更顯原汁原味,更易才思泉涌。倘周圍花紅柳綠、遊人如織,再有幾個淺薄之人面對古蹟做些不該做的事,那不僅是大煞風景,而且會擾人思緒的。 即使是無雪的冬天,即使是沒有寺院古塔的荒山,也該去走走。

在鋼筋水泥築就的都市之中,噪聲、污染、緊張的工作、淡漠的人際關係無不使人精神疲憊,看電視與搓麻將很大成分上是一種無聊且無奈的消遣,並不是一種真正的休息。去山裏走走吧,看看冰封下的小溪如何緩緩流動,看看一滴一滴的山泉如何形成壯觀的冰柱,看看無葉的柿樹如何劍戟般刺向蒼穹也許你會生出幾許感慨,也許你對人生會有新的理解。隆冬的山野是蕭條的,然而正是在鉛華洗盡之後,山峯才更能顯出錚錚鐵骨。 其實,在山裏,你也可以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想,只是隨意走走,隨便唱點什麼,抑或只是無音律地喊上幾聲,喊去你心中的緊張與鬱悶,換回輕鬆與自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