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與綠的春天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黃與綠的春天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黃與綠的春天作文

黃與綠的春天作文1

鳥兒在唱,風兒在吹,草兒在動,小狗在走,葉子在飄,河水在流,魚兒在遊,村人在笑,文字在寫,春天在來......

遠處的朦朧,依舊難以遮蔽,這裏畢竟有着與我們血脈相連的土地,黑色的土地,廣袤無垠的土地,那裏有一個村莊,勾起我情感的村莊,那是我的家啊!我好長時間沒回的家啊!在這裏,我看到了黃燦燦的油菜花,看到了濃綠綠的白楊樹。當然,在路上,也看到了與我在同一個村子裏的陳五疙瘩。

陳五疙瘩是村子裏面出了名的老光棍,如果記得不錯的話,算起來,他今年也有六十歲了,那張黑黑的臉,真正地能與石墨較之一二。還有,就是那雙似乎飽經滄桑的眼睛,似乎打孃胎裏開始,他的眼睛裏就佈滿了血絲,說句實話,看起來挺噁心的。他與我一般高,他比我大兩個輩分,他說起來在村子裏也是一個名人,每天都給村子裏的人無償的勞動,不要什麼回報,也不知道他腦子有沒有病,但是這是真的事情,因此村子裏的人就算請他辦事情,也不會讓他空着手離開的,至少讓他飽着肚皮,或者散幾根菸,大方一些的,給一包煙。所以,在白天,你最好別到他家裏去,因爲那裏沒人,到了晚上,如果有事求的話,儘管開口。不過,正常是有求於他的人先打聽他在哪家“做東”,到那裏求他辦事,因爲誰也不想去他那破破爛爛的土屋。據老人講,那個土屋還是很早之前時候的呢。大約這就是我對他的種種印象吧。

陳五疙瘩主動向我打招呼道:“這不是宗昊嗎?好長時間沒看見你了啊,瞧,都和叔差不多高了啊。”說真的,我很少與他說過話,不大想和他說話。我出於禮貌還是應了一聲:“嗯,是啊是啊,五叔近來可好啊?”陳五疙瘩答道:“還好還好,剛剛回的家啊,來,上五叔家裏去,五叔好長時間沒見過你了。我燒點東西給你吃吃。”我估計他應該是辦過事情回家了,但是我着急回家,就推辭了:“五叔,改天再去拜訪你吧,我回家還有事啊。”陳五疙瘩也不強求道:“算了,算了,要是有事的話,五叔就不強求了,對了,聽村子裏的人全說你寫詩出名了啊,而且字也寫得不錯,改天,你也給五叔我寫一幅啊?”我連忙道:“哪裏哪裏,都是我胡亂寫寫罷了,要是五叔想要的話,過些天宗昊寫一幅給你。”也不知道後面說了什麼,就互相告了辭。走在路上,又見了不少的人,我一個個的問好,畢竟都是長輩啊。

那天晚上,家裏擺了四五桌子八大碗,我半年沒回家了,父親自是興奮,早就喊人放鞭,請廚子,開摩托車外去“宣傳”,也的確來了不少人,父親也許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人,喝的確實多了,我還小,當時,沒有喝酒,以茶代酒,向長輩們一個個敬了過去,都是一些意料之中的話,退休的老書記特地也跑過來看看我,一個個都說我是村子裏的寶貝啊,一輩子也沒出現過詩人,終於出現了一個,而且還是個小伢子。那天夜裏,我卻沒有多大的感覺,我總感覺缺少了什麼。

第二天早上,起來了。像往常一樣打開博客,發表一首詩歌,然後關掉電腦,出去準備活動一下。忽然聽見賣豆腐的三奶奶到處喊:“聽說啊,六大店的陳五疙瘩死了啊,被砸死的好像......”後面的話,我沒有聽,我媽媽在那裏,還有幾個婦女在那裏也在七說八談着。我心裏一陣揪心的痛,昨天下午還看見的呢,今兒怎就沒了,我也有一些眼淚下來了。

五叔的頭被砸平了,媽媽晚上吃飯的時候就這樣和我說的,父親剛剛從殯儀館家來,說的陳五疙瘩死的時候,嘴還張着,好像生前笑過。

五叔的死法院判的很簡單,究其死亡的原因是由於自己無意中碰到了廠子裏面石磨,廠子是村子裏唯一的廠子,村子裏的人賣棉花大麥,全在那裏,和他一塊做小工的人也說那天陳五疙瘩喝得多了,最終上廁所的時候,把廁所屋樑上的石磨一碰,最終......唉,最後也許賠了二十幾萬,加上房子的地基,還有陳五疙瘩自己的三畝二分田,大約三十幾萬遺產,他沒兒子老婆,上面的`長輩也老早就走了,因此平時連門都不進的親戚們一個個跑到法院去繼承,甚至還大打出手......

結果怎樣,我一點不想知道。我只想說,在這春天裏,一個叫陳五疙瘩的花開在了陰間,一個叫陳五疙瘩的樹長在了地下......

黃與綠的春天作文2

當疲軟的雙腿正跨過無人問津的驛站,我帶着青春期的朦朧開始了新的生活,可一轉身卻不經意地發現有一片正跳着最後一支圓舞而飄落的楓葉!—題記

有誰的人生少得了失敗與感慨?有誰的人生少得了悲傷與無奈?又有誰的人生少得了等待?她到底是怎麼了呀?這麼久還不見蹤影?難道她不知道等待是很讓人焦慮的嗎?一日,再一日,我終於等到了她,毫不猶豫地接過,不禁感嘆:“你終於來了,我親愛的夥伴——《初中生之友》。”

一翻開它,眼球便被吸引。“春天裏的落葉”?大概是印刷錯誤吧!春天怎麼會落葉呢?簡直是謬論。可是讀完一整篇文章卻未發現半句離開“春天裏的落葉”這個中心,倒開始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平庸。文章真的說得很對,是人類簡化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規律。提到春,便是綠樹;說到夏,就是濃蔭;講到秋,便是落葉;而冬呢,當然是枯枝。沒有人注意到落葉不只是在北方的秋天和秋天的北方,我們都忽略了春天飄下的落葉。

當成熟像絲雨悄悄來臨,青澀即隨冬季離開,那些屬於我們開放的花朵正肆意零落,這個季節讓人覺得奇怪、難以言喻。那些屬於秋天的失去卻在春天流溢,有誰想過這樣繁華“葬禮”背後有多少萬念俱灰?又有誰知道這只是瞬間的一個無理由的規律,好似晴天霹靂又似貝多芬《命運》裏的四聲強撼的扣擊聲,繼而又如輕風拂過琴絃,落花隨水飄零,舊於寧靜……

誰也不知道春天會在什麼時候開始落葉。綠葉可能瞬間變黃,孩童也可一夜成長。在這個充滿綠色,生機勃勃的春天時飄落的枯黃楓葉,就讓它做爲銘記青春的證據。這樣美麗而又短暫的事物,會是一場盛大的幻覺嗎?電影的開始就預示着結局,爲何還要去計較精彩的長短呢?狂風暴雨的黑夜,舉步維艱使我窒息,爲了破碎的夢境,我們應全力付出,獲得的會多一份快樂與幸福。

友誼,抑或是愛情,還有我們的青蔥歲月到了最後終究逃不過別離。既然每個春天都不單會有綠,那就讓“黃”去揮灑得更燦爛些吧!讓我們一起去愛上這個黃+綠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