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資格考試宗教知識之道教

道教是以“道”爲最高信仰的中國本土宗教,是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唐代以後,道教曾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和東南亞一帶。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了導遊資格考試宗教知識之道教,歡迎瀏覽。

導遊資格考試宗教知識之道教

一、創立和發展

(一)原始道教

東漢順帝時,張陵在四川鶴鳴山,奉老子爲教主,以《道德經》爲主要經典,並自稱出於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書,同時吸收巴蜀地區的原始宗教信仰,創立五斗米道。“五斗米道”爲早期道教。因後世道教尊張陵爲天師(一說張陵自稱天師),故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張陵之孫張魯割據漢中20餘年。建安二十年(215),張魯歸降曹操,被拜將封侯,五斗米道獲得合法地位而影響日增。漢靈帝時張角所創立的太平道也屬早期的道教。

(二)道教的貴族化

魏晉以後,道教內部逐漸分化,一部分仍然流傳民間,另一部分向上層化發展。後者以東晉神仙理論家葛洪、北朝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南朝劉宋廬山道士陸修靜與南朝齊樑間茅山道士陶弘景爲代表。

唐代統治者自稱是老子後裔,封李耳爲“太上玄元皇帝”,奉行崇道政策。北宋統治者仿效唐代宗祖老子的做法,宋真宗稱趙玄朗爲其族祖,奉作道教尊神,封爲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並加封老子爲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唐宋統治者的一系列崇道措施,對道教的貴族化發展起了促進作用。這時道士人數大增,宮觀規模日大,神仙系統也更爲龐雜;經書數量益增,並彙編成“藏”,正式刊行;研究道經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學者相繼出現,如唐朝呂洞賓,北宋的陳摶(tuan)、張紫陽等,他們對道教的發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道教兩大派系的形成

道教真正成爲教派,當從南宋和金元南北對峙之時開始。南宋偏安,在與遼金元南北對峙的形勢下,道教內部宗派紛起。新起的道教宗派,力圖改革教理,大多主張道、儒、釋三教結合;在修煉方術方面,着重於內丹,強調精、氣、神的修煉。金元以來至今,全國道教形成正一道與全真道兩大教派。

1、正一道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元以後,爲道教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派統稱。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篆”,此後江西龍虎山傳天師法篆的龍虎宗(正一派)、江西清江閣皁山傳靈寶法籙的閻(ge)皁宗(靈寶派)、江蘇句容傳上清法籙的茅山宗(上清派),皆統一於正一派,天師道從此亦名爲正一道。其他如淨明、武當等支派均隸屬之。正一道的形成,事實上就是江南道教統一命名、統一歸龍虎山天師府領導,以天師爲道首,並以此與北方的全真道相對。正一道集符策派之大成,以行符策爲主要特徵(畫符唸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奉持的主要經典爲《正一經》。道士可不出家、不住宮觀,可具有家室,清規戒律也不如全真道嚴格。

2、全真道

全真道爲金初創立的道教宗派,由重陽真人王喆創立於金初大定七年(1 167)。全真道以《道德經》(道經)、《般(bo)若波羅蜜多心經》(佛經)和《孝經》(儒經)爲主要經典,主張道、釋、儒合一。在修行方法上,早期以個人隱居潛修爲主,重內丹修煉,不尚符籙,不事黃白之術(冶煉金銀之術),以修身養性爲正道。在教規上,主張全真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不得蓄妻室,並制定嚴格的清規戒律。全真道彷彿教建立了叢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雲遊至全真十方叢林,均可棲息學道。全真道的支派較多,屬於依託北五祖的有鍾離帝君鍾離權的正陽派、純陽帝君呂洞賓的純陽派、重陽祖師的重陽派等。此外,北宋時紫陽真人張伯端撰《悟真篇》傳紫陽派,本不屬全真道,因元末陳致虛兼受王重陽所傳,統歸全真道,後稱張紫陽所傳爲南宗,王重陽所傳爲北宗。王重陽死後,他的七大弟子,稱全真七子,分別在陝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繼續傳道,分別開創全真道7個支派,稱爲北七真。其中以長春真人邱處機開創的龍門派勢力最大,至今全真道仍以龍門派人數最多。考試大收集整理

二、教義

教教義龐雜,但基本內容是:

(一)“道”是“萬物之母”

道教的基本教義,宣揚道是“萬物之母”,是宇宙萬物之中最核心的東西。

(二)衆生均可修道成仙,長生不老

道教相信道可以“因修而得”,視“道之在我之謂德”。因此,認爲只要認真修道,就能“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神與道合,謂之得道”。按照這一衆生均可修道成仙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功和道術,如服食、行氣、房中術、守一、外丹、內丹以及齋醮、符籙、守庚申等。修煉的目的是追求長生不老、肉身成仙、久視人間。

三、主要供奉對象

道教崇奉的神靈衆多,天神、地祗(qi)、人鬼皆受奉祀,信奉的主要神靈有神、俗神、諸仙。

(一)尊神

尊神是道教信奉的最高天神。

1、三清

道教最高層次神團:玉清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上清靈寶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太清道德天尊居大赤天之太清境。在道教中代表宇宙萬物創造的3個階段,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四御

次於三清、輔佐三清的四位天帝:玉皇大帝,爲總執天道之神;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地經緯、日月星辰和四時氣候;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衆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女神),執掌地道,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故有人稱之爲“大地母親”),與執掌天道的玉皇大帝相配套。另一種說法,不包括玉皇大帝,加南極生長大帝(執掌人間壽天禍福),協助玉皇大帝。考試大編輯整理

3、三官(三元大帝)

指天官、地官、水官。道教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有的道經稱,“三官”即指堯、舜、禹。三官大帝又稱“三元大帝”。

4、四方護衛神

四方之神,即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四神。道教常以此四神爲護衛神,以壯威儀。玄武亦稱真武帝君。北方的天神真武大帝受唐朝以來歷代王朝的崇奉。元代被晉升爲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代被奉爲護國大神。

(二)俗神

俗神,指流傳於民間而被道教信奉的神祗。

1、媽祖,名林默,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相傳她生而神異,救助過不少海上遇難漁民和船隻,後在福建莆田湄洲島羽化昇天。當地漁民在島上蓋廟祭祀。道教繼承民間傳說,把媽祖列爲海上保護神。

2、護法神將關聖帝君,即關羽,在宋代以後才名聲大振,因其爲“忠、孝、義、節”的楷模而屢受皇帝褒封。儒家尊其爲“武聖人”,佛家尊其爲伽藍神,道教則尊其爲關聖帝君。關公遂成爲惟一受到儒、釋、道共同尊崇的偶像。

3、王靈官,名王善,是宋朝薩真人(薩守堅)的弟子。後成爲道教護法主神,專門鎮守道觀山門,鎮妖壓魔。其地位相當於佛教的韋馱。

(三)諸仙

仙是道教理想中修真得道、神通廣大的長生不死者,又稱神人或仙人。最初流傳的神仙多爲上古傳說中的人物,如赤松子、彭祖、廣成子、容成公、黃帝、王喬、西王母、東王公、玄女等。漢魏之後,多爲道教人物之仙化,如安期生、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陰長生、王玄甫等;唐宋以降,則多爲歷史人物被仙化,如八仙: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等。